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博物館的前身是成立於20世紀初期的濟南廣智院和20世紀40年代初期的世界紅萬字會濟南母院,兩處院落都收集了大量的珍貴文化藏品。建國後的1954年,山東省將這兩處文化館舍合併規劃成立山東省博物館,山東省博物館成立後一方面承擔向社會公眾開放普及歷史文化知識的責任;另一方面又主持發掘了大量山東省境內的歷史遺蹟。20世紀90年代,山東省博物館遷於千佛山北側的新館址。2010年,使用20年後的新館址遊客接待量十分有限,難以滿足市民們的文化需求,遂又沿經十路遷於路東段的新館址,山東省博物館也更名為山東博物館。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使得各行各業也都受到了衝擊,山東博物館也不例外。2020年1月25日,為響應國家的疫情防控,山東博物館被迫暫停開放。3月下旬,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範圍內得到有效的控制,山東博物館於3月31日重新開放,不過全國範圍內的疫情防控仍未結束,因此山東博物館每天都有3000人接待量上限,進入山東省博物館參觀需要提前預約。具體的預約方式為兩種:一種是線上預約,即微信搜索「山東博物館」(注意是「山東博物館」而非「山東省博物館」)的微信公眾號在功能欄中點擊預約;一種是現場預約,即通過現場的二維碼掃描預約。不過筆者還是建議大家選擇前者,因為省博物館是有接待人數限制的,存在預約人數封頂後到現場預約不到的情況,很可能會白跑一趟。
預約成功後我們需要攜帶著我們的身份證和手機上的預約信息在預約時間內到達博物館。到達博物館後,我們需要依次出示我們的預約信息、身份證信息並配合門口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需要注意的是,省博物館原有的自助預約檢驗閘已不能使用,現在需要人工登記核驗信息。核驗完成後再進行最後的安檢,其中打火機博物館是不允許帶入的。
完成以上所有的程序後,我們就可以開始我們的參觀之旅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氣勢恢宏的博物館大廳,整個博物館分四層,共設置22個對外展示大廳,絕大部分展廳在平時參觀時是可以看到的,但由於維護和保養,22個展廳同時開放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
一號展廳主要展示的是山東地區出土的佛教藝術品,大部分展品誕生於東漢末年到隋唐時期,時間跨度大約在500年左右,主要藏有佛教雕像和雕塑、佛教石刻石碑等。
二號展廳展示了漢代的畫像藝術,主要是漢代的畫像磚、畫像石還有一些漢代畫像的拓本。內中展示的畫像十分生動形象,內容主要以人為主,反映了漢代人的生產生活。
三號展廳主要展示了新疆地區的出土文物。山東博物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合作,使得我們身處祖國東方的山東能夠有幸欣賞到祖國西方新疆地區的古代絲綢之路文化,從內中出土文物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古代新疆地區的文化有著很明顯的多元性。
四號展廳正在重新布展,暫不對外開放。
五號展廳目前主要展示了書法家陳梗橋的作品。
山東的歷史文化從六號展廳開始介紹。六號展廳主要展示了山東地區的史前文化。山東地區的考古成果顯示,從舊石器時代的沂源猿人到新石器時代的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古代山東地區曾經存在過一個燦爛的東夷文明。
七號展廳主要介紹了山東地區夏商周的歷史文化。內中陳列了大量精美的青銅器、玉器和陶器,其中出土商代文物佔有很大的比例,山東地區的考古學研究描繪了一個商族不斷東擴的歷史演進規律,而大量的青銅器也真真切切地反映了一個強大的商代文明。
八號展廳主要展示了山東地區封建社會的歷史文化發展脈絡,時間上承春秋戰國,下接民國紀元,展現了從秦漢到明清山東地區的的輝煌歷史。
九號展廳未對外開放。
十號展廳是一個專題展,主要展出了明朝第一代魯荒王朱檀的陵墓出土文物,包括大量服飾、漆器、文房四寶、木俑儀仗,對了解明代藩王的生活情況提供了有力的參考。
十一號展廳維護,暫停對外開放。
十二號展廳主要展示了畫家劉國松的作品。
十三號展廳主要介紹了山東地區的孔子文化。展覽以孔子本文和他的生平事跡著述為核心,以實物和出土文物的形式詳細闡述了孔子的思想,展現了孔子為中國塑造的、一副氣勢恢宏的、以「仁」為基礎的中華倫理道德體系。
十四號展廳主要展示了考古學這一學問的內容體系和日常工作。
緊接上廳,十五號展廳展示了山東地區近一個世紀以來的考古發現。比較著名的有章丘城子崖遺址、淄河店二號戰國大墓、高青陳莊遺址、青州市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等。
十六號展廳展示的是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其中的動物標本大部分是由外國友人肯尼斯·尤金·貝林捐贈。兒童可能比較喜歡這一展廳。
十七號展廳是和十六號展廳連在一起的,是展廳的出口。
十八號展廳未對外開放。
十九號展廳施工中,未對外開放。
二十號展廳展示的是琉璃工藝品,不少展品十分華麗。
二十一號展廳主要展示了中國古代考古學成果。
二十二號展廳在頂樓,展示主題為:「岱青海藍,築夢山東」。
以上就是山東博物館二十二個展廳的全部內容了,但是雖然是二十二個展廳,但其中所展示的信息含量卻十分龐大,普通人至少需要一整天的時間才能將全部的展廳參觀完。但是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重點參觀其中幾個感興趣的展廳,這也是一種有效參觀途徑。
隨著疫情的好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戴上口罩走出家門,看一看外面的碧海藍天,眾多的行業也開始復工復產,而作為山東地區歷史文化的精華薈萃之地,山東博物館的重新開放已不是簡單的復工復產,而是山東文化乃至中華文化在疫情過後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