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一個月左右,我國口罩日產量就從800萬隻增加到1.16億隻

2020-12-09 中國新聞網

  僅一個月左右,我國口罩日產量就從800萬隻增加到1.16億隻

  小口罩裡的大合力(深度觀察)

  本報記者 陸婭楠 王 政 李心萍

  1月25日,800萬隻;2月29日,1.16億隻……僅35天,我國口罩日產量就增長約13.5倍。

  3月1日至4月4日,38.6億隻;4月5日至4月30日,239.4億隻……僅兩個月,中國驗放出口的口罩就達278億隻,約為去年全球口罩總產量的3倍。

  為什麼中國口罩產量能這麼快增長?讓我們來看看4個故事,揭開小口罩背後的大合力。

  小口罩折射大能力

  中國擁有強大的製造能力。充足的生產空間、完善的品控體系、海量的高素質人才、強大的研發和生產體系……為口罩生產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深圳龍崗區比亞迪寶龍現代化工業園B4棟2層,相當於36個標準籃球場大小的空間內,100條口罩生產線正高速運轉,藍色、白色的無紡布經過疊合、卷邊、摺疊、壓平、縫邊、焊接……僅需0.6秒就化身為一次性醫用口罩。

  這裡曾是比亞迪從事手機零部件生產的十萬級無塵車間,現在卻是全球最大口罩生產商的主力車間。

  比亞迪的「口罩日記」令人驚嘆:1月31日決定轉產,2月10日啟動搬遷,2月17日口罩量產,3月12日日產量達到500萬隻,12天後增至1000萬隻,4月下旬攀升至2000萬隻,穩居全球產能第一!

  不僅是比亞迪,廣汽、上汽通用五菱、格力電器、雅戈爾等眾多製造企業紛紛跨界轉產,成為我國口罩生產的中堅力量。

  「這麼多原本與口罩毫不相干的企業能迅速轉產口罩,顯示出我國強大的製造能力。」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說,中國製造業在技術、管理、品控以及供應鏈管理等方面豐富的經驗、充足的人才儲備、寬闊的廠房等,都為口罩生產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生產口罩需要寬闊的無塵車間、完善的品控體系。「新建一座滿足口罩生產標準的十萬級無塵車間要30天,而比亞迪從啟動搬遷到正式量產僅用了7天。」比亞迪負責口罩車間搬遷改造的生產負責人劉曉亮說。

  為了確保口罩原材料質量,比亞迪專門搭建了顆粒過濾效率實驗室和來料檢驗控制體系,所有物料進入車間前都增加了紫外線消毒殺菌程序。

  生產口罩需要高素質人才。一條口罩生產線包括齒輪、鏈條、滾軸、滾輪等1300個零部件,而比亞迪的汽車產業群組,除了玻璃和輪胎,幾乎可以研發生產汽車的全部零部件。轉戰口罩機,比亞迪3000多名技術人員24小時輪班趕製,3天畫出400多張口罩機圖紙,7天就製作出第一臺設備!

  生產口罩還需要強大的研發和生產體系。我國裝備製造業擁有大量的數控工具機、磨床、模具等高精設備,開展大批量精密製造胸有成竹。

  廣汽部件工藝工程部工程師範蔚健清晰地記得,在組裝第一臺口罩機時,不起眼的口罩耳帶焊接反而成了「攔路虎」。只焊了兩三片,焊頭就粘在了口罩上,整個生產線不得不馬上停工。

  超聲波焊接,關鍵是焊頭。可焊頭上的鋸齒究竟該用6齒還是7齒?要磨尖還是稍有圓弧?鋼材硬度又該控制在多大範圍?沒有人指導,但可憑從業經驗摸索。攻關小組迅速成立,搬出了高精度數控工具機做實驗,四天四夜連軸轉,終於找到了最佳方案——0.4毫米乘以1毫米的菱形齒,15度左右的斜度,齒尖要有弧度,齒針要精細拋光,鍛火處理,硬度在58度到60度之間!

