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迅速行動守護「生命之盾」 濟南口罩日產量將達360萬隻

2020-12-19 閃電新聞

3月2日,國家發改委公布消息,近期我國口罩日產能產量連續快速增長,雙雙突破1億隻。這些「生命之盾」在國內的日產量短期內提高了十幾倍,其背後有著許多企業的擔當和堅守。

濟南一機:全力以赴,快速「上線」全自動高效口罩生產線

為了讓國人儘快實現「口罩自由」,針對國家口罩生產裝備短缺的緊張形勢,春節剛過,濟南第一工具機有限公司就迅速成立了「全自動高效口罩生產線」項目攻關小組,集合公司精銳力量,充分發揮自身裝備製造的優勢,緊急調整生產、研發計劃,發揚雷神山、火神山精神,經過多日晝夜奮戰,於2月10日左右新推出了全自動高效口罩生產線,為抗疫物資生產提供優質高效的自動化解決方案。

目前,濟南一機已有兩條線投入生產,本月底可生產「全自動高效口罩生產線」20套左右。據了解,自動生產線可實現口罩生產從材料到成品的全自動化,小時可產口罩達6000-8000隻。自動生產線相對單機運行設備,可節省3-4人,降低了人工費用和管理成本,配合口罩自動包裝線使用,可實現從材料——成品——包裝的全程無人化運行。現階段,濟南一機的自動生產線訂單以國內為主,也有韓國、義大利的詢單。

濟南第一工具機有限公司總經理叢乙軍表示,在口罩機研發生產過程中也遇到過「攔路虎」,物料採購過程中,部分供應商未復工,部分關鍵部件如超聲波發生器供不應求,還存在熔接齒模加工工藝複雜、工期長等難題。「我們組織採購、技術、生產等部門通力協作,並通過網絡、朋友圈等各種渠道積極籌措,基本保證了物料供應。在設計過程中,多次到用戶那裡進行實地考察,並根據用戶意見進行了多項改進完善。」在以後的生產中,隨著零部件採購渠道的暢通,技術的攻克,生產效率將進一步提高。

叢乙軍說到:「在振興民族裝備製造業和產業報國的舞臺上,濟南一機從未缺席。疫情當前,濟南一機全力以赴,快速提供高效智能抗疫裝備,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科研生產攻堅戰!與全國人民一道奪取抗擊疫情的最後勝利!」

森峰科技:跨界研發,為口罩生產「添磚加瓦」

同樣為口罩生產「添磚加瓦」的還有濟南森峰科技有限公司。森峰科技是雷射行業的「大佬」,以研發、生產雷射切割機、雷射打標機等雷射設備而知名。據了解,該公司2月6日拿到復工審批許可證之後便開始進行生產工作的準備,對具備復工條件的人員進行體溫檢測、每天兩次消毒工作、統一發放防疫物資等,積極恢復產能,並且針對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利用自身技術優勢,搞起了「跨界」研發。

面對疫情,森峰科技旗下品牌飛力克,運用自身的技術和人員儲備,將「非金屬雷射自動化裁床」裝備應用在生產口罩上。據濟南森峰科技有限公司國際營銷部營銷總監張超介紹,該企業15天內可生產出30-60套該生產線系統,每套生產線每分鐘可生產口罩130片左右。目前已經接到來自日、韓、俄羅斯的多筆訂單。

早前,森峰科技一款應用於服裝行業的「非金屬雷射自動化裁床」裝備被列入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這種裝備通過雷射應用大數據平臺實現自動裁切,可提高60-80倍的效率,更能節省人工成本。如今,森峰將此裝備應用到了無紡布防護服切割上,目前已接到國內外防護服生產企業的百餘訂單。

永芳日用品:原材料已「待命」,八條口罩生產線已就位

在濟南槐蔭區的山東永芳日用品有限公司,生產口罩的大量原材料擺放整齊,口罩加工設備已進入調試階段,不久以後這些原材料就將變成一個個醫用口罩,供醫務人員和老百姓防疫使用。

據了解,該公司主要經營生活用紙和衛生用品,在了解到口罩供應緊張的狀態後,立馬提交申請,增設口罩生產線,用以投入「戰鬥」。3月10日之前,口罩加工設備就能到位,到位後就將投入使用。目前,部分原材料已經在「待命」。

山東永芳日用品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李波表示,「目前濟練已經投產原材料,濟南市工信局給我們協調了很多貨源。包括我們的鼻梁夾和耳帶,我們已經和上遊廠家已經籤了合同,都能保障供應。」據了解,該公司計劃上線八條口罩生產線,日產量將達50萬隻,主要由濟南市統一調度,供應濟南市使用。

