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國家博物館重新開放 回擊IS破壞文物行為

2020-12-20 環球網

2003年,美國坦克擋在伊拉克國家博物館正門外。

【環球時報駐伊拉克特約記者 陳憲忠 劉皓然】時隔12年,伊拉克國家博物館於2月28日重新開館。2003年伊拉克戰爭時期,該博物館1.5萬件藏品被劫,至今只找回約1/3。而伊拉克政府選擇在此時重開博物館有著重要意義——回擊「伊斯蘭國」(IS)此前在伊北部城市摩蘇爾破壞當地歷史博物館的行為。伊拉克要向世界證明,該國悠久璀璨的歷史文化不會被任何極端勢力抹殺。

開館當日,伊拉克總理阿巴迪、旅遊和文物部長法赫德、政府部分高官和文物專家參加了剪彩儀式。在儀式上,阿巴迪發表講話,痛斥IS此前對摩蘇爾歷史博物館的破壞行為。他說:「恐怖分子正在試圖摧毀伊拉克乃至全人類的古文明遺產,我們絕不允許這種摧殘文明的行為。」阿巴迪強調:「我們將保衛人類文明的傳承,對那些試圖破壞文明的人堅決予以追責。」伊拉克旅遊和文物部副部長海珊表示:「過去幾個月,我們一直準備復館,但籌備工作沒有徹底完成,而摩蘇爾歷史博物館被破壞一事使我們決定將開館日期提前。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回擊IS破壞我國文物的行為。」

2月26日,IS公開了一段破壞摩蘇爾歷史博物館的視頻,該博物館保存的文物可追溯至亞述王朝。視頻中,IS武裝分子用大錘及電動工具摧毀巨型雕塑。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IS的破壞行為立即引起全世界關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前為此召開緊急會議,對如何保護伊拉克文化遺產的問題進行磋商。該組織在一份聲明中稱摩蘇爾事件是「文化悲劇」。摩蘇爾自去年6月份被IS攻佔以來遭到極大破壞,有千年清真寺被夷為平地,大量有價值的歷史遺蹟遭到損毀。

伊拉克國家博物館始建於1926年,坐落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擁有28個展廳,匯聚伊拉克兩河流域古代文明的結晶,最早的館藏品可追溯至一萬年以前。藏品主要展現蘇美爾文明、阿卡德王國、亞述王朝、巴比倫文明和伊斯蘭文化。藏品種類有玻璃製品、陶製品、金屬製品、象牙製品、古代手稿等。

伊拉克國家博物館命途多舛,1991年因海灣戰爭閉館,直至2000年才為慶祝伊拉克時任總統薩達姆的生日重新開館。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國家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被要求全部撤離,在這期間,該館1.5萬件館藏品被搶掠。據法新社報導,該博物館有可能曾作為伊拉克軍方的據點。戰爭結束後,調查人員曾在博物館發現不少廢棄彈藥、軍隊制服和狙擊點。通過伊拉克當局多年努力,國家博物館已找回約4300件藏品。如今,伊拉克仍在全世界的文物市場以及拍賣會上追查另外一萬多件館藏的下落。伊拉克政府強調,遺失的展品是館藏中「最重要」的部分。

