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短視頻,有個讀五年級的小女孩,考試有一道題沒做出來,回到家哭很是傷心,控訴爸爸:讀過大學為什麼教不會她五年級的題呢?
這個父親被問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真是有口難言,百口難辯。不少網友表示:感同身受,現在小學有些題目大人都不會啊。
比方下圖中的這道二年級的數學題,要給孩子用講明白不是那麼容易。要麼只能舉例,但沒有說服力,要麼用數論知識證明,二年級孩子能聽懂嗎?
視頻下方的評論區有非常多的網友留言評論。有說這個其實很正常,家長只能幫孩子解決提出來的問題,之前可能孩子沒遇到那個題目,那麼自然也就不沒有教過。總不至於家長把所有自己學過的知識全部都教孩子一遍吧?這是不現實的。雖然家長有這個心、有這個能力,但孩子也沒有這個能力去接受吧。
再者家長的思維思路和小學生的思路不一樣。有可能家長的解題方法是挺不錯,但是孩子卻理解不了,這也不奇怪。
還有人說,現在小學的題目也挺難,有些題目大人也會被難住。
有些題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能做得出來,但你要把它說明白,讓一個不懂的人聽過之後能理解,可能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相信不少家長都有過這樣的體現,一道題,家長講得口乾舌燥,好不容易講完了。問孩子,你聽明白了沒有?他卻一臉茫然,搖搖頭沒聽懂。甚至有些連講三遍,還是不懂。哎,這個心碎啊,心裡默念數遍:親生的。
前幾天在知乎上有一個網友發了一道二年級的趣味題,根據下面兩組算式,尋找規律,能不能以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它說出來?
我們說想找規律,必須做到膽大心細,大膽猜測小心驗證。找規律需要有歸納遞推的能力,這類題型在各年階段都有。包括定義新運算,也和找規律差不多。
這題大多孩子應該都能找出它的規律。但是你要能把它說明白為什麼,這個還真有點難。
任意寫一個三位數,按照前面兩組的計算方法有些能得到1089。
比如說三位數562,根據規律:562-265=297,第二步:297+792=1089。
但有些卻不能。比如三位數201,百位數字與個位數學對調作差:201-102=99,雖然也是這種形式,但是卻無法再進行到第二個等式,又比如三位整數413,同樣只能進行到第一步,413-314=99,無法完成下一步的計算,這是為什麼?
以下是這題的詳細證明過程,需要用到位值原理,以及9和11的整除判斷的逆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