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博物館毀於火災,中國故宮消防有「妙招」,不信你請看!

2020-12-20 彈指間行攝

近日,一則令人悲傷的消息震驚世界,巴西國家博物館被一場大火燒毀。這裡曾經是葡萄牙王室和巴西王室的皇宮,博物館超過2000萬件無價之寶在火災過後僅有10%得以倖存,叫人痛心不已。雖火災的原因仍不得而知,但博物館中缺少噴水滅火系統絕對是導致火勢無法控制的主要原因,據巴西當地消防部門稱,博物館消防設施形同虛設,消防員不得不從附近的湖泊中取水。

雖然我們不想從這次災難中去印證「遠水救不了近火」的道理,但我們應該深刻反思以採取防範措施。我國的故宮博物院,也是昔日的王室宮殿,在過去600年中也曾經歷過多次火災,然而這座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建築卻奇蹟般地完好無損,這不得不歸功於古人發明的防火術,至今仍有效地保護著故宮博物院,不禁讓人佩服古人的智慧。

第一:避雷有方。紫禁城建成於明朝(1420年),在完工的第二年就遭雷擊,導致三座宮殿被大火燒成灰燼,包括太和殿的前身。自那以後,宮中幾乎每年都會發生火災,其中原因大多是雷擊失火。針對這個問題,從明朝起,宮中就安裝了避雷設施,在每座宮殿的屋脊兩端,都有一個仰起的龍頭,向天空吐出曲折的舌頭,而這些舌頭使用金屬製成,有一根鐵絲直通地下,這就是古人發明的抗雷擊設備,被稱為「金鴟」,其避雷原理與多年之後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的原理基本吻合。

第二:加強人員管理防範。除了雷擊失火之外,人為的疏忽也是宮中失火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冬天生火和燃放煙花時極易引起火災。儘管清朝佔據紫禁城的時間比明朝要長,但清朝的失火次數明顯少得多,因清朝皇帝懂得吸取前朝教訓,例如康熙皇帝統治的61年期間宮中僅發生過一次火災,這跟他完善各種防火制度、加強宮中上下人員的防火意識不無關係,他甚至還指定專門的防火太監,每日在宮中巡查火事。

第三:滅火神器。紫禁城內幾乎所有建築物附近都放置一個水缸,宮中共有308個大大小小的水缸,每個大缸可容納近3000升水,就像一個小型水庫,被稱為「門海」,顧名思義,是期望宮殿門前就是大海,以水克火,大缸由外務府統一管理,天天派雜役從井內取水,一擔一擔地把缸打滿,還要保證水質潔淨,絕對是古代的防火神器。

第四:千人消防隊。清朝宮中的防火事宜交由火班負責,火班又稱防範火班或激桶處,人數最多時達1000多人,可以說是我國有史料記載的第一支消防隊。他們用來滅火的一種名為「激桶」的設備,由兩根銅管套在一起,裡面有活塞裝置,使用時把激桶放在水桶裡,把水抽上來,再用力下壓,將水從另一端噴射出去,達到滅火的目的。清朝雍正年間曾有高麗國世界前來求購激桶,這成為了我國走出國門最早的救火設備。

