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歷嚴重火災 巴西國家博物館將於2021年部分重新開放

2020-12-20 國際在線

巴西國家博物館館長亞歷山大·凱爾納當地時間17日宣布,正在修復中的巴西國家博物館部分展區將於2021年對外開放,所有修復工作有望在2026年底前完成。

當天巴西國家博物館、裡約聯邦大學、巴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銀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淡水河谷文化研究院的代表出席了國家博物館修複方案線上發布會。巴西國家博物館館長凱爾納宣布,2021年巴西國家博物館的部分展區將重新開放,而在2022年巴西獨立200周年之際,博物館所在的葡萄牙和巴西帝國時代皇宮的部分宮殿也將修復完成,對公眾開放。按照計劃,到2026年底前博物館的修復將全部完成。

據悉,國家博物館的屋頂、中央圖書館和新的管理大樓的工程目前正在加緊施工階段。巴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銀行將在2026年前注資5000萬雷亞爾(約合6400多萬人民幣)用於支付部分修繕款項。

巴西國家博物館曾為帝國時期的皇宮,2018年9月2日,因展館空調年久失修,短路漏電,巴西國家博物館遭遇嚴重火災,2000萬件藏品中的90%被燒毀。(總臺記者 湯曄)

相關焦點

  • 巴西國家博物館舉行開放日活動 這件鎮館之寶大火過後如今怎樣?
    9月23日,巴西國家博物館在被燒毀的博物館外舉行開放日活動,遊客可以在搭建的帳篷裡參加古生物工坊的活動,也可以在弓箭和劍術比賽中大顯身手。活動現場最引人注目的明星展品,就是鎮館之寶——美洲地區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人類化石盧茜婭的複製品。
  • 巴西聖保羅:葡萄牙語言博物館發生火災
    中國網12月24日訊 據巴西媒體報導,儘管21日巴西聖保羅葡萄牙語言博物館發生的火災摧毀了屋頂,但位於聖保羅中心多功能建築的時光鐘錶仍安然無恙。技術研究院和聖保羅市民防也未獲悉光明地鐵站將會關閉多久。火災之後,他們檢查了多功能建築的結構,此建築是葡萄牙語言博物館的一部分。
  • 巴西博物館毀於火災,中國故宮消防有「妙招」,不信你請看!
    近日,一則令人悲傷的消息震驚世界,巴西國家博物館被一場大火燒毀。這裡曾經是葡萄牙王室和巴西王室的皇宮,博物館超過2000萬件無價之寶在火災過後僅有10%得以倖存,叫人痛心不已。雖火災的原因仍不得而知,但博物館中缺少噴水滅火系統絕對是導致火勢無法控制的主要原因,據巴西當地消防部門稱,博物館消防設施形同虛設,消防員不得不從附近的湖泊中取水。雖然我們不想從這次災難中去印證「遠水救不了近火」的道理,但我們應該深刻反思以採取防範措施。
  • 中國消防博物館今起重新開放
    11月16日,中國消防博物館遷址升級後,重新面向社會公眾開放。上午10時,中國消防博物館舉行了正式開館後的首場開放活動,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總工程師、消防救援助理總監周天和部分企事業單位員工、中小學校師生以及消防救援指戰員代表等100餘人到館參觀體驗。
  • 史密森尼學會將開放國家動物園、航天博物館!國家美術館今日部分開放
    美東時間7月20日,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在因新冠疫情而關閉19周後,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準備重新開放其中兩個場館。
  • 兩千多萬件藏品——巴西國家博物館發生火災
    巴西國家博物館發生火災 恐危及2000多萬件藏品9月2日,巴西裡約熱內盧,巴西國家博物館閉館後發生火災。該博物館在19世紀初曾是葡萄牙王室的王宮,現為美洲地區最大的人文和自然歷史博物館之一。據路透社消息,大火恐危及博物館內從考古發現到歷史紀念品在內的2000多萬件藏品。
  • 中國消防博物館11月16日起重新開放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1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何春中)今天,我國消防行業唯一的國家級主題博物館——中國消防博物館遷址升級後,重新面向社會公眾開放。上午10時,中國消防博物館舉行了開館後的首場開放活動,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總工程師、消防救援助理總監周天和部分企事業單位員工、中小學校師生以及消防救援指戰員代表等100餘人到館參觀體驗。
  • 中國消防博物館今天起重新開放 新館展覽內容豐富
    央廣網北京11月16日消息(記者張明浩 見習記者張曉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今天(16日)上午,遷址升級後的中國消防博物館在北京重新面向社會公眾開放。上午十點半左右,首場開放活動後,博物館迎來了第一批市民參觀者。北京市民張先生和愛人通過女兒得知這一消息後,第一時間趕來參觀。張先生說:「通過參觀這個博物館,了解到中國人民在歷史上如何與火災做鬥爭,感受到新中國建立以來消防事業的飛速發展。了解了一些逃生知識,比如在地震火災時如何避險、火災發生後如何逃生。」
  • 巴西國家博物館起火僅10%藏品倖免「遇難」 或因放熱氣球所致
