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博物館重新開館 最新「國博攻略」請收好

2020-12-17 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4月12日電(池夢蕊)自從3月20日國博閉館後,歷經20天的等待,國家博物館經過改陳後重新開放。這次重新開放後,不僅增加了服務新舉措,還有至少4個重磅展覽近期開幕。

攻略一 施行實名制預約 每天3萬人

繼故宮實施每日限流和網上預約門票之後,國家博物館也開始實施限流和預約參觀。為保障文物安全和觀眾安全、提升觀展體驗,國博重新開館後施行全員實名預約參觀。每天預約人數為3萬人,額滿為止。個人或團體觀眾需提前在國博官方網站或微信預約。未提前預約的觀眾,在未達到當日額定預約上限時,可以在現場掃描二維碼預約。

為了方便未提前預約門票的觀眾參觀,國博在西側入口立了三塊告示牌,寫明了現場預約的流程,並展示了二維碼。用微信掃碼後,按流程填寫個人身份信息、手機號,經過手機簡訊驗證,顯示預約成功,並收到簡訊通知,全過程不到兩分鐘。

一天有3個時段可以選擇入館,一般來說,上午人都比較少。特別提醒:預約後沒來,或者沒在預約的時間段入館的,會被系統標記為「爽約」,連續3次爽約,會被關進小黑屋,90天之內都不能預約入館。

攻略二 入館路線及參觀時間

網絡預約的觀眾:從國博北門西側入口安檢入館。

現場預約的觀眾:先經過天安門廣場的安檢,再由國博西北通道進行現場預約,經身份驗證後,就能通過北門安檢入館參觀。

每周閉館:周一 (含國家法定節假日)

開館時間:9:00 停止入館:16:00

退場時間:16:30 閉館時間:17:00

攻略三 展廳內禁用充電寶

除了預約參觀,4月起,國博還將實施充電寶管理辦法,要求充電寶必須是觀眾個人自用攜帶。充電寶必須標識完整,有產品名稱、型號、認證圖標、容量、廠名或商標等。單一充電寶容量不超過20000毫安時(mAh)。需要提醒的是,觀眾不得在展廳內使用充電寶給相關電子產品充電,防止碰撞、跌落等造成的安全隱患。

此外,這次新開館後,至少4個全新的展覽可以看:

殊方共享--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

展期:即將開幕

展廳:南7、南8展廳

作為恢復開館後的首展,《殊方共享——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名稱上是一個展,因為有12個絲路國家博物館參加,實際上是絲路國家文物精品的薈萃,相當於12個展覽濃縮的精華,共推出234件套展品,這在國內文博界實屬罕見。

泱泱齊風--山東古代文物菁華

展期:2019/4/20 ~ 7/9

展廳:北16展廳

本展覽匯集的近200件(組)文物精品,堪稱山東地區最能代表齊文化特色和發展水平的代表性考古遺物,其時代跨越齊文化的孕育期、形成期、巔峰期、新生期。這些展品大多出土於臨淄齊故城及其周邊,還包括高青、臨朐、海陽等地的重要考古發現。臨淄齊故城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早期城市之一,也是古代東方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近年來,這裡陸續發現了城址、貴族墓葬、手工業作坊等重要遺存。這些發現印證了歷史上關於齊國都城的記載,也讓人們對這個東方名都有了更具體的認知。臨淄周邊的高級貴族墓葬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數量之豐富,製作之精美,令人嘆為觀止。

絲路孔道--甘肅歷史文化展

展期:即將展出

展廳:南2、3展廳

本展覽以時間為軸,以文化交流為線索,以考古發掘的甘肅各歷史時期的600餘件不同門類的重要文物為基礎,通過8個單元,為觀眾勾勒出一幅歷史悠久輝煌、文化異彩紛呈、多民族和諧聚居的甘肅歷史人文圖景,展現了甘肅在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地位與作用。

海宇會同--元代瓷器文化展

展期:即將展出

展廳:南6展廳

蒙元時期是中國古代一個多元文化激蕩碰撞的時期,瓷器作為重要的物質文化載體,不僅反映了元人的生活習慣,更是蒙元時期歷史、文化、藝術的直接反映。本次展覽擬展出文物99件,共分為4個單元,第一單元「瓷路擷英—元代瓷器的歷史價值」,第二單元「兼收並蓄—多元文化格局下的瓷器生產」,第三單元「爐火純青—工藝技術的飛躍」,第四單元「變古易常—審美觀念的轉變」。力求通過展示元代瓷器的歷史、文化、科技和審美等方面的價值,還原出蒙元時期的物質文化面貌。