相關焦點

  • 黑科技上陣 四川各大博物館消防有妙招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一場熊熊燃燒的烈火,讓巴西國博2000萬件藏品付之一炬,被業界痛惜「一晚上丟了200年的記憶」。根據央視新聞消息,由於館內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存在漏洞,且博物館內多為木質結構,易燃物品較多,火勢發展迅速。
  • 中國消防博物館|探訪「藍朋友」!
    中國最早的滅火隊員形象是什麼樣?故宮的防火體系是怎樣的呢?這些你都能在中國消防博物館找到答案!在「119」消防宣傳日到來之際,中國消防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視頻直播活動——《走進中國消防博物館:探訪「藍朋友」》,下面就跟著應急君一起來看看吧!
  • 巴西聖保羅:葡萄牙語言博物館發生火災
    中國網12月24日訊 據巴西媒體報導,儘管21日巴西聖保羅葡萄牙語言博物館發生的火災摧毀了屋頂,但位於聖保羅中心多功能建築的時光鐘錶仍安然無恙。技術研究院和聖保羅市民防也未獲悉光明地鐵站將會關閉多久。火災之後,他們檢查了多功能建築的結構,此建築是葡萄牙語言博物館的一部分。
  • 49年零火災紀錄!故宮消防上熱搜!建築面積約15...
    本文原標題:《49年零火災紀錄!故宮消防上熱搜!建築面積約15萬㎡的它是怎麼做到的?》>最怕的就是「火」消防安全是重中之重巴黎聖母院大火刷屏的同時故宮消防及文物建築防火也上了熱搜網友紛紛喊話故宮「你一定要保護好寄幾!!!」
  • 巴西博物館大火損失慘重,博物館的氣體消防設備要這樣選
    9月3日,應急管理部消防局下發通知,要求各地結合近期火災特點和正在開展的消防安全大檢查工作,有針對性地採取嚴防嚴控措施,督促文物建築博物館等單位嚴格落實消防安全管理責任,預防火災事故發生。而且,九、十月有「中秋」、「國慶」兩個重要的節假日,「黃金周」的到來,將增加各旅遊景點裡文物建築、博物館等的火災危險。因此,本次應急管理部的通知是十分必要和及時的。
  • 故宮守夜人:戰勤班能手繪消防作戰圖
    春季,我們及時清除屋頂和院內的雜草,既防火又保護古建築,你看現在故宮房頂基本沒有草了;秋季,風乾物燥,我們會及時清除院內的落葉和可燃物,一共清理好幾噸,還會將10餘萬平方米的植被溼化,防止著火。新京報:夏天是給所有的太平缸都注滿水嗎?
  • 吳學華向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捐贈消防影像專著
    中國網新聞10月4日訊 在舉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7周年之際,為弘揚中國消防文化,傳承中國消防歷史,加強消防科普宣傳,上海公安消防總隊大校警官、高級記者、著名攝影家吳學華,分別向故宮博物院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捐贈其本人以40年心血創作打造而成「中國消防影像文化工程」珍藏版全套專著包括《中國消防百年圖錄》《浴火人生》《難忘精彩》《生命的力量》。
  • 故宮裡有這樣一支消防隊——走進北京市消防總隊天安門支隊故宮...
    很多人都到過故宮,卻不知道這裡駐紮著一支消防隊。「追溯這支隊伍的歷史要從1970年說起。」北京市消防總隊天安門支隊故宮特勤中隊指導員蔡瑞介紹道。1970年,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故宮裡有了一個消防排,負責防火工作。1975年,故宮中隊建隊。2016年,故宮中隊更名為故宮特勤中隊。40多年來,這支專業消防力量日復一日守護著民族文化瑰寶和中外遊客的安全。
  • 中國消防博物館"119"開館試展
    近代展廳:中國歷史上首輛國產泵浦消防車   中國網訊 11月9日,時值第20個全國消防宣傳日,新近落成的中國消防博物館開館試運行,接待社會參觀。中國消防博物館由公安部消防局籌建,展陳面積9500平方米,由序廳、古代消防廳、近現代消防廳、防火防災體驗館和臨時展廳組成,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消防主題展館,也是唯一一家國家級消防行業博物館。博物館旨在通過收藏陳列歷史文化遺存展示中國消防歷史的發展沿革,通過防火防災模擬體驗開展社會消防安全教育,致力於消防歷史文化學術研究和交流,進一步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識和素質。
  • 中國消防博物館「119」開館試展
    ,新近落成的中國消防博物館開館試運行,接待社會參觀。中國消防博物館由公安部消防局籌建,展陳面積9500平方米,由序廳、古代消防廳、近現代消防廳、防火防災體驗館和臨時展廳組成,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消防主題展館,也是唯一一家國家級消防行業博物館。
  • 國內首個成建制進駐博物館駐守的消防隊伍成立
