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9-699元入門級!6款256GB SSD性能PK(全文)_固態硬碟_固態硬碟...

2020-12-15 中關村在線

1殺價聲四起 新599元256GB SSD上市

    600-700元可以買什麼?一顆i3 4130雙核處理器、一塊3TB臺式機硬碟,或者一塊256GB SSD。這個價錢在去年買的是128GB SSD,我們在感嘆SSD迅猛降價之餘,它們的性能也有大幅提升。今天我們進行的6款256GB SSD性能PK,既有來自快閃記憶體原廠的「親生子」,也有來自內存製造背景、專業生產SSD的廠商。


599-699元區間,6款入門級256GB SSD性能PK

    今天599-699元入門級256GB SSD的來歷:

    OCZ ARC100--OCZ被東芝收購的首款之作,OCZ此前長期受快閃記憶體供貨制約影響,遲遲沒有推出入門級SSD,在得屌絲者得天下的大陸市場,OCZ顯然無法奪取市場入口。OCZ現在有「親爹」東芝做後盾,擁有主控和原廠快閃記憶體資源優勢,推出這款入門級SSD。

    威剛SP600、創見SSD340、宇瞻AS510S--這三個廠家均具有臺系內存製造背景,有深厚沉澱的內存以及存儲產品研發、生產經驗。它們更熟悉中國大陸市場行情,了解大陸消費者需求,早早推出高性價比的入門級256GB SSD。

    金速F9、金泰克S400--金泰克涉及內存生產以及其他存儲產品,金速則耕耘消費級、軍工級SSD多年。它們對中國大陸市場行情反應迅速,主動迎合大陸消費者需求,具體表現在主控和快閃記憶體升級勤快,屢屢做殺價先鋒,搶先推出性價比更優的256GB SSD。

     下面我們先去了解這6款256GB SSD固態硬碟的相關介紹:

23款599-659元256GB SSD簡介

1、金速F9 256GB SSD
零售價格:599元
 


金速F9 256GB SSD

    金速在上半年推出599元的F8系列240GB SSD(16GB作為OP冗餘緩存),其性價比轟動一時。很快金速推出更高性能、擁有完整容量的F9系列256GB SSD,它依舊走低價路線。金速F9從JMF667H主控升級為慧榮SM2246EN,搭配美光副廠SpecTek(事必達)20nm MLC同步快閃記憶體晶片。

2、威剛SP600 256GB SSD
零售價格:659元
 

威剛SP600 256GB SSD

    威剛SP600 256GB SSD是最早跌破700元的產品,它採用Jmicron的JMF667H主控和美光20nm IMFT MLC同步快閃記憶體。「JMF667H主控+美光系20nm IMFT MLC快閃記憶體」模式隨後得到發揚光大,包括創見SSD340、金速F8等入門級SSD也採用,該模式歷經一年左右時間,其穩定性、可靠性經受住用戶和市場的考驗。 

3、宇瞻AS510S 256GB SSD
零售價格:659元


宇瞻AS510S 256GB SSD

    具有內存製造背景的宇瞻科技,推出649元AS510S 256GB SSD。它配備性能強悍的東芝19nm快閃記憶體,所迸發出來的性能,小幅超越同類的SF-2281 240GB SSD,尤其是它的整體讀寫速度佔有優勢,我們將在本文見證這一點。

33款699元256GB SSD簡介

1、創見SSD340 256GB SSD
零售價格:599元


創見SSD340 256GB SSD

    創見SSD340 256GB SSD同樣出自內存製造背景的大廠,它採用JMF667H主控和美光原廠20nm IMFT MLC快閃記憶體,它的做工十分優秀,用料上乘,是少有能和美光(英睿達)、三星、希捷SSD比拼做工的SSD。

2、OCZ ARC100 240GB SSD
零售價格:699元


OCZ ARC100 240GB SSD

    OCZ起家於內存,後完全投身於SSD製造業,它的優勢在於擁有自主產權的主控晶片資源。近期OCZ被東芝收購,OCZ SSD全面採用東芝原廠快閃記憶體,並且首次推出入門級的ARC100 SSD。它採用降頻版Vertex460主控以及東芝A19nm快閃記憶體。

