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3個月孩子因餵養不當營養不良 兒科醫生提醒注意餵養誤區

2020-08-02 魯中晨報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訊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家長們總是想方設法讓孩子茁壯成長。然而,卻也有孩子因家長餵養不當導致營養不良,發育遲緩。近日,淄博市中心醫院兒童保健門診就接診一名1歲3個月體重不足7.5千克的孩子,經醫生檢查為中度營養不良。

1歲3個月的晶晶體重只有7.2千克,身長70釐米,看起來也就六七個月的樣子,會叫爸爸媽媽,也能理解簡單話語,可以獨走4-5步。查體除了營養差沒有其他病理情況,家裡人稱孩子不愛吃飯,不長體重。在淄博市中心醫院兒童保健門診,醫生仔細詢問晶晶的飲食得知,孩子已經斷了母乳,但晶晶不愛喝奶粉,每天吃一個雞蛋清,不吃蛋黃,肉不吃,魚、蝦一周吃兩次,並且食物裡不加鹽或者醬油等調味料。

經過醫生評估,晶晶屬於中度營養不良。「從生長曲線圖看,晶晶從三個月開始至六個月體重即增長得不好,自六個月後更是每三個月只長0.1千克。從出生母乳餵養,三個月後母乳量減少但仍堅持母乳餵養,未添加奶粉,6月後開始加輔食直至15個月,添加輔食單調,量少,營養不足,奶量不足。」兒童保健門診醫生表示,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越長越差的孩子,在當今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因為餵養誤區導致寶寶營養不良的不在少數。

醫生介紹,常見的孩子餵養誤區主要有幾點。一是認為母乳比奶粉好,必須堅持母乳餵養。毋庸置疑,母乳餵養好處多,但是要學會辨別奶量足不足,寶寶是否能吃飽,如果沒有理想的體重增長,即提醒奶量不足。母乳量不足時要保證媽媽充足的休息與睡眠、心情愉快,攝入足量蛋白質,適當增飲奶類和湯水。在母乳並沒有快速增加的同時,還要保證寶寶充足的能量供應,可以選擇的就是母乳庫提供的捐贈奶或者代乳品,不能因為執著於母乳餵養,而影響寶寶生長。二是輔食吃得精緻單調。有的家長會在6個月時成箱買米粉,一直吃到一歲多,每頓飯都少不了米粉,一歲多仍然吃泥糊狀食物,加的過程中不會變通,輔食單調種類少,導致寶寶挑食、食量小、咀嚼能力差。三是認為孩子不能吃鹽。孩子到底多大可以吃鹽,一直是令人糾結的問題。如果食物中不加鹽,孩子吃得香甜,完全沒問題。孩子如果沒有味道的飯就吃不進去,可以加點鹽,不會對腎臟有影響;還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比如嘔吐、腹瀉時丟失的鹽會比較多,可以口服補液鹽。

生長發育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餵養孩子的過程要順應自然,孩子也有能力表達自己的意願,吃沒吃飽,睡沒睡足,都會有信息給父母家人,要看的就是家人的理解與反應。家長要用心去與寶貝交流,有問題請教醫生,而不是刻板固執,反而影響寶寶健康成長。

