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如何科學餵養?兒科醫生:孩子這樣餵養,健康又強壯

2020-12-20 小書蟲媽媽

文 | 小書蟲媽媽

昨天,在後臺收到一位寶媽的提問說:「我家寶寶12個月了,只長了四個牙齒,每天吃點米糊和雞蛋。不知為什麼,最近米糊和雞蛋也不吃了,每天只想吃母乳,真不知道12個月寶寶應該如何餵養了。寶寶能吃什麼輔食?」

身為老母親,我從屏幕裡都可以感受到這位新手媽媽的焦慮,曾經的我也是經歷過這樣的階段,經常為寶寶的吃飯問題操碎了心。現在看來,其實大可不必焦慮,只要媽媽肯用心學習,從現在開始科學餵養,慢慢就好了。

今天,小書蟲媽媽和大家聊聊一歲寶寶餵養的問題,供大家參考。

0112個月寶寶身體發育情況

想要做到科學餵養,我們要首先了解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下面我們來看看12個月寶寶的身體發育:

男寶寶:體重(千克)8.58~11.23;身高(釐米)71.4~79.3;頭圍(釐米)44~47.7;

女寶寶:體重(千克)8.03~10.48;身高(釐米)69.8~77.7;頭圍(釐米)43.3~46.5;

寶寶滿周歲以後,寶寶的智力和活動力迅速發展。由於活動量的增加,體力消耗也更大,這一時期要給寶寶提供豐富的營養才能補償其消耗,讓寶寶健康成長。

0212個月寶寶的營養需求

12個月的寶寶母乳攝入量減少了,食物結構有較大變化,這時食物營養應該更全面和充分,每天的膳食應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等營養素,應避免食物種類單一,注意營養均衡。

食物種類越多,越能全面滿足寶寶對各種營養的需求。營養師說,寶寶滿12個月後,正式進入了幼兒期。在幼兒時期,寶寶每日每千克體重應得到3.0~3.5克蛋白質,3.0~3.5克脂肪,12~15克碳水化合物。

03一歲寶寶如何科學餵養

對於這個階段的寶寶應該如何科學餵養呢?兒科醫生說,一歲寶寶這樣餵養,科學又營養,一日三餐應是各種不同的食譜,這能增加每天攝取量,也能充分攝取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

一歲的寶寶,基本上什麼都可以吃了,而且食慾很強,只要餵養得當,寶寶就會快速地成長起來。因此,媽媽在做輔食的時候,要注意各種食物的搭配,保證營養均衡。

例如,蛋白質有助人體生長發育和更新修補細胞,但是蛋白質只有在與米、面等澱粉類食物一起吃的時候,才能有效地發揮其功能,否則,就只能產生熱量,而且還不容易消化。

在日常餵養中,有些寶媽認為牛奶、雞蛋的營養很豐富,便經常只給孩子喝牛奶配雞蛋,不添加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結果寶寶由於大量進食高蛋白食物,變得食欲不振,還影響了對其他食物的攝入,反而造成營養不良。

因此,媽媽要注意,寶寶每次可以吃1個雞蛋,但不要餐餐都吃,而且最好與牛奶分開,更換食用,或者與澱粉類食物一起食用。

另外,魚、肉也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但不必作為寶寶每日必須攝入的食物。每周吃4~5次就可以了,吃的時候最好和青菜一起食用。媽媽在制訂食譜時,應當重視食物的質量,使各種營養成分合理搭配。

04適合12個月寶寶的營養輔食推薦

寶寶到1歲左右時,輔食中固體食物要佔到輔食的50%,這樣對寶寶咀嚼能力有一定的鍛鍊,咀嚼能使牙齦結實,促進牙齒萌出。下面給大家推薦兩款適合一歲寶寶的營養輔食。

1.蘋果胡蘿蔔小米粥

材料:蘋果50克,小米30克,胡蘿蔔20克。

做法:

蘋果洗淨,去皮和子,切小丁;

胡蘿蔔洗淨,切小丁;小米洗淨。

鍋中加水,燒開,倒入小米煮開,加入蘋果丁和胡蘿蔔丁,繼續煮熟即可。

營養價值:

蘋果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E、鉀、果糖、果膠等多種營養成分,對寶寶生長發育、智力提高和免疫功有很好的作用。

2.南瓜菠菜面

材料:南瓜40克,菠菜20克,細麵條30克,雞蛋1個。

南瓜洗淨、切薄片;菠菜洗淨,放入沸水中焯燙,撈出後切碎;

雞蛋磕入碗中,打散;細麵條切小段。

鍋內放高湯煮沸,放入南瓜片煮至七分熟時,放入麵條段、雞蛋液煮沸,再放入菠菜碎,至所有食材熟透即可。

營養價值:南瓜含有多種營養素,對於寶寶有助消化的作用,菠菜富含葉酸,搭配食用,能促進寶寶健康成長。

小書蟲媽媽溫馨提示:

這個階段的寶寶除了三餐外,早晚要各吃一次母乳或配方奶,每日保證總奶量為400~600毫升。總之,多嘗試,別焦慮,科學餵養,寶寶一定會長得健康又強壯。

小書蟲媽媽,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早教老師,多平臺原創優質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1~2歲的寶寶,吃奶好還是吃飯好?兒科醫生:這樣餵養更合理
    早上,我抱著二寶餵奶,孩子正吃得香,婆婆卻一手抱走了他。婆婆告訴我:「寶寶已經13個月了,是個小大人了,從今天開始應該吃飯為主,別再餵奶了!」接著,她就端出一碗粥,開始餵二寶了。我有點不開心地說:「媽媽,寶寶還小,還是餵奶為主吧。」婆婆卻不再哼聲了,繼續給二寶餵輔食。為了不與婆婆鬧矛盾,我提議請教一下做兒科醫生的小姑,讓她告訴我們,一歲後的寶寶,吃奶好還是吃飯好?
  • 寶寶多大可以吃大人飯?兒科醫生:這樣餵養孩子,更科學健康
    小寶寶到了一定的月份就要添加輔食了,而且隨著寶寶不斷的長大,家長們也會發現大唐的服飾已經無法滿足寶寶,寶寶對於大人飯越來越感興趣。每次看到大人們吃飯的時候都會忍不住流口水,這個時候有一些奶奶或者是爺爺就會給孩子吃一點兒大人飯。那麼一歲以內的寶寶可以吃大人飯嗎?
  • 如何科學餵養早產兒?
    到底該如何科學餵養早產兒?早產兒吸吮力弱,吞咽功能差,胃容量小,易引起嗆奶而窒息,加上各種消化酶不足,消化吸收功能也較差。所以,出院回家之後,科學餵養顯得尤為重要了。針對早產兒的餵養,育兒小編有幾個關鍵要素需要提醒各位家長:一、母乳餵養最有益於寶寶健康,早產兒也不例外分娩之後,不少早產媽媽沒有辦法給早產兒第一口奶,也沒有辦法和早產兒待在一起。但是這種情況下早產媽媽更需要及時進行開奶,早產兒住院期間,早產兒媽媽可自行將母乳擠下來,由家人帶給專業醫護人員餵給早產兒。
  • 兒科專家教你如何科學建立母乳餵養
    母乳是嬰兒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餵養不僅為母親和兒童帶來很多健康益處,同時也具有重要的社會發展意義。世界衛生組織(WHO)倡議,寶寶出生後1小時內開始母乳餵養;最初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嬰兒6個月後應及時添加輔食;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以上。
  • 北京和睦家醫院:2歲前寶寶應重點關注科學餵養
    近日,關注兒童早期綜合生長發育健康論壇 -- 北京和睦家醫院「六一兒童節」家庭成長嘉年華活動舉行並進行直播,向家長們介紹了寶寶科學餵養相關知識。2歲前科學餵養 與成年後健康密切相關近日,關注兒童早期綜合生長發育健康論壇 -- 北京和睦家醫院「六一兒童節」家庭成長嘉年華活動舉行並進行直播,向家長們介紹了寶寶科學餵養相關知識。
  • 10~12個月寶寶能吃什麼輔食?兒科醫生:這樣餵養,娃長得高又壯
    文 | 小書蟲媽媽奶奶抱著豆豆在小區裡散步,鄰居們都喜歡過來搶著抱一抱豆豆。「豆豆這個小寶貝,真是越來越讓人喜歡啊!」聽著鄰居的讚美,奶奶心裡美滋滋的,心想:我家寶貝還真是又粉嫩又壯實,看來孩子的媽媽功勞真不少。「你家寶寶都餵的啥好吃的啊?