3、金泰克S400 240GB SSD
零售價格:699元


金泰克S400 240GB SSD

    金泰克S400 240GB SSD是一款採用新銳主控的產品,它採用慧榮SM2246EN主控以及英特爾20nm原廠快閃記憶體。得益強力主控,金泰克S400的性能對比S500有了長足的提高。

4非壓縮/多線程讀寫速度對比

■非壓縮/多線程讀寫速度對比  

    CrystalDiskMark讀寫速度測試傾向於非壓縮算法,因此它的持續讀寫速度更具有性能鑑別意義。非壓縮算法SSD具備不掉速的特性,它們的持續讀寫速度和最大讀寫速度差距不大。


CrystalDiskMark測試(範例)

     從CrystalDiskMark測試看,OCZ ARC100 240GB SSD的讀取速度達到444.2MB/s,而寫入速度也達到423.8MB/s。


持續讀寫速度對比

    從CrystalDiskMark持續讀寫速度分析,除了OCZ ARC100,其它5款256GB SSD的讀取速度均超過500MB/秒。

    真正能拉開性能差距的是寫入速度,OCZ ARC100堪為強項,彌補其讀取速度的不足,其綜合讀寫速度排名第一。

    宇瞻AS510S奪得第二名,這依賴東芝19nm Toggle DDR2.0 MLC快閃記憶體,算上OCZ ARC100(OCZ被東芝收購,其SSD均採用東芝原廠快閃記憶體),等於前兩名均給採用東芝快閃記憶體的SSD佔據。

    金速F9和金泰克S400緊隨其後位居第3、4名,它們採用美光/英特爾20nnm IMFT MLC,主控則為慧榮SM2246EN。

    威剛SP600和創見SSD340的性能差距並不大,它們採用JMF667H+美光20nm IMFT MLC快閃記憶體。其主控已使用一年左右時間,性能略顯老邁,不過穩定性、可靠性值得肯定。

5AS SSD I/O接口吞吐量對比

    隨機讀寫性能是固態硬碟的關鍵指標,其單位為IOPS,即每秒進行讀寫(I/O接口)操作的次數。這是本次性能對比測試的第三個環節,其選用數據為非壓縮類型。

■AS SSD I/O接口吞吐量對比 

    AS SSD Benchmark是一個專門為SSD測試而設計的標準檢測程序,因為它提供了很大的可定製性。

    它的成績顯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MB/秒的形式,另一種是IOPS形式。本次測試主要使用這款軟體的IOPS隨機讀寫功能,測試4K-64Thrd多任務隨機讀/寫 IOPS值。


隨機讀寫性能 單位IOPS(範例)

    在4KB文件存取方面,金速F9 256GB SSD的多線程隨機讀取/寫入4KB文件的IOPS值為74209和63735。  


隨機讀/寫能力 IOPS值對比

    在AS SSD 讀寫IOPS對比,OCZ ARC100憑藉強力主控和東芝A19nm快閃記憶體排名榜首;第2、3名發生變化,由採用新主控(慧榮SM2246EN)的金速F9、金泰克S400獲得。

    傳統三強的臺系內存製造商--創見、威剛、宇瞻,則位居第4、5、6。它們推出的高性價比256GB SSD時間較早,它們的主控性能在剛出來的時候也如SM2246EN那麼耀眼。希望它們能緊跟市場變化,推出性能更強、價格更好的新品256GB SSD。

6PCMark8硬碟模擬得分對比

■PCMark8硬碟測試

    PCMark8是全面系統且專業的測試方式,為用戶的PC進行性能評定。它對於作業系統的要求至少是Win7,當然作為專為Win8量身定製的軟體,對於Win8的支持則是最完美的。諸如Vista及WinXP是完全無法運行該軟體的。


PCMark8

    PCMark8內置了多個測試項目,其中Storage測試項目針對硬碟性能做出評定,包括兩款遊戲以及各種辦公應用測試。分別為《魔獸世界》和《戰地3》的遊戲載入測試,Photoshop,Adobe InDesign,Adobe After Effects,Adobe lllustrator,微軟Office Word、Office Excel以及Office PowerPoint等十項測試。


PCMark8硬碟得分(範例)