    當地時間2日晚大約7時30分,巴西國家博物館起火。博物館副館長克裡斯蒂安娜·塞雷若告訴巴西新聞網站,只有大約10%的藏品倖免於這場大火。新華社/路透 供圖博物館方面說,火災原因不明。巴西文化部長塞爾吉奧·薩·萊唐告訴記者,火災可能由電路短路或手工製作的紙質熱氣球落在屋頂導致。放飛這種熱氣球是巴西一項傳統,時而引發火災。
  • 巴西國博之殤
    巴西總統米歇爾·特梅爾在2日晚的聲明中說。  有巴西媒體指出,博物館員工過去曾抱怨政府削減經費、博物館存在建築維護不足等問題,火災將危機暴露於世,眼下,面對「悲劇」,該如何痛定思痛?館藏2000萬件展品,展現了從1500年葡萄牙人「發現」巴西起一直到巴西成立共和國的歷史。  這座三層建築物曾作為葡萄牙王室在巴西的官方住宅,巴西脫離葡萄牙後成為巴西皇室住宅,巴西末代皇帝佩德羅二世就在這裡誕生。該建築還是標誌著巴西帝國時代結束的第一屆共和國制憲大會(1889年)召開的地方。
  • 故宮延禧宮明日恢復開放!曾經歷四次火災,還曾「爛尾」
    資料圖 安旭東攝據悉,延禧宮將於12月22日恢復開放。延禧宮是東六宮之一,明清兩朝均為嬪妃所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起火,僅剩下宮門。宣統元年(1909年)開始在原址修建一座3層西洋式建築——靈沼軒,但由於國庫空虛,最終成為一棟延續百年的「爛尾樓」。你計劃去打卡嗎?
  • 潮汕華僑歷史博物館計劃2021年開放
    記者昨日從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為更好展示和弘揚潮汕歷史文化、潮汕華僑文化及其精神,汕頭市政府決定建設潮汕華僑歷史博物館,計劃2021年建成開放。據悉,潮汕華僑歷史博物館將選址於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集「展示、收藏、科研、交流」為一體。為豐富館藏及陳列展覽內容,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建設籌備工作組現面向社會徵集「潮汕歷史文化」和「華僑歷史」相關物品。
  • 伊拉克國家博物館重新開放 回擊IS破壞文物行為
    2003年,美國坦克擋在伊拉克國家博物館正門外。【環球時報駐伊拉克特約記者 陳憲忠 劉皓然】時隔12年,伊拉克國家博物館於2月28日重新開館。2003年伊拉克戰爭時期,該博物館1.5萬件藏品被劫,至今只找回約1/3。
  • 近400頭非洲象離奇死亡,巴西國博火災調查結果出爐
    (MIT科技評論)巴西國家博物館火災調查結果出爐#事故2018年9月2日晚,南美洲館藏最豐富博物館之一「巴西國家博物館」燃起了大火,火光照亮了裡約熱內盧。最終曾經擁有超過2000萬件藏品的國家博物館在大火中倒塌,而眾多的藏品,僅僅搶救出72件。7月6日,巴西聯邦警方正式向外界公布了巴西國家博物館2018年火災的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引發巴西國家博物館火災的並非人為因素,而是因為展館空調年久失修,短路漏電引起的大火。
  •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重新開放 紀念第26任總統
    經過歷時3年總投資4000萬美元的全面整修,修繕一新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正門和羅斯福大廳將於27
  • 巴西博物館大火損失慘重,博物館的氣體消防設備要這樣選
    9月3日,應急管理部消防局下發通知,要求各地結合近期火災特點和正在開展的消防安全大檢查工作,有針對性地採取嚴防嚴控措施,督促文物建築博物館等單位嚴格落實消防安全管理責任,預防火災事故發生。而且,九、十月有「中秋」、「國慶」兩個重要的節假日,「黃金周」的到來,將增加各旅遊景點裡文物建築、博物館等的火災危險。因此,本次應急管理部的通知是十分必要和及時的。
  •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將重新開放(2)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7月28日 (外代二線)(9)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將重新開放 7月27日,工作人員在英國倫敦的自然歷史博物館清潔一具藍鯨的骨架。 受新冠疫情影響關閉數月的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將於8月5日重新對外開放。
  • 巴西聖保羅市公園重新開放
    7月13日,在巴西聖保羅市重新開放的伊比拉普埃拉公園內,一名男子經過提醒遊客做好防護的條幅。7月13日,巴西聖保羅市70個市屬公園重新向公眾開放。絕大多數公園每周只開放有限天數,開放時間為上午10時至下午4時,以避免人群聚集。
  • 英國國家美術館成為疫情隔離期後倫敦首個重新開放的大型博物館
    位於倫敦的英國國家美術館成為疫情隔離期後倫敦首個重新開放的大型博物館,將於7月8日重開營業。重開後的英國國家美術館將展出經過兩年修繕後的館內最大展廳,以及近期收藏的三幅作品。凡·代克的著名作品《馬背上的查理一世》也將在修復後重新與人們見面。
  • 衝繩首裡城,巴黎聖母院,巴西博物館……永遠別等到來不及!
    無獨有偶,今年4月份法國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導致木製框架基本被燒毀,塔尖坍塌,屋頂燒毀,建築受損嚴重。一場火帶走了800年的建築,卡西莫多不僅失去了心愛的姑娘,也失去了他的鐘樓。巴黎聖母院大教堂位於塞納河畔,是哥德式教堂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