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增兩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2020-12-25 中國江蘇網

12月21日晚,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6家江蘇各地的博物館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其中,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和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榜上有名。

至此,包括南京博物院、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市博物總館在內,南京一共有了5家國家一級博物館。南京市江寧區博物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明孝陵博物館等,均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南京江南絲綢文化博物館等非國有博物館評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也實現了零的突破。

在做好文物保護、活化歷史文化資源的基礎上,南京已經走在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博物館之城」的路上,以諸多新舉措激發創新活力、服務公眾社會,更努力傳播南京故事,吸引全國遊客爭相「打卡」。

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書寫優秀傳統文化的「秦淮故事」

此次獲評後,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成為全省「最年輕」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其2017年開館以來,圍繞科舉文化,弘揚蘊含其中的「為國求賢」精神,創新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秦淮故事」。

大美南京攝影師 和氣致祥 攝

貢院趕考、魚躍龍門、殿試展示、金榜題名……日前,在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不少親子家庭跟隨講解員的腳步,了解到當年科舉之路的艱辛。該館以「遊客視角」打造精品文化展覽,在常設展的五大展區、33個展廳集中展出了科舉制度的前世今生、古代士子「魚龍變化」的艱辛過程、古代科舉制度文化與民俗生活之間的關聯等。

「講解員告訴我們,四級科舉考試中的鄉試在這裡舉行,需要9天6夜。考試時正逢夏季,蚊蟲繁多。這讓我明白,想要取得成功,必須擁有知識和毅力。」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於子軒同學在參觀結束後感慨良多。

遊客不僅能「看」,還能參與互動。該館以館藏文物為基底,將多媒體互動設備穿插點綴在展覽之中,讓藏品「說話」,還將中華傳統節日、國家紀念日、重要考試季等作為關鍵節點,策劃出了以「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為代表的體驗活動;開展符合時代氣息的主題社教活動2000餘場,開發了「小小狀元郎」等多個品牌課程項目,先後獲評「中國研學旅行教育實踐示範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

2018年度,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接待觀眾110萬人次,2019年以15%的增幅穩步增長,今年恢復開館後,目前客流已達到去年同期的80%。

「升級為國家一級館之後,我們將不斷提升館藏文物保護、學術研究水平,特別是深入挖掘科舉制度、科舉文化中具有時代意義和現實價值的人文內涵,並將科舉制度申遺提上工作日程。開發出更好的文化產品,使展覽、社教、文創等更加符合新時代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實現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盤活「紅色家底」培根鑄魂

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 攝

雨花臺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最集中的殉難地。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作為國內著名的紅色紀念館,一直致力於盤活「紅色家底」,講好紅色故事,培根鑄魂,使之成為激勵人民不斷開拓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近年來,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深挖烈士動人故事,通過國內外「大尋訪」徵集史料文物。如歷經5個月,修復了國家一級革命文物賀瑞麟烈士的《死前日記》;首次開展境外史料徵集工作,組織專家團隊前往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查找在當地工作、學習過的雨花英烈的史料;實施雨花英烈文物史料徵集「紅星計劃」,包括建築界泰鬥楊廷寶為雨花臺烈士陵園設計的手稿今年5月重新「回歸」等。

「就是燒成灰,我鄧中夏也是共產黨人!」鐵窗內,鄧中夏大義凜然,讓勸降的叛徒灰溜溜地退散。紀念館通過創新展覽形式,讓雨花英烈精神「入腦入心」。今年6月30日創新首演紅色文化沉浸式講解,講解員化身歷史引領者串聯全程,觀眾可以零距離觀看表演,甚至參與到互動中與「英烈」對話等,在沉浸式體驗感中感悟信仰的力量。

為了讓雨花英烈故事更加鮮活有感染力,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會同省市文聯推進雨花臺紅色文藝創作基地建設,參與創作大型原創史詩話劇《雨花臺》、系列歌曲《信仰之歌——雨花頌》等。話劇《雨花臺》自2015年9月首演以來,在全國高校巡演超過110場,觀眾多達15萬人次,並榮獲全國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講好雨花英烈故事,頻頻打造出「爆款」。去年7月9日,107歲的老紅軍秦華禮到雨花臺祭拜戰友晉夫的一段20秒的短視頻,在抖音上出現僅一天,閱讀量就達到了2800萬次。