目前,濟南市共有7家正在加工口罩的生產企業,日產量在60萬隻左右,另外還有16家正在籌備當中。據濟南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如果這23家企業全部投產達產,日產量將達到360萬隻。

相關焦點

  • 發改委:口罩日產量已達1480.6萬隻,N95口罩11.6萬隻
    其中,最緊缺的N95口罩已經達到11.6萬隻,環比增長48%。其他的醫用口罩日產量998萬隻,環比增長36%。口罩日產量已達1480.6萬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介紹醫療物資保障的生產、調度、進口等相關工作最新進展 圖源:中國網發布會上,郝福慶指出,國家發改委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正在積極協調解決口罩短缺問題。
  • 湖北醫用外科口罩日產量達238.5萬隻
    截至3月3日,全省醫用防護服、N95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日產量分別達10.95萬件、28萬隻、238.5萬隻,分別是1月23日產量的38.8倍、7.8倍、6.2倍,自給率分別達到43.1%、50.03%、74.9%。為全力推動醫用物資企業復工復產、擴產增能,湖北省各相關部門協同聯動、密切配合。一方面,狠抓復工穩存量。
  • 湖北醫用外科口罩日產量達238.5萬隻 自給率達74.9%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湖北醫用外科口罩日產量達238.5萬隻 自給率達74.9%本報武漢3月4日電 (記者韓鑫、申少鐵)記者4日從湖北省經信廳獲悉:目前湖北省大力發展省內生產增能保供,主要醫用物資自給率明顯提高
  • 醫用口罩企業增至18家日產量73萬隻
    本報訊(記者 殷鵬)「截至今天,我省醫用口罩生產企業已由原有的9家增至18家,醫用口罩日產量73萬隻,基本能夠滿足我省醫療機構的需求。」
  • 河北口罩日產量突破千萬隻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米彥澤)3月27日,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的河北匯康日用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生產線飛速運轉,工人正在加緊趕製、檢驗、打包口罩,日產一次性防護口罩90萬隻。截至3月26日,河北省在產口罩企業127家,比3月25日增加10家;日產量1015.112萬隻,比3月25日增加171.972萬隻,從1月25日至今累計產量12971萬隻。從地區來看,日產量排名前三的分別為邯鄲(311.3萬隻)、唐山(164.39萬隻)、石家莊市(134.49萬隻)。
  • 僅一個月左右,我國口罩日產量就從800萬隻增加到1.16億隻
    僅一個月左右,我國口罩日產量就從800萬隻增加到1.16億隻   小口罩裡的大合力(深度觀察)  本報記者 陸婭楠 王 政 李心萍  1月25日,800萬隻;2月29日,1.16億隻……僅35天,我國口罩日產量就增長約13.5倍。
  • 瀏陽5家新口罩企業投產,全市日產能增至100萬隻!口罩預約購買量已增加!
    瀏陽迅速落實上級要求,圍繞百日競賽,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為奪取疫情防控、經濟發展「雙勝利」目標奠定基礎。只要我們做到眼中有目標、心中有使命、腦中有思路、行動有實效、工作有合力,我們就一定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 這就是山東丨德州自產的兒童口罩來啦!企業日產量達40餘萬隻
    ,成功生產出第一批一次性兒童口罩,這也標誌著德州市擁有了自產的兒童口罩。機器正將無紡布疊壓,口罩基本成型4月28日,大眾網記者在美健(山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健醫療)的生產車間內看到,已調試完成的6條全自動化生產線正快速運轉,其中有3條生產線專門生產一次性兒童口罩,日產量可達40餘萬隻。
  • 超8千萬隻口罩被查,20家出口企業被列入「黑名單」
    近日口罩風波不止,繼加強非醫用口罩出口質量監管的公告發出後,陸續有20家防疫物資出口企業被列為「黑名單」……同時,自專項行動開啟之後,市場監管部門就查獲問題口罩8904.6萬隻,罰款3.5億元,案值3.1億元!口罩質量問題、口罩出口準則,永遠都在牽動著賣家的心……查獲問題口罩超8904萬隻,罰款3.5億元!
  • 支援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捐贈萬隻口罩,三水企業有大愛!
    支援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捐贈萬隻口罩,三水企業有大愛!恆潔衛浴與京東物流合作,將2000件套衛浴產品送到武漢火神山醫院。/企業供圖用迅速而實際的行動支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恆潔衛浴不是三水的第一家企業。
