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闊視野、理清思路、收穫滿滿……一次短短3天的培訓,能得到學員們交口稱讚,在當下良莠摻雜的培訓業界堪稱是一個奇蹟。8月29-31日,赤道大學「戎創學院」,在海口舉辦了海南省自主擇業軍轉幹部經營與創業專班培訓,專業的導師、專業的課業設計,不僅為學員們打開了思路和眼界,也讓參訓學員看到了海南自貿港建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公司主要從事越南巴沙魚引進、育苗、養殖及成品的深加工與銷售全產業鏈,此前沒覺得自貿港跟我這個產業能扯上什麼關係。」禧鴻(海南)農林牧漁有限公司股東、副總經理張宏生說,培訓班專門對自貿港政策和產業方向進行講解,我豁然開朗了,覺得自貿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業機遇。
同樣是在農業領域深耕的海南驚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飛,一直專注於農業的科技進步,他名下還有另外一個公司——海南軍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赤道大學的幾天培訓,收穫滿滿。專業的機構、專業的導師、專業的課業,不僅開闊視野、啟發思路,而且讓我的經營和管理理念開始步入專業和精細化。」
「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就是澄清了一些模糊認識,理清了創業經營思路。」海口星海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魏輝連說了三個「非常」,非常及時、非常實用、非常好!
這些選擇創業的退役軍人,骨子裡都透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曾經的軍旅生涯,打磨了他們的勇敢、堅韌和自信。即使脫下軍裝,睡夢中也會跟隨一陣集結號緊急出徵,這就是軍人的基因。當他們重新融入社會,不缺的是勇氣、信心和毅力,創業路上缺的正是經營管理的專業知識。
選擇自主創業的退役軍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數量越來越多。海南省江西商會副秘書長萬衛軍,也是專訓班裡一位自主擇業軍轉幹部學員。據他介紹,和他一樣具有軍人血統的創業型企業家,在商會裡佔比約三成,「培訓讓我們立馬提升了維度,跳出過去死盯著的那一畝三分地,站在另一個高度來看自己的事業,頓時有天寬地闊的感覺。」萬衛軍說,當我們再回到企業中去,需要降低維度踏踏實實去做好每個環節,就在這個升維與降維之間,創業之路變得順暢起來了。
能讓受訓學員紛紛點讚的赤道大學是何方神聖?據了解,赤道大學依託天道創服集團旗下的企業家學習型社群——赤道會,為企業創始人、高管、未來商業領袖人物提供創業指導、商業技能、產業運營、投融資等方面商業教育培訓的專業機構,是一所類似於混沌大學、黑馬學院這樣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型商學院。
赤道生態圈是世界上物種最豐富多樣且不斷產生新物種的區域,赤道大學也擁有完整的生態服務鏈,始終秉持「赤道生態新物種」的理念設計精品課程。物理空間的開放性、教學方式的靈活性、思維理念的包容性和增值服務的終身性,是赤道大學最核心的辦學理念,也是最大的亮點。
赤道大學按照「赤道生態新物種」的理念,圍繞「生存法則」(自我提升)、「溫度法則」(管理與文化)、「加速度法則」(資本助推)、「叢林法則」(品牌營銷)、「新物種法則」(重構商業模式)等主要模塊,設計企業管理精品課程,幫助創業者提高自身綜合競爭力,激發創新創業潛能。
順應時代發展需要,赤道大學專門成立了集「軍轉人才成長之路」系列培訓和創業扶持增值模塊於一體的「戎創學院」。該學院結合曆年軍轉幹部培訓總結的經驗和發現的問題,整合優勢資源,定製退役軍人特色的課程體系和培訓模式,提供常態化、全方位的創業就業服務增值模塊,為退役軍人創業就業賦能。
「赤道大學『戎創學院』是我們專業為軍轉人才培養提供服務的賦能平臺,是我們傾力打造的退役軍人專屬的『商學院。』」天道創服集團合伙人陳笑、赤道大學校長陳笑表示,一個成功的培訓機構,首先要回答去哪學、跟誰學、怎麼學、學什麼的四大疑問。我們根據退役軍人創業這個群體的社會屬性,特別是他們在創業就業方面的需要,引進中國最具社會責任感和創新性的培訓導師和知名企業家,建立起完整的導師智庫及配套的導師服務團隊。
「我自己一路創業走來,最清楚創業者能遇到哪些困惑,亟需解決哪些經常遭遇的棘手問題。」陳笑說,赤道大學戎創學院的課程設置,從心態調整、商業技能強化、市場方向引導、投資對接能力提升等方面入手,採用精品企業管理課程與實戰型創業培訓相結合,打造真正適合退役軍人的模塊化學習內容,為學員提供實戰型創業培訓。「去企業學、跟企業家學、在實踐中學、學實戰技能,這是我們的答案。」陳笑如是說。
赤道大學首席講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學院特聘教授李抒吟是一位才女。接手退役軍人創業就業培訓這個課題時,她清晰地意識到,退役軍人走向社會開啟全新的創業就業徵程,必須解決五個方面的主要問題,「搞定自己、搞定管理、搞定市場、搞定商業模式、搞定融資。」李抒吟說,戎創學院就從這些方面入手打造精品課程和學習實踐。
圍繞戎創學院形成的「非常1+6」退役軍人服務體系效果顯著,目前已在全國多個省市落地、推廣。據了解,除了戎創學院,赤道大學還針對女性創業群體成立了「鳳凰學院」,以及國學與商業結合的「道商學院」等,以各種形式、與各種群體結合開枝散葉,茁壯成長。在布道「新物種、新商業」思維的同時,赤道大學本身何嘗不是當下新商業環境中脫穎而出的一個「新物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