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寶寶餵養的困惑之科學餵養等於精細餵養嗎?

2020-08-26 祺祺媽媽說

新生命的降臨,給家庭增添了喜悅,也讓新手父母多了責任。

現在育兒教育的理論知識也在不斷的專業化,作為新時代的父母,特別是九零後成為父母后,更加注重和強調科學餵養。

· 科學餵養是否就等於精細餵養呢?

· 新生兒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為了讓孩子補充營養,是否就要大補特補呢?

這時很多作為新手父母和備孕媽媽,都有的疑惑。

有一個九零後的寶媽,養孩子也比較精緻,她不準孩子亂喝酸奶,平時也不準孩子吃零食飲料,說是那些東西添加劑過多,酸奶只能喝固定的那一種。有一次孩子奶奶帶他出去玩,孩子要喝酸奶,但是附近找不到他經常喝的那種。孩子一看奶奶不給買,就開始耍脾氣,奶奶無奈之下只好給他買了,孩子媽知道後就與婆婆有了爭執。但她的寶寶由於養的過於講究和精細,也經常生病,過度的「矯情」式餵養也往往會適得其反。

怎樣才是科學餵養?

在餵養孩子方面,老一輩的父母與新父母總會有些不同的意見。

老一輩的父母放養式,大人吃什麼孩子吃什麼,如:常見老一輩的有一些父母中會給孩子吃嚼食,嘴對嘴的餵孩子,這樣容易把細菌傳染給孩子,這樣的方式也是不對的。

科學餵養主要講究營養均衡,在輔食的添加上也會注重,且注重符合孩子的身體發展需要。需要注意的是科學餵養應建立在根據自家孩子的身體特點和發展情況來進行餵養,適合自家孩子的基礎上。

餵養常見的誤區

寶寶的成長發育有一定的規律,餵養孩子時要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不要擔心營養跟不上而過早補充營養,否則會適得其反。

· 如:有些新手爸媽過早給孩子餵鹽、餵小米粥等,過早的餵這些,孩子會不吸收,得不償失。

餵養孩子時所添加的量也應該根據自家孩子的情況進行調整,不要去與其他家孩子進行對比,因為每個孩子的身體情況和吸收能力是不一樣的。因而作為新手父母,這些誤區不要碰。

1、不要用果汁代替水果。

· 半歲內的嬰兒不要飲用果汁,一歲左右的也要限量。

新鮮的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而果汁中含有添加劑和糖分,寶寶喝了糖分過高的果汁還會影響食慾,不愛吃米飯,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不好。即使是鮮榨的果汁也會丟失一些營養成分,最主要的是寶寶在咀嚼水果的過程中,能夠鍛鍊到咀嚼肌和吞咽能力,榨好的果汁讓寶寶少了鍛鍊咀嚼和吞咽能力的機會。

2、不要用雞蛋代替主食。如爺爺奶奶輩總是會擔心寶寶沒有吃飽穿暖,而給孩子過多的吃一些蛋黃,寶寶的消化能力還不成熟會加重寶寶的腸胃負擔,甚至會消化不良引起腹瀉。

3、儘量別用奶粉代替母乳。大家都知道母乳對於嬰幼兒是最好的,即使是母乳不夠的寶媽,可適當添加配方奶,但非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最好別用奶粉全代替母乳。


怎樣添加輔食才正確?

· 添加輔食的過程要由少到多不要急,給孩子一個適應的過程,要注意觀察孩子有沒有過敏,孩子喜不喜歡吃。添加輔食最開始少量加入,然後慢慢增加量,循序漸進。

· 由粗到細,由簡單到混合。

在最開始添加輔食時,就需要用碗和勺,定時定量。第一次添加米粉,要非常的稀薄。

【祺祺媽媽暖心寄語】新手爸媽一定要知道,科學餵養不等於精細餵養,科學餵養能夠養出健康聰明活潑的寶寶,但過度精細餵養出的孩子卻會變成溫室裡的花朵,成為沒有精神的「病孩子」。