(責編:池夢蕊、高星)

相關焦點

  • 國博攻略丨最新最全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攻略(截止到2018年底)
    自從《國家寶藏》這檔現象級的綜藝節目將一批精美、優質的文物帶入了世人的眼帘,也讓各地的博物館成為了熱門景點。而以故宮博物院為代表的「新·老九門」名單上卻沒有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名字,在視頻中甚至頻頻出現「防火防盜防國博」的彈幕……所以,這座以「國家」為名的博物館,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存在呢?
  • 中國航空博物館重新開館迎客,需預約參觀~
    中國航空博物館重新開館迎客,需預約參觀~ 2020-11-10 16:5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喜提國家一級博物館 成博憑什麼?
    成都歷史文化陳列·民俗篇展覽 圖片由成博提供  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成都有兩家博物館入選,分別為成都博物館、四川省建川博物館。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新開放的成都博物館,此番直接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為什麼是成博?它的超高人氣是如何煉成的?記者梳理發現,自新館開館以來,成博不僅有石犀等展現成都深厚歷史文化的鎮館之寶,還是中國最大的皮影博物館。
  • 國家博物館專列打卡攻略(時間+主題+玩法)
    國家博物館專列運行車號:G438  國家博物館專列主題:遇見國博——5000多年中華文明在你眼前  【國家博物館專列內容】  全車共有六節車廂,列車前五節車廂以頗具代表性的國博館藏文物元素為主,主要展示中華5000多年的文明。
  • 上海兒童博物館重新開館:入場免費,超800人將啟動限流
    上海兒童博物館重新開館:入場免費,超800人將啟動限流 澎湃新聞記者 臧鳴 實習生 陳元慶 2017-02-22 22:15
  • 美國麻薩諸塞州幾大博物館和美術館重新開館
    近日,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幾大博物館和美術館重新開館,麻薩諸塞州當代藝術博物館、克拉克藝術中心等成為美國疫情隔離期以來首批開館的藝術機構。根據該州規定,1000平方英尺(約92.9平發米)內只能容納8人。得益於寬闊的室內外場地,這些機構能夠很好地實行社會距離措施。博物館在疫情期間對於展覽計劃進行了推遲與調整,一些展覽因為近來的新聞而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 伊拉克國家博物館重新開放 回擊IS破壞文物行為
    2003年,美國坦克擋在伊拉克國家博物館正門外。【環球時報駐伊拉克特約記者 陳憲忠 劉皓然】時隔12年,伊拉克國家博物館於2月28日重新開館。2003年伊拉克戰爭時期,該博物館1.5萬件藏品被劫,至今只找回約1/3。
  • 國博英文標誌出錯 通道出口被翻譯成外貿出口
    國博英文標誌翻譯"出口"成錯通道出口"exit"被翻譯成"export"(外貿出口),國博表示正趕製新中英文標誌本報訊 (記者林阿珍)中國國家博物館(微博)內通道「出口」的英語標誌,被錯誤地翻譯成「export」,日前被網友發現,
  • 國博英文標誌翻譯「出口」成錯 已緊急動員排查
    (記者林阿珍)中國國家博物館內通道「出口」的英語標誌,被錯誤地翻譯成「export」,日前被網友發現,這個單詞中文意思雖然也是「出口」,但指的是國際貿易的出口。正確翻譯應為「exit」。  昨日,國博副館長董琦在微博上說,新的中英文標誌正在趕製。國博官方微博稱,博物館剛剛試運行,肯定有錯漏之處,製作部門已緊急動員排查。
  •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開館
    9月8日下午,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在紫金港校區正式開館。中宣部文藝局局長湯恆、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出席開館儀式。浙江大學黨委書記任少波為捐贈者頒發捐贈榮譽證書,校長吳朝暉院士講話。湯恆、顧玉才、任少波、吳朝暉、張曦、楊衛、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葛學斌、省教育廳黨委副書記幹武東、省文物局局長柳河以及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院長、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館長白謙慎共同為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開館揭幕。顧玉才在講話中說,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的開館為浙江大學增添了一座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鑑的文化殿堂,也為中國博物館事業增添了一支令人矚目的重要力量。