  • 寶寶體重長得慢?兒科醫生教你科學餵養快追趕
    寶寶添加輔食後,如果體重增長不好,家長往往非常擔心。此時最該做的當然是帶寶寶看兒科醫生,排查一些影響生長的疾病因素,評估餵養的情況。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具體怎麼做。注意:並不是比鄰居家孩子瘦就是長得不好,醫學標準是體重<第2百分位,且增速放慢,生長曲線大幅下降,跨過2條主要百分位線,或者消瘦,體重別身長<第10百分位。具體需要由兒科醫生判斷。
  • 兒科醫生:4~6個月寶寶需要做好的餵養重點,你家孩子做到了嗎
    於是,奶奶和圓圓媽商量,這個月就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並且斷了母乳,這樣帶起來就方便了。而圓圓認為,寶寶還小,雖然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但在寶寶一歲前還是以母乳和配方奶為「主食」。白天上班的時候,寶寶可以喝配方奶粉或者儲藏的母乳和吃輔食,晚上可以親餵母乳。
  • 兒科醫生:4~6個月寶寶需要做好的餵養重點,你家孩子做到了嗎
    於是,奶奶和圓圓媽商量,這個月就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並且斷了母乳,這樣帶起來就方便了。而圓圓認為,寶寶還小,雖然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但在寶寶一歲前還是以母乳和配方奶為「主食」。白天上班的時候,寶寶可以喝配方奶粉或者儲藏的母乳和吃輔食,晚上可以親餵母乳。相信很多寶媽也面臨過同樣的問題,那麼,是圓圓媽的做法正確還是奶奶的做法正確呢?
  • 寶媽堅持母乳餵養一年,反被兒科醫生怒懟:快停了吧,太無知了
    人人都知道母乳餵養好,但你遇到過母乳餵養反被醫生罵無知的嗎?事情是這樣的。1.寶寶白白胖胖,醫生卻說是「貧血」社區裡一位新媽媽,奶水充足,把孩子養得白白胖胖,惹人喜愛。前幾天她帶孩子去做周歲體檢,沒想到醫生看了一眼孩子就說:「有點貧血。」寶媽爭辯說:「不會吧,我一直堅持純母乳餵養。」醫生一番詢問,才得知,她一直沒給孩子添加輔食。
  • 寶媽堅持母乳餵養一年,反被兒科醫生怒懟:快停了吧,太無知了
    人人都知道母乳餵養好,但你遇到過母乳餵養反被醫生罵無知的嗎?事情是這樣的。1.寶寶白白胖胖,醫生卻說是「貧血」社區裡一位新媽媽,奶水充足,把孩子養得白白胖胖,惹人喜愛。別看孩子養得白白胖胖,有經驗的醫生一看就知道是「貧血」了。寶媽懊悔不已,疫情這段時間,沒及時帶孩子做檢查,憑著一知半解的母乳餵養知識把孩子養到一歲,本以為養得還不錯,沒想到,母乳不當,也會危害孩子。
  • 0-3歲如何科學餵養?看這篇就夠了
    原創 醫學界NCCPS 2020 醫學界兒科頻道 收錄於話題#醫學界NCCPS202013個0~3歲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營養很重要!古話說「民以食為天」,可見飲食對我們的重要性。餵養問題也是很多新手媽媽頭疼的事,寶寶每天需要多少營養?輔食怎麼添加?餵養時要注意哪些細節……到底應該如何科學餵養?
  • 如何避免寶寶上幼兒園就生病?關鍵3歲前的餵養,父母要注意這些
    就像一顆嫩苗兒的3歲寶寶,在夏秋交替的九月,來到幼兒園這個陌生的環境,有的心理上不適應,有的免疫力不夠強,於是,一部分體質強壯些的寶寶順順噹噹的度過了適應期,還有些寶寶則開學幾天就感冒咳嗽、發燒了,心疼這些寶寶哦。那麼,如何儘量避免發生這樣的情況呢?寶寶的身體免疫力可不是一下子就能增強的,關鍵是3歲前的餵養要得當。
  • 兒科醫生發話:家長別「虐待」孩子脾胃了,這樣餵養害苦了孩子