我是祺祺媽媽,關注我,持續分享優質的育兒知識,感謝您的閱讀,謝謝~

相關焦點

  • 90後爸媽「精養」孩子反遭嫌棄,精細餵養≠科學餵養,別再坑娃了
    科學餵養養出的是健康、聰明的寶寶,而精細餵養只能養出無法適應成長的「病孩子」。執筆:周瑤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寶寶成長過程中總是會遇上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新時代的90後爸媽,大家自動地摒棄傳統育兒觀念,向科學養娃看齊,諸多家庭在餵養寶寶方面不再那麼粗枝大葉
  • 混合餵養的4種注意事項,學會科學餵養,寶寶身體強壯!
    混合餵養是一種很科學的餵養方式,對寶寶的身心健康都很有益處。但是關於混合餵養的四種注意事項你都清楚嗎?一、新生兒一次只可餵一種奶媽媽在給新生兒進行混合餵養的時候,最好做到一次只吃一種類型的奶。也就是說給寶寶餵母乳的時候,就讓孩子只吃母乳就好了,不要再參雜著吃其他的代乳品。如果在混合餵養的情況下,將母乳和代乳品交叉食用,很有可能會引起寶寶消化不良,也會讓寶寶對乳頭產生錯覺,要麼拒吃乳頭要麼拒吃奶瓶。
  • 母乳餵養需要注意的三大困惑
    第一個困惑:母乳餵嬰兒總是吃不飽母乳的質、量、餵養時間有劃定好的標準嗎?沒有標準,但有參考。對新生兒來說,每個乳房餵15分鐘,足夠孩子吃飽,不管你奶量多少都夠了。隨著月齡增加,時間就不一定了,因為媽媽培養出的泌乳習慣不一樣,有的媽媽奶陣次數少,但量大(編輯註:奶陣是突然乳房感到膨脹,奶水呈噴射狀或快速滴水狀流出。
  • 【世界母乳餵養周】如何科學的進行母乳餵養?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已經認識到母乳餵養對於寶寶健康的重要意義,很多準媽媽從孕期開始就學習並儲備母乳餵養相關的知識,希望能夠在寶寶出生後更加順利地進行母乳餵養。堅持母乳餵養,是媽媽給寶寶最好的禮物,但是這條路並不好走,尤其是對新手媽媽來說,更是艱辛,很多寶媽們在實際操作時會面對很多困惑,我們針對以下常見問題,給新手媽媽一些建議。1.寶寶只要哭,就是沒有吃飽嗎?很多媽媽認為寶寶一哭,就是餓了,可是剛剛才餵過呀,是不是我的奶不夠吃。
  • 人工餵養跟母乳餵養一樣,都是一種科學的餵養方式
    但有的媽媽過分執著於母乳餵養,一會擔心母乳不夠寶寶吃,一會又怕營養不能滿足寶寶的需求,其實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正常情況下,媽媽分泌的乳汁量超過寶寶所需,而且寶寶吃得越多,吸吮乳頭越頻繁,乳房產生的乳汁會越多。就好比海綿裡的水,吸一吸,總會有的。至於母乳的營養,媽媽也不用擔心。
  • 「知識」過度精細餵養,可能更傷害我們的寶寶
    可是你知道嗎,精細餵養對寶寶的害處不止一點點!如果寶寶餵養過於精細,那麼就無法得到必要的咀嚼鍛鍊,所以牙齒和頜骨不能夠得到充分的刺激,這就不利於寶寶牙齒的萌出,還有可能導致寶寶出現雙排牙的情況。寶寶的消化能力是隨著成長而不斷的完善的,這不僅與自身的發育相關,也與食物的刺激有關。長期精細餵養,對胃腸內部刺激不足,胃腸動力較差,影響消化吸收。
  • 寶寶到底是按需餵養,還是按時餵養?
    懷胎十月後,終於卸貨了,然而,欣喜之餘,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出現了:如何餵養寶寶。有人說要按需餵養,有人說要按時餵養,到底哪種餵養方式更科學呢? 按時餵養認為,寶寶出生後,要每隔2小時餵一次奶,一兩周後適度延長至每隔3小時餵一次,然後根據寶寶情況逐漸延長餵奶間隔時間。按需餵養,就是寶寶一旦發出飢餓信號,就進行餵養的做法。 這兩種餵養方法孰優孰劣?
  • 母乳餵養究竟是按需還是按時?——Nanobebe的科學餵養之道
    ——Nanobebe的科學餵養之道2020-06-19 11:26:5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相信幾乎所有第一次當媽媽的女性在初期都曾遇到過這樣一個難題婦科醫院的護士會告訴你要根據寶寶情況來選擇按需餵養或是按時餵養。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按時餵養?什麼是按需餵養?  什麼是按時餵養?  就是固定一個時段餵養,比如兩次餵奶之間間隔2-3個小時,餵好後,中間即使寶寶哭鬧也不餵奶。
  • 母乳餵養5大困惑 如何一一擊破
    在母乳餵養的道路上,媽媽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惑。遇到問題並不可怕,但如果被錯誤的餵養觀念誤導,那有可能影響寶寶的口糧,甚至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母乳餵養的過程中,媽媽遇到下面這些困惑,該如何解惑呢?一起來看看吧!
  • 吃母乳的孩子,體重增長不如奶粉餵養的寶寶,為何還要母乳餵養?