    消防官兵參加揭牌儀式  8月22日,天安門地區消防救援支隊國博站(簡稱「國博消防站」)揭牌儀式在國家博物館隆重舉行。這也是國內首個成建制進駐博物館駐守的專業消防隊伍。  國博站隸屬天安門支隊  國博消防站全稱為「北京市天安門地區消防救援支隊國博站」,該消防站隸屬於天安門支隊管轄。編配指戰員25名;其中,站長、政治指導員各1名,副站長3名,消防員20名。消防站設3個特勤班、1個綜合班,配備相應的消防車輛,主要承擔天安門地區長安街以南及中國國家博物館周邊滅火救援任務。
  • 巴西國家博物館舉行開放日活動 這件鎮館之寶大火過後如今怎樣?
    有學者認為,這位年輕女性可能是第一波到南美洲的移民中的一員。若問盧茜婭的命運如何, 現在還不好說。9月2日巴西國家發生大火,90%的藏品被毀,據現場消防隊員說,在廢墟中發現了一個頭顱的碎片,但需等專家鑑定後才能確定其身份是否是盧茜婭。筆者在擔任中國前駐巴西大使期間,曾數次參觀巴西博物館」,這和身為殖民地的地位是相符的。
  • 中國消防博物館有獎徵集館徽
    中國消防博物館有獎徵集館徽2009/12/31/11:18來源:中國消防在線    【慧聰消防網】     為進一步加強中國消防博物館的建設和社會傳播,現公開徵集館徽。
  • 中國消防博物館舉辦企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知識競賽
    中國消防博物館舉辦企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知識競賽中國網6月29日訊 6月27日,中國消防博物館聯合北京市公安消防總隊舉辦「消防安全大課堂·消防達人大比拼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長張福生少將,北京市公安消防總隊總隊長亓延軍少將,中國消防博物館副館長王新民、周海濱、呼延軍出席競賽現場,並向獲獎單位頒發獎盃和證書。「消防安全大課堂」作為中國消防博物館主打宣教品牌,創建兩年多來不斷創新活動形式,深入北京市機關單位、社區和學校,並遠赴遼寧、貴州、陝西、江西等地基層單位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的宣傳教育,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宣教效果良好。
  • 中國發布|國博消防站揭牌 國內首創專業消防隊伍成建制進駐博物館...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供圖中國網8月22日訊 天安門地區消防救援支隊國博站(簡稱「國博消防站」)揭牌儀式今日在國家博物館舉行。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黨委書記、副館長單威,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古建東,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曹奇、司令部參謀長王仕國等嘉賓出席揭牌儀式並共同為國博消防站揭牌。
  • 中國消防博物館今起重新開放
    11月16日,中國消防博物館遷址升級後,重新面向社會公眾開放。上午10時,中國消防博物館舉行了正式開館後的首場開放活動,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總工程師、消防救援助理總監周天和部分企事業單位員工、中小學校師生以及消防救援指戰員代表等100餘人到館參觀體驗。
  • 【看世界】危!兩千多萬件藏品——巴西國家博物館發生火災
    巴西國家博物館發生火災 恐危及2000多萬件藏品9月2日,巴西裡約熱內盧,巴西國家博物館閉館後發生火災。該博物館在19世紀初曾是葡萄牙王室的王宮,現為美洲地區最大的人文和自然歷史博物館之一。據路透社消息,大火恐危及博物館內從考古發現到歷史紀念品在內的2000多萬件藏品。
  • 119消防日 在京臺資企業參觀中國消防博物館(圖)
    (中國臺灣網 李寧 攝)  中國臺灣網11月9日北京訊 (記者 李寧)今天是我國第25個「消防宣傳日」,為了進一步普及消防安全知識,搭建消防部門與臺資企業的聯繫平臺,9日下午,由公安部、國務院臺辦經濟局、北京市臺辦指導,中國消防博物館、北京臺資企業協會主辦的「消防安全大講堂·臺企進消博」活動在中國消防博物館舉辦。
  • 參觀中國消防博物館,學習災害逃生技巧,見證中國消防的前生今世
    為了更加了解這一群可愛的人,我曾經在北京旅遊的時候,特意去到了中國消防博物館,它位於北京豐臺區,隸屬於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陳列面積高達10000平方米,總共有三層,整個博物館由序廳、防火防災體驗廳、烈火榮光、文化傳承、會展中心等組成,為大家呈現了人們從古至今,每一個時期的消防科技、消防觀念、和消防組織等等,讓大家親眼見證中國消防的前世今生
  • 「智慧文博」走進中國消防博物館
    央廣旅遊廣播(FM99.6)專訪15位國家級博物館館長,共享文物與科技的碰撞,了解文博背後的魅力。今天14點,首期節目將播出中國消防博物館豐富的文化資源,敬請關注!受疫情影響,中國消防博物館響應北京市疫情防控的統一部署,迅速封閉館區。同時堅持閉館不歇業,由線下轉向線上,通過網上博物館等網際網路資源,持續地多形式地宣傳防火防災常識和消防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