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應該多幹活,是慣例!比潛規則更可怕的,是你的新人思維

2020-10-19 彪悍貓先生

    職場上,經常有人告誡我們:

    你是個職場新人,就應該多幹活;

    你還有新人思維,也應該多幹活;

    既要幹自己的活,也要多幫老同事幹活;

    主動問問其他同事有什麼要幫助的,儘自己最大努力幫他們;

    要和同事搞好關係,平時沒事多請他們吃吃飯,團建下啥的;

    但是這樣做真的是對的嗎?


    作者 l 懸崖上的貓 

    公眾號 l 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01 你的新人思維,正在拖垮你


    前公司有個同事,曉霞,非常勤奮上進,在單位一直是夾起尾巴做人,不僅努力跟同事和領導搞好關係,做事也很勤快。她總是說:「自己是新人嘛,勤快一點沒什麼壞處」。

    她也非常樂意接受別人的勸誡,在單位真的幫很多同事辦了很多事。

    於是,本來是他們公司媒體部門一個文案助理,最後愣是活成了整個公司的助理:

    曉霞,這個合同能不能幫我籤一下,我等會還要見個客戶;

    這周六我們搞了個會,曉霞,到時候沒事過來幫幫忙吧;

    王總有個文檔要列印,曉霞,幫我列印一下吧;

    我在準備這個客戶的方案,曉霞,幫我搜集一些資料吧;

    王姐今天要接孩子,曉霞,這個稿子你幫我修改一下吧;

    明天領導要來檢查衛生了,曉霞,把咱們辦公室打掃一下吧……

    過了一個月,曉霞,發現一個問題,整個辦公室除了她,好像別人都閒下來了,甚至可以說是啥也不幹了:有兩個老員工,除了在辦公室喝喝茶,幾乎都沒再動過電腦,任務都交給曉霞了;領導安排任務好像也懶得找別人了,很多事情都直接安排給曉霞。

    曉霞剛開始很積極、很樂意的幫這些同事,但是時間長了,看別人啥也不幹,但比她的工資還高,就不太高興了,但是辦公室的其他同事都有意無意的告訴她,他們也都是這麼過來的,自己要好好乾等話……

    曉霞為此很困惑,難道就因為自己是新人,就應該做這麼多嗎?


    02 是什麼原因,導致你產生這些有害的「新人思維」呢?


    像曉霞這樣的職場新人大有人在,他們一般踏實肯幹,而且還非常有上進心,非常想在職場上混出自己的一片天。

    但是,卻發現自己的吃苦耐勞反而成就了老員工好吃懶做。甚至,有時候,他們發現幫老員工做的大多都是沒有意義的雜活,像什麼列印、取快遞啊、泡茶、修改文章、PS圖片等等,根本對自己的進步毫無幫助。

    而且,你幫了這些老員工幾次,他反而很享受你的幫忙了,還覺得理所應當,你是應該的,這意味著你已經沒有反駁的權利了,你再拒絕,你就是惡人。

    到底是什麼原因產生了職場上這種新人就應該多幹活、新人就應該受欺負、新人就應該為老員工服務的「新人思維」呢?

    總結起來,原因主要有以下4點:

    第一,生而謙卑,對所有人小心翼翼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都在告訴我們要謙卑、謙讓,要對人有禮貌。但是,這其實是錯誤的。更多的時候,我們換來的只是息事寧人,和自己利益的喪失。

    更重要的是,長大後,你驀然發現:我們失去了理直氣壯爭取自己利益的能力,收穫了一個揮之不去的討好型人格。

    《士兵突擊》裡說:善良在面對邪惡的時候,總是善良先受傷,善良的人忘記了他全身的武器,而惡人卻不會忘記他們僅有的一把改錐。

    社會也好,工作也罷,真正決定你的價值,讓你贏得尊重的,是你的力量。相反,你的過于謙卑會讓人輕視你,認為你好欺負。就算別人主觀上不想欺負你,心理上也會不自然地壓迫你,這是人性使然。我們需要去克服。工作中,無論對上,還是對下,做到4個字就通透了:不卑不亢。

    第二,認為自己付出得多,就會升職加薪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新人思維。但是絕大多數人,都不會覺得,這樣想有什麼問題。問題就是:這個社會不是這樣玩的呀!老闆只會為你創造的價值買單,而不會為你的付出買單。

    很多員工總愛說:「老闆,我付出這麼多,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而老闆想說,沒有功勞,我憑什麼給你漲工資啊?