    在產後病房,我們的一項工作就是:宣傳普及母乳餵養的好處,幫助新手媽媽樹立母乳餵養的觀念,讓小寶寶吃到富有營養的母乳。 在宣教中,新手媽媽們也會問各種各樣的問題。記得有一次,一位新手媽媽就問:「小紅姐,我聽說,純母乳餵養的新生兒體重會下降。增長也不如喝奶粉的新生兒,是這樣的嗎?」
  • 寶寶總是頻繁吃奶?可能是你的餵養方式出了錯!這樣餵養才科學
    寶寶出生後,」吃奶問題「成了新手父母們要迎接的第一大挑戰,餵少了怕營養跟不上,餵多了又怕孩子把胃撐大、消化不良,那麼究竟一天給寶寶餵多少奶才合適?多久餵一次比較好?寶寶總是頻繁吃奶正常嗎?怎麼判斷寶寶吃沒吃飽?
  • 科學的混合餵養,更有利於寶寶健康,一篇文章帶你讀懂混合餵養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採取科學、正確的混合餵養的模式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最後一點是寶寶的體重不增長,寶寶的生長曲線呈平緩甚至下降趨勢,如果寶媽或者寶寶出現上述的情況,則說明媽媽的乳汁不充足,寶寶易感吃不飽、影響寶寶的發育,所以科學的混合餵養就比較關鍵了。
  • 科學餵養寶寶,讓寶寶更聰明,這些餵養技能寶媽都get了嗎?
    不少媽媽都被醫生建議要母乳餵養寶寶12個月,但很多媽媽因為一些自身身體素質問題,不能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餵養寶寶12個月。那麼準媽媽們到底有哪些自身體質問題呢?據哺乳期的媽媽們的經驗,有母乳的含量開始下降,質量下降,自身身體體質差。
  • 人工餵養強於母乳餵養?科學研究有說法,母乳餵養知識大盤點
    其中,寶寶生下來面臨的頭等大事就是:選擇什麼樣的方式哺育孩子。主要分為了兩種,母乳餵養和人工餵養。很多媽媽覺得,如今科技發展迅速,奶粉經過科學配方,一定比母乳更營養;也有媽媽不以為然,她們覺得媽媽身體產出的母乳一定比科學添加的奶粉更好。究竟哪個的觀點更正確,科學研究給出了答案:母乳餵養對孩子的更好。世界衛生組織也提議儘量使用母乳餵養。
  • 弄清楚這幾個問題,母乳餵養再也不困惑
    關於母乳餵養,很多寶媽經常和家人有意見相左的情況。夠不夠營養,需不需要加輔食,什麼時候開始加配方奶等等。別急,咱們今天就來聊聊大家的困惑。而且母乳的成分非常容易被寶寶吸收,對寶寶腸胃很有利。這個安全不只是身體上的,還有心理上的。母乳餵養增加了寶寶和媽媽親近的機會。把寶寶抱在胸口,媽媽的心跳聲是寶寶曾經最熟悉的聲音,可以讓寶寶降低對陌生環境的抗拒,有利於寶寶的心理健康。
  • 你的寶寶應該順應餵養?順應餵養的好處是什麼?
    粉哥導讀:很多爸爸媽媽在育兒的過程中,堅持親自為寶寶挑選和餵養食物,殊不知寶寶的順應餵養也很重要。順應餵養是什麼,順應餵養有什麼好處,順應餵養的原則是什麼?以上三位寶媽的做法中都有不妥之處,在餵養寶寶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和以上三位寶媽相似的問題,父母不妨採用順應餵養的方式——科學餵養有方法,父母寶寶都解放!
  • 母乳餵養的媽媽要了解的,5個關於母乳餵養的誤區
    關於母乳餵養有很多傳說,我們很難判斷其真實性和科學性,媽媽們應該從可信的途徑去獲得母乳餵養的信息。母乳餵養的信息應該是建立在科學、循證的基礎上,而不是一些人的不負責任、草率的意見。關於母乳餵養的5個誤區誤區一:奶水太稀沒營養每次哺乳時,媽媽最初分泌的奶比較稀薄,叫「前奶」。之後,乳汁就變成了白色且比較濃稠的奶,叫「後奶」。有的媽媽看前奶太就以為母乳沒營養。
  • 母乳餵養的媽媽不得不知道的,5個關於母乳餵養的誤區
    所以,我也想對那位求助的媽媽說:「如果你想堅持母乳餵養到20個月,只要你身體力行,你想喂,寶寶願意喝,那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母乳任何時候都是對寶寶最好、最安全的口糧。關於母乳餵養有很多傳說,我們很難判斷其真實性和科學性,媽媽們應該從可信的途徑去獲得母乳餵養的信息。
  • 科學母乳餵養,竟然是給寶寶最好的投資!!
    你聽說過股票投資、基金投資、房產投資,但你有聽說過母乳餵養也是一種「投資」嗎?
  • 關於奶粉餵養,這3個餵養方式,對寶寶健康不利,家長要及時避開
    奶粉餵養寶寶時,這幾個誤區,家長要及時避開奶粉多加一勺,不按比例衝調很多家長,打著「疼愛」寶寶的旗號,於是會出現不按比例衝調的奶粉的情況。這真的是愛寶寶嗎?恰恰相反,這樣做對於寶寶成長肯定是不利的。用微波爐加熱的方法對嗎?雖然說微波爐加熱快,但真的好嗎?大家都知道,用微波爐加熱食物,通常是食物中間先加熱,然後再把熱能傳遞到食物的四周。熱奶情況也一樣,使用微波爐加熱奶,會出現奶的中間很燙,但周圍溫度還不夠的情況,如果家長沒有注意把奶搖晃均勻的話,這樣很容易燙到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