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款入門級SSD PK:性能差異竟這麼大!-入門級,SSD,固態硬碟,影馳...

2020-12-27 快科技

SSD固態硬碟,說白了就是由主控晶片、快閃記憶體顆粒、緩存單元組合而成的一塊電子集成板,其中最有技術含量的核心技術,莫過於主控,它決定著SSD性能的優劣,而採購成本最高的無疑是快閃記憶體顆粒,大約佔總體的70%。

如今的主控技術越來越成熟,但隨著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價格不斷飛漲,所有品牌的SSD都是「高歌猛進」,讓許多有裝機打算但預算不足的玩家不得不選擇入門級廉價SSD。

市面上的入門級SSD產品有很多,到底應該如何選擇性價比較高的產品呢?趁著618電商折扣的時機,我們選擇6款電商平臺銷量較高的入門級SSD,進行一番PK。

這些SSD都使用了主流的SATA接口,容量也均是120GB,做個系統盤或者日常辦公生活基本整好,對存儲空間需求較高的還可以再搭配一塊機械盤。

6款產品分別是金士頓UV400、金泰克S300、臺電S500、聯想SL700閃電鯊、七彩虹SL300、影馳鐵甲戰將120,價格329元-429元不等,其中最便宜的是七彩虹,最貴的是金士頓。

測試前我們對6款產品進行了拆解,以確定其主控、快閃記憶體等元器件型號(當然保修就沒了)。

通過拆解我們發現,6款產品中慧榮SM2258XT主控佔據多數,而金士頓用的是Marvell 88SS1074,影馳則用了群聯PS3111-S11。

除了金泰克S300、金士頓UV400,其他產品均採用了內置緩存的方案。

下邊開始測試:

第一項:CrystalDiskMark

CrystalDiskMark是一款簡單易用的硬碟性能測試軟體,但測試項目非常全面,涵蓋持續讀寫、512K和4KB數據包隨機讀寫性能,以及隊列深度(Queue Depth)為32的情況下的4K隨機性能。隊列深度描述的是硬碟能夠同時激活的最大IO值,隊列深度越大,實際性能也會越高。

持續讀寫性能測試中,所有產品的讀取速度都達到了550MB/s左右的SATA頂尖水平,只有聯想的略低,而差距主要體現在持續寫入環節,影馳鐵甲戰將120、臺電S500都跑出了475MB/s,和其他四款產品拉開了較大差距。

4K隨機讀寫性能測試中,所有產品水平基本相當,只有金士頓的寫入略低,證明群聯、慧榮等內置緩存的主控方案已經相當成熟。

第二項:AS SSD Benchmark

AS SSD Benchmark與CDM測試軟體類似,涵蓋了持續性讀寫、單線程4KB隨機讀寫、64線程4KB隨機讀寫以及磁碟尋道時間等關鍵數據的測試,最後還會根據公式將成績標準化,能比較科學的反映固態硬碟的真實性能。

持續讀寫表現與在CrystalDiskMark中的基本保持一致。

隨機讀寫落差很大,都不是很平衡,只有影馳鐵甲戰將120較為突出。

影馳憑藉隨機性能領先,取得了更高的總分,突破1000大關。金泰克S300的表現也值得肯定。

第三項: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除了基本的讀寫性能測試外,還可設置數據的壓縮率,以此檢驗SSD處理壓縮數據的能力,是否會在讀寫被壓縮數據時增加延時。

我們將軟體的數據壓縮率設置為46%,模擬應用程式的壓縮率。軟體將最終成績分別以讀取分數、寫入分數以及總分的形式呈現。

6款產品的三項成績都和AS SSD的水準持平。

經過三輪測試我們可以看出,參測的入門級120G SSD性能有著明顯的落差,不過好在都達到了合格水平,日常使用沒有任何問題。

比較驚豔的是影馳鐵甲戰將120,在幾項測試尤其是4K隨機讀寫性能測試中保持了較大的領先優勢。

經歷了市場的檢驗和企業運作的變化,目前市面上的SSD主控陣營也已經基本穩定下來:美系Marvell、韓系三星、臺系群聯和慧榮。各大品牌不斷有新的技術與產品誕生,而經過這次6款產品的測試,希望能夠為大家選購入門級SSD提供一些幫助。

相關閱讀: 8GB內存!蘋果開始測試全新iPhone:終去劉海是這樣曝摺疊iPhone送樣至富士康:要求10萬次摺疊測試坦克300 25%偏置碰撞視頻曝光!網友:不愧叫坦克外形無槽點!蘋果大革新iPhone加速:起步價都要過萬世界最快SSD銷量悽慘:官方不離不棄蘋果M1運行Windows 10性能測試!這結果讓高通不敢看