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 攝

一支由烈士家屬組成的「雨花英烈精神宣講團」也活躍在企業、機關、校園、社區和軍營的講臺上。當代青年給雨花臺烈士回信徵文、「小小講解員」夏令營、「雨滴課堂」等活動,如今已成為我市著名的紅色教育品牌。以雨花英烈精神為主題的各類主題教育展覽,近年來也越來越多地走出去,在全國各地開花結果。

「我們正以《南京市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三年行動計劃》和《弘揚雨花英烈精神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全面提升建設、管理、服務水平,在建黨百年之際,力爭將雨花臺打造成為全國一流的紅色紀念聖地、全國有影響力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黨性教育基地。」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實現零的突破,南京多措並舉打造「博物館之城」

目前,包括南京博物院、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市博物總館在內,南京一共有了5家國家一級博物館。這次除了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的南京市江寧區博物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明孝陵博物館之外,南京江南絲綢文化博物館等非國有博物館評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也實現了零的突破。

大美南京攝影師 任康 攝

這些博物館,或是關於世界遺產明孝陵文化價值、鐘山風景區人文與生態資源和南京明文化研究、宣傳、展示的重要平臺和窗口;或是弘揚抗戰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聯繫海內外華人華僑的紐帶、國與國之間友誼的橋梁,講述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蘇、美等國空軍在中國大地上聯合抗擊侵華日軍的英勇歷史。

在南京,博物館儼然已成為一張獨一無二的文化名片。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它的歷史隱藏於許多不經意的地方,而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就林立在南京充滿歲月痕跡的街巷之中。截至2020年,南京登記備案的博物館已增至60座,其中非國有博物館增至20座,逐步形成以國有博物館為主體、非國有博物館為補充的博物館公共服務體系。南京的博物館數量、類別、規模在全國名列前茅,而首創的博物館「總分館機制」更被寫入國家文物局提升博物館陳列展覽質量的指導意見。

「十三五」期間,全市博物館共舉辦展覽1200餘場,組織社教活動2萬餘場次,參觀人次突破1.6億人次。如今,南京城牆博物館、南京世界文學博物館等多座博物館正在建設中。「『十四五』期間,南京在量上將全力打造百座博物館,在質上提升博物館展陳,讓博物館成為廣大青少年嚮往的課外課堂,成為市民遊客充分感受南京文化的場所。」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南京不僅聚焦博物館硬體升級,更在軟體上發力,「2020年,南京啟動全國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創建工作,開始將文旅消費政府補貼試點向高端文旅展陳拓展,通過扶持多元化展陳形式,豐富消費業態,鼓勵文博場館、社會機構積極策劃組織引進內容新穎、品種多元、高品質展陳落戶南京,讓市民在家門口即可欣賞國內外高品質的藝術展覽。」

大美南京攝影師 行行攝攝 攝

對非國有博物館,南京也加大扶持力度,下撥非國有博物館發展專項補助資金,組織開展市國有博物館和非國有博物館對口幫扶工作,促進非國有博物館運營管理、展覽展示、服務水平等全面提升。「均衡發展、融合創新,南京還將努力推進『博物館+』發展模式,在科技賦能之下,讓博物館以更花樣的姿態走進百姓生活。」該負責人表示。

