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於洪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
2月26日,疫情依舊未退,高校尚未開學。
一大早,山東財經大學黨委書記王邵軍來到辦公室,按照約定,上午9點鐘,作為2018級工商管理國際化實驗班班主任的他,要給學生們開一個「線上主題班會」。
「同學們,你們在家好嗎?這個特殊時期,我們只能在這裡相見……希望你們堅定信心,做好防護,勇於擔當,共克時艱。」王邵軍的一席話,讓經歷這個「超長寒假」的31名學生感到無比親切,大家一下子沒有了拘束、沒有了面對面的緊張感。大家躍躍欲試,談宅在家的生活學習,請王書記開書目、講自己怎樣參加家鄉的抗「疫」志願活動和學院組織的戰「疫」徵文。
當聽到張文龍朗誦自己的詩歌《共同的名字》,王新宇把戰鬥在抗疫一線的母親寫進字裡行間,家在內蒙古的李想一邊上網課一邊學雅思、孫玉潔閱讀《月亮與六便士》《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等書籍,日照的李安靜作為團支書每天督促大家填報「山財大區塊鏈疫情監測系統」,組織「給父母做一頓飯」活動,等等,王邵軍欣慰地笑了。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國人帶來了創傷和磨難,但在這場「大戰」「大考」中,學生們也迅速成熟起來。
當學生問起王邵軍職業生涯中最受益的好習慣有哪些?他直言相告:「愛讀書的習慣、勤鍛鍊的習慣、與別人溝通交流的習慣」。當學生請王邵軍推薦閱讀書目時,他說出了自己在這個寒假裡重讀的四本書:《人類簡史》《論語》《萬曆十五年》《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王邵軍勉勵學生們,經典著作常讀常新,要邊讀邊思考,讀有所得,讀有所悟,既要讀專業書,也要讀些文學經典,須知「腹有詩書氣自華」。
「今天,這個班會是學校的第一個網絡主題班會,通過電腦屏幕,看到大家情緒平穩、學習有序、狀態良好,我感到非常欣慰和踏實,學校就放心了。學校和老師們牽掛著你們每一位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你們是實驗班的學生,要涵養格局,成就大器,要秉持家國情懷,在風雨歷練中做最好的自己,在全體學生中發揮帶頭作用。我作為你們的班主任,真心地希望你們合理安排規劃好自己的寒假生活,做好個人防護的每一個細節,多與父母溝通交流,記住不能打遊戲到深夜,也不能睡懶覺太多啊……」王邵軍的這番知心話,讓班會的氣氛更熱鬧起來。
50分鐘的班會很快結束。家在威海的陳平感慨地說:「雖然隔著屏幕,但感覺就像和同學們在一起,就在教室裡,感覺學校好暖。我要馬上購買王書記推薦的《人類簡史》,爭取假期看完。」
2月27日14點30,作為2019級國際發展合作創新實驗班的班主任,該校校長趙忠秀也與30名學生進行了「隔空對話」。 作為全國第一個國際發展合作專業方向的本科創新實驗班,這個班開辦於2019年11月。
班會一開始,趙忠秀送上了關心和問候:「同學們,雖然現在你們還不能返校,但老師們的心和同學們在一起。遇上了這個特殊時刻,我們不要怕,要有信心,一切都會過去!」
新冠病毒疫情發生之初,就在大年初一的1月25日,這個班的唐雨佳、何夢琪等同學發起了募捐活動,短短一天多,共有436人通過支付寶、微信等線上支付方式參與捐款,共募集善款14245.33元。2月6日,他們用善款購買了9000隻鞋套、10000隻手套,以及100副護目鏡,第一時間送達湖北省襄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餘款捐給了襄陽市紅十字會。
班會上,班長於家偉展示了全班同學為武漢加油打氣的短視頻。湖北籍學生林玲介紹親歷的防疫情況以及來自同學、學校和社會的溫暖。馬宇洲、於子涵講述了自己參加疫情防控志願者工作的故事,王鈞石等人分享了疫情期間堅持學習和運動的「宅」況。
「學校感謝你們為疫情防控做出的一切努力,你們都是好樣的!這次疫情在一定意義上是同學們邁入大學後成人禮中深刻的重要一課,希望大家通過認真學習、深入思考,堅定專業發展道路,為人類的共同福祉作出自己的貢獻。」趙忠秀鼓勵大家。
因延遲開學,2月17日,山東財經大學的春季學期如期線上開課。當天有530位教師,近62000學生人次參與了在線教學,涉及350多門課程和1100個教學班。
趙忠秀很關心大家在家裡上網課的情況,同學們爭先恐後地說著感受與收穫。他勉勵遠方的學子,「全新的授課方式雖然對大家來說是一次挑戰,但只要積極與老師溝通互動,同學們之間互相加油打氣,及時總結經驗,認真做好計劃,一定能夠學有所成;作為親歷者,20年後回首今天這個時候,同學們必將感謝在困難中繼續堅持的自己!」
班會結束後,身處各地的學生依舊沉浸在連線對話校長的場景裡,他們繼續「私聊」著正式開學後的話題。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