相關焦點

  • 一件走私自伊拉克的古巴比倫石碑,將被送回伊拉克國家博物館
    一件企圖走私自伊拉克的巴比倫文物在倫敦希思羅機場被查獲,這件來自伊拉克的楔形文字石碑高約30釐米,記錄著公元前二千年的歷史,大英博物館幾乎於3月19日正式將其交給伊拉克駐倫敦大使館,最終這塊石碑將回到位於巴格達的伊拉克國家博物館。
  • 中國航空博物館重新開放了!
    今年上半年 航博因布展關閉後 很多軍事迷們都期盼著它重新歸來 本月起(12月1日) 中國航空博物館將重新開館迎客!
  • 大英博物館8月27日重新開館:開放底層經典展廳,特展延期
    此次重新開館後,博物館大部分的底層展廳都將開放,圍繞底層展廳的一條新的單向參觀路線將讓觀眾可以接觸到博物館最具標誌性的展品,包括埃及、希臘、羅馬、亞述等展廳的近9000多件文物。自9月21日後,博物館將開始重新開放2、3上層展廳。大英博物館館長哈特維希·菲舍爾(Hartwig Fischer)表示,看到觀眾回歸真是太好了。
  • 大英博物館將重新開放,是英國最受歡迎景點之一
    8月27日,在關閉了數月之後,英國大英博物館將重新開放,大英博物館是英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受疫情影響從 3 月 18 日起閉館,以減少公眾和工作人員被感染的風險,這也是大英博物館自從1759年以來閉館時間最長的一次。
  • 上海玻璃博物館悲劇,盤點破壞藝術品的蜜汁行為
    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展覽中藝術品破壞行為:破壞的方式各有各的不同,但結果是相同的——藝術品的完整性被破壞!還有哪些在展覽中被意外損壞的藝術品呢?今天來盤點一下蜜汁破壞行為。"熊孩子"和「熊大人」暴力破壞早在2016年,上海玻璃博物館發生過類似的熊孩子事件。
  • 煙臺博物館萬餘件文物急需修復 被蟲咬破壞(圖)
    市博物館有了「行醫證」  有了「行醫證」,「文物科技保護中心」的籌備工作成為了市博物館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據了解,目前煙臺市博物館收藏有陶瓷器、青銅器、鐵器、玉石器、牙角骨器、書畫、碑帖、近現代文物及考古標本近10萬件,其中珍貴文物6千餘件;同時擁有古籍4798種、計48214冊的藏書。
  • 2019年12月1日中國航空博物館重新開放
    中國航空博物館坐落在昌平區小湯山鎮大湯山腳下。佔地70餘萬平方米,館藏270餘架飛機、99架國家文物飛機、近萬件航空文物,是集科技教育、旅遊於一體的國家級軍事主題博物館,也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躋身世界前5位的航空博物館。  整個航空博物館由偉人座機展區、特種飛機展區、戰鬥機展區、洞庫展廳英雄紀念牆、英雄大道等幾部分組成。露天展區和洞庫展廳開放,慶祝空軍成立70周年主題展覽暫不對外開放。
  • 逛美英法日博物館,最怕看見中國文物
    一年多後,修復好的《女史箴圖》光潔如新,又得以重新在大英博物館91號陳列室展出。 但不是每一件飄零在外的文物,都可以幸運地遇到它的邱錦仙。 大火燒了3天3夜,被掠奪的文物裝滿了英法聯軍的貨船,自此,中國的無數珍寶文物開啟了長達一個多世紀的飄零之旅。 文物的流失,又大致分為四個階段:鴉片戰爭後、日本侵華時期、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 鴉片戰爭後的文物境況不用多說。
  • 多國博物館陸續重新開放(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 抗擊疫情期間,不少國家都在努力平衡經濟開放與疫情防控。一些國家的博物館逐步科學有序開放,同時加快推進數位化建設,相關行業步入穩步復甦軌道。 近一段時間以來,許多國家的博物館陸續恢復開放,同時仍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如限流、消毒、測量體溫、保持社交距離等,在滿足民眾文化需求的同時確保民眾健康安全。業內人士認為,博物館應進一步推進數位化建設,助力博物館在人文關懷、文化傳承、公共教育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 國家博物館開放時間
    國家博物館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甚至很多人都想去那裡參觀遊玩,可是又不知道國家博物館具體的開放時間,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國家博物館開放時間的介紹吧。簡要回答國家博物館開放時間為:早上9:00-下午17:00(周一閉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建築面積擁有將近20萬平方米,收藏的藏品數量為上百餘萬件。
  • 國家博物館重新開館 最新「國博攻略」請收好
    人民網北京4月12日電(池夢蕊)自從3月20日國博閉館後,歷經20天的等待,國家博物館經過改陳後重新開放。這次重新開放後,不僅增加了服務新舉措,還有至少4個重磅展覽近期開幕。
  • 閉館近半年後,倫敦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重新開放
