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碧貞(坐者左起)、傅恿駺和黃俊歷公布柔州首批華人新村村長名單。(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中國僑網11月12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馬來西亞柔佛州123個華人新村村長的名額獲得保留,首批上任的109位村長名單率先出爐,其中包括24名女村長,另外的14個空缺則相信在下個月就能填補。
柔佛州務大臣特別事務官傅恿駺作為行動黨村長遴選委員會負責人之一,當地時間10日連同行動黨柔州秘書顏碧貞和組織秘書黃俊歷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首批華人村長名單。
傅恿駺指出,首批華人村長最年輕的24歲,最年長的74歲,其中有5人來自公正黨,其他的皆來自行動黨;至於9名印裔村長,則有7人來自行動黨,2人來自公正黨。
他說,首批村長的委任狀相信將在這一兩個星期內,就會由州務大臣奧斯曼沙比安籤發,以讓新村長儘快投入工作崗位,為尋求各種協助的居民提供服務。
至於還有14個村長空缺,他特別說明,其實所有新村都已有適合的村長人選,只是因為提呈文件的時間不同,所以造成名單分批出爐,完整的名單很快就會對外公布。
針對遴選程序,顏碧貞和黃俊歷指出,新村長都是由基層提名,經過面試後才由州行政議會和州務大臣籤準,因此費時大約2個月才出爐。
黃俊歷補充,因是首次出現政權輪替,加上村長算是比較重要的職位,相對來說比國州議員更貼近老百姓,他們不希望遴選程序過於倉促,更不希望出現任何偏差情況或是技術問題。
顏碧貞也勉勵新村長,責任無法用金錢來衡量,這份職務吃力不討好,需要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居民求助,若是他們有無法解決或不清楚的問題,可隨時向國州議員尋求協助。
除了保留原有的華人村長名額,柔佛州政府或會在一些情況特殊的地區增加村長職位。
傅恿駺透露,目前他們還在針對各個地區的需求進行商討,對於一些長期受到忽略的地區,他們將向各縣縣長申請增加委任村長,以組成更完整的隊伍,作為居民與官方之間的溝通橋梁。
也是帆加蘭州議員的顏碧貞說,以峇株巴轄的巴力阿末為例指出,在一些市區或有某些地帶,因是私人地段而不歸縣市議會管轄,結果淪為三不管地帶。她說,這樣的灰色地帶,特別需要增委地方代表,以讓居民至少投訴有門。
另一方面,黃俊歷也提醒已經卸任的村長和村委,尤其是會所附設在政府建築物的村委會,若還未歸還當地民眾會堂或球場的鎖匙,應該儘快歸還,並且不可擅自清空有關地點的設備。
他強調,有關場所的資產屬當時的政府所有,屬公共資產,已經卸任的村長和村委沒有權力清空這些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