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6 來源:《中國教育報》
本報訊(記者 史望穎)「封一座城,救一國人。電場的屏蔽效應與此次疫情的隔離方法,可是有很多相似之處。」近日,寧波大學物理系教師黨支部副書記賈曼為學生線上講解「大學物理」中的「靜電屏蔽」知識。「沒想到物理課也能和現實對接得這麼緊」「太有意思了,有趣、生動」……寧波大學物理系學子紛紛點讚。
在全民戰疫大課堂中,寧波高校主動將抗疫精神融入在線教學,助力思政教育「雲端」開課。
寧波大學物理系教師黨支部在學校發布「停課不停學」方案後,立即召開支部會議,組建課程思政研討組挖掘物理課程思政元素,把中國抗擊疫情、10天建造「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等故事,融入到物理課程、物理知識中。「中國抗擊疫情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而中國人民抗擊疫情中的智慧和力量,也處處體現了專業知識的巧妙應用,這讓我們堅定了在專業課中開展思政教育的決心。」寧波大學物理系教師黨支部書記熊永建說。
一直以來,浙大寧波理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堅持以「微化」為教學特色,推動理論教學專題落小落微。「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教研室主任陳偉介紹,學生將用兩周時間,圍繞「中國特色的戰『疫』」主題,在認真了解抗擊疫情過程和生動故事基礎上展開書面交流與討論。
「這次戰疫,湧現的不僅僅是中國的科技力量、制度力量、群眾力量,更重要的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我看到了戰疫中的精神力量,這是團結一心的中國力量。」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學生劉晶晶自豪地說。
「做慣了『答卷人』,這回讓學生當一回『閱卷人』,學生肯定很有興趣。學生有了興趣,我們的設計就成功了一半。」寧波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負責教師童陳軍說,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這場大考,按照翻轉課堂理念,讓學生來做「閱卷人」,為祖國的這場防疫阻擊戰「閱卷」,既能很好地體現學科特點,又能有助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課程組確定通過「課前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最後課堂研討」的方式把教學設計細化。「在這場疫情大考中,每個學生都是參與者,也是見證者,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結合思考,都認真地嘗試著『閱卷』。」寧波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竺仕芬說,學校將充分運用好抗疫這本鮮活的教材,讓線上教學在關注「熱度」的同時體現「高度」與「溫度」。
(責任編輯:俞曼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