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新聞辦舉辦第25場疫情防控保障專題通氣會(涉外疫情服務保障專場)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寫在日本給中國捐贈物資外包裝上的話,在這個春節感動了很多人。今天,廣州新聞辦舉辦的第25場疫情防控保障專題通氣會(涉外疫情服務保障專場),廣州分別發布了「致日本友人的一封信」和「致韓國友人的一封信」,以「唐風和月、碧海蒼梧」描述中日兩國兩千年交往所結下的深厚情誼,以「守望相助,休戚與共」傳遞出願意與韓國共同應對挑戰的決心。
會上,廣州市多個涉外部門介紹了服務保障在穗外國人的相關工作,多名外國商會負責人及在穗留學生也講述了他們選擇留在廣州,與廣州市民共同戰「疫」的故事。
廣州發出給日本、韓國友人的一封信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寫在日本給中國捐贈物資外包裝上的話,這個春節感動了很多人。隨著全球疫情升級,日本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也牽動著廣州市民的心。通氣會上,廣州發布「廣州人民致日本友人的一封信」,以「唐風和月、碧海蒼梧」描述中日兩國兩千年交往所結下的深厚情誼。
通氣會上,廣州還發布了《廣州人民致韓國友人的一封信》。信中說,中韓互為近鄰,守望相助,休戚與共。疫情發生期間,韓國駐華大使館掛出寫有「中國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字樣的橫幅,首爾市地標性建築打出「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等字樣,傳遞出韓國同中國攜手抗疫、共克時艱的強烈信號。近來,韓國疫情加劇,廣州人民也感同身受。信中引用了韓國俗語「雨後地更堅」,表達了抗擊疫情,兩地是守望相助的夥伴。最後,信中寫道:待到疫情結束時,我們誠摯歡迎你們多到中國、到廣州走一走,看一看,遊珠江,登小蠻腰,吃廣州美食。
市委外辦:
全市無新增確診或疑似外籍人士
市委外辦鄧昌雄副主任介紹,廣州累計3例確診外籍人士病例,已於2月中旬先後全部治癒出院。目前全市尚無新增確診或疑似外籍人士。
在服務保障在穗外國人方面,廣州在全省率先發布中英雙語版《致在穗外籍人士的公開信》和英法日韓四種語言版的《在穗外籍人士健康防護指引》。此外,廣州多語種公共服務平臺迅速將960169熱線與廣州健康熱線12320、廣州政務服務熱線12345、急救熱線120等建立聯動,英日韓三個語種24小時不間斷接受外籍人士的健康諮詢,進行防控指引。
疫情發生以來,廣州市83個國際友好關係城市、65個外國駐穗領館、國際友好港口、國際友好組織、國際友好人士高度關注和支持,與廣州守望相助、攜手戰「疫」。截至2月27日,廣州國際友城、港澳臺僑同胞捐助款物約合3800萬元。
市貿促會:
2小時出具廣東省首份「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書」
廣州市貿促會副主任劉澤武介紹,市貿促會積極幫助在穗外資企業應對疫情。2月3日,在接到廣州保稅區的一家德資企業-海瑞克(廣州)隧道設備有限公司的緊急求助後,市貿促會以「不見面辦公」的方式,指導企業通過中國貿促會商事認證線上平臺提交佐證材料,僅用兩個小時就出具了廣東省首份「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書」,為企業挽回每天高達12000美元的船舶滯港費以及因延遲交貨產生的巨額罰金。
據統計,市貿促會及各區貿促會也已為企業出具80多份該類證明書,涉及合同金額72.49億元人民幣,幫助外貿企業渡過難關、減少損失。
廣州市公安局:
推出八項出入境管理便利措施,支持復工復產復學
廣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副支隊長陳文洪介紹,1月22日至2月26日,出入境管理支隊共受理外國人籤證證件申請1746件。對因疫情防控原因需離境回國或在境內參加防控工作的專家,籤證證件申請原則上加急當天辦結,截至目前,已為171名有需要的外籍人員提供了加急服務。
