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重新定義一切。大學也不例外。最近幾年忽然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不少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型「大學」,或者說商學院,因為基本上都是面向創業者和企業家群體,講授商業方面的課程。這些「大學」突然火起來,從線上到線下,從線上到線上,互相影響,越傳越火。
明陽是一家網際網路旅遊公司的負責人,是這些新興的網絡大學以及各大知識付費平臺的常客。「相比於傳統的大學教育所教授的知識體系,這些沒有圍牆、沒有校園的學校更注重實操,商業領域的知識也更前沿。企業家、投資人親授的實戰型的課程比學院派的理論更適合我們創業者、老闆這個群體。如果老師他都沒創過業,沒賺過錢,來講如何賺錢,這樣的東西對我們沒有說服力」明陽說,「大學生沒有創業經歷他也很難聽懂這些課,或者聽了也不能學以致用」。那麼與總裁班、EMBA和那些動輒幾十萬、上百萬學費的所謂「混圈子」的商學院相比呢?這些新型大學更接地氣,更多乾貨,對課程內容本身的打磨更加重視。
混沌大學在網際網路創業者心目中地位頗高,這裡的學員以80後、90後為主體,他們並不看重60後、70後去讀長江、「後E」這些商學院所期望得到的那些人脈圈子和炫富攀比,專家、學者、商界大咖們的真知才是讓學員們膜拜的。課程分成線上課與線下課,即使線上課,在同城的學員也會自發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學習社群。黑馬學院也是如此,課程更聚焦到「搞定模式,搞定資本」,學員的學習社群黑馬會也由總部主動發起和管理。黑馬從媒體轉型創業培訓並成就了一家上市公司(深圳創業板),也讓此類新型商學院看到了希望。科技媒體36氪也是一樣,只是他們更專注於媒體和創投活動,培訓並沒有成為他們的主業。而羅振宇的邏輯思維和得到以及樊登的讀書會等平臺因為涉獵面較廣、知識較雜,則更像知識付費平臺,缺少了「大學」的氛圍和群體歸屬感。小米的生態鏈公司穀倉學院則把小米產品打造的方法論詳細拆解,加上生態鏈中豐富的案例以及小米平臺的資源賦能成就了一家以產品為中心的商學院,同時兼具項目孵化功能。
所有線上線下的面向企業家的培訓都離不開對「圈層」的經營,這些圈層除了為商學院源源不斷地輸送生源,在線下也促進著同學間的合作。這一點,2019年才剛剛成立的赤道大學和赤道會似乎做得更出色一些。也可能是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和不足,從一開始的頂層設計上就更加完善。赤道大學緣起於海南,取名赤道有地緣的因素,也因為赤道是地球上物種最豐富多樣、最容易產生新物種的生態圈,取其寓意,希望赤道大學、赤道會也能產生更多「新物種公司」。
「赤道大學是面向全球的線上線下融合的新型商學院,赤道會是學員的學習社群,已經在全國十幾個城市落地分支機構。恰逢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東風,全國乃至全球企業蜂擁而至,但在海南需要學習自貿港的前沿新知,需要結識新的商業夥伴,我們的任務驟然增多,現在緊鑼密鼓安排線上線下的課程,會員也在激增,要應對很多學員的需求,譬如公司註冊、財務及法律等服務、對接政府部門和商業資源等等諸多創業服務,這可能也是赤道大學與其他商學院不同的,我們的服務做得更深。」赤道大學執行校長陳笑這樣介紹道。「我們實行校董制,吸納各界精英、行業翹楚成為赤道大學的校董。聚合更多資源服務和賦能學員的同時,也以更加開放、包容的理念辦學。我們希望在全世界面積最大的自由貿易港成就一家中國頂級的新型商學院。」
2019年開始,全球經濟進入下行期,很多生意舉步維艱,很多靠老闆吃飯的行業也受到嚴重影響,培訓業便是其一。再加上今年的疫情,很多培訓公司、商學院都紛紛倒閉,商業教育該何去何從引起很多同行業者的思考。但也有樂觀的人會說:生意好做時都忙於埋頭拉車,生意難了才有時間抬頭看路。越是生意難做,越是要通過學習來找出路、找答案。因此,這是商業教育培訓的機會。
從混沌大學、黑馬學院、赤道大學這些新型商學院的發展來看,似乎並未受到經濟大環境的影響,發展勢頭依然強勁。不管在怎樣的年景,怎樣的時代,都有一群人在追尋商業的真知和大道,不斷攀登,不斷求索。就像赤道大學的一句口號講的那樣:赤子之心,方成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