大眾日報融媒體中心記者 翟詠雪 通訊員 劉芳 報導

相關焦點

  • 1歲3個月孩子因餵養不當營養不良 兒科醫生提醒注意餵養誤區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訊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家長們總是想方設法讓孩子茁壯成長。然而,卻也有孩子因家長餵養不當導致營養不良,發育遲緩。近日,淄博市中心醫院兒童保健門診就接診一名1歲3個月體重不足7.5千克的孩子,經醫生檢查為中度營養不良。
  • 15個月寶寶重14斤,醫生:餵養不當導致,不少家長還在這麼餵
    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數孩子都不愁吃穿。然而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孩子出現體重不增,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的情況,其中大多是家長的餵養不當導致。有一位寶寶出生15個月,體重才14斤,身長僅70釐米,被醫生診斷為中度營養不良。
  • 15個月寶寶重14斤,醫生:餵養不當導致,不少家長還在這麼餵
    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數孩子都不愁吃穿。然而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孩子出現體重不增,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的情況,其中大多是家長的餵養不當導致。有一位寶寶出生15個月,體重才14斤,身長僅70釐米,被醫生診斷為中度營養不良。
  • 一歲寶寶如何科學餵養?兒科醫生:孩子這樣餵養,健康又強壯
    文 | 小書蟲媽媽昨天,在後臺收到一位寶媽的提問說:「我家寶寶12個月了,只長了四個牙齒,每天吃點米糊和雞蛋。不知為什麼,最近米糊和雞蛋也不吃了,每天只想吃母乳,真不知道12個月寶寶應該如何餵養了。寶寶能吃什麼輔食?」
  • 18月大嬰兒因父母餵養不當死亡,寶寶餵養這6個誤區真不能犯
    這不,美國一對素食主義父母給寶寶吃的東西只有母乳,蔬菜和水果,孩子都18個月了,體重僅7.7公斤。最後,這個18個月但體重僅相當於7個月嬰兒大的孩子因營養不良,出現脫水、肝臟疾病等各種併發症而死亡。,而且很多人還信以為真,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科普幾個餵養中常見的誤區。
  • 兒科醫生發話:家長別「虐待」孩子脾胃了,這樣餵養害苦了孩子
    早產兒、剖腹產兒體質差點還可以理解,很多孩子剛生下來胖乎乎的一點毛病都沒有,養著養著體質就變差了,家長是不是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育兒方式呢?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的病都是家長「餵」出來的。微博曾經有一位兒科醫生「發飆」,喊話家長:自以為是的餵養等同於「虐待」,請科學餵養孩子。
  • 1~2歲的寶寶,吃奶好還是吃飯好?兒科醫生:這樣餵養更合理
    文 | 小書蟲媽媽時間過得真快,二寶13個月大了,已經長出了8顆乳牙,除了能靈活地在家裡爬上爬下外,也已經能推著學步車自由行走了,肉嘟嘟的小人兒變得越來越讓人喜愛。早上,我抱著二寶餵奶,孩子正吃得香,婆婆卻一手抱走了他。婆婆告訴我:「寶寶已經13個月了,是個小大人了,從今天開始應該吃飯為主,別再餵奶了!」
  • 毓璜頂醫院公益直播課第22期:營養不良寶寶餵養全攻略
    膠東在線7月27日訊(記者 劉妍 通訊員 李成修 王婧) 近年來,我國陸續發布《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中國嬰幼兒餵養戰略》、《中國0-6歲兒童發展報告》、《兒童營養餵養與營養指導技術規範》、《兒童營養性疾病管理技術規範》等文件,高度重視兒童營養問題。
  • 堅持純母乳餵養6個月,帶你走出母乳餵養的誤區
    #堅持6月齡內純母乳餵養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純母乳餵養能滿足嬰兒6月齡以內所需要的全部液體、能量和營養素。小編的圖片不夠好(我手殘,沒拍好,請原諒),可以在瀏覽器或者百度輸入搜索詞「生長發育曲線」,便可找到生長曲線圖,注意有男女、年齡區分,然後根據孩子的身長、體重進行評估。
  • 寶媽堅持母乳餵養一年,反被兒科醫生怒懟:快停了吧,太無知了
    別看孩子養得白白胖胖,有經驗的醫生一看就知道是「貧血」了。寶媽懊悔不已,疫情這段時間,沒及時帶孩子做檢查,憑著一知半解的母乳餵養知識把孩子養到一歲,本以為養得還不錯,沒想到,母乳不當,也會危害孩子。2.純母乳餵養再好,也別超過6個月「缺鐵性貧血」是兒童比較常見的營養問題,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其中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最常見。
