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餵養養出的是健康、聰明的寶寶,而精細餵養只能養出無法適應成長的「病孩子」。
執筆:周瑤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寶寶成長過程中總是會遇上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新時代的90後爸媽,大家自動地摒棄傳統育兒觀念,向科學養娃看齊,諸多家庭在餵養寶寶方面不再那麼粗枝大葉,精細餵養理念應運而生,當大家盲目跟風時,殊不知有多傷娃。
什麼叫精細餵養?
是指父母在餵養孩子的過程中,嚴格按照醫生或育兒專家們提出的觀點,控制孩子進食的種類與分量,杜絕一切對他成長不利的食物,甚至完全禁止他吃零食、喝飲料。
可樂?不準喝!要喝就喝果汁!
薯片?不準吃!要吃就吃水果!
不愛吃菜?直接喝各種微量元素補充劑!
...
這種餵養方式過度講究,甚至被部分網友稱為「矯情」,但在執行精細餵養的父母看來,這就是所謂的科學餵養。
為何精細餵養逐漸成為潮流?
如今越來越多高學歷的年輕媽媽加入育兒大軍,據調查顯示,大部分媽媽都會關注母嬰類知識,繼而將自身打造成「科研型媽媽」、「學習型媽媽」。
特別是初為人母的新手媽媽,由於缺少育兒經驗,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焦慮不安的心理,為此,她們只好被動地去吸收大量育兒知識,一旦被說服,就會馬上付諸於行動,迫不及待地在孩子身上實施。
尤其是在寶寶剛出生到三歲這段時間裡,媽媽們會馬不停蹄地給自己灌輸新知識,並且嘗試通過各種渠道獲取育兒消息,並適時做出育兒決策,在精細餵養的潮流驅使下,自然免不了被它「洗腦」。
網友親述精細餵養
網友A:隔壁鄰居要求自己孩子每天要吃8種蔬菜,零食堅決不準碰,看著別的小夥伴隨心所欲吃薯片,年僅6歲的他只能眼巴巴望著,看著怪可憐的。
網友B:我親戚家小孩也是這樣,大人告訴他這不能吃那不能吃,孩子一問就說不乾淨,都是「垃圾食品」。結果那孩子如林妹妹般「嬌弱」,隔三差五地生病,連醫生都說養的太金貴了。
網友C:朋友婆婆是月嫂,非常崇尚科學育兒,大夏天將近38度,非不給孩子開空調,總擔心吹病了,結果孩子卻中暑了!
網友D:由於晚婚晚育,家中長輩都把孩子看的很寶貝,一開始也養的很精細——奶瓶必須消毒、輔食必須磨碎,結果孩子1歲前總生病,後來開啟「放養模式」,只要不碰危險東西,爬樹玩泥巴都隨他,吃東西也不忌口,適量就行,現在基本沒怎麼生病,講真,太講究反而不好。
足以見得,不少家長盲目追求精細餵養,甚至進入到走火入魔的地步,實際上,過度的「矯情」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飲食過於精細≠科學餵養
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父母在更捨得為孩子花錢,也更加追求科學餵養。
而科學餵養是指從孩子出生開始,在食物種類、餵養方法、科學合理的方式上進行餵養,通常在飲食上注重均衡多樣,講究營養平衡,在適當的時間添加輔食和調料等,主要是符合孩子的身體發展需要。
很多父母誤以為精細餵養等於科學餵養,於是在學到一些育兒知識後直接照搬照抄,完全不懂變通,被人指出問題時還會十分固執,不停勸告。
其實,科學餵養應當根據自家孩子的身體發育特點和狀況進行,適合他們的才是最好的,生搬硬套顯得不夠理智。並且不要將自家孩子與別人家進行對比,因為每個孩子的身體素質和對營養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生搬硬套反而容易出問題。
精細餵養容易導致哪些問題?
1、孩子的食慾變差
父母精細餵養寶寶多見於嬰幼兒發育前期,在給娃準備輔食時喜歡精細加工,要麼做成糊狀,要麼就是一些綿軟的食物,在他們看來這些食物好消化,腸胃壓力不會太大。
然而事實是過於精細的食物無法有效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還會直接影響到其味覺神經系統發育,繼而導致食慾變差,出現挑食、厭食等不良習慣。
2、引發牙齦炎或齲齒
如果食物過於精細柔軟,食物殘渣很容易粘著在孩子的口腔內壁或牙齒表面以及縫隙中,倘若要是沒有養成勤刷牙的習慣,這些食物會在口腔裡發酵,長出牙斑菌,進而引起牙齦炎和齲齒。
3、引發牙齒畸形(雙排牙)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口腔科醫生曾介紹,每天約有20多個長出雙排牙的寶寶前來就診,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娃吃得過於精細所致。
這是因為在換牙前頻繁給孩子餵精細食物,他們的乳牙得不到鍛鍊,牙齦缺乏刺激而過厚,導致恆牙無法正常萌出。
據調查顯示,精細餵養可能會引發乳牙滯留,引起恆牙長出後排列不齊或變成畸形牙,常見就是雙排牙。
它不僅影響孩子的顏值,還會限制正常的咀嚼功能,為此,必須通過拔牙才能解決,這免不了會讓孩子遭受疼痛。
4、無法獲取足夠成長所需的營養
多數家長崇尚的精細餵養就是越細越好,為此,在製作輔食的過程中,將食材加工得過於精細,殊不知這樣做,營養成分會流失得越嚴重,如果長期食用糊狀食物,就無法吸收到成長所需的足夠營養,進而出現營養不良、身材瘦小、發育緩慢等等。
營養不良主要表現為遲緩,寶寶體質差容易生病、生病周期長或者頻繁複發,嚴重時還會直接影響智力發育。
總而言之,各位家長需要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父母的餵養方式應當與時俱進,在為孩子提供充足營養的同時,更加注重合理餵養、均衡營養,他們才能身體健康、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