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文
千億五糧液,如何實現「二次創業」?答案絕非簡單的業績數字累積——用更強的品牌力和產品矩陣撬動市場,用更數位化的渠道管理構建新型廠商命運共同體,才是一家萬億市值企業的認知升級。
回望2020,五糧液的兩場大考
每到年末,五糧液的1218共商共建共享大會都是整個酒水行業最具矚目的活動。其重要性不僅在於會上所披露的業績數據回顧,更在於其對未來規劃重點的選擇,往往代表著行業最前沿的賽道打法。
昨日會場,五糧液用「疫情防控和企業發展的雙勝利」來總結驚心動魄的2020年——「企業繼續在行業保持了兩位數以上的優勢增長,全面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在致辭中如此介紹到。
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李曙光
就在本月初,五糧液集團剛剛宣布公司銷售收入在前十個月已過千億元。考慮到上半年白酒行業動銷一度接近停滯的僵局,五糧液能在千億體量上保持雙位數增長並不容易。
「2020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中國酒業展現出強大的社會責任和強烈的產業責任和擔當。五糧液克服重重困難,營收穩千億,市值超萬億。這是五糧液『二次創業』的開篇佳作,更是與五糧液同心,同行經銷商們的卓越貢獻。」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在大會上感慨道。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 宋書玉
的確,無論是疫情抗擊援助,還是幫扶經銷商,對渠道變動進行快速反應,五糧液都在2020年順利完成一次大考。
據財經網產經了解,作為酒水行業最早一批捐助抗擊疫情物資的企業,疫情期間,五糧液累計捐款近億元。
危難之時見真情,「共商共建共享」究竟只是一句「月拋」口號,還是企業真正篤信的價值觀,在危機之時更能凸顯。
時間倒流10個多月前,就在疫情等不確定性最為焦灼之時,五糧液自2月2日起連開3天專題會議,商議面對渠道經銷商可能存在的資金壓力,決定加大供應鏈金融支持。
而對於「不同經銷商面臨的困難不同,不建議廠家『一刀切』遍地開花來幫扶」的反饋意見,五糧液火速下發《關於精準施策、不搞一刀切,切實做好近期市場重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各營銷戰區要科學精準施策,不搞一刀切。並分類設置了包括重點支持、及時調減計劃配額、提供定製化金融支持的不同方案。
一家行業領軍企業的擔當,在於對員工、夥伴承諾的兌現,更在於對整個行業信心的給予。
2月初的專題會議上,面對行業人心惶惶的猜測,五糧液拋出「新形勢對酒業行業短期帶來較大影響,但不會出現周期性的變化,酒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集中化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高端化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的結論安定人心。
5月底的2019年度股東大會上,五糧液再次為行業打氣,稱「有信心在二季度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雙過半』,有信心全年完成兩位數增長預期目標」,且將在發展中保證「五糧液職工崗位不減、收入不減,並面向社會積極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8月底,於多家酒企二季度業績重挫的不利背景下,五糧液扛住壓力,在為經銷商積極減負,消化社會庫存的同時,交出營收增長13.32%,歸屬淨利潤提升16.28%的雙增答卷。