  記者點評

  與晶片、汽車相比,由兩片無紡布、一片熔噴布、一隻金屬鼻夾、兩根耳帶組合而成的醫用口罩,似乎不複雜。但這還真不簡單。

  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中,中國有220多種產品產量居全球第一。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與完善的品控體系,能根據市場需求快速調整和擴充流水線;我們還擁有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具有各類專業技能的人才,等等。這些都匯聚成「第一製造大國」強大的製造能力。

  小口罩反映大體系

  中國擁有完備的產業體系。小到一顆螺絲、一條耳繩、一隻鼻夾,大到熔噴布、超聲波焊接機,沒有在中國找不到、造不出的

  「研發口罩機的任務接了,一周交貨!」2月5日,匆匆離開廣州黃埔區政府辦公樓,一家央企的總經理彭兵在微信上火速散發「英雄帖」:「誰有口罩機圖紙,誠邀並肩作戰!」

  57歲的彭兵與機械裝備打了大半輩子交道,可當他打開口罩機圖紙的瞬間,還是禁不住倒吸了口氣:一臺平面口罩機的零件超過300種,除了電機、電路、氣缸等標準零部件,還有底座框架、打片機框架、本體機框架、料盤等各類非標零部件,僅核心部件超聲波焊接機就需要3種頻率型號。

  300種、800多個零部件,從零開始生產、組裝、調試,僅一家企業怎麼可能完成?

  一個好漢三個幫,產區集群聚力量。彭兵在「廣州機器人產業聯盟」微信群裡一吆喝,一天之內,同在羊城的20多家零部件企業「集結」完畢。

  「我們本身就是做自動化設備的,各類加工工具機應有盡有,非標零部件加工我們來!」同在黃埔區的明珞汽車裝備主動請戰,扛起機械加工件生產大任。董事長姚維兵一聲令下,50名復崗工人優先投入口罩機零部件加工生產。同時,明珞還利用自身的工業網際網路,動員上遊25家供應商、500名員工一起加班加點趕製口罩機非標零部件。

  除了明珞,生產紡織機械的恆天經緯攬下鏈輪等傳動機構製造;農業裝備「大牛」中國一拖、江蘇福馬千裡馳援,派遣8名技術專家趕赴廣州參與研製……彭兵所在央企的5000多平方米車間變身口罩機事業部,各種零部件、技師匯聚於此,各種短板、缺口由這裡解決,眾志成城將產業集群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圖紙需變更,隔壁就有「導師」。廣東東莞是全球口罩機的主產地。在東莞企業的傾囊相授下,從派人前往口罩機企業現場學習設計思路、裝配工藝、調試難點,到第一版平面全自動口罩機設計圖紙通過評審,僅用了3個工作日。

  材料要充足,出門就是市場。口罩機需要大量標準零部件,無論是六角螺母還是各類鋁型材、塑料棒材,在廣州華南鋼材市場都能找到。

  部件備齊,謹慎組裝,精心調試……24小時爭分奪秒,所有技術員以車間為家,困了就到車間一角的鋼絲床上眯一會兒。2月15日,第一臺平面口罩機樣機下線;2月19日,首批3臺口罩機成功發往中石化。截至目前,彭兵所在的央企已生產發貨700多臺各類型口罩機,新訂單仍在源源不斷湧來。

  「能這麼快實現口罩產能不斷增長,離不開中國完備的產業體系。小到一顆螺絲、一條耳繩、一隻鼻夾,大到熔噴布、超聲波焊接機,沒有在中國找不到、造不出的!」彭兵頗為感慨。

  記者點評

  「中國產業鏈環環相扣,具有完備的產業體系」,成為此次參與口罩生產企業的共識。口罩雖小,卻覆蓋複雜的產業鏈,涉及化工、紡織、材料、機械、冶金、電子等眾多基礎工業門類,更關係材料加工、機械製造、電氣控制、超聲波壓焊等諸多基礎工藝。在任何一個環節上「掉鏈子」,口罩就造不出。

  我國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形成了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疫情防控期間,在全球物流不暢的情況下,口罩生產所需的各種材料、口罩機生產所需的各種部件都能短時間內在國內生產出、採購到。

  完備的產業體系,不僅為口罩擴產提供了堅實基礎,更為全球抗疫做出了巨大貢獻。目前,中國已向全球127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了醫療物資援助。