  • 近20天累計生產口罩5.7億隻 國產口罩企業有望彎道超車
    近20天累計生產口罩5.7億隻 疫情過後政府將收儲富餘產量國產口罩企業有望彎道超車成龍頭廣東、江蘇、江西等多個省份的復工率已經超過70%,而隨著各地的口罩及輔料生產企業陸續復工,廣汽集團、富士康、比亞迪等跨界加入口罩生產大軍之後,2
  • 日產口罩13萬隻,醫護支援一線……
    宜昌奧美: 三班趕製口罩 日產13萬隻 大年初一,新年第一天,奧美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的車間已經一片緊張繁忙,工人們正加班趕製「新型肺炎」疫情防護口罩。面對疫情防護急需,公司口罩系列產品生產線180多名員工及管理人員於1月21日返崗生產,並將原來的一班或兩班調整到三班進行,日產量達13萬隻,實現產能最大化。
  • 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達94% 醫用N95口罩產能利用率128%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已達94%(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本報北京2月13日電 (記者邱超奕)截至2月12日24時,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現有確診病例52526例,其中重症病例
  • 美寶集團董事局主席徐鵬:抗擊疫情,我們為守護生命而行動
    疫情迅速波及全國,各省迅速啟動一級響應,湖北全境告急。危難時刻方顯責任擔當,社會各界紛紛為防疫抗疫伸出援手。無數企業第一時間籌集物資善款,為抗疫增添力量。疫情之下,九州一心。作為一家有使命的醫藥集團,美寶集團董事局主席徐鵬迅速響應國家應急機制,積極配合各方以及前線抗擊疫情,為守護生命而行動在前。
  • 緊急動員:76%口罩廠復產,3000多家企業轉產,口罩荒將緩解
    目前,糧食生產加工企業的復工率達到了94.6%,煤礦復產率57.8%,電力與石油天然氣供應充足,民航、鐵路、水運也都基本恢復了正常運營。不過,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口罩的需求數量也將迅速增加。為了保證口罩的供應,目前的產量仍然有較大缺口。由於種種原因,仍有約四分之一的口罩生產企業尚未復工,另有部分口罩生產企業尚未達到滿負荷運行。而下一步的首要目標,就是千方百計增加口罩的供應。
  • 比亞迪,OPPO等700家科技企業跨界做口罩
    2月5日,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表示,全國口罩日產量已達到1480萬隻,產能利用率67%,N95口罩11.6萬隻,其他醫用口罩998萬隻。並再次重申,疫情過後富餘產量,只要符合標準,國家將收儲。那麼現在口罩到底有多大缺口?先看看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市。
  • 中國口罩日產能產量均突破1億隻 官方稱是2月初12倍
    我國口罩日產能產量均突破1億隻發改委稱日產量已是2月初12倍,進一步緩解口罩供需矛盾;口罩生產概念股持續走俏據調度,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達到1.1億隻,日產量達到1.16億隻,分別是2月1日的5.2倍、12倍,進一步緩解了口罩供需矛盾。其中,醫用N95口罩日產能產量分別達到196萬隻、166萬隻,有效解決了一線醫護人員的防護需要。
  • 為了「曾經稀缺」的口罩 這些人大代表真是「拼了」
    胡英說,要生產符合相關衛生標準的口罩,不僅是生產材料要醫用的,生產後還要消毒才能下線。「如果我能多打一個口罩,就能多一個人復工。」胡英說,最初,原本是想做3萬隻口罩捐贈,但考慮到樂山返崗工人多,便將口罩的材料預備增加到了8萬隻,「目前材料大概花費了十多萬元,但花錢是小事,防護疫情才是大事」。
  • 口罩、酒精、消毒液全都能買了!濟南每人3天內可買5隻口罩!6...
    >方便市民網上登錄平臺預約口罩、消殺用品等銷售由漱玉平民、濟南平嘉、濟南立健、濟南天馬醫保、華聯、家家悅超市6家藥品零售企業和超市參與平臺預約銷售。平臺不僅提供口罩預約,還增加了酒精、84消毒液等消殺用品預約。每日7:00-19:00,濟南市範圍內市民可上網預約。
  • 恭喜晉江這家企業!全市唯一獲國家級「雙認證」
    ,成為晉江市首家且唯一一家進入商務部出口「白名單」的醫用口罩生產企業。2月15日,口罩生產線正式投產,日產口罩3萬個,用於公司員工自我防護。 與此同時,勁霸男裝同步按國家二類醫療器械生產環境標準,對口罩生產車間進行改造。勁霸男裝將工廠中的700平方米,裝修改造為10萬級淨化車間,併購買十臺全自動平面口罩機、200餘臺口罩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