11月初,受三季報業績回穩提速利好消息影響,五糧液市值首破萬億大關,成為深市第一支市值萬億個股。
啟程「十四五」,五糧液的三大關鍵詞
如果現在問李曙光,掌舵一家營收千億、市值萬億的企業是什麼感受,或許其3年前來到五糧液就職的一段話依然適用。
彼時,其在首次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五糧液既要『仰望星空』,通過戰略性的布局,不斷提升五糧液的品牌價值;也要『腳踏實地』,堅守「五糧釀造」的品質,懷揣打造百年品牌的「初心」,一步一步走、一點一點追。」
今時,李曙光將「仰望星空,腳踏實地」轉化為「創新、轉型、跨越」。
其中,創新既在品質層面,也在品牌建設上。就像五糧液與頂級博物館對話,不止為全新推出的經典五糧液尋找到宋代「梅瓶」的設計淵源,也藉助《上新了·故宮》《紫禁城600年》等文化IP,講述其被列為國家級物質文化遺產——明代古窖池群的歷史底蘊。
但五糧液的優勢並不只在其生產端的豐厚歷史遺產,作為一家業界巨擘,其組織體系轉型的堅決性,更是有目共睹。
「我們家昨天搶到8瓶五糧液花了一萬塊!」這是淘寶超級頭部主播李佳琦在17日直播間上的「激動之言」。12月16日至17日,五糧液先後將500ML✖2瓶裝與100ML✖4瓶裝先後送上這位每晚觀看人次過千萬的直播間,為首屆線上1218超級粉絲節預熱。
事實上,在李佳琦、薇婭等超頭主播直播間露臉,只是五糧液數位化建設中的一張側影。一個月前的2020年APEC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中,五糧液剛剛成為APEC中國數字經濟委員會首批創始成員。
之所以能與諸多企業並肩成為創始成員,無疑歸公於五糧液數位化轉型的開放態度。
一方面,其積極摸索「控盤分利」「積分掃碼」的供應鏈數位化改造,成立新零售管理公司。同時,其也秉承開放學習態度,先後與阿里巴巴、京東開啟戰略合作,通過阿里雲進行數位化的零售門店和生產檢測,啟動「白酒供應鏈數位化」服務合作項目,搭建一套市場響應速度最快、綜合效率最優、算法最科學的智能供應鏈服務體系。
如果技術層面的轉型,只是「初級難度」,那人員組織上的轉型,則更具挑戰性。
本次大會上,李曙光提出,要深化市場化改革,重塑集團總部職能。前者包括在員工持股的基礎上,構建更為廣泛、更加長效的股權激勵機制,後者則指向要實現管資產向管資本的全面轉型,推動國有資本合理流動、有序進退、保值增值。
據財經網產經梳理,食品飲料行業的股權激勵並不鮮見。無論是酒水領域的青島啤酒、水井坊,還是乳業範疇的新乳業、妙可藍多,都在最近一段時間相繼推出不同規模的股權激勵。解鎖條件從企業自身的縱向對比,到行業前10名橫向比較五花八門。此次五糧液提及的「更廣泛、更長效」將如何理解,是人員規模的擴展,還是超越鎖定期的可持續增長,都值得深究。
另一個需要關注的,是對「推動國有資本合理流動」的表述。從五糧液三季報披露數據看,其貨幣資金高達575億。如此規模的一筆流動資產,如何高效使用。在傳統的銀行理財產品外,又將如何進行「專業化、市場化」的財務投資,並形成與自身業務的協同助力,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嘗試。
畢竟,放眼整個白酒行業,還並沒有特別亮眼的案例。也正是如此,白酒業向網際網路行業借鑑的,或許不止是數位化改造,還有一度被調侃「投行化」的投資能力。
如果說,創新和轉型更著重於產業鏈的中下遊,那跨越則近乎全圍繞於上遊。在李曙光看來,跨越的三個重點,是釀酒生產基地的規模和智能化程度,是科技研發水準,也是綠色循環經濟的生態文明。
據悉,五糧液對前述跨越的目標包括在「十四五」前期,要確保原酒產能達到25萬噸、原酒儲存能力達到100萬噸。也包括在如此量級的生產基礎上,實現園區產業集約化、生產潔淨化、三廢資源化、能源低碳化。