    創見SSD340 256GB SSD的硬碟得分為4895,其硬碟帶寬為184.89MB/秒。它處於什麼樣的PCMark8得分水平,我們通過對比分析:


PCMark8硬碟得分對比

    編輯點評:到了PCMark8大考,排名進一步發生變化,金速F9、金泰克S400躍升至榜首、第2名;OCZ ARC100則排在第3名,這三款SSD屬於同一性能級別,且它們均為最近推出來的新品。

    第4、5、6名和隨機讀寫IOPS排名區別不大,宇瞻、創見、威剛的分數彼此之間也十分接近,這三款SSD屬於同一級別。

    機械硬碟在此項得分在2000分左右,我們從這裡也能看出,6款256GB SSD和機械硬碟之間的應用體驗差距,各款256GB SSD之間細微的應用體驗差距。

7本文總結:6款256GB SSD點評

    臺系內存廠家的強勢介入,為入門級256GB SSD增色不少。這一價格區間的用戶除了注重性能,同時也擔心價格便宜所帶來的SSD品質、可靠性、穩定性下降。創見、宇瞻、威剛這些具有歷史底蘊的廠家能夠給予用戶信心,在本文中,這些品牌的SSD所表現的性能中規中矩。這就需要用戶們進行綜合考慮,豐儉由人,各取所需。

■599-659元檔次128GB SSD點評:


599-659元3款256GB SSD

    這一檔次,性價比最高的當數金速F9 256GB SSD,它具有599元的價格以及這一檔次的出色性能表現。威剛SP600、宇瞻AS510 256GB SSD則擁有主流級別的性能,威剛、宇瞻是國內內存市場佔有率的第2和第3名,其SSD貫穿內存品質,值得信賴。

■699元檔次256GB SSD點評:


699元檔次3款256GB SSD

    699元這一檔次的SSD奧妙需要進行解讀,OCZ曾經生產內存,後全身退出內存製造業。而創見、金泰克均為生產內存的廠家。在這6款SSD當中,數創見SSD340的做工最接近美光、三星,創見不是沒有新品,其SSD370採用的正是SM2246EN主控,定位在中端主流級別SSD。

    OCZ ARC100的綜合做工、性能、價格銜接較好,它是這一區間的最強有力競爭者,它的不足在於讀取速度450MB/秒左右。金泰克S400採用的是英特爾原廠快閃記憶體,其做工、品質不輸OCZ、創見,並且在性能有較為出色的表現。


    寫在最後:筆者目前正在組織近20款256GB SSD橫評,涉及入門級、中端主流級別、高端旗艦級別。筆者在測試入門級256GB SSD過程中,感受最深的是,這一領域的發展之快。要知道,高端旗艦型號,今年除了美光(英睿達 )M550之外,三星850PRO、OCZ Vector180、浦科特M6PRO均未更換升級主控。

    而在入門級別256GB SSD,出現像OCZ ARC100、金速F9、金泰克S400這些採用新銳主控的產品,給這一產品線注入活力,除了拉下價格,同時提高入門級256GB SSD的性能水平。

