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公示截圖
(公示期為2020年12月16日至25日)
「對於一個旅遊區來說,發展旅遊是『一號工程』、是民生之本、是產業之基」。桃花源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數代桃花源人心心念念的夢想所在,是桃花源誕生至今1600周年的歸宿所在,也是新時代桃花源人向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的賀禮,是全國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最佳的闡釋。這就是我們的初心。」——桃花源旅遊管理區黨委書記兼管委會主任伍彩霞如是說。
從4A到5A,並不是簡單的一個數字變化,而是一場攻堅克難的突圍之戰。要想在群雄逐鹿中脫穎而出,每一步都極其艱難、極為不易。
僧多粥少
5A景區的創建競爭異常激烈。截至目前,我國共有國家5A級旅遊景區281家,僅佔全國2萬多家景區的1.4%,但市場份額卻佔到了40%。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每年都會組織國家5A級旅遊景區評選,原則上每省每年只能推薦一家創建單位,創建單位需從全省上百家4A景區中爭奪唯一名額參與全國評選,而國家文旅部每年5A授牌僅10家左右,在省級和國家層面競爭都異常激烈。由於2019年未開展評選,2020年,全國5A創建單位達到80多家,每一個入選者都是優中選優,競爭趨於白熱化。
過關斬將
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難度大、門檻高、環節多。需歷經嚴苛的先決條件、繁雜的資料審核、景觀質量評價、現場檢查四道關卡,包括旅遊交通、遊覽服務、旅遊安全、衛生與環境、郵電服務、旅遊購物、綜合管理、資源與環境保護等多個方面,由旅遊界的專家、學者等內行評審,其評選難度係數大到了難以想像的程度。值得一提的是,列入全國5A景區創建預備名錄後,仍需1年以上創建提升才能授牌,少則3年,長者達5年以上,而桃花源是有史以來唯一列入預備名錄僅一年就成功奪牌的景區。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桃花源的5A之路宛如「西天取經」,充滿了各種艱難險阻,每一個前行的足跡,都是篳路藍縷、披瀝數載後的羽化蝶變。
一、出發篇——錨定目標 揚帆起航
桃花源,素有「人間仙境,世外桃源」之稱。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上古先民就在這裡創造了燦爛的大溪文化遺存;公元421年,靖節先生陶淵明一篇《桃花源記》定格千古神話,自此,桃花源聞名於世,成為世人追尋的心靈故鄉。
自2001年獲評國家4A級景區開始,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就被提上桃花源工作日程。特別是2011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桃花源旅遊發展,將桃花源上收市管,成立了桃花源旅遊管理區;投資近百億元實施三年閉關改造,建成了兩山一湖、秦溪秦谷等九大景觀體系,面積從2平方公裡擴展到20平方公裡。在提質升級的基礎上,2018年以來,桃花源管理區將5A創建作為全區中心工作來推進。
為推動5A創建,桃花源旅遊管理區申報國家5A級旅遊景區納入重點議事範疇,在做好景區保護性建設、管理和經營等基礎工作的同時,按程序和要求啟動了系列申報工作。成立了以管理區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各單位負責人為成員工作小組,領導小組下設5A辦,作為常設性臨時機構,負責5A申報日常工作。聘請了5A創建指導機構,制訂了創建工作方案,將有關創建指標、創建任務分解下發給各有關單位。為了支持桃花源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區黨委、管委會先後出臺了《產業發展十條》、《旅遊促銷獎勵政策》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
二、奮鬥篇——勠力同心 攻堅克難
5A創建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面對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全區上下勠力同心、攻堅克難,以「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嚴格對標對表,堅持立說立行,全面開展創建提升的攻堅戰。
01
對景區進行保護性建設
