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大嬰兒因父母餵養不當死亡,寶寶餵養這6個誤區真不能犯

2020-07-31 第一兒科

在寶寶出生後,,可以說是令所有家長都頭疼的一件事了,餵奶怎麼喂?輔食怎麼吃?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一旦搞錯了寶寶可能就會生病甚至是致命!


這不,美國一對素食主義父母給寶寶吃的東西只有母乳,蔬菜和水果,孩子都18個月了,體重僅7.7公斤。


最後,這個18個月但體重僅相當於7個月嬰兒大的孩子因營養不良,出現脫水、肝臟疾病等各種併發症而死亡。

18月大嬰兒因父母餵養不當死亡,寶寶餵養這6個誤區真不能犯

其實,這種錯誤的餵養方式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是真不少,而且很多人還信以為真,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科普幾個餵養中常見的誤區。


01 純母乳餵養,要另外餵水嗎?


母乳餵養,6個月以下是不需要額外餵水哦。


母乳含水量達9成,完全能滿足6個月內嬰兒對水分的需要,不需要額外添加水或其他液體。即使在炎熱的季節裡,健康的純母乳餵養嬰兒在6個月內不需要補充額外的水。


而且寶寶喝水佔據胃容量,減少母乳攝入,配方奶餵養以及添加輔食之後可以適當地餵水。

18月大嬰兒因父母餵養不當死亡,寶寶餵養這6個誤區真不能犯

另外呢,通過寶寶排尿可以判斷是否獲得足夠水分。一般來說排尿次數不少於6次,尿液呈淡黃色,就說明寶寶獲得足夠多水分;


所以,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是不需要再餵水的,請寶媽們放心只要按需餵母乳,寶寶是不會口渴的。


02 米湯、米糊和粥更有營養


「早餐不要喝粥!」——這是前段時間引起大家廣泛討論的一個言論,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提出的這個建議顛覆了很多中國家長認為粥是寶寶最常吃的輔食的思想。


為什麼早餐不能喝粥?因為米湯、米糊和粥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水化合物,這些食物體積大、營養密度低,除了澱粉就是水,缺乏蛋白質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而且煮的時間越長,維生素損失的越多,難以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

18月大嬰兒因父母餵養不當死亡,寶寶餵養這6個誤區真不能犯

所以,就算是喝粥不能是單純的白粥,應添加各種有營養的食材,如:菌菇、肉末、蔬菜等。這樣才會讓寶寶獲取足夠的營養。


03 定時哺乳


有的媽媽在餵養孩子時,嚴格按照書本的要求,書上寫每隔3小時就餵一次奶,媽媽就真的3小時餵一次,也不管寶寶是不是在睡覺,上去就是喂。媽媽們也太可愛了,像極了上學時老師讓這樣就不敢那樣的小編本人了。

18月大嬰兒因父母餵養不當死亡,寶寶餵養這6個誤區真不能犯

當然,這並不是一個好的餵奶方式,這樣不僅會導致寶寶還沒餓就被迫吃東西,餓的時候反而沒有奶吃,長此以往,還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其實,只要做到按需哺乳,即當孩子睡飽了,餓了,或者是媽媽感到乳房已經脹了,寶寶也願意吃就應該立即餵奶,不要拘泥於時間。


04 胸小=奶少?


據調查,大多數媽媽都遇到過奶水不足的情況,而更是有傳言稱:「胸小的女人,奶水也很少」。拜託,胸小只能說明乳房的脂肪含量少,並不能說明奶水就少好嗎?


因為真正決定奶量的是乳腺的數量,而乳腺發育程度和寶寶吮吸刺激的時間的長短來決定奶水的多少。

18月大嬰兒因父母餵養不當死亡,寶寶餵養這6個誤區真不能犯

媽媽的奶水是讓寶寶持續有效的吮吸,一邊吃一邊產的,不要以胸的大小判斷奶水的多與少。


05 輔食裡加點鹽?