相關焦點

  • 入門咋選 7項對比評優秀256GB固態硬碟_金速 K9(256GB) _固態硬碟...
    選購方面,筆者推薦正在做促銷活動的金速K9系列SSD,採用慧榮SM2246EN主控,精選原廠20nm MLC顆粒,使它在性能、穩定性上得到了有力保障,最為關鍵的是,這款產品真的相當便宜。256GB容量限量秒殺僅399元(需完成簡單任務),秒殺數量500個,以TLC價格買到MLC產品,金速也真是夠拼的。
  • 行業炸彈再突襲 6款中高端256G SSD橫評(全文)_固態硬碟_固態硬碟...
    在ZOL SSD頻道組織的19款256GB SSD橫評當中,首次出現低於599元零售價格的新品,它不是以入門級產品出現,而是憑藉強悍的性能出現在中高端256GB SSD當中。    256GB SSD以秋風掃落葉之勢進入硬體市場,SSD具備有效提升電腦性能的特性,將它列為第四大硬體都不為過。Diy玩家在裝機選購時更為關注256GB SSD,甚至比關注DDR4還要多。
  • 千元無敵手 威剛SP900/256GB SSD評測(全文)_威剛 SP900_固態硬碟...
    威剛SP900 256GB固態硬碟以999元的售價迅速接替前代S596 256GB固態硬碟的位置。S596 256GB固態硬碟採用SATA2.0接口,能較好滿足升級老款筆記本和臺式機電腦,不過面對目前主流的SATA3.0平臺,S596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 最高才700元 京東三款120GB固態硬碟PK
    在經過最近幾年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有嘗試使用SSD的意願,並且各大廠商也紛紛推出主流的產品來滿足絕大部分主流用戶的口味,近期三星120GB 840 EVO低價上市,成為目前入門級SSD的有力爭奪者。從京東來看,目前120GB容量級的固態硬碟基本就是三星、金士頓、閃迪比較暢銷,那麼今天筆者就拿這三款比較暢銷的120GB級別的固態硬碟做個小型的橫向對比,看看哪款性能強悍。
  • 什麼是ssd固態硬碟 ssd固態硬碟優缺點【詳解】
    【ssd固態硬碟】ssd固態硬碟是什麼意思 ssd固態硬碟好處介紹 ssd固態硬碟是什麼意思 對於固態硬碟很多朋友都很陌生,固態硬碟也由於機械硬碟高價導致第四,質量輕,比常規1.8英寸硬碟重量輕20-30克,使得便攜設備搭載多塊SSD成為可能。同時因其完全半導體化,無結構限制,可根據實際情況設計成各種不同接口、形狀的特殊電子硬碟。(二)SSD的缺點: 第一,固態硬碟成本高 目前SSD成本已經大幅下降。128G SSD已經在1000元級別。
  • 六款入門級SSD PK:性能差異竟這麼大!-入門級,SSD,固態硬碟,影馳...
    SSD固態硬碟,說白了就是由主控晶片、快閃記憶體顆粒、緩存單元組合而成的一塊電子集成板,其中最有技術含量的核心技術,莫過於主控,它決定著SSD性能的優劣,而採購成本最高的無疑是快閃記憶體顆粒,大約佔總體的70%。
  • 499元中一猛將 測威剛SP900 128GB SSD(全文)_威剛 SP900_固態硬碟...
    在目前主流的499元128GB產品當中絕大部分都是採用了JMF667H主控,而下面評測的這款威剛SP900 128GB固態硬碟則是採用了來自SandForce的SF2241主控與英特爾25nm原廠顆粒,測試成績如何還待用戶檢驗,但這款固態硬碟帶來的使用體驗上的進步是不能被否認的。
  • 性價比爆表 8款值得買的256GB SSD推薦
    OCZ ARC100系列做到超值的價格,卻保持高品質以及高水平的性能輸出。  OCZ ARC100的規格之高,在入門級SSD當中是個異類,它採用主控來自於「中端型號的Vertex460 SSD」的Indilinx Barefoot3 M10主控晶片。
  • mSATA接口應標配 測閃迪X110 128GB SSD(全文)_閃迪 X110_固態硬碟...
    在突破接口瓶頸前,廠商們似乎都立志於新接口產品的開發,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一款閃迪X110 128GB mSATA企業級固態硬碟,採用了高品質的閃迪19nm eX2 ABL MLC顆粒,穩定高效。小巧的體積是否影響到它的性能呢?接下來我們看看這款產品的真是表現。
  • 新PHISON主控 宇瞻AS510S固態硬碟評測
    目前銷售最火爆的當屬128GB SSD,而在500-599元這個區間現在處於斷層,此前採用SF2281主控的影馳120GB SSD憑藉超高性價比火了一把。今天一位配備19nm東芝快閃記憶體、全新主控的128GB SSD抵達ZOL SSD頻道,它恰恰處於500-599元區間,它也許要火。它就是全新PHISON主控的宇瞻AS510S固態硬碟。