  • 寶媽堅持母乳餵養一年,反被兒科醫生怒懟:快停了吧,太無知了
    別看孩子養得白白胖胖,有經驗的醫生一看就知道是「貧血」了。寶媽懊悔不已,疫情這段時間,沒及時帶孩子做檢查,憑著一知半解的母乳餵養知識把孩子養到一歲,本以為養得還不錯,沒想到,母乳不當,也會危害孩子。2.純母乳餵養再好,也別超過6個月「缺鐵性貧血」是兒童比較常見的營養問題,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其中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最常見。
  • 這5條輔食誤區太常見,當心孩子營養不良
    作為家長,在寶寶輔食餵養階段最大的「遺憾」,莫過於走入了餵養誤區,從而導致孩子生長發育方面受阻。其實從各平臺都有收到家長關於寶寶生長發育的諮詢,有些寶寶看起來聰明健康,就是身高體重不太理想.....深入了解後,才知道家長的餵養存在一定問題。
  • 保障孩子飲食營養,這7個餵養誤區要提防
    摘要:許多家長會擔心孩子營養跟不上,可在餵養孩子上卻屢屢「踩坑」,家長們要避免這幾個常見的餵養誤區。 每個媽媽都會擔心孩子營養跟不上,耽誤了長身體。
  • 兒科醫生:4~6個月寶寶需要做好的餵養重點,你家孩子做到了嗎
    還有一個月,圓圓媽就要結束產假,回單位上班了,以後照顧圓圓的重任就交給奶奶了。於是,奶奶和圓圓媽商量,這個月就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並且斷了母乳,這樣帶起來就方便了。而圓圓認為,寶寶還小,雖然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但在寶寶一歲前還是以母乳和配方奶為「主食」。白天上班的時候,寶寶可以喝配方奶粉或者儲藏的母乳和吃輔食,晚上可以親餵母乳。
  • 兒科醫生:4~6個月寶寶需要做好的餵養重點,你家孩子做到了嗎
    我們來聽聽兒科醫生對4~6個月寶寶的餵養問題是怎麼說的?兒科醫生說,4~6個月寶寶需要做好這些餵養重點,你家孩子做到了嗎?而母乳或配方奶中的鐵又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隨著身體的快速成長,寶寶6個月以後最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因此,從5個月開始,家長就要特別注意開始給寶寶補鐵了。給寶寶補鐵剛開始可攝入富含鐵的營養米粉及蛋黃,此外,在給寶寶補鐵的同時,適當地餵些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有利於鐵的吸收。
  • 0-1歲寶寶餵養常識,包括母乳餵養、輔食、營養補充等
    0-1歲的寶寶怎麼餵養?輔食怎麼添加好?營養素是不是要及時補充?等等一系列關乎寶寶的成長和發育的問題,你都應了解。 2、6個月後的母乳沒有營養了嗎? 6個月後母乳有營養,只是6個月之後母乳餵養並不能完全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因此一般寶寶6個月後,醫生都會建議給寶寶添加輔食,以補充寶寶生長所需的額外營養。 3、奶水太清不濃沒有營養嗎? 奶水太清不濃沒有營養?
  • 1歲寶寶因一碗湯撐破胃,醫生斥責:胡亂餵養,孩子都會被你害慘
    也許他們根本想不到,孩子喝個玉米湯能惹出這麼大的禍事……但其實,這哪是「喝玉米湯」的錯呢?歸根到底,錯在了父母給孩子吃了大量不符合該月齡的食物。正如醫生所說:「玉米本身就不易消化,即使是成年人進食大量玉米也會引起脹氣、消化不良,何況是一歲多牙齒還沒長齊的幼兒。」
  • 孩子得過母乳性黃疸,還能母乳餵養嗎?
    為了保護、支持和促進母乳餵養這個國際共識和普遍要求,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於1990年提出,把每年的8月1日-7日定為「世界母乳餵養周」。然而生活中總是有家長由於各種原因放棄母乳餵養。在兒科臨床工作中,特別是在兒科門急診,我們經常見到因嬰兒被診斷為「母乳性黃疸」而糾結是否繼續母乳餵養的家長。
  • 母乳餵養常見誤區,你真的都知道嗎
    母乳餵養是上天賜予每一位母親的本能,那你了解什麼是母乳餵養嗎?母乳餵養有哪些好處?母乳餵養的正確方法是什麼?應注意些什麼?這些問題本文將為你逐個解答。什麼是母乳餵養母乳餵養,顧名思義是媽媽親自用雙乳來餵養寶寶,相較於奶粉餵養,寶寶從小喝母乳更符合生長所需,因此多數兒科醫生都建議,不存在健康問題的媽媽,可以給寶寶母乳餵養長達6個月以上。
  • 北京和睦家醫院:2歲前寶寶應重點關注科學餵養
    根據孩子不同年齡,每個月或每幾個月描記一次,追蹤其生長發育的每一步是否在曲線正常範圍內,或是否出現明顯的波動。曲線圖不只看一個時間點,要看一段時間的生長趨勢,體重變化可反映短到數小時、長到數月的健康問題,身高變化反映的是至少2到3個月的健康問題。醫生則可以從變化的曲線中獲取更多信息,發現異常時及時排查病理問題,或對家長餵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給予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