很多老一輩的說法是輔食中不加點鹽,孩子就沒力氣。都2020年了,這種說法早就被淘汰了。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孩子一歲之前不要在輔食中添加任何的調味品,包括鹽、味精等。


調味品的添加容易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幹擾身體對其他營養的吸收。而過早的添加鹽會增加日後患高血壓的風險。


06 給寶寶吃各種營養品


有些家長自從孩子出生,那可真是心疼的不得了,什麼好東西都給孩子吃。身高比同齡孩子差一點,是缺鈣了,買!一歲多還不會走路,也是缺鈣,再買!寶寶出汗身體虛,是缺鋅,繼續買!


各種補品買了一大堆,有些補品裡面含有激素,容易導致性早熟,結果再也長不高了,還惹得一身病,這不就悲劇了!

18月大嬰兒因父母餵養不當死亡,寶寶餵養這6個誤區真不能犯

其實這種毫無科學理論的亂補一氣,對寶寶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任何東西吃多了都會出問題,而且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生長發育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對照著生長發育表,只要生長發育曲線呈上升趨勢都是正常的,如果曲線不正常也應該尋求醫生的幫助,而不是自己瞎補。


如果覺得小編講的好,記得點一下「轉發」哦!

相關焦點

  • 1歲3個月孩子因餵養不當營養不良 兒科醫生提醒注意餵養誤區
    然而,卻也有孩子因家長餵養不當導致營養不良,發育遲緩。近日,淄博市中心醫院兒童保健門診就接診一名1歲3個月體重不足7.5千克的孩子,經醫生檢查為中度營養不良。1歲3個月的晶晶體重只有7.2千克,身長70釐米,看起來也就六七個月的樣子,會叫爸爸媽媽,也能理解簡單話語,可以獨走4-5步。查體除了營養差沒有其他病理情況,家裡人稱孩子不愛吃飯,不長體重。
  • 1歲3個月孩子因餵養不當營養不良 兒科醫生提醒注意餵養誤區
    然而,卻也有孩子因家長餵養不當導致營養不良,發育遲緩。近日,淄博市中心醫院兒童保健門診就接診一名1歲3個月體重不足7.5千克的孩子,經醫生檢查為中度營養不良。1歲3個月的晶晶體重只有7.2千克,身長70釐米,看起來也就六七個月的樣子,會叫爸爸媽媽,也能理解簡單話語,可以獨走4-5步。查體除了營養差沒有其他病理情況,家裡人稱孩子不愛吃飯,不長體重。
  • 李波育兒說:嬰兒母乳餵養的關鍵要點以及母乳餵養常見誤區
    堅持母乳餵養有利於促進嬰兒的身體發育。  母乳餵養是母愛傳遞的最好方式。  嬰兒餵養有三個關鍵時期,  餵養得當有助於寶寶更加健康的成長。  世界衛生組織和兒童基金會建議  1.產後1小時內即開始母乳餵養;  2.生命最初6個月應進行純母乳餵養;  3.在嬰兒6個月齡時增加有足夠營養和安全的補充(固體)食品,同時持續進行母乳餵養至兩歲或兩歲以上。
  • 傳統餵養十誤區害了寶寶
    如何餵養寶寶這個問題經常使家庭造成分歧和衝突。年輕的父母崇尚新生的科學餵養觀,而爺爺奶奶認為傳統的餵養觀養大了一代又一代人,自然是正確的,是精華。傳統的餵養很多可取的地方,但也有一些誤區要加以糾正,以免影響寶寶的發育,造成終身遺憾。
  • 餵養不當導致寶寶不吸收、總便秘,快查收這份餵養指南
    餵養乾貨 要是寶寶吃不好,可能會導致不長個、出牙晚、營養不良等情況哦,所以這些餵養誤區,不要踩。 1、6個月以內的寶寶不用餵水: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6個月以內的寶寶,不需要任何除了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液體,包括水、果汁等。
  • 堅持純母乳餵養6個月,帶你走出母乳餵養的誤區
    今天,小編為大家科普為什麼要堅持純母乳餵養?怎判斷寶寶吃得夠不夠?帶你走出母乳餵養的誤區,搬好小板凳,聽課啦~#堅持6月齡內純母乳餵養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純母乳餵養能滿足嬰兒6月齡以內所需要的全部液體、能量和營養素。