  小口罩凸顯大擔當

  中國擁有一大批發揮「頂梁柱」作用的國有企業。「國家隊」衝得上、頂得住,哪個環節薄弱就加強哪個環節,哪種資源不足就生產哪種資源

  5月9日18時18分,碩大的熔噴頭源源不斷地噴出白色纖維,瞬間凝結成雪白的布匹,中國石化儀徵化纖第十二條年產500噸熔噴布生產線投產成功。至此,疫情防控期間中國石化緊急部署的兩期16條熔噴布生產線全面建成,僅用76天,中國就擁有了全球產能最大的萬噸級熔噴布生產基地。

  熔噴布,醫用外科口罩的核心層,阻斷飛沫的潔白「盾牌」。「打個比方,中石化生產聚丙烯,相當於是種麥子的,熔噴料類似麵粉,熔噴布是面片,口罩好比花卷,四個工序,缺一不可。」中國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說。

  阻斷疫情傳播,口罩是重要防護用品。然而,2019年中國口罩產量約為50億隻,多數用於出口,現貨庫存並不多。

  依靠全球採購?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產國,產量約佔全球的一半。即便把全球其他國家的口罩都採購來,也不夠中國全部人口用一周。

  盤活既有生產線?我國2000萬噸聚丙烯年產量中,僅不足2‰用於生產口罩所需的熔噴料。要滿足全國每天1億隻口罩的需求,熔噴布的產能缺口在50%以上。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熔噴布成為口罩生產的最大短板。這塊短板怎麼補?關鍵時刻,「國家隊」出手!

  「哪個環節薄弱我們就加強哪個環節,哪種資源不足我們就生產哪種資源。現在,國家需要熔噴布,我們就要為國家生產熔噴布。」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張玉卓說。

  要有「布」,產足「料」,上遊企業火速向下遊延伸。2月9日,中國石化燕山石化迅速組織精幹力量,開展熔噴料生產配方研究、測試分析和放大試驗等工作。次日,熔噴料基料成功產出,並在擠出機生產線上轉為熔噴無紡布專用料。2月13日下午,第一批熔噴料成功發往江蘇和廣東的下遊廠家。自此,滿載著潔白結晶的黃色紙袋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全國各地。

  有了「料」,還要有「織布機」。2月24日,中國石化與國機恆天迅速牽手,在北京燕山石化、江蘇儀徵化纖籌建一期10條熔噴布生產線。當天夜裡,燕山石化東廠區,3600平方米舊廠房牆壁上,紅底白字的橫幅「為了口罩,我們拼了」被高高掛起。

  選址、設計、採購、施工……一切從零開始,18批設備從7省份陸續運到。每當夜幕降臨,整個燕山石化馬達轟鳴,燈光如晝。「一天完成正常情況下3到5天的作業量,只要看看牆上的橫幅,大家就熱血沸騰。」從開工到3月5日交付生產線,10天裡,北京燕華工程建設公司總經理耿煥然只回過一次家。許多管理人員也是36小時一個班,累了就到車裡眯一會兒。

  完成這樣一條熔噴布生產線建設,一般需要半年時間,而強強聯手的「國家隊」僅用12天便不辱使命。3月6日23時59分56秒,燕山石化熔噴布生產線一次開車成功,比計劃時間提前了48小時!這寶貴的48小時,意味著可以多生產出1200萬隻醫用平面口罩。

  如今,中國石化16條熔噴布生產線的日總產能達到37噸,一年下來可助力增產逾135億隻醫用口罩,相當於為全國人民每人增加9個口罩。

  記者點評

  不僅是中國石化與國機集團,中國石油、兵器裝備、中糧集團、通用技術……一大批國有企業召之即來,來之能戰,不講條件,衝鋒在前,緊急布局醫用口罩生產線。2月29日,全國口罩日產量達到1.16億隻,「國家隊」在其中發揮了「頂梁柱」作用。

  從口罩到防護服,從消毒液到核酸檢測盒……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重要關口,一大批國有企業急國家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以一馬當先、捨我其誰的勇氣,衝得上、頂得住,以實際行動證明,國有企業是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是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

  小口罩體現大優勢

  中國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為保障口罩生產供應,各級政府部門、各行各業均在第一時間投入戰鬥,全國一盤棋,打通供應鏈