- THE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快科技

#固態硬碟#主控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599-699元入門級!6款256GB SSD性能PK(全文)_固態硬碟_固態硬碟...
    599-699元區間,6款入門級256GB SSD性能PK    今天599-699元入門級256GB SSD的來歷:    OCZ現在有「親爹」東芝做後盾,擁有主控和原廠快閃記憶體資源優勢,推出這款入門級SSD。    威剛SP600、創見SSD340、宇瞻AS510S--這三個廠家均具有臺系內存製造背景,有深厚沉澱的內存以及存儲產品研發、生產經驗。它們更熟悉中國大陸市場行情,了解大陸消費者需求,早早推出高性價比的入門級256GB SSD。
  • 什麼是ssd固態硬碟 ssd固態硬碟優缺點【詳解】
    【ssd固態硬碟】ssd固態硬碟是什麼意思 ssd固態硬碟好處介紹 ssd固態硬碟是什麼意思 對於固態硬碟很多朋友都很陌生,固態硬碟也由於機械硬碟高價導致再來一個具體的例子,一款120G的固態硬碟,要寫入120G的文件才算做一次P/E。普通用戶誇正常使用,即使每天寫入50G,平均2天完成一次P/E,那麼一年就有180次P/E。大家可以自行計算3000個P/E能用幾年,相信到那時候,固態硬碟早就被你換成別的什麼新奇玩意了。
  • U2接口成趨勢 影馳旗下首款U2 SSD曝光
    隨著U2接口產品的量產和問世,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設計並推出旗下的首款U2固態硬碟。    近日,海外媒體曝光了一張關於影馳U.2 SSD的PCB諜照。  根據目前U.2接口規範,接口帶寬已經達到了32Gbps,支持NVMe協議,同時供電能力也提高了,這都有助於提高SSD性能。
  • 對於SSD行業有什麼重要意義_臺電 幻影NP800 M.2_固態硬碟...
    HMB SSD就是DIY業內應性價比而生的產物,是一種針對入門級無DRAM方案的高效能技術。HMB SSD中的HMB是什麼?  HMB(Host Memory Buffer,主機內存緩衝器) 顧名思義,即為提供一套機制,讓主機端(Host)可以將目前不須要用到的內存資源,通過NVMe協議提供給SSD使用。
  • SSD死機卡頓怎麼辦 固態硬碟使用詳解
    其實固態硬碟的死機現象並不是集中表現在SSD上,而是整個關係到硬碟方面的問題,很多用戶認為死機本身是固態硬碟的毛病,我們在今天文章中也一起來分析一下關於系統死機究竟是什麼方面的問題。    會出現這些情況的原因在於,在我們重啟時,SSD可能正在傳輸數據,由於我們重啟的動作把傳輸打斷,數據便有機會出錯,這樣的操作同樣會對HDD和SSD造成影響    我們在很多片技術文章中都提到過,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的最大的寫入區別就在於:必須先擦出某索引區的文件,然後在寫入操作,而機械硬碟則可以直接覆蓋。
  • 讓SATA SSD留在塵土,高性能Nvme協議固態硬碟選購指南
    說到Nvme固態,想必很多數碼愛好者們並不陌生。從一開始高端玩家們的玩物,到如今「飛入尋常百姓家」,中間不過經歷了2年左右。2018年,3D NAND技術已走向成熟,Nvme固態也已經是白菜價。然而,不少廠商也想分固態硬碟的一份羹,導致雜牌泛濫,表面固態層出不窮。
  • 給我一分鐘 讓你的SSD快上天_影馳 HOF M.2 NVMe_固態硬碟小Z聊...
    固態硬碟早已經不是新興事物,隨著今年價格的大幅下降,相信已經有不少的小夥伴升級了固態硬碟吧,其實還有不少使用小技巧並沒有被大家重視起來,導致無法享受到SSD帶來的極速體驗,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傳授兩個小技巧,讓你的SSD快到飛起
  • 入門級均衡為上 宇瞻Proll AS510S SSD評測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帶來了一款來自於臺灣宇瞻品牌的Proll系列 AS510S,這款產品擁有不俗的硬體配置以及極高的性價比,下面就來讓我們一同看一看這款產品的相信情況,是否是如今市場上一個很明智的選擇。  第2頁外觀設計體驗產品整體風格  低價格、高性能、大容量是如今消費者選擇固態硬碟的核心思想,宇瞻Proll系列固態硬碟可以說就是這樣一款在各方面做均衡的產品。
  • 你真的認識M.2 SSD嗎?一文看懂M.2固態
    自2015年以來,諸多廠家都相繼推出了基於M.2接口的固態硬碟。而M.2 SSD 又分為SATA和PCI-E兩種,雖說長得一模一樣但是性能卻是差之千裡。而且有些主板的M.2接口不一定對其支持,所以買錯的話,會造成很大麻煩。
  • 16nm入門級神器 英睿達BX100 SSD首測