全面提升核心景區景觀品質。2016年1月啟動了景區閉園提質工程,修復了桃川萬壽宮、水府閣等10多處文物古建築,在核心景區內大量增植桃樹,改良秦溪等景區內部水系,打造了「十裡桃花夾岸」、燈光嘉年華等精品景觀,開發了全國首臺河流劇場節目《桃花源記》,建成了玻璃橋、時光隧道、大型綜藝館等一批新景觀,植入民俗演出、古鎮古村等文化元素,構建了以秦溪、秦谷、桃花山、桃源山、桃花源古鎮、五柳湖暨五柳小鎮、山水實景演藝、桃川萬壽宮、桃林博覽園9大景區為支撐的核心景區遊覽體系。
完善和優化公共服務設施。建成了桃花源高速互通口和桃花大道等16條景區外部道路,修復或新建了200多條核心景區內部遊道。完成了智慧旅遊、遊客中心、旅遊停車場、旅遊公廁、休憩驛站、汙水處理廠、公共信息導向、標識標牌、消防防火等100多個配套設施項目,目前有廁位800多個、車位2000多個、休息座位1000多個、接待餐位近20000個、接待床位近5000個。全面實施核心景區綠化亮化花化,對景區內外約1000棟房屋實進行「穿衣戴帽」,遷出了橫貫景區的老319國道和高壓電網。
2020年又嚴格對標創建細則,整理三大類共114項提質改造任務並全部完成,建成擂茶文化體驗館、桃花源文化研究中心等一批文化項目,進一步豐富了旅遊業態,對《桃花源記》山水實景演出改造升級,並創下了一晚6場的國內同類演出最高場次紀錄。
02
持續提高景區管理和經營水準
景區管理方面,組建了92人的旅遊警察隊伍,負責景區交通管理、應急處突等工作;組建了旅遊工商隊伍,負責景區食品安全、經營秩序管理;組建了旅遊法庭,專門處理旅遊投訴、糾紛等;設置了景區管理局、文管所、國有林場等職能部門;借力錦繡中華先進經驗開展服務標準化建設,組建了安保、保潔、森林防火、醫療等10多支專業隊伍;建立了遊客投訴登記處理、應急處理等211項景區管理制度;依託智慧旅遊系統開展電子檢票、景區APP等智慧化服務。景區經營方面,今年以「世外桃源、度假聖地」為主題,在廣州、成都等重點通航城市舉辦推介專場;成立了長沙、張家界2個營銷中心;組織了「萬人穿越桃花源」等多 次營銷活動,活動期間遊客人次數屢創新高,2019年春節前3天全區接待遊客逾20萬人次,3月8日創造了全區日接待旅遊人次10萬的歷史新記錄,3月15日「萬人共舞桃花源活動」創造了大世界基尼斯記錄,2019年全年遊客接待量突破3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10億元。
03
全域全鏈發展產業
積極對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大力發展餐飲住宿、文創商品、研學旅遊、鄉村旅居、養生養老等關聯產業,產業鏈條、覆蓋面不斷延伸。景區及其周邊現有各類餐飲企業(店)近500家,餐位近40000個,各類酒店、客棧、民宿近300家,床位近5000張,研發旅遊文創商品100多種,開發千畝荷塘、果桃採摘等鄉村旅遊基地10個。
三、夢想篇——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成功創建來之不易,但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頭銜不是終身的,5A旅遊發展的標準也不是靜止的,創建之路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桃花源旅遊管理區黨委書記伍彩霞表示,桃花源創成國家5A級旅遊景區後,保5A跟創5A一樣難,不能鬆懈,要不斷提高軟硬體的品質還要時時查遺補缺,鞏固創建成果,進一步做好完善提升工作,力求名副其實,經得起時間和遊客的檢評;繼續加大景區項目建設力度,增強景區核心吸引物以及新的景觀項目。
未來,桃花源將再接再厲,不斷提升品牌質量,加A加品質、加A加服務、加A不加價,盡力讓每一位遊客滿意;廣泛宣傳,加快成果轉化;持續完善功能,創優旅遊環境,全面提升保護、管理和開發水平,把景區的旅遊事業繼續做大、做強,做精、做細,把桃花源打造成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
努力放大創建效應,推進景區帶動鎮區、農區三區共建,實現發展紅利共享。堅持旅遊產業為主導,帶動關聯產業共生發展。圍繞吃住行遊娛購等要素,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積極發展旅遊金融、電子商務、購物配送、餐飲住宿、文體賽事、房車營地、旅遊商品等延伸產業,構建以旅遊為主導的現代服務業、商品加工業、休閒農業等全面發展的「一超多強」格局。
潮頭登高再擊槳,無邊勝景在前頭。
乘著5A創建的東風,
一個美得有形態、有質感、
有韻味、有溫度的桃花源
將會徵途如虹、前程似錦!
來源:桃花源全域旅遊發展中心
一審 毛陽
二審 楊傑
三審 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