  「海外訂單排到了10月,目前已援助出口了不少國家。」山東日照三奇醫療衛生用品有限公司外銷事業部副經理焦娜感慨,從臘月二十七至今,工廠車間的燈從未熄過,累計生產口罩約3億隻。

  1月22日,武漢「封城」前一天,日照三奇公司董事長王常申接到了工信部電話,公司被確定為支援湖北醫護物資的重點生產供應單位。隨後,又接到了山東省政府的任務書:每天提供50萬隻口罩作為應急保障儲備。

  王常申二話不說,迅速啟動應急機制,召集職工迅速返崗,次日恢復生產。僅用3天,三奇公司就趕出近300萬隻口罩,其中,240萬隻趕在除夕前發往武漢,成為湖北省外第一家援助武漢的口罩生產企業。

  在這場與時間的賽跑中,三奇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為了幫助三奇復工擴產,日照市成立了「工作專班」進駐企業現場辦公,相關部門也派出了兩名駐企特派員,缺啥幫啥,合力打通產業鏈。

  缺證,有「綠色通道」審批。三奇原以出口為主,為儘快讓其獲得國內非無菌醫用防護口罩的註冊證,國家發改委會同生態環境部、工信部、國家衛健委、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藥監局組成專項工作小組,赴山東日照推動企業獲得相應生產資質。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山東省藥監部門全力配合,通過優化檢驗流程、工作並聯推進、提前準備好全部程序性文件等方式,從樣品檢驗到《醫療器械註冊證》核發僅用57個小時,比常規程序縮短近1個月。2月6日上午,檢驗結果全部通過,當晚第一批3萬隻口罩啟運湖北,佔當日全國發往湖北醫用N95口罩總數的21.4%。

  缺人,有「工作專班」出手。日照高新區黨工委、河山鎮黨委緊急動員村黨組織「尋人」,從黨員幹部、入黨積極分子,到返鄉大學生、適齡婦女、離職紡織工人,有一個算一個。於是車間裡有了這種景象:大年初一一早,車間組長閆雲霞帶著兒子、表弟、表弟妹、表姐4個人一起加班。工廠員工就這樣從300多人迅速增加到1200多人。

  缺錢、缺材料,政府部門不僅幫助申請貸款5500萬元,還加速供應鏈協同復工。耳繩斷供,駐企特派員第一時間與江蘇省工信廳協調,南通市工信局迅速行動,配套企業南通奧爾盛線帶有限公司很快復工復產。口罩滅菌能力存在「缺口」,日照天一生物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無償提供環氧乙烷滅菌解析設備。物資包裝面臨「斷供」,日照環宇紙製品有限公司召集職工火速回廠啟動生產線……

  難題一個個解決了,三奇日產能迅速攀升至350萬隻,是平日裡的五六倍。

  放眼全國,為保障口罩生產供應,各級政府部門、各行各業均在第一時間投入戰鬥,全國一盤棋,打通供應鏈。「咱們國家有制度優勢,每個人每個崗位勁兒往一塊使,才會有這樣一個好效果。」中央指導組物資保障組成員、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副司長孫志誠說。

  記者點評

  在疫情防控鬥爭中,我們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動員全社會力量、調動各方面資源,迅速形成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

  為了快速增加口罩產量,各地區各部門、各行各業識大體、顧大局、步調一致、全力以赴:市場監管部門簡化審批註冊手續,財稅部門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央行專項再貸款直接用於保障重要醫療物資生產,發改委宣布政府對多生產出來的口罩等防護物資兜底收購……打通供應鏈,全國一盤棋,一切都是為了更快更多地生產口罩。