在配合做好復工復產復學準備方面,警方全面摸查廣州市常住外國人、持永久居留證外國人受疫情影響離境情況,以及涉外企業復工和高校新招生情況。此外,適時推出疫情防控期間出入境證件加急辦理、即到即辦、容缺受理、按需申請、擴大範圍、上門辦理、在線辦理、特別處理等支持復工復產復學八項便利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警方編輯英文版疫情防控溫馨提醒,通過簡訊發送給持廣州市籤發居留許可47655名常住外國人和920名永久居留外國人,點對點加強疫情防控宣傳。
留學生:
廣外留學生開學時間為3月23日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副校長焦方太介紹,廣外暫定留學生開學時間為3月23日,假期老師給學生發送視聽資料,鼓勵學生在線學習,留學生返校須提前申請,並在自我隔離14天確認健康狀況後方可報到。
面對疫情,廣外烏茲別克斯坦留學生郭沫若,用自己節省下來的中國政府獎學金,從自己國家購買了2萬多個口罩,兩次親身乘坐飛機輾轉俄羅斯來到中國,捐贈給中國社會和母校。來自葉門的留學生薩格爾,在2月初和他的朋友們從國外想方設法採購了2萬個高價口罩,其中15000個捐給了武漢市,薩格爾和朋友還走上廣州街頭免費向廣州市民派發了5000個口罩。
這個非常時期,我們選擇留在廣州!我們應該為中國點讚!
華南美國商會會長哈利·賽亞丁(Harley Seyedin):
我們沒有收到任何成員企業感染的報告,感謝廣州的朋友們與我們攜手合作,解決我們公司在重新開始運營時面臨的所有困難,確保了我們所有會員及其員工的安全。
在廣州夥伴的全力支持下,商會的所有公司都在運營,每天都在增加產能。「我確信,通過繼續合作,我們將戰勝病毒及其造成的所有困難。」
阿拉伯商人論壇主席 阿拉法特先生(Arafat Al-Harahsheh):
我來自約旦,在中國工作生活了30多年,我們在中國的外國人認為自己屬於中國大家庭。阿拉伯商人論壇一直密切關注並參與抗擊疫情,除了捐防疫物資,還將中國政府發布的新聞、宣傳資料翻譯成阿拉伯語版本,方便在中國的阿拉伯人獲取信息。
中國政府和人民做出了很大努力,我們感到很佩服。我們和中國人民心連心,中國和阿拉伯友誼源遠流長,我們相信中國很快會戰勝疫情。
在穗外國人代表奧薩瑪先生(Osama Al Mislth Almasalmeh):
我在廣州居留已達14年之久,中國已成為我的第二故鄉。得知防疫物資愈發緊張,我盡綿力緊急籌集貨源,自費從國外杜拜購入口罩五千隻,派發予有需要的及有可能購買困難的基層人員、物業管理人員、清潔人員等,也為員工家庭及復工儲備物資。
疫情期間,我成為了一家五口生活所需物資的購買者,親身感受到政府部門已盡最大努力維持社會運轉穩定。現在中國所做到的,所表現的,我們應該為中國點讚。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留學生代表克謝妮婭(SUROVTSEVA KSENIIA):
我感受到中國在不斷進行疫情防控工作,比如工作人員會在地鐵、小區、學校和其他人較多的地方幫助大家量體溫;政府也鼓勵大家在家自我隔離,不聚集。
我每一天都在網絡上關心中國抗擊肺炎的新進展,並把了解到的疫情動態以及中國的防控舉措分享給我在俄羅斯的家人和朋友。讓我感到開心的是,現在每天新增確診病例數量已經逐漸減少。我相信中國會給世界帶來最為寶貴的防控和治療經驗。我也想代表所有跟我一樣熱愛中國的留學生對中國說一句「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世界加油!」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申卉、張丹羊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蘇俊傑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蘇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