    當地時間8月27日上午10點,閉館已長達163天的大英博物館將迎來重新開放,結束這座著名博物館自1759年首次對外開放以來最漫長的一段閉館時間。
  • 野島剛推新書 望北京故宮另設文物博物館(圖)
    原標題:野島剛推新書 望北京故宮另設文物博物館(圖) 野島剛   1968年生,上智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作為《朝日新聞》外派記者長期滯留過新加坡、伊拉克、阿富汗等國家。他還重新跟蹤故宮文物在抗日戰爭時期的遷徙路線,進入山洞裡查看當年文物的保存環境,用他自己的話說,在經歷了這一切後,他自己對文物都有了一定的鑑定能力。   吸引野島剛做這些調研的不是故宮的文化價值,而是背後的政治關聯。英國有大英博物館,美國有大都會博物館,法國有羅浮宮,日本有國立博物館,但是北京和臺北卻各有一個故宮,「你不覺得很奇怪嗎?為什麼會有兩個故宮?」
  • 英國博物館裡的黃金步槍,當年伊拉克帶回來的戰利品,指向一位大人物
    英國利茲皇家博物館內,一支金色的狙擊步槍正靜靜陳列在這裡。這座博物館很有意思,因為它屬於軍方所有的建築,而且建築主體在地下,防禦力很強,裡面陳列著英軍在歷年戰爭裡繳獲的戰利品,除非特別邀請,否則從不對民眾開放。 就拿這支金色的狙擊步槍來說,它的真正型號是「Al-Kadesiah」,英文翻譯為「卡迪薩」,曾經伊拉克國防軍的制式武器,以蘇聯SVD狙擊步槍為基礎仿製。
  • 重新開放的山東博物館:歷史文化的逐漸復甦
    山東博物館的前身是成立於20世紀初期的濟南廣智院和20世紀40年代初期的世界紅萬字會濟南母院,兩處院落都收集了大量的珍貴文化藏品。建國後的1954年,山東省將這兩處文化館舍合併規劃成立山東省博物館,山東省博物館成立後一方面承擔向社會公眾開放普及歷史文化知識的責任;另一方面又主持發掘了大量山東省境內的歷史遺蹟。
  • 2019暑期國家博物館奇妙夜開放時間展覽
    截圖來自國家博物館官網  問:為什麼實施延時開放?  答:為豐富觀眾夏日文化生活  國家博物館奇妙夜時間:2019年7月28日起,截止時間未公布  國家博物館奇妙夜開放時間:每周日延長至晚9點閉館。
  • 美國《時代》周刊:追蹤全球十大被掠奪文物(圖)
    然而希臘人的奔走呼號,沒有受到任何重視;英國方面堅持認為,返還石雕不僅會對文物本身帶來不可彌補的傷害,而且會激發其他國家要求返還文物的要求,而這會造成對全歐洲藏品的流失。  4.霍屯都的維納斯(TheHottentotVenus)  霍屯都的維納斯並不是一件藝術品。
  • 流失海外的文物,那些藏有重要中國文物的海外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說:「故宮收藏了上萬件來自外國的文物,但是都是來路清晰的,是從海外貿易、商品交流、使節納貢匯集而來的,不像大英博物館、羅浮宮、大都會博物館等收藏著很多來歷不明的別的國家的文物。」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海外各主要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達十萬件以上。
  • 曾經歷嚴重火災 巴西國家博物館將於2021年部分重新開放
    巴西國家博物館館長亞歷山大·凱爾納當地時間17日宣布,正在修復中的巴西國家博物館部分展區將於2021年對外開放,所有修復工作有望在2026年底前完成。當天巴西國家博物館、裡約聯邦大學、巴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銀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淡水河谷文化研究院的代表出席了國家博物館修複方案線上發布會。巴西國家博物館館長凱爾納宣布,2021年巴西國家博物館的部分展區將重新開放,而在2022年巴西獨立200周年之際,博物館所在的葡萄牙和巴西帝國時代皇宮的部分宮殿也將修復完成,對公眾開放。
  • 延安市文物博物館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
    全市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共破獲盜竊、破壞文物保護設施等案件6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10名,收繳涉案文物362件(組),有效地遏制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全市博物館和文物管理單位未發生大的安全事件。,力爭建成秦直道遺址公園並對社會開放;黃帝陵爭取進入國家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工程、展示工程、公共服務工程啟動100%;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到4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達到100處;全面提升博物館整體水平,建設博物館,全市各級各類博物館達到60座,文物利用水平大幅度提;一、二、三級風險單位實現安防、消防達標,建立並完善田野文物安全防範體系;文物考古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