相關焦點

  • 河北口罩日產量突破千萬隻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米彥澤)3月27日,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的河北匯康日用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生產線飛速運轉,工人正在加緊趕製、檢驗、打包口罩,日產一次性防護口罩90萬隻。截至3月26日,河北省在產口罩企業127家,比3月25日增加10家;日產量1015.112萬隻,比3月25日增加171.972萬隻,從1月25日至今累計產量12971萬隻。從地區來看,日產量排名前三的分別為邯鄲(311.3萬隻)、唐山(164.39萬隻)、石家莊市(134.49萬隻)。
  • 發改委:口罩日產量已達1480.6萬隻,N95口罩11.6萬隻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2月5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郝福慶介紹,截至2月3日,全國22個重點省份口罩產量已經達到1480.6萬隻,比前一日環比增長3.1%,產能利用率達到了67%,環比提高2個百分點
  • 企業迅速行動守護「生命之盾」 濟南口罩日產量將達360萬隻
    3月2日,國家發改委公布消息,近期我國口罩日產能產量連續快速增長,雙雙突破1億隻。這些「生命之盾」在國內的日產量短期內提高了十幾倍,其背後有著許多企業的擔當和堅守。日左右新推出了全自動高效口罩生產線,為抗疫物資生產提供優質高效的自動化解決方案。
  • 日產1億隻,造航母的都上了,我們離「口罩自由」還有多遠?
    搜索量創新高、上架就秒光、相關聯的上市公司股價狂飆……「口罩」成為了全球熱詞。3月2日,國家發改委宣布,中國口罩日產能和日產量分別達到1.16億隻和1.1億隻。一個月前,「電商在線」曾發文《不漲價,正常發貨!
  • 湖北醫用外科口罩日產量達238.5萬隻
    本報武漢3月4日電(記者韓鑫、申少鐵)記者4日從湖北省經信廳獲悉:目前湖北省大力發展省內生產增能保供,主要醫用物資自給率明顯提高。截至3月3日,全省醫用防護服、N95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日產量分別達10.95萬件、28萬隻、238.5萬隻,分別是1月23日產量的38.8倍、7.8倍、6.2倍,自給率分別達到43.1%、50.03%、74.9%。為全力推動醫用物資企業復工復產、擴產增能,湖北省各相關部門協同聯動、密切配合。一方面,狠抓復工穩存量。
  • 近20天累計生產口罩5.7億隻 國產口罩企業有望彎道超車
    月底我國口罩產能有望擴大至1.2億隻/日,正填補短期口罩供應的部分缺口。按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22日,我國口罩的日產量已經達到5477萬隻,比2月1日增長2.8倍,近20天以來累計生產口罩5.7億隻,當前醫用防護口罩日產量達到了84.4萬個,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達110%。
  • 醫用口罩企業增至18家日產量73萬隻
    本報訊(記者 殷鵬)「截至今天,我省醫用口罩生產企業已由原有的9家增至18家,醫用口罩日產量73萬隻,基本能夠滿足我省醫療機構的需求。」
  • 中國口罩日產能產量均突破1億隻 官方稱是2月初12倍
    我國口罩日產能產量均突破1億隻發改委稱日產量已是2月初12倍,進一步緩解口罩供需矛盾;口罩生產概念股持續走俏3月2日,發改委發布消息稱,我國口罩日產能產量連續快速增長,雙雙突破1億隻。據調度,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達到1.1億隻,日產量達到1.16億隻,分別是2月1日的5.2倍、12倍,進一步緩解了口罩供需矛盾。其中,醫用N95口罩日產能產量分別達到196萬隻、166萬隻,有效解決了一線醫護人員的防護需要。
  • 湖北醫用外科口罩日產量達238.5萬隻 自給率達74.9%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湖北醫用外科口罩日產量達238.5萬隻 自給率達74.9%本報武漢3月4日電 (記者韓鑫、申少鐵)記者4日從湖北省經信廳獲悉:目前湖北省大力發展省內生產增能保供,主要醫用物資自給率明顯提高
  • 新增3000多家口罩、防護服公司 PP市場感受到了嗎?
    至1月25日,已有30多家企業復產,日產量回升至800萬隻以上。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2月6日我國口罩產能已恢復近70%,日產量達到1480萬隻,1月底全國口罩日產量回升至約800萬隻,口罩企業復工率40%左右;到2月7日,全國口罩生產企業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73%,其中醫用口罩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了87%。
