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老人,在日本皇宮前掩面而泣

2021-01-07 旅順老李頭

2019年5月26日上午,在日本東京皇宮正門二重橋前,一位中國老人掩面而泣。他為何落淚呢?他因見不到近在咫尺的唐井碑而悲傷。

這位79歲的老人叫王仁富,吉林省白城人,1941年出生。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白城師範學院原圖書館館長教授,著名的唐井碑研究學者。

碑石上的刻字

唐鴻井碑,是旅順黃金山下一塊十多立方米大的天然巨石。開元二年(公元714年),唐冊封「渤海」使臣鴻臚卿崔,在靺羯首府(敦化)圓滿完成冊封使命後,返京途中再次行經旅順的時候,為紀念「渤海歸唐」先在黃金山下打了兩口井,史稱鴻臚井。在井邊一塊天然巨石上刻下「持敕節宣勞羯使鴻臚卿崔忻井兩口永為記驗開元二年五月十八日」29字刻文,史稱唐鴻臚井碑。29字刻文使這塊普通巨石成為 「渤海」歸唐的實物驗證,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具有主權意義的重要文物,受到歷代的重視和保護。僅明清間就有5位官員在上面題詞紀念,清代的劉含芳為保護刻石修建了碑亭。唐鴻臚井碑是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歷史見證,是東北地區唯一的一塊唐碑,是旅順歷史上最為閃光的一幕。

1908年日本海軍掠走了鴻臚井刻石碑亭藏入日本皇宮

1908年,國寶唐鴻臚井碑和碑亭一起被侵佔旅順的日本海軍掠奪到東京。4月30日,以日俄戰爭「戰利品」名義藏入皇宮。時至今日,沒有一個中國人見過唐鴻臚井碑。

1994年11月7日,王仁富第一次考察鴻臚井遺址

1994年11月7日,王仁富第一次考察旅順黃金山北麓的唐鴻臚井碑遺址,沒有看到祖先留下的國寶。看到的卻是在碑石的舊址上,日本海軍中將富岡定恭題寫的的高大的「井之遺蹟」碑。面對這座恥辱碑,王仁富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他默默地流下了眼淚,也立下了為唐碑回歸貢獻餘生的心願。從此他加入了唐鴻臚井碑研究的隊伍,走上一條坎坷的研究,講學、追石之路。

王仁富的研究成果
王仁富做學術報告
央視介紹王仁富的事跡

王仁富著書立說,應邀到各地講學,特別是媒體對此事的關注,讓很多人知道了日本海軍掠走唐碑這件事情,同時也有很多人在關注此事的進展情況。

皇宮回信信封

2011年,日本311地震,王仁富寫信關心唐鴻井碑的情況。6天後,即2011年6月17日,負責日本皇宮事務的宮內廳長官羽毛田信吾,給王仁富教授復函。感謝他為日本311地震捐款疊鶴的友好慰問外,還明確無誤的報告了日本皇宮內唐鴻臚井碑平安的好消息。王仁富歡迎羽毛田信吾長官先生訪問白城,他也準備訪問日本皇宮。但是,到了日本,只能在遊人可以接近皇宮二重橋的地方,面對唐井碑深情的遙望,近在咫尺,只能望而卻步,豈能不讓人憂傷。

王仁富已是80歲的老人,對他來說,萬家燈火的時候,思念至今還飄零在日本皇宮裡的唐鴻碑。每一抹斜陽,都望眼欲穿;每一個佳節,都黯然神傷;每一場秋雨,都淚溼衣衫;每一路春風,都抱有希望。他一直感嘆:子孫不武,唐碑受辱。他用行動表明:唐碑,中國沒有忘記;回歸,我們正在努力!

2014年大連鴻臚井研究會成員在遺址舉行刻石誕生1300周年紀念活動

在王仁富執著的愛國精神感召下,很多人加入研究隊伍,走上追石之路。作為鴻臚井碑誕生地的旅順人,更有責任將國寶唐碑的研究,追石進行下去。為此,我製作了課件《千年鴻臚井,百年強國夢》。為此還寫了一首長詩《我站在黃金山下》,最後一小節寫到:

我知道:

追討國寶的路並不平坦,有人竟聲稱「唐碑」是日本的國有財產。有人竟荒謬地認為索還國寶是製造反日的麻煩。

我清楚:

追討國寶的路任重道遠,不能靠憤怒的情緒和一陣吶喊,也不能靠散兵遊勇的個體作戰,千百萬人的力量可以倒海排山。我們需要走法律程序和強有力的外交手段。

我堅信:

追討國寶的路希望在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文明古國一定會雄豪偉岸。

到那時:

唐碑回歸就不是空談,流失百年的國寶就會重新回到它的故國家園。

到那時:

假如姓崔的老人地下有知,也會悲喜交加淚打長衫。

2014年王仁富教授同本文作者在鴻臚井遺址

相關焦點

  • 日本宣布投降的前夜,上千日本兵衝進日本皇宮切腹,場面像屠宰場
    但此時,大批日軍湧進皇宮,到處尋找那段錄音,而以更有甚者,開始瘋狂的衝擊日本皇宮,頓時槍聲、哭聲四起,一片大亂。當然最終錄音並未找到。 就在那天晚上,皇宮外有很多日本武士,在皇宮門前選擇剖腹自盡,一方面是為了表達自己對天皇的忠誠,另一方面也是表達不服輸。還有的在皇宮門前用手雷自盡,一個晚上,日本皇宮門前變得像一個屠宰場一樣,到處都是切腹自盡,日本人連馬都不放過,用刺刀把軍馬全部戳死,日本人稱這是「玉碎。」
  • 中國民間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討文物,現藏皇宮
    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日前通過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致函日本天皇明仁和日本政府,要求日本迅速歸還所掠中國文物「中華唐鴻臚井刻石」。這是中國民間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討文物。 「中華唐鴻臚井刻石」是日本從中國掠奪的最具分量的文物之一,現藏日本皇宮。
  • 為什麼說: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前一晚,皇宮外面變成了「屠宰場」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德國、日本和義大利三個軸心國為主導的一場侵略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涉及面積最大、受害人員最多的一次戰爭!無論是侵略者還是反侵略者,傷亡都十分的慘重,尤其是戰爭的核心區域亞洲和歐洲!
  • 日本優秀小說《源氏物語》的作者是日本皇宮中的一個寡婦嗎?
    《源氏物語》大約創作於十一世紀初,它被譽為世界文學長廊的經典之作,這是因為《源氏物語》不僅對日本文學史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還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說。這部作品如此耀眼奪目,但是書的作者卻是不為眾人知。據說這部書的作者是日本皇宮中的寡婦?事實真的如傳言所說嗎?
  • 日本投降前一夜,數千日軍士兵衝進日本皇宮,場景就像屠宰場
    1944年8月14日晚,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前一天晚上。東京市爆發了騷亂。數千名日本士兵直接包圍了皇宮,然後衝了進去。原來,一些日本軍方已經知道天皇會宣布投降。他們不願意承認日本戰敗的事實,想用武力控制局勢,迫使天皇繼續戰鬥。這群日本人瘋了。為了戰鬥,他們毫不猶豫地挑戰皇帝的權威。
  • 中國老人在公園,日本老人在工作
    下車以後,第一次來日本的同事更是震驚,年紀這麼大的老頭還在開車工作,這真的是日本嗎?!我很理解他震驚的原因,在很多國人眼中,日本是一個發達國家,有良好的養老保險制度和年金制度,老人即便是不工作,同樣是可以養活自己。但是在很多場合,都能夠看到老人工作的身影,從進入日本的開始。
  •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前夜,數千日軍衝入皇宮,不久皇宮如屠宰場
    二戰時期的日本就是相當瘋狂的,他們仗著自己的高精武器和武士道精神,不斷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把榮譽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為了保全天皇的顏面,他們願意以死相抗。就在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前夜,數千日軍衝入皇宮,不久皇宮如屠宰場,你知道那一晚日本皇宮發生了什麼?
  • 【日本皇宮宣告第一皇位繼承人】當地時間11月8日上午,日本皇宮...
    2020-11-08 16:11:38來源:FX168 【日本皇宮宣告第一皇位繼承人】當地時間11月8日上午,日本皇宮舉行「立皇嗣宣明儀式」,正式宣告現任天皇的弟弟秋筱宮文仁親王為第一皇位繼承人。
  •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皇宮,其中有個皇宮一直保存至今!
    未央宮有六個紫禁城那麼大,其建築形制深刻影響了後世宮城建築,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宮城建築的基本格局。東漢末年,因為董卓被誅引發了在長安城內的激烈戰爭,未央宮被嚴重破壞。西晉時期晉愍帝修復未央宮,改名太極殿。前趙時期,趙昭文帝劉曜對長安宮室進行了較大規模的修建。後趙時期,趙武帝石虎下令修長安未央宮。前秦時期,把未央宮作為皇宮。