  • 母乳餵養的12個誤區,你犯了幾個?
    母乳是嬰兒最好的口糧,堅持母乳餵養,不僅可以讓寶寶更加健康而且有助於寶媽的身體恢復。但是母乳餵養有人總會踏入雷區,做了一些錯誤的決定,今天就來講講母乳餵養的12個誤區,寶媽們可千萬不要犯呀!有些家長認為,給寶寶喝一些補藥可以增強抵抗力,就餵一些中藥水,這些只會給寶寶的肝腎增加負擔。正確做法:寶寶在4-6個月之前,純母乳餵養就可以。誤區六:過於迷信「標準」有很多寶媽對照育兒書籍,按照書中的育兒方法試行,但是每個寶寶的身體素質是不一樣的,對於母乳的攝取和吸收都是不同的,不能一味的追求統一。
  • 調查稱浙江近6成寶寶沒喝過母乳 餵養存4大誤區
    昨天一大早,家住(浙江省)杭州施家橋的樓奶奶,拿著媳婦給的VIP卡,風風火火趕到杭州鳳起路上的貝因美嬰童館,為自己剛出生3個月的孫子買奶粉。可售貨員卻說,為了提倡母乳餵養,顧客購買0—6個月嬰兒的配方奶粉,不能接受VIP卡的折扣(買其他段奶粉可打6.5折),只能按原價購買奶粉。
  • 15個月寶寶重14斤,醫生:餵養不當導致,不少家長還在這麼餵
    有一位寶寶出生15個月,體重才14斤,身長僅70釐米,被醫生診斷為中度營養不良。這位15個月的寶寶因為身高較矮,體重有很輕,所以看起來只有六七個月大,會叫爸爸媽媽,自己可以獨立走四五步。醫生在排除其他病理情況後,又仔細諮詢了孩子的情況,找到了孩子營養不良的原因,是因為家長的餵養不當導致,而這些不當的餵養方式也同樣是很多家長的餵養誤區。原來,孩子從3個月開始體重就增加緩慢,每三個月只增加0.1千克。
  • 15個月寶寶重14斤,醫生:餵養不當導致,不少家長還在這麼餵
    每個寶寶出生後,都會收穫全家人的寵愛,希望寶寶可以茁壯成長。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數孩子都不愁吃穿。然而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孩子出現體重不增,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的情況,其中大多是家長的餵養不當導致。有一位寶寶出生15個月,體重才14斤,身長僅70釐米,被醫生診斷為中度營養不良。
  • 2歲以內寶寶餵養的4大誤區,你是不是也「想當然」了
    有了寶寶以後,爸爸媽媽最關心的就是寶寶的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了。為了給寶寶提供最好的,購買寶寶用品很多父母都是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特別是對於2歲以內的嬰幼兒寶寶來說,家長們在寶寶餵養方面更是花費了不少精力和心血。
  • 對於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家長不要走進這5個餵養誤區
    閨蜜小希生完寶寶之後,母乳不足。由於身體沒有調理好,寶寶還沒有滿月,就徹底沒有奶水。只好選擇配方奶粉餵養。一般寶寶到6個月左右可以添加輔食,有些家長為了能讓寶寶睡整夜的覺,不被餓醒。於是"聰明"地把米粉混到配方奶中。這樣耐飢餓,其實這樣的方法並不可取。首先,配方奶粉加上米粉,會出現兌出的流質較稠,引起寶寶體內缺水。其實奶粉加米粉,會導致寶寶消化不良。如果長期食用的話,會引起寶寶營養過剩,引起肥胖。
  • 寶寶1歲後,寶媽要避開這4個易犯的餵養誤區
    以下關於1歲寶寶餵養的常見誤區,你可別中招了哦!《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應堅持純母乳餵養寶寶至少6個月;寶寶滿6月齡起添加輔食,並繼續母乳餵養,可持續至2歲或更長。  ☛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最新發布的膳食寶塔建議,7-12月齡寶寶每日喝母乳500-700毫升,1-2歲的寶寶每日喝母乳400-600毫升。  如果奶水變少變清了,也不代表沒營養了。寶寶滿6月齡後,仍然能從繼續母乳餵養中獲得能量以及各種重要營養素,還有抗體、母乳低聚糖等各種免疫保護因子。