不過,五糧液的社會責任並不止於綠色生態,其低調潛行的善舉,更在產業扶貧項目中。財經網產經發現,因丁真走紅的四川理塘,其實早就出現在五糧液的消費扶貧工作中。
根據其2020半年報披露,五糧液年初舉辦的新春扶貧展銷會,曾助力興文縣、理塘縣等5個地區實現銷售金額52萬餘元。此外,其開展的農特產品集中採購,僅在新春前夕,就花費了近740萬元購買興文縣和理塘縣彩雲菇、犛牛肉等扶貧產品。不止如此,五糧液將「以購代捐」常態化後,動員公司員工和基層食堂對幫扶地區農特產品進行動銷,幫助理塘縣等近30種農特產品實現銷售額15萬餘元。
展望2021,五糧液的5場「繼續」策略
「既然上天選中了他,就一起冒險吧。」這是理塘對丁真的期望。而因消費扶貧與理塘早有淵源的四川名企五糧液,其所處的二次創業,又何嘗不是一次「冒險」。
本次大會上,李曙光談到,「明年我們將繼續保持行業平均先進水平的發展速度,確保企業發展運行在穩健可持續的合理區間。」對此,其特別解釋道,「這個表達雖然是定性,但也包含了定量的元素,也體現了計劃安排的積極穩妥和留有餘地。」
相比往年,以行業平均先進水平代替明確的量化數字表述,其實仍然以「先進」、「可持續」完成定性,也以「穩健」透露了「定量」的基準。
如此留有餘地的表述並不奇怪。越是二級市場一片火熱,越要冷靜評估。例如,過去兩年,洋河主動調整增速,以解決歷史問題。到今年三季度,其單季營收增速已成功轉正。
1218共商共建共享大會現場
對千億體量的五糧液而言,健康的增長比單純的數字競賽更有意義。因此,獲得高質量的市場份額提升,實現新一輪五糧液營銷的量價提升,顯然是五糧液「十四五」規劃的評價標尺。
而這份決心,在過去一年五糧液促使批價穩步上行的營銷動作上,就已有所感知。一如5月底的股東大會上,五糧液高層就表態,無論市場如何波動,第八代五糧液終端銷售始終順價進行。系列酒方面,公司要給合作夥伴傳遞自豪感,打造代理權的稀缺性;給合作夥伴幸福感,以費用管控為核心,讓平臺商掙規模利潤,讓終端掙單瓶利潤。
如此看,對於明年「進一步鞏固傳統渠道,開發團購渠道,依託新技術創新跨界合作新渠道,持續提升渠道利潤和商家盈利能力」的目標,五糧液其實早已步入正軌。
本次大會的發言中,李曙光也提到,「經典五糧液為代表的經典系列作為戰略性的高端大單品,是實現高質量市場份額提升的重心所在。」但五糧液的目標不止在「1+3」的高端產品矩陣,年份酒也進入了這家濃香旗手的視野。據其透露,明年,五糧液將開創提出年份酒價值塑造新模式,持續提升高端濃香老酒的價值。
眾所周知,年份酒的亂象曾引起行業不少爭議。但自去年4月,中酒協頒布白酒年份酒團體標準,對於年份酒的企業準入條件作出詳細梳理後,市場逐漸趨向去偽存真。此次五糧液將對濃香老酒的加碼提至新戰略高度,是否會對當下老酒熱度集中於醬香酒的格局產生衝擊,或許可以稍作觀察。
當下的宣言並不只是對外訴說,李曙光在戰略闡述中,也為公司內部組織留下空間。其提到,明年將繼續秉承為員工創造幸福的核心價值理念,深化民生工程建設,在企業發展的同時,增強廣大員工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聯繫上文所提的「更為廣泛、更加長效的股權激勵機制」,也許,這份「十四五」的整體目標,在明年會有相對具體的細節得以展現。
結語
時間見證了價值,也創造了價值。留存近千年的梅瓶,延續數百年的窖池,奮鬥幾十載的五糧液,是滄海一粟,也是一個時代的旗幟。
上世紀五十年代起,伴隨第一個五年計劃,五糧液由小作坊生產,整合後開始建立現代化廠房;七十年代開始,五糧液先後四次擴建,在新世紀之初完成了「十裡酒城」的建設,從一個不足千人的小廠一躍成為大型企業集團。
當下,站在「十四五」啟程的歷史關口,五糧液能實現的更多,肩負的也更多。不止登上舞臺,更要建造新的舞臺;不止在現有賽道上奔跑追趕,更要創造新的前進方式。由此,才能創造超越時空的價值。
【作者:林辰】 (編輯:林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