在南京,博物館不僅體現了一座城市的高質量文化發展,同樣也成為城市交流的民間大使,體現了這座中心城市的輻射力、影響力與集聚力。

南報融媒體記者 王婕妤 李子俊

相關焦點

  • 長沙新增兩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長沙晚報12月22日訊(全媒體記者 任波 通訊員 譚志剛)經報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新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其中,長沙市博物館、胡耀邦同志紀念館兩家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 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發布 成都兩家博物館榜上有名
    【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發布 成都兩家博物館榜上有名】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在本次全國博物館級別評定工作中,成都市多家博物館獲得提升:成都博物館和四川省建川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成博直接獲評一級,建川二級升一級),成都市青白江區博物館、崇州天演博物館、成都市成華區拾野自然博物館、成都許燎源現代設計藝術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成都三和老爺車博物館獲評國家三級博物館。至此,全市的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數量達到20家(一級6、二級7、三級7)。
  • 新增6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本報訊 (記者龔豔平)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全國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其中,江西有6家博物館入選,分別為八大山人紀念館、九江市博物館、廬山博物館、贛州市博物館、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萍鄉市博物館。
  • 湖南新增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經報國家文物局備案,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其中,湖南的長沙市博物館、胡耀邦同志紀念館2家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為推進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優化博物館體系布局,完善博物館質量評價體系,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據國家文物局發布的《博物館定級評估辦法》《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評分細則計分表》,中國博物館協會於今年7月至12月組織開展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
  • 重慶新增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重慶新增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核定全國各地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其中,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重慶市萬州區博物館)、大足石刻博物館榜上有名。至此,重慶市國家一級博物館數量已達5家。
  • 國家一級博物館上新!成都兩家博物館榜上有名
    記者今(21)日從中國博物館協會微信公眾號獲悉,在本次全國博物館級別評定工作中,成都市多家博物館獲得提升:成都博物館和四川省建川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成博直接獲評一級,建川二級升一級),崇州天演博物館、成都市成華區拾野自然博物館、成都許燎源現代設計藝術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 你好,國家一級博物館!
    徐州博物館 常熟博物館 鎮江博物館 等六家江蘇省內博物館 成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無錫博物院 南京市江寧區博物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明孝陵博物館、無錫市鴻山遺址博物館、宜興市博物館、宜興陶瓷博物館
  • 江西新增6家一級博物館
    江西新增6家一級博物館 2020-12-22 2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隨州博物館榮升國家一級博物館!
    中國博物館協會12月21日發布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隨州市博物館成功晉升國家一級博物館,實現了隨州文博人多年的夙願,填補了我市一級博物館的空白。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我國博物館領域的「金字招牌」。根據國家文物局規定,博物館評估定級是從博物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建設、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方面作出的綜合評價,從高到低劃分為三個等級,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最高等級。中國博物館協會於2020年7月至12月組織開展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最終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 四川新增23家國家級博物館 其中4家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
    12月21日晚,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廣東新增4家國家一級博物館,現有定級博物館數量居全國第二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圖/各博物館提供12月21日,記者從中國博物館協會獲悉,近日,經報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海南兩博物館晉級 南海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日前,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揭曉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海南省兩家博物館榜上有名。其中,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海南農墾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湖南新增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這麼好的溜娃之地,快來看看
    12月21日,經報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其中,湖南的長沙市博物館、胡耀邦同志紀念館2家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 淄博2家博物館定級國家一級博物館!還有多家博物館升級~
    被定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了! 經過材料申報、書面審查、現場評估、數據比對和綜合評定,並報請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特此公告。
  • 北京新增四所國家一級博物館
    近日,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出爐。新公布的名單中,咱大北京又新添了四所國家一級博物館,分別是中國印刷博物館、中國電影博物館、北京汽車博物館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馬上寒假就要到了,天氣也越來越冷,逛博物館不挨凍又漲知識絕對是冬天遛娃的最好去處。這裡,就從四個新晉「一級」開始,盤一盤北京那些適合孩子的博物館。
  • 山東新增一批國家一級博物館,看展約起來!(上)
    近日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公布其中山東共有12家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33家博物館入選國家二級博物館54家博物館入選國家三級博物館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穿越時空走進山東新增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回望歷史,展望未來!
  • 中國擁有國家一級博物館最多的八個省市,陝西果然是博物館大家!
    說到擁有國家一級博物館數量最多的地方,大家肯定都會想到北京,首都畢竟是首都,可不是開玩笑的。那麼除了北京,全國還有哪一些省擁有比較多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呢?本期就帶你去了解一下!1、河南省,擁有六個國家一級博物館,分別是河南博物院、鄭州博物館、洛陽博物館、南陽漢畫館、開封市博物館、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2、山東省,擁有六個國家一級博物館,分別是青島市博物館、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青州博物館、山東博物館、煙臺市博物館、濰坊市博物館。
  • 重慶新增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都是增長見識的好去處!無門票
    重慶新增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都是增長見識的好去處!文/雙姐旅遊三千年江州府,八百年重慶城。巴渝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名單,核定全國各地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其中,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重慶市萬州區博物館)、大足石刻博物館榜上有名。至此,重慶市國家一級博物館數量已達5家。
  • 山東大學博物館何以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
    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馮帆  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山東大學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成為目前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僅有的兩家高校博物館之一。山東大學博物館為何能脫穎而出,成為全國高校中唯一的歷史考古類國家一級博物館?
  • 濰坊市博物館晉升國家一級館 山東省共有六家
    原標題:濰坊博物館晉升國家一級館 全省六家濰坊有兩家齊魯網濰坊12月30日訊(記者 李濤) 30日,記者從濰坊市博物館獲悉,在中國博物館協會最新公示的第三批34家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中,濰坊市博物館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