    昨天我的育兒群裡有家長抱怨養娃難,說她家孩子平時不好好吃飯,睡覺不踏實,體質差經常生病,個頭一直上不去很讓人操心。想必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可孩子都天生體質差嗎?早產兒、剖腹產兒體質差點還可以理解,很多孩子剛生下來胖乎乎的一點毛病都沒有,養著養著體質就變差了,家長是不是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育兒方式呢?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的病都是家長「餵」出來的。微博曾經有一位兒科醫生「發飆」,喊話家長:自以為是的餵養等同於「虐待」,請科學餵養孩子。
  • 關注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 雀巢健康科學倡議科學餵養
    上海2016年7月15日電 /美通社/ -- 2016年7月8日,雀巢健康科學在第十二個「世界過敏性疾病日」之際,邀請近30位兒科過敏領域專家,在全國21家醫院、兒童醫院開展大型義診活動。
  • 1歲3個月孩子因餵養不當營養不良 兒科醫生提醒注意餵養誤區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訊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家長們總是想方設法讓孩子茁壯成長。然而,卻也有孩子因家長餵養不當導致營養不良,發育遲緩。近日,淄博市中心醫院兒童保健門診就接診一名1歲3個月體重不足7.5千克的孩子,經醫生檢查為中度營養不良。1歲3個月的晶晶體重只有7.2千克,身長70釐米,看起來也就六七個月的樣子,會叫爸爸媽媽,也能理解簡單話語,可以獨走4-5步。
  • 1歲3個月孩子因餵養不當營養不良 兒科醫生提醒注意餵養誤區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訊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家長們總是想方設法讓孩子茁壯成長。然而,卻也有孩子因家長餵養不當導致營養不良,發育遲緩。近日,淄博市中心醫院兒童保健門診就接診一名1歲3個月體重不足7.5千克的孩子,經醫生檢查為中度營養不良。
  • 0~3歲如何科學餵養?看這篇就夠了
    餵養問題也是很多新手媽媽頭疼的事,寶寶每天需要多少營養?輔食怎麼添加?餵養時要注意哪些細節……到底應該如何科學餵養?0~3歲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處於生命早期1000天機遇窗口期,營養作為最重要的環境因素,對兒童今後的健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這個階段中養成的飲食行為和生活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可能是終身的。那麼,這個階段的孩子每天需要多少營養素呢?每個營養素的佔比是多少呢?別急我們慢慢看。
  • 關於寶寶餵養的困惑之科學餵養等於精細餵養嗎?
    孩子一看奶奶不給買,就開始耍脾氣,奶奶無奈之下只好給他買了,孩子媽知道後就與婆婆有了爭執。但她的寶寶由於養的過於講究和精細,也經常生病,過度的「矯情」式餵養也往往會適得其反。怎樣才是科學餵養?在餵養孩子方面,老一輩的父母與新父母總會有些不同的意見。
  • 科學的混合餵養,更有利於寶寶健康,一篇文章帶你讀懂混合餵養
    ,對於寶寶來說,也確實是這樣所講。很多時候,寶媽的乳汁分泌量不是十分充足,或者分泌情況不太好,這樣的情況不僅寶寶吃不飽,對媽媽來說也是十分痛苦。那麼如何判斷母乳不足?專家提示:餵奶前媽媽沒有漲奶的感覺,乳汁比較稀少,很難擠出乳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