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母愛是偉大的,從備孕開始,經歷十月懷胎,胎兒在媽媽子宮裡,和媽媽一起闖過孕期的各種關卡,最終平安的出生。出生後的日子也並不輕鬆,是沒日沒夜的照顧,付出的多,傾注的感情多,母愛也就至深。
對媽媽來說,很珍惜「獨擁」寶寶的日子,比如孕期和寶寶合體的日子,再比如寶寶出生後餵奶的日子。
新一期的《新生日記2》中有一段打手大收官的劇情,上一期的李艾麥迪娜馬劍越回歸,聊起了一些生娃養娃的事情。
節目中,李艾問「你們打算餵奶餵到什麼時間」?
王斯然說她要餵到6個月,還有2個月;劉璇說她就餵到餵不了為止,老大是餵到了15個月。
然後麥迪娜說起了「餵奶」是個很通過的過程,馬劍越說她當時是因為產後大出血,醫生不建議給寶寶吃母乳了,她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母乳如果有的話,就儘量餵養,但如果沒有的話,也不用太逼自己」。
李艾:生他出來是一次離別,斷奶是第二次離別
節目中,關於餵母乳餵養和斷奶,奶爸GAI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媽媽要先舒服,媽媽要開心是最重要的」。他還說當他看到然然餵奶很辛苦時,也勸然然要不就不要餵了,不希望然然因為餵奶很焦慮、變得不開心,寶寶吃奶粉也長得大。
然後李艾接著說:其實,到了後期,孩子不一定喝我的奶,他喝奶粉一樣長大,是我不捨得。
等你到斷的時候,那難受,你就會覺得,生他出來是一次離別,斷奶是第二次離別。
一句話說出了萬千媽媽的心聲。
「母乳」就像是媽媽和寶寶之間的連結,讓寶寶和媽媽變得親密無間。
也像麥迪娜說的,這是除了媽媽, 「別人做不到的事情」,而餵奶的過程,對媽媽來說也是一種享受。斷奶就是切斷了這樣的連結,會讓媽媽心裡難受,很不舍。
說到不舍時,王斯然緊接著說「我現在就是這種狀態,我有想過要不要斷奶,但是我現在餵奶吃奶時,我自己很享受那個時間」。
有過母乳餵養的媽媽,應該都是同樣的感受,母乳餵養是件特別辛苦的事情。
剛開始餵奶的階段,開奶會很疼,堅持母乳的過程中有很多食物要忌口、一些生活習慣也要改掉,不分晝夜頻繁餵奶又很累,就算出門也要時刻惦記著給寶寶餵奶,不能帶寶寶出門時還需要帶背奶包隔幾個小時吸奶一次……
但,儘管這樣,也阻擋不了媽媽們「母乳餵養」的決心和態度。
到了斷奶時,那種感受就像「失戀」一樣,出生時像被「不需要」一次,等到斷奶時再一次被「不需要」,那種慢慢分離的感覺,讓媽媽很失落。
能不能不斷奶一直給寶寶餵著?到底什麼時候斷奶最好?
就像李艾她們說的那樣,母乳是媽媽和寶寶的連結,要斷奶會有不舍,那能不能一直給寶寶餵奶,一直到寶寶自己不吃呢?
當然可以,這是不少業內專家提倡的「自然離乳」,一直餵到寶寶不吃。
但也有些媽媽或寶寶因為各種情況,並不能等這麼久,需要提前斷奶,那選擇什麼時候斷奶最好呢?
關於母乳餵養的時間,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是「6個月前純母乳餵養,6個月後添加輔食,繼續母乳餵養到2歲或更久」。
不過實際生活中,大部分媽媽在寶寶1-1.5歲左右斷奶,甚至有些媽媽堅持不到1歲,在6個月後添加輔食後就斷了。
因此,至於什麼時候斷奶最好,也沒有具體答案,根據實際情況給寶寶斷奶就好。如果媽媽母乳條件好,可以儘可能長時間地給寶寶餵奶,至少餵到1歲後。
你家寶寶是幾個月斷奶的呢,斷奶時你是什麼樣的感受呢,來留言說說。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又實用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記得給京媽點讚並且分享給身邊更多需要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