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明顯好轉 香港歷史博物館再次重新開放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5月6日,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趨於緩和,香港歷史博物館重新開放。為保障參觀者和工作人員的健康,博物館實行分時段限流參觀,參觀者需戴口罩,並接受體溫檢測合格後方能入場,工作人員在門口舉牌提醒參觀者保持社交距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香港康文署於1月底陸續關閉了轄下所有博物館、表演場地、公共圖書館等文化設施。隨著3月初疫情趨緩,3月11日起重新開放了部分室內康樂場地及文化設施。但隨著輸入型確診病例大增,3月23日康文署再次關閉博物館等文化設施。香港已連續十多天無本地新增病例,康文署決定5月6日和11日分階段重新開放部分康文設施。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5月6日,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趨於緩和,香港歷史博物館重新開放,重開第一天,參觀者較少。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5月6日,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趨於緩和,香港歷史博物館重新開放。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5月6日,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趨於緩和,香港歷史博物館重新開放,重開第一天,參觀者較少。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5月6日,香港灣仔星街餐廳生意漸旺。香港隨著疫情緩解,已連續十多天無本地新增病例,政府逐步放寬社交限制,周五起放寬「限聚令」,餐廳每檯可以坐最多八人,酒吧也將重新營業。中新社記者 洪帆 攝

星街小區是時尚餐飲娛樂集中地,由日街、月街、星街及永豐街組成,並以太古廣場三座為中心。百多年前,星街小區是香港首間發電廠的所在地,隨著城市的發展,不少年輕企業家、藝術家及設計師陸續在此創業,令這裡成為一個匯集歐美餐廳、時尚精品店及型格藝廊的休閒熱點。

其中星街的東端至聖佛蘭士街,而西端至萬茂裡,中段的星街與永豐街成直角交架。近年來,這裡成為文青喜歡流連的地方。在金鐘與灣仔人來人往的日、月、星街區,別致的環境總會吸引途人不經意停下腳步,享受片刻休閒。中新社記者 洪帆 攝

在時尚潮店林立中,唯一一家老店鋪特別引人注目,屹立在日、月、星街65年代德如茶餐廳,以鐵皮屋大排檔起家,不少食客都鍾愛他懷舊老店風味。在金鐘與灣仔人來人往的日、月、星街區,別致的環境總會吸引途人不經意停下腳步,享受片刻休閒。中新社記者 洪帆 攝