  • 母乳餵養的誤區,粗心對寶寶的身體健康極其不利
    新媽媽經常會在母乳餵養的細節上犯一些錯誤,為此,很多新媽媽想改用配方奶餵養。其實這些問題並不棘手,只要找到解決方法,母乳餵養可以變得很輕鬆。  誤區一:還沒下奶,讓寶寶先吃奶粉  嬰兒出生半小時即可進行哺乳,每次可持續半小時,即使沒有乳汁也應哺乳。產後宜母嬰同室,多讓寶寶吸吮乳頭,這不僅可增進感情,也會因寶寶的吸吮而促進乳汁分泌。
  • 關於母乳餵養,這16個常見的哺乳誤區,媽媽要謹記!
    誤區5:額外給寶寶餵食母乳中有乾貨,也有水分,能夠完全契合寶寶的需求。因此不需要用奶瓶額外餵水、餵果汁或者蔬菜汁。除此之外更不要給寶寶餵所謂強身健體的中藥湯,會造成寶寶的肝腎損傷。正確做法:母乳餵養6個月內寶寶可以從母乳中獲得充足的水分,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
  • 跳出這幾大誤區——助力新手媽媽堅持母乳餵養
    8月1日-8月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34;。由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定製的&34;明確指出,生命的最初6個月應對嬰兒進行純母乳餵養,之後添加輔食並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2歲以上。但是母乳怎麼喂?配方奶粉能不能取代母乳?工作後怎麼堅持母乳餵養?在母乳餵養的過程中,媽媽們會遇到五花八門的問題,找不到正確的答案,就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誤區,可能導致母乳餵養的失敗或不能堅持。
  • 奶粉餵養「六不要」!這些誤區,你還在犯嗎?
    過度餵養一直是家長們需要警惕的,一些家長不了解寶寶的奶量需求,生怕寶寶吃不飽,長期對寶寶進行過度餵養,這對寶寶的身體容易造成嚴重危害:(1)過度餵養易積食:當食用過量的奶粉後,由於寶寶的腸胃消化能力尚不完善,消化吸收並不能負擔超過身體需求的營養,因此造成寶寶積食,出現消化不良
  • 母乳餵養的媽媽不得不知道的,5個關於母乳餵養的誤區
    斷奶的合適時機從醫學角度來看,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孩子從出生到6個月,都盡力保持純母乳餵養。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寶寶出生到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6個月之後添加輔食,並繼續母乳餵養到2歲或兩歲以上。所以母乳餵養到2歲左右是比較合適,比較理想的。
  • 母乳餵養的媽媽要了解的,5個關於母乳餵養的誤區
    因為我家二寶現在17個月了,也還沒斷奶,一直是母乳餵養。身邊的親戚朋友也是都在勸說我,該斷奶了。就連我自己的爸媽每次視頻通話都會問:「斷奶沒有啊,還不斷奶啊,孩子這麼大了要斷奶了,奶水沒營養了……。」什麼時候斷奶合適,我自己會根據自身情況和寶寶的情況來判斷,別人說再多也動搖不了我。斷奶的合適時機從醫學角度來看,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孩子從出生到6個月,都盡力保持純母乳餵養。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寶寶出生到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6個月之後添加輔食,並繼續母乳餵養到2歲或兩歲以上。所以母乳餵養到2歲左右是比較合適,比較理想的。
  • 6個月加輔食後,寶寶科學餵養指南
    與此同時,7~24月齡嬰幼兒胃腸道等消化器官的發育、感知覺以及認知行為能力的發展,也需要其有機會通過接觸、感受和嘗試,逐步體驗和適應多樣化的食物,從被動接受餵養轉變到自主進食。這一過程從嬰兒7月齡開始,到24月齡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