  • 武漢國博中心15日開館迎首展
    交通10路公交300的士帶你進國博武漢市民如何進入國博?記者昨悉,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周邊,有12條主要道路交叉相連,同時還有10條公交線路和2條地鐵線進入國博。武漢市交委調整了國博公共運輸運營方案,調整7條公交線路165臺常規公交車,進入國博交通港和四新北路停車場。國博交通港包括61路、554路、580路和646路,四新北路停車場包括704路、727路和728路。會展期間還提供3條150臺專線,到國博交通港發車。一號線由國博經鸚鵡大道至鍾家村,二號線由國博經四新大道、漢陽大道至王家灣,三號線由國博經長江大橋至武昌火車站。
  • 大學博物館該是什麼樣 浙大藝博館提供了最新的樣本
    觀眾在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參觀最新展覽「樂居長安:唐都長安人的生活」。 拍友 盧紹慶 攝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西南角,坐落著一座外形方正、青灰色調的四層混凝土砌塊建築,這就是浙大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受疫情影響,博物館自年初以來沉寂了5個多月,於6月恢復對在校師生開放,11月1日起正式重新向社會公眾開放。
  • 大學博物館該是什麼樣,浙大藝博館提供了最新的樣本
    拍友 盧紹慶 攝 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西南角,坐落著一座外形方正、青灰色調的四層混凝土砌塊建築,這就是浙大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受疫情影響,博物館自年初以來沉寂了5個多月,於6月恢復對在校師生開放,11月1日起正式重新向社會公眾開放。
  • 國家博物館特色觀賞點
    孔子雕像   2011年1月11  孔子雕像日,為弘揚和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座總高為9.5米的孔子青銅雕像在國家博物館北廣場落成,天安門地區又添文化新地標。  孔子青銅雕像正對東長安街,孔子雕像雙手合於胸前,目視遠方,身體左側佩戴有一把寶劍。
  • 山西青銅博物館升級開館
    9月18日,經過三個月的完善提升,山西青銅博物館恢復開館,它「變身」成啥樣了,增了啥減了啥動了啥?9月17日,記者提前探館,有了答案。2019年7月27日,山西博物院分館——山西青銅博物館正式開放,它是中國首座省級青銅器博物館。試運行一年來,山西青銅博物館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認可,其間,有很多熱心觀眾和專家學者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 國家博物館英文標誌翻譯出錯 通道出口被譯成外貿出口
    國博英文標誌翻譯「出口」成錯通道出口「exit」被翻譯成「export」(外貿出口)國博表示正趕製新中英文標誌中國國家博物館內通道「出口」的英語標誌,被錯誤地翻譯成「export」,日前被網友發現,這個單詞中文意思雖然也是
  • 國家一級博物館上新!成都兩家博物館榜上有名
    記者今(21)日從中國博物館協會微信公眾號獲悉,在本次全國博物館級別評定工作中,成都市多家博物館獲得提升:成都博物館和四川省建川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成博直接獲評一級,建川二級升一級),崇州天演博物館、成都市成華區拾野自然博物館、成都許燎源現代設計藝術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 國家一級!這所開館10周年的博物館「升級」啦,你去過了嗎?
    國家一級!這所開館10周年的博物館「升級」啦,你去過了嗎?什麼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是對博物館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級的最高等級劃分,每3年開展一次。
  • 2019年國慶國博開放時間:國家博物館幾點開門閉館
    10月3日至7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將正常開放。從10月12日起,國博每周六延時至晚9點閉館。  為滿足觀眾在國慶假期的觀展需求,國博將延長多個展覽的展期。「萬裡同風——新疆文物精品展」延期至10月27日,「小城故事——湖南龍山裡耶秦簡文化展」延期至10月7日,「心靈的暢想——梵谷藝術沉浸式體驗」延期至10月8日。
  • 廣州迪士普音響博物館開館時間一覽
    廣州迪士普音響博物館於2019年5月16日正式開館,只要提前網上預約,廣大市民都可以免費來參觀,重溫當年的映像時光。  廣州迪士普音響博物館是國內首個以聲頻系統發展為主題的博物館,開創了聲頻行業主題博物館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