    英睿達MX200、BX100為今年美光殺向SSD市場的兩把利劍,其中MX200定位主流級別,BX100則為入門級別,可以說後者適合更為廣泛的工薪階層和大學生群體,實為高性價比的超值產品。今天ZOL SSD頻道為大家帶來的這款入門級神器的500GB SSD首發評測。
  • 老電腦煥發第二春 看影馳SSD如何拯救它
    老舊的IDE接口硬碟準備升級的新裝備    老IDE 40G硬碟必須換掉,速度實在太慢,換上影馳鎧甲戰將系列128GB的SSD,老夥伴能不能脫胎換骨就看它的了。影馳鎧甲戰將128GB固態硬碟影馳logo再度進化
  • 不足300元普及價格 8款128GB SSD推薦
    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SSD整體價格不斷下降,乃至於今天要介紹的8款120-128GB入門級SSD,它們當中的6款售價不超過300元,給了消費者一個更容易接受的入門門檻。    編輯點評:浦科特M6V 128GB SSD主要面向對品質有高要求的入門級用戶,它在入門級SSD的性能當中處於上遊,綜合性價比較為出色。並且浦科這款SSD還支持PlexTurbo加速技術,平均故障間隔時間150萬小時,廠家為它提供3年質保服務。
  • 強刷BIOS,支持NVMe SSD引導,大華C900固態硬碟讓老電腦煥發新生
    對於一些老電腦升級,只要是主板支持UEFI啟動,那麼都可以通過更新主板BIOS或手動刷入NVME模塊來實現nvme ssd固態硬碟來做windows10系統啟動盤。實現更快更流暢的開機體驗和操作運行。之前老電腦開機時間平均在40s左右,裝上大華c900做啟動盤,開機時間只需要5~8s左右。
  • 全面邁入TB級時代 創見SSD370固態硬碟評測
    同時伴隨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廠商開始推出了大容量的固態硬碟產品,起始容量已經從過去64G發展到現在旗艦產品容量都從256G起步,更多的用戶了解到固態硬碟的好處與必要性,大容量產品也被用戶更廣為接受。而今眾廠商的固態硬碟也全面進入了TB級時代,越來越多的TB級固態硬碟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 入門咋選 7項對比評優秀256GB固態硬碟_金速 K9(256GB) _固態硬碟...
    其實不難理解,128GB固態安裝完系統剩餘空間已所剩無幾,為此256GB容量產品將在今年變成主流。  選購方面,筆者推薦正在做促銷活動的金速K9系列SSD,採用慧榮SM2246EN主控,精選原廠20nm MLC顆粒,使它在性能、穩定性上得到了有力保障,最為關鍵的是,這款產品真的相當便宜。
  • PCIE+RGB燈 影馳HOF名人堂SSD評測(全文)_影馳 HOF PCIe AIC_固態...
    那麼,此款影馳HOF PCI-E AIC RGB固態硬碟的具體性能究竟如何,我們一起來看。TxBENCH       通過綜合二者測試,我們可以看到影馳HOF PCI-E AIC RGB固態硬碟的最大連讀讀取性能為3370MB/S左右,而最大連續寫入性能則在3050MB
  • Win7福音 如何在NVMe SSD上裝Win7系統_影馳 鐵甲戰將M.2 PCI-E...
    發熱量大還好,廠商自會研究出對策,例如M.2 SSD散熱片的出現,傳聞影馳下一代NVMe SSD新品也集成了兩項黑科技以解決發熱問題。那麼安裝系統難的問題呢,初入NVMe SSD平時又不怎麼關注DIY的玩家只能束手無策嗎?
  • 5款PCI-E/M.2 SSD體驗:目前SSD最快速度?-SSD,固態硬碟,接口...
    勢如破竹的固態硬碟,打破了溫徹斯特結構的機械硬碟多年來在電腦硬體領域的統治。數倍於機械硬碟的固態硬碟傳輸性能,讓我們重新學習了什麼叫木桶效應。經歷多年來的發展,硬碟存儲市場,固態硬碟已成主導。性能與容量齊飛,固態硬碟以讓人瞠目結舌的速度發展著,無疑是電腦硬體的一個增長極。
  • 超耐久+掉電保護 影馳SSD帶來雙重保障
    影馳超耐久測試    為了減少偶然性,超耐久測試中採用了3塊影馳戰將120GB固態硬碟分別在同時進行擦寫測試,我們都知道,影馳戰將120GB固態硬碟是一款定位入門的產品,在規格上並非產品線中最出色的,下面就來看看最入門的產品在耐久測試中的表現如何。
  • Goodram推出入門級PX500系列M.2 NVMe SSD
    隨著固態硬碟從 SATA 轉向 M.2 接口,近年來陸續有許多存儲廠商加入了這一領域。本周,Goodram 就發布了 PX500 系列 M.2 NVMe SSD 。作為一款入門級產品,其採用了慧榮的 SM2263XT 主控 + 3D TLC 快閃記憶體的方案,可選 256GB / 512GB / 1TB 容量,支持 NVMe 1.3a 協議、端到端數據保護、L1.2 低功耗模式、AES-256 加密等現代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