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倒倒——!港東改日歡迎你們!」村長邱安同站在大雨中指揮著外來車輛有序撤離,雨水順著他黝黑的臉龐浸溼了衣領,但他絲毫沒有察覺,漫天大雨如落珠,緊緊鎖住了他的眉頭。港東村位於著名的僑鄉福建石獅市,秉承著愛拼敢闖的精神,外出經商的村民遍布五湖四海,往日這是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但在新冠肺炎肆虐的嚴峻形勢下,這無疑為疫情防控加上了一道沉重的枷鎖。
作為錦尚鎮港東村村長,邱安同已經兩天兩宿沒有合眼,村民都親切地稱他為「咱厝的安同」,土生土長的他,從小到大的願望就是為村裡做些有益的事情。在全村疫情防控第一線,他每天都在重複著不同的角色,衝鋒在農村疫情防控最前沿,從宣傳動員、卡點勸導、入戶摸排、人員隔離、流動人口管控、企業復工到家園清潔,他用實際行動在疫情防控中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疫情防控的「吹哨人」。自上級部署以來,安同村長認真履職,在接到疫情防控任務那一刻起,他深感責任重大,火速部署應急方案。大年初二那一天,正當人們都沉浸在過年的喜慶當中,安同村長急促而清晰的聲音就出現在村組微信群中,第一時間向村民吹響了疫情防控警哨。讓村民迅速認識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嚴重性,自覺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
疫情防控的「宣傳者」。阻斷疫情傳染的源頭,最為關鍵的是居家隔離。如何讓村民自覺居家隔離,是安同村長最為頭疼的事情。為讓村民認識疫情的嚴峻性,增強自我防範意識,消除恐慌情緒,他利用小喇叭在全村範圍內巡迴喊話宣傳,用他那濃厚的鄉土味閩南語播報防疫相關信息,讓「少走動、不聚集、戴口罩」等防疫知識婦孺皆知。他帶領村幹部挨家挨戶發放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單,對村民噓寒問暖,面對面宣傳講解,消除疫情給村民帶來的陰影。通過多輪式、不間斷的宣傳,村民們變得自覺起來。居家不出門、微信拜年、出門戴口罩成了庚子年村裡的一道風景線。
疫情防控的「指戰員」。在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安同村長充分發揮「頭雁效應」,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每天見到他的時候,總能感覺到他神態疲憊、聲音嘶啞。在地毯式摸排中,他充分發動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志願者等開展重點人員地毯式摸排,不漏一戶一人,為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貼上「護身符」,在「內防擴散」上編織「安全網」。在道路卡口布控中,他帶頭值勤,一直堅守崗位,在他的示範感召下,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村民代表等踴躍報名參加值勤,最大限度地防止人員的流動,有效築起了「防輸入、防擴散、防輸出」的安全屏障。
企業復工的「服務員」。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緊鑼密鼓穩步推進,有著豐富經商經驗的安同村長深知,疫情當前企業的所急所想,主動走進企業,當好「服務員」,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務。他主動對接企業,及時摸清企業復工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需求、困難,第一時間幫助協調解決,並反映上級有關職能部門,及時為企業排憂解難。同時,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前口罩、防護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緊缺的難題,有效幫助企業儘快復工復產。針對企業面臨的資金不足、入不敷出等問題,積極幫助協調有關部門增加信貸投放、減免擔保費用、加大財政補貼、給予減稅政策等,幫助企業順利渡過難關。
一線防控的「消毒員」。為徹底消殺細菌病毒溫床,鞏固防控成果。安同村長主動承擔起義務消毒員,帶頭對全村進行環境衛生全面清理和消毒。一邊積極告知村民消毒注意事項和消毒液保存注意事項,一邊奔走在公共場所、道路盤查點,對公共場所的各個角落、盤查點過往的每一輛車,認真進行消毒。同時,高度重視環境衛生整治,廣泛發動全村群眾積極參加以「掃清楚、折清楚、擺清楚「為主要內容的家園清潔行動,為疫情防控和人居環境創造了良好條件。
大疫突襲,病魔壓境,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正是有無數像邱安同這樣的基層幹部堅守在抗「疫」一線,在不眠不休的夜晚奮力鏖戰,執著地為廣大群眾託起黎明,守護安平喜樂,靜候春暖花開。【翁莉 中共泉州市委改革辦(政研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