  • 偽滿皇宮博物院 要把自己活成一個「動詞」
    但近年來,偽滿皇宮博物院的建設者們以「做中國博物館 景區創新運營的領跑者」為發展目標,積極擁抱網際網路時代的技術變革和業態變革,充分展現新時代文博事業的新氣象新作為,以「博物院到底還可以做什麼」的自我追問,驅策自己不斷探索和拓展博物院的功能邊界。「偽滿皇宮博物院」要把自己活成一個「動詞」!
  • 有日本「故宮」之稱的日本皇宮,一般不對外開放,顯得神秘莫測
    在日本東京市中心,有一座面積很大的園林式建築,這就是有日本「故宮」之稱的皇宮,一般不對外開放,顯得神秘莫測的。日本皇宮是天皇的生活起居之地,整個皇宮被護城河環繞,佔地2.3萬平方米,是公元1590年由德川幕府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修築。
  • 綻放櫻花季,2020東京旅行清單,日本皇宮與中國故宮有啥區別?
    東京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龐大城市,人口超過一千萬。它是日本的首都,擁有許多有趣,歷史悠久和古怪的景點。從世界上最大的金槍魚拍賣行和故宮到機器人餐廳和吸血鬼咖啡館,東京確實為每個人提供了可供參觀的東西。這裡的金槍魚拍賣為世界上大部分壽司供應提供動力,這確實是一個值得一看的景象。您還可以看到在Tsujiki出售的最大金槍魚模型-重達500千克(1,100磅!)。除了新市場之外,築地的舊市場仍然有很多餐館和商店。儘管現在所有活動都在豐洲市進行,但您仍然可以前往那裡吃飯並環顧四周。確保提前到達以擊敗人群(特別是在星期六)。
  • 日本老人養老觀念與中國老人截然不同,值得反思
    有一部分老年人很愛研究和學習,比如說用Excel作畫的那位72歲日本老爺爺。為什麼這些日本老年人可以活得如此灑脫與自由,還是思想觀念上的不同。現在,這樣的老人在中國也越來越多!日本很多學校的體育課上,就會有這樣一個經典的疊羅漢活動,用來培養孩子的集體主義觀念。
  • 我國最大的「金雞」鑽石,價值達到了幾百億,疑似在日本皇宮?
    人的欲望是一個無底洞,貪婪的心是永遠無法滿足的,日本當年在侵華戰爭中搶走了我們無數的寶物,不僅如此,還有那些歐洲的殖民強盜們亦是如此。而更讓人氣憤的是,這些東西居然被展示在博物館內,更是標註著是列強們的國寶。
  • 日本「下流老人」為中國敲響警鐘
    導讀: 日本老人不大理解中國老人為什麼要幫子女帶孩子。為日本經濟繁榮貢獻了一生的老年人需要的是一個可以安全、安心地度過晚年的場所,如何使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這是日本政府乃至整個日本社會需要長期面對的重大課題。其經驗教訓值得已經步入老齡化的中國加以借鑑。
  • 永利皇宮路氹已成為澳門拳擊文化輸出的一個重要窗口
    永利皇宮名仕賽?2018 IBF絲路冠軍聯賽是IBF與永利皇宮第二次攜手,共同打造面向全球精英人士的頂級拳賽。2018年春節期間,IBF與永利皇宮首次以職業拳賽+高端晚宴的形式推出「永利皇宮名仕賽」,依託2017 IBF絲路冠軍聯賽總決賽搭建起拳擊精英與澳門精英人士之間溝通交流的高端平臺。「永利皇宮名仕賽」一經推出便得全球拳擊精英人士和粵港澳大灣區社會各界精英的深厚興趣和高參與度。
  • 生了4胎還是女孩,日本皇后鬱悶極了,在皇宮中默默做一件事
    日本天皇尚如此,平民百姓更是遭受數不清的非難、歧視和謠言。▲年輕的良子比裕仁壓力更大的自然是皇后良子,這個天皇親王的女兒,從小教養不俗,喜歡安靜地繪畫,17歲從皇家學院一畢業就與皇太子裕仁訂婚了。從此開始接受皇宮禮儀的學習,4年後過上皇宮女人的生活,安靜、優雅,不出宮門,一心生孩子,服侍天皇,就是她的生活全部。
  • 日本人逛中國公園,見到這一幕很疑惑:中國的老人都不用工作?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也是許多外國人旅遊的首選之地,都說近水樓臺先得月,那麼靠近我們的國家就更喜歡來我國旅遊了。 前一段時間就有一位日本人來中國旅遊,當他走到當地的公園,看到這樣一幕的時候,就讓他感到非常的疑惑,心裡就在想:他們都找不到工作?
  • 日本皇宮舉行儀式 宣告天皇弟弟為第一皇位繼承人
    海外網11月8日電當地時間8日上午,日本皇宮舉行「立皇嗣宣明儀式」,正式宣告現任天皇的弟弟秋筱宮文仁親王為第一皇位繼承人。綜合日本《朝日新聞》等媒體報導,當天,日本天皇德仁正式向國內外宣布了秋筱宮文仁親王為「皇嗣」的地位,而秋筱宮的長子悠仁則成為第二皇位繼承人。
  • 南京前湖城牆發現600年前皇宮水道(圖)
    現代快報記者 胡玉梅  市民  城牆環境整治後露出神秘「結構」  昨天下午,現代快報記者趕到了前湖城牆現場。今年8月8日,城牆全面開放的時候,前湖段城牆的登城口是一個特殊的鋼架結構。如今,這一段城牆已經圍擋起來。  「那個石砌結構,就在鋼架結構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