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訊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家長們總是想方設法讓孩子茁壯成長。然而,卻也有孩子因家長餵養不當導致營養不良,發育遲緩。近日,淄博市中心醫院兒童保健門診就接診一名1歲3個月體重不足7.5千克的孩子,經醫生檢查為中度營養不良。
1歲3個月的晶晶體重只有7.2千克,身長70釐米,看起來也就六七個月的樣子,會叫爸爸媽媽,也能理解簡單話語,可以獨走4-5步。查體除了營養差沒有其他病理情況,家裡人稱孩子不愛吃飯,不長體重。在淄博市中心醫院兒童保健門診,醫生仔細詢問晶晶的飲食得知,孩子已經斷了母乳,但晶晶不愛喝奶粉,每天吃一個雞蛋清,不吃蛋黃,肉不吃,魚、蝦一周吃兩次,並且食物裡不加鹽或者醬油等調味料。
經過醫生評估,晶晶屬於中度營養不良。「從生長曲線圖看,晶晶從三個月開始至六個月體重即增長得不好,自六個月後更是每三個月只長0.1千克。從出生母乳餵養,三個月後母乳量減少但仍堅持母乳餵養,未添加奶粉,6月後開始加輔食直至15個月,添加輔食單調,量少,營養不足,奶量不足。」兒童保健門診醫生表示,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越長越差的孩子,在當今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因為餵養誤區導致寶寶營養不良的不在少數。
醫生介紹,常見的孩子餵養誤區主要有幾點。一是認為母乳比奶粉好,必須堅持母乳餵養。毋庸置疑,母乳餵養好處多,但是要學會辨別奶量足不足,寶寶是否能吃飽,如果沒有理想的體重增長,即提醒奶量不足。母乳量不足時要保證媽媽充足的休息與睡眠、心情愉快,攝入足量蛋白質,適當增飲奶類和湯水。在母乳並沒有快速增加的同時,還要保證寶寶充足的能量供應,可以選擇的就是母乳庫提供的捐贈奶或者代乳品,不能因為執著於母乳餵養,而影響寶寶生長。二是輔食吃得精緻單調。有的家長會在6個月時成箱買米粉,一直吃到一歲多,每頓飯都少不了米粉,一歲多仍然吃泥糊狀食物,加的過程中不會變通,輔食單調種類少,導致寶寶挑食、食量小、咀嚼能力差。三是認為孩子不能吃鹽。孩子到底多大可以吃鹽,一直是令人糾結的問題。如果食物中不加鹽,孩子吃得香甜,完全沒問題。孩子如果沒有味道的飯就吃不進去,可以加點鹽,不會對腎臟有影響;還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比如嘔吐、腹瀉時丟失的鹽會比較多,可以口服補液鹽。
生長發育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餵養孩子的過程要順應自然,孩子也有能力表達自己的意願,吃沒吃飽,睡沒睡足,都會有信息給父母家人,要看的就是家人的理解與反應。家長要用心去與寶貝交流,有問題請教醫生,而不是刻板固執,反而影響寶寶健康成長。
大眾日報融媒體中心記者 翟詠雪 通訊員 劉芳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