  • 口罩日產量破億仍「一罩難求」?原來是在這個環節卡了殼!
    天眼查發布醫療器械企業大數據顯示,2020年2月1日至3月3日,全國共新增近超29萬家企業。其中,經營範圍含「口罩」的企業新增3112家。這一數據變化帶來的效果也顯而易見。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披露的數據,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及日產量雙雙突破1億隻,分別是2月1日的5.2倍、12倍。
  • 瀏陽5家新口罩企業投產,全市日產能增至100萬隻!口罩預約購買量已增加!
    「預計3月中旬,全市一次性口罩的日產量將突破200萬隻。其中,藍思科技就即將新上10條口罩生產線。」針對康威日用品熔噴布短缺的問題,市工信局專程到省工信廳進行請示匯報,並協調駐湖南鑫昇利無紡布有限公司聯絡員,特別調配熔噴布幫助企業於2月22日進行口罩試生產。
  • 一個多月生產1億隻口罩!穩健醫療全力保障供應
    但仍有不少消費者質疑:為什麼買不到穩健醫療的口罩?   對此,穩健醫療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司首要任務是盡最大努力對醫院供應,其次是藥店。春節期間,穩健醫療生產的口罩幾乎90%供應給醫院。「目前連全棉時代部分門店都不能正常供應,請廣大消費者諒解。」
  • 海口緊急調購800萬隻口罩
    海口18名醫療人員抵徐聞港駐守 1月24日,記者從海口市衛健委獲悉,為落實好體溫監測機制,海口市衛健委與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衛健局加強聯防聯控監測機制。為實行體溫監測「防線」前移,雙方分別選派醫療衛生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到對方轄區港口,加強雙方疫情防控工作協調能力,強化疫情防控工作整體部署。
  • 全民硬核復產,口罩背後,一個世界上最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
    作為過濾功能口罩的必要原料,1個普通醫用外科口罩要使用1層熔噴布,1個N95口罩則至少要用掉3層熔噴布,1噸熔噴布可以做100萬隻醫療外科口罩。我國熔噴布的產能並不高。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熔噴法非織造布實際產量為5.3523萬噸,佔當年紡絲成網非織造布產量的1.8%。疫情突發,讓此前小眾的熔噴布一舉成為市場寵兒。
  • 一個月6000塊錢工資竟然買不起一隻口罩?
    結論你在韓國能買260隻口罩義大利藥店、商店口罩已銷售一空口罩的線上價格從10歐分/只漲到10歐元/只(約合人民幣76.2元/只)結論你在義大利能買78隻口罩日本50隻/盒的普通醫用口罩價格漲至10000日元(約合人民幣14.2元/只)結論你在日本能買422隻口罩
  • 疫情防控早新聞|春節以來我國已進口7.3億隻口罩;益生菌預防新冠...
    我們已經組織專家對治癒出院病例當中的597例進行初步分析,出院病人當中,90%左右是診療方案中的輕型和普通型(病人),10%是診療方案中的重症和危重症(病人)。即便是重症和危重症,經過精心救治,都可以得到治癒出院。截至12日24時,湖北省衛健委公布,全省累計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這一數據較前段時間有明顯增長,引發廣泛關注。
  • 這家鋁材龍頭砸3464萬建生產線,年產1.8億隻口罩和900萬隻N95
    第一紡織網記者查詢公告了解到,該項目建設地點位於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經濟開發區山海協作區匯源路20號,康慈醫療對原有生產車間進行升級改造,原地建設新增生產線,達產後預計年產一次性醫用口罩1.8億個、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900萬個、醫療防護服30萬套、一次性檢查手套5000萬副、紅外額溫槍10萬把,預計2020年4月建成。
  • 馬雲出手了:回贈日本100萬隻口罩,「青山一道,同擔風雨」
    3月2日,馬雲公益基金會在社交平臺宣布向日本捐贈100萬隻口罩,用於支持日本「抗疫」,這一批口罩已經於今日出發。 以下為微博全文:過去一個月,從海外籌集防護物資到中國時,我們得到了很多國家、很多朋友的無私幫助。
  • ...確診16萬例,美媒稱中國物資抵達紐約;中國800萬隻口罩抵達巴黎...
    今日看點31省份新增確診48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中央:不允許為了追求病例零報告而瞞報漏報中國800萬隻口罩抵達法國巴黎川普:死亡人數降到10萬算不錯了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16萬例,單日新增逾2萬例東京奧運會定於明年7月23日開幕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