相關焦點

  • 新冠疫情明顯好轉 香港歷史博物館再次重新開放 (1/12)
    新冠疫情明顯好轉香港歷史博物館再次重新開放 (1/12) "← →"翻頁
  •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將重新開放(2)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7月28日 (外代二線)(9)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將重新開放 7月27日,工作人員在英國倫敦的自然歷史博物館清潔一具藍鯨的骨架。 受新冠疫情影響關閉數月的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將於8月5日重新對外開放。
  • 重新開放的山東博物館:歷史文化的逐漸復甦
    山東博物館的前身是成立於20世紀初期的濟南廣智院和20世紀40年代初期的世界紅萬字會濟南母院,兩處院落都收集了大量的珍貴文化藏品。建國後的1954年,山東省將這兩處文化館舍合併規劃成立山東省博物館,山東省博物館成立後一方面承擔向社會公眾開放普及歷史文化知識的責任;另一方面又主持發掘了大量山東省境內的歷史遺蹟。
  • 陝西歷史博物館限流開放
    ↑3月25日,遊客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參觀。當日,陝西歷史博物館面向公眾限流開放,博物館目前採取預約參觀的方式,每日參觀限額2000人次,暫時不接待團隊參觀、不提供人工講解。按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博物館的運營管理規定,陝西歷史博物館開展了館區及展廳消毒,檢測遊客體溫,查看身份證、健康碼及預約信息,指導遊客自主參觀等相關工作。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3月25日,遊客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參觀中華彩陶展。↑3月25日,陝西歷史博物館工作人員為開館做準備工作。↑3月25日,遊客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國寶廳內參觀。
  • 疫情稍緩 香港迪士尼重新開放
    (電視通稿·海外·社會)疫情稍緩 香港迪士尼重新開放(電視通稿·海外·社會)疫情稍緩 香港迪士尼重新開放(1』57」)編輯:郭 琳審稿:宋一喆終審:鞠曉燕一讀:吳 念正文:【解說】18日上午10點,在遊客的歡呼聲和響徹樂園的悠揚樂聲中,關閉近5個月的香港迪士尼樂園重新開放,迎接遊客。
  • 肖谷《疫情記事》昨日入藏上海歷史博物館
    圖說:《疫情記事》內頁 官方圖昨天,著名畫家、原上海油畫雕塑院院長肖谷將30張《疫情記事》白描速寫捐贈給上海歷史博物館,上歷博副館長裘爭平代表館方接受了這一套富有紀念意義的捐贈。此前兩個月裡,畫家肖谷在速寫本上畫下了自己的城市見聞,為這個特殊的春天存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過去的這段日子變得與眾不同。作為藝術家,他認為需要為回顧這場轟轟烈烈的抗疫鬥爭提供了一個視角,用線條印刻世相。於是,這部《疫情記事》以平民心態與視角、樸素大方手法、樂觀幽默態度和海派表達方式,描繪了他在疫情期間的所見所聞。
  • 國際博物館人「雲上對話」:疫情下博物館的力量
    新冠病毒影響著全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也包括我們所熱愛的博物館行業。國際博協5月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在疫情的衝擊下,全球83%的博物館將大幅消減活動項目,30%的博物館將裁員,13%的博物館可能會永久關閉。疫情之下博物館何去何從?開放、財政、人員有哪些困境?展覽、教育、研究會發生哪些轉向?當線上活動成為主流,博物館能否超越線上?
  • 香港出現第三波新冠疫情,全港中小學提前放假
    【環球時報記者 凌德】香港正迎接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繼9日新增 42例確診病例後,10 日再新增 38 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本輪疫情「令人擔心」,確診數可能呈幾何倍數增長。
  •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重新開放 紀念第26任總統
    經過歷時3年總投資4000萬美元的全面整修,修繕一新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正門和羅斯福大廳將於27
  • 全美多地新冠疫情出現明顯反彈趨勢,紐約多所學校被重新關閉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10月5日報導,根據對美國所有50個州以及華盛頓特區和波多黎各的新冠疫情趨勢進行的分析發現,過去兩周來,美國有33個州和波多黎各的新增確診病例都出現增長。目前,美國7天平均新增病例數已經是8月22日以來的最高水平,更何況按照此前包括安東尼·福奇教授在內的專家均警告,在美國單日新增病例仍然有4萬左右的情況下,秋冬季疫情防控難度只會更大。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分析還指出,美國有25個州的單日檢測陽性率都在上升,包括華盛頓特區以及另外35個州的住院率增加,18個州的單日新冠死亡病例數也在增加。
  • ...香港島|公共設施|新冠肺炎疫情|香港中央圖書館|維多利亞公園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公共設施再度重開:市民防疫未放鬆中新社香港5月6日電 題:疫情下香港公共設施再度重開:市民防疫未放鬆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5月6日,已暫停關閉44天的香港電影資料館再度重開,住在香港島東區一帶的市民林先生當日上午即前往參觀。
  • 英國國家美術館成為疫情隔離期後倫敦首個重新開放的大型博物館
    位於倫敦的英國國家美術館成為疫情隔離期後倫敦首個重新開放的大型博物館,將於7月8日重開營業。重開後的英國國家美術館將展出經過兩年修繕後的館內最大展廳,以及近期收藏的三幅作品。凡·代克的著名作品《馬背上的查理一世》也將在修復後重新與人們見面。
  • 多國博物館陸續重新開放(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 抗擊疫情期間,不少國家都在努力平衡經濟開放與疫情防控。一些國家的博物館逐步科學有序開放,同時加快推進數位化建設,相關行業步入穩步復甦軌道。 多重防疫措施保障遊客安全 位於柏林市中心的德國歷史博物館進門處,「保持1.5米距離」的告示和酒精洗手液盒異常醒目。德國的許多博物館自重新開放以來,不僅要登記參觀者信息,有的還停止使用語音導覽器以及常設展區的聽筒設備。通常,一名參觀者在展櫃前近距離停留過,工作人員就會在下一名參觀者到來之前用消毒溼巾進行清潔。
  • 臺北大稻埕:「沒有城牆的城市博物館」將再次開放歷史「秘境」
    新華社臺北6月6日電(記者石龍洪、陳鍵興)老街刻畫往日風華,前人生活樣貌至今留續,臺北大稻埕被譽為「一座沒有城牆的博物館」。今夏,這裡將再次向民眾展示不為人知的歷史「秘境」,再現這個臺北早期聚落的「舊顏」。
  • 關於新冠來源、若疫情「重燃」再封城等問題,希臘人如何說?
    一方面,從今天開始,希臘邊境重新開放,全國博物館、季節性酒店、公園、溫泉桑拿中心和健身房重新開門;另一方面,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希臘民眾對如何在防控疫情和發展經濟這兩方面保持平衡感到矛盾,更有為數不少的民眾對新冠病毒的來源和嚴重性表示懷疑。希臘全國各地的博物館因新冠疫情關閉了近3個月後,終於可以在6月15日重新開放。
  • 加拿大魁北克省新冠疫情二次暴發 劇院再次被關閉
    圖:Getty海外網9月30日電據加拿大CTV新聞等媒體消息,魁北克省將於當地時間9月30日零時起,在部分區域實施嚴格的社交接觸新措施,以遏制新冠疫情在其最大城市的傳播,包括大蒙特婁地區(包括拉瓦爾和南岸)、魁北克市地區和喬迪耶·阿巴拉奇地區在內的區域被列為紅色最高警戒區域。
  • 英國:簡·奧斯汀故居博物館進行聖誕裝飾,計劃再次向公眾開放!
    2020年11月27日訊(具體拍攝時間不詳),英國漢普郡Chawton,簡·奧斯汀故居博物館工作人員在屋內進行聖誕裝飾,準備今年第二次向公眾開放,如果疫情限制減弱,博物館計劃於12月3日重新開放,遊客可以再次身臨其境。
  • 美國華盛頓主要博物館再度因疫情關閉
    美國史密森學會宣布,自當地時間11月23日起,其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下屬博物館、藝術館以及國家動物園因新冠疫情再度關閉,重新開放日期將另行通知。圖為11月23日,位於華盛頓國家廣場的國家藝術館。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美國史密森學會宣布,自當地時間11月23日起,其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下屬博物館、藝術館以及國家動物園因新冠疫情再度關閉,重新開放日期將另行通知。圖為11月23日,位於華盛頓國家廣場的雕塑園。
  • 在香港歷史博物館細品香港民俗
    在香港歷史博物館細品香港民俗>1/6) "← →"翻頁 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漆鹹道南
  • 國內博物館陸續恢復開放,然而國外博物館才相繼開始閉館……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的各文博單位相繼閉館。不過熱衷逛博物館的小夥伴們紛紛寄情於「雲遊」博物館,雖然足不出戶,好在仍然可以滿足大家看展覽的樂趣。 點擊領取更多 有趣又實用的免費文博資源 最近,比線上觀展更令人欣慰的是,隨著疫情情勢好轉,線下的文博單位開始逐步有序地恢復開放。 疫情防控期間,文博單位如何有序開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