  • 新主控+快閃記憶體 威剛SP600 128GB SSD評測(全文)_威剛 SP600_固態硬碟...
    在壓縮成本的同時,它採用了異步快閃記憶體,給人印象是低價但是性能不突出。    近期SP600系列升級性能更強的主控、製造工藝更為先進的同步快閃記憶體,改變了SP600低價低性能的面貌,從而成為入門級的高性價比SSD。
  • 再次突破天際 威剛SX900 256GB固態硬碟評測
    【PConline 評測】步入2012年之後,威剛(ADATA)在固態硬碟市場新品不斷,作為儲存界老牌廠商,其技術實力有目共睹,旗下的固態硬碟產品擁有良好的口碑。這次評測的產品是威剛的SX900 256G固態硬碟,官方提供3年保修服務。
  • 全面邁入TB級時代 創見SSD370固態硬碟評測
    同時伴隨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廠商開始推出了大容量的固態硬碟產品,起始容量已經從過去64G發展到現在旗艦產品容量都從256G起步,更多的用戶了解到固態硬碟的好處與必要性,大容量產品也被用戶更廣為接受。而今眾廠商的固態硬碟也全面進入了TB級時代,越來越多的TB級固態硬碟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 英睿達M550 128GB SSD評測(全文)_美光 M550_固態硬碟...
    Marvell 88SS9187/9189兩款主控支持8個通道,每通道硬體支持4CE,因此只有快閃記憶體CE數量達到32時才能跑出最佳性能。說到這裡,網友就不難理解美光M500 120GB SSD為何性能不佳。
  • 寶刀不老 CrucialM4/256G固態硬碟評測
    在接下來的第四季度,還有很多產品即將投放市場,無論從售價還是性能的角度都叫超越Crucial M4最初的定位,對於這類情況,讀者朋友們是怎麼想的呢?    我們在今天的文章中也將深度測試一下Crucial M4 256GB固態硬碟的性能,對於這款價格即將到達千元的產品而言,既有品牌效應又有用戶的簇擁,放到今天,我們能夠看到什麼樣的新成績呢,拭目以待。
  • eTLC重出江湖 東芝A100固態硬碟首測(全文)_東芝 A100_固態硬碟...
    縱觀2016年,固態硬碟行業呈現著兩大明顯趨勢,一是TLC顆粒全面替代MLC顆粒,特別是3D堆疊的TLC顆粒,大有一統市場的潛質;二是,基於NVMe協議的固態硬碟迅速崛起,並隨著技術的革新和成本的下降,逐漸由高端市場下沉的普通民用級市場。
  • 固態硬碟買什麼牌子好?固態硬碟品牌推薦
    不管是筆記本還是臺式機,固態硬碟已經成為標配,電腦不配塊至少128G的固態硬碟,都不好意思拿出來賣,購買固態硬碟時,產品的質量、性能、價格等因素是必須考慮的,那麼今天,就以每個品牌的相關因素,滿分5分,給大家做個排名,幫助你選購合適的固態硬碟。
  • 超大容量 三星1T mSATA固態硬碟3699元
    還是為了存儲容量選擇傳統機械硬碟。現在你不必糾結了,三星SSD 850EVO mSATA兩者兼備!這款固態硬碟目前在ZOL商城只賣3699元。  三星特有的3D V-NAND克服了傳統平面NAND的密度,性能和耐久性局限。32個晶片層彼此垂直堆疊,密度更高,性能更好,而佔用空間也變得更小。
  • 讓SATA SSD留在塵土,高性能Nvme協議固態硬碟選購指南
    說到Nvme固態,想必很多數碼愛好者們並不陌生。從一開始高端玩家們的玩物,到如今「飛入尋常百姓家」,中間不過經歷了2年左右。2018年,3D NAND技術已走向成熟,Nvme固態也已經是白菜價。然而,不少廠商也想分固態硬碟的一份羹,導致雜牌泛濫,表面固態層出不窮。
  • SSD死機卡頓怎麼辦 固態硬碟使用詳解
    其實固態硬碟的死機現象並不是集中表現在SSD上,而是整個關係到硬碟方面的問題,很多用戶認為死機本身是固態硬碟的毛病,我們在今天文章中也一起來分析一下關於系統死機究竟是什麼方面的問題。    會出現這些情況的原因在於,在我們重啟時,SSD可能正在傳輸數據,由於我們重啟的動作把傳輸打斷,數據便有機會出錯,這樣的操作同樣會對HDD和SSD造成影響    我們在很多片技術文章中都提到過,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的最大的寫入區別就在於:必須先擦出某索引區的文件,然後在寫入操作,而機械硬碟則可以直接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