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是指針對不同的聽眾採取不同的語言方式、風格,將自己的思想明白無誤地、清晰而有條理地表達出來,讓聽眾接受並能夠能引起反響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擁有出色的言語表達能力有利於我們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妥善解決服務對象的問題,化解衝突矛盾以更好地完成工作。而在結構化面試答題時,這也是一項必備技能。情境模擬這一題型,就直接考察了考生面對面進行溝通勸說、解釋回應的表現。雖不似綜合分析的深刻全面、計劃組織的嚴謹瑣碎,但情境模擬這一看似輕鬆、難度係數不高的題目,卻成了很多考生備考的「老大難」。這是為什麼?我們又應該怎麼去認識並掌握好它呢?
一. 情境模擬題型的主要特點情境模擬,要求考生依據題目所設情境和身份運用恰當的表達方式去達到一定的溝通目的,如安撫勸說、解釋回應、解決問題等。這種題目一般以「你會如何勸說」、「請做現場模擬」、「請把考官當做……並與之溝通」等方式發問,答題的時候要有明確的稱呼,用面對面的第一、二人稱去進行。相較於其它題型,情境模擬需要我們用更生活化的語言和接地氣的風格去作答,更多地展現交流感。
二. 情境模擬作答的常見問題很多同學都戲稱,每個在答情境模擬的考生都是一位「演員」,可是,當好這個演技自然、真情流露的演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練習的過程中,大家時常會出現的問題有:1.稱呼不得體,距離感明顯;2.語氣生硬,不夠自然親切;3.內容牽強,未做到有效溝通。這其中前兩點形式方面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加強練習以及場景感帶入等方法找到感覺,但溝通內容上的表淺和空洞會在答題時造成最大的尷尬,需要我們針對性擊破。
三. 情境模擬應對的三個關鍵那要怎麼才能雕琢好模擬內容,在答題過程中做到入情入境呢?我們以一道典型題目為例來做進一步說明。
例題:你下班後聽到同事小王和小李正在抱怨,小王說工作很無聊,經常要回答旅客一些諸如廁所在哪,服務臺在哪等等小問題;小李說詢問的人太多了,警亭都變成了問詢處。你會如何勸說他們?
1.巧用共情,一秒入戲
既然是溝通勸說,那題目的情境設置往往都是充滿了矛盾和對抗的。想要讓溝通對象接受本來有悖於他自己的情緒、觀點、建議,那就不能一上來就不分青紅皂白地一頓批講,容易適得其反。拉近與對方心理距離的方法就是儘可能做到共情,儘可能將心比心地去理解對方的心情處境,肯定對方的優點長處等,欲抑先揚也更容易為之後的內容奠定基礎。但是這個理解和肯定不能只是形式主義的,而要結合題幹所述信息去談。對於例題來說:(1)可以結合鐵路站警的崗位特性理解小王和小李在工作中每天都在處理一些細小瑣碎的事務,重複性高且較為枯燥,難免會讓人覺得不耐煩。(2)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之所以抱怨工作缺乏挑戰不滿於現狀,是因為他們有更高的追求和抱負,希望履行好作為警察的職責和使命。我們就可以把這些講在開頭,拉近和對方的關係,從而為下面的溝通勸說做好鋪墊。
2.針對勸說,有效溝通
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但是主要溝通效果的達成還有賴於接下來的詳細勸說。勸說內容的選取最好踏踏實實依據題目中的主要矛盾才能言之有物,直擊要害。通過審題我們可以梳理出以下勸說要點:(1)工作特點,分內職責:同事抱怨的那些工作內容本就是車站派出所民警的分內職責,車站每天人流量巨大,警亭值班面對的都是普通乘客瑣碎的需求,這些在我們報考的時候就已經知曉,為人民服務這個決心不能心口不一,要堅持到底。(2)群眾之需,事大於天:所謂群眾利益無小事,我們看起來稀鬆平常甚至有點不耐煩的事對他們來說都是影響出行的大事,去廁所和問路,哪一個出了問題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3)珍惜信任,實現價值:「有困難,找警察」的理念深入人心,群眾才會向我們尋求幫助,這也是對我們的信任,我們要珍惜,要時刻維護好警察隊伍的形象。(4)暫無大案,歲月靜好:誠然,大案要案是可以鍛鍊能力,一展拳腳。但是在和平年代,沒有大案說明現世安穩,人民幸福,這才是最好的狀態。只有忠於題幹信息進行有的放矢的勸說,才能達成好的效果。
3.自然推進,鞏固效果
主體的勸說完成之後,我們也不能就戛然而止,而是要趁熱打鐵推進下溝通的效果,自然地將對話結束。一般來說,我們可以重申下溝通目的使主題鮮明,首尾呼應。或者指出下一步工作以及行動的走向,將建議落到實處。例題中的結尾部分可涉及的點就可以包含以下幾個:(1)調整心態:抱怨改變不了現狀,還會影響工作質量。建議調整好心態,重新投入工作。(2)釋放壓力:邀請對方一起跑步、健身或者讀書等釋放壓力,維護良好的身心健康。(3)願意幫助:表示自己隨時願意傾聽、探討,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希望以上的分享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趕緊練習起來,將情境模擬作答地入情入境吧!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轉載,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