    我的老闆朋友說了一個事,他的公司新產品上線,前期需要大量客服。本來可以把客服外包給專業團隊,結果新來的運營部經理帶著5個員工,自己當起了客服,連續兩三天加班,還在朋友圈曬加班,等著老闆點讚。

    老闆老淚縱橫,然後罵了他們一頓,簡直被他們蠢哭了。運營部6個人的團隊,花3天時間,完全可以想出一個推廣方案,增加產品銷量,至少多賺10萬。

    然而他們拿這個時間來做客服,只省了3000塊。運營經理這個傻逼決定,讓公司虧了9萬多。

    做低價值的勞動,你會覺得自己忙碌且充實,但對老闆來說一點都不加分。你得創造價值才能升職加薪。

    第三,老老實實做規則的「套中人」

    職場上,有個詞語叫做「老油條」。老油條,基本不會與剛剛走出校園,滿臉稚氣的職場新人聯繫起來。為什麼呢?原因就是:老油條們不好管,他們不守規矩!

    基本的工作規則,自然是要遵守的。但是,對於一些存在新人思維的人來說,有的規則不要忙著執行,先看看誰是規則的執行人。

    我前公司中有個同事,小王,年少輕狂,對工作和生活充滿了嚮往。入職前,HR畫了很大很好的一個大餅給他,主要是說公司福利好。

    有一天晚上,小王加班了半個小時。他就傻乎乎地按照工資薪酬的標準,填了一個加班補貼審批單,然後就報給領導了,領導也就批了。你看,有規則、有執行、有落實本來是很好的。然而,不久的公司大會上, 領導就不點名地批評了這種沒有奉獻精神的行為,說是加班半小時就好意思申請補貼。

    規則確實是有,只要加班就有補貼,不管是半小時還是1小時。但是,你執行前,要先打聽一下這規則到底是誰在執行,摸摸規則背後的意圖。總有一些規則,只是紙上規則,就是放那給人看的,甚至有時候看都沒人看。

    第四,你自身的錯誤認知

    很多職場人都有這種新人思維,就是跟講利益的人講道理,有時候並不是道理講不清楚,而是雙方的立場不同,訴求的利益不同,這時候就不要試圖去跟對方講道理了,那講什麼呢?講利益,委婉地講出,若他滿足你的訴求的話,他能夠得到的好處。

    很多人自己有一顆不斷進步的上進心,但是思想不成熟,空泛的以為只要自己努力肯定就能獲得相應的回報,只要對老員工掏心掏肺就能換來老員工的傾囊相授,殊不知,職場不是學校,老員工也不是老師,在處處競爭的職場上,要想獲得等價的交換談何容易。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價值交換,只是有的時候,交換的是當下的價值,有的時候,交換的是未來的價值。


    03 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擺脫這些有害的「新人思維」?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職場小白的我們,在這種根深蒂固的「新人思維」面前難道就束手無策嗎?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職場新人要想逃脫這種「新人思維」的毒害,主要有以下3點需要注意:

    第一,表明態度,直接拒絕

    直接拒絕?你不是在搞笑吧?職場新人怎麼能直接拒絕呢?

    對,你沒聽錯,就是直接拒絕,不過,我這個直接拒絕是有條件的,也是分人的。

    這主要就是針對跟你職級差不多,只是早來一點,甚至在單位也不受待見的「三無」(沒本事、沒背景、沒人脈)同事。你完全可以直接無視他們的無理要求,他們只是在單位受氣受多了,想找個新人「軟柿子」捏一下,爽一把而已。

    因此,拒絕前要冷靜地想清楚,什麼人你該幫,什麼人你不該幫;分清楚什麼忙該幫,什麼忙不該幫。

    你一定要記得,在腦子裝一個警報器,只要對方說,「你能不能……」這種類似的話,你就要警醒,不要馬上答應,而是讓自己先冷靜下來,想清楚,再回復。拒絕之後不要想太多,也不用過於內疚。一方面是為了你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對方都沒有想過,提出麻煩你的事,會不會讓你為難,你也就不必顧及太多了。

    也許你會擔心,他們在公司散步我這個新人架子大的謠言怎麼辦?傳到領導耳朵裡也不好吧!這點你大可放心,領導的鑑別能力你不用懷疑。而且,他們既然混的這樣差,你認為他們有機會到領導那裡告你的「黑狀」嗎?

    另外,直接拒絕還有3個好處:

    1.讓那些準備欺負你、使喚你的同類人看見,你也不是好欺負的,殺雞儆猴!

    2.你一開始就立了人設,亮出了原則,你偶爾幫別人一次,你就是天使,別人會感激你。

    3.不要覺得自己拒絕了別人,別人就走投無路了,你太自戀了,你只是別人的一條路,你拒絕了別人,別人可以馬上再想別的辦法。乾脆的直接拒絕,不耽誤別人。

    第二,不要做低價值的付出

    我們覺得自己的付出是有價值的,起碼可以換來一個人情,對方會心懷感激。其實,你一直做低價值的付出,不僅換不來什麼感激,反而會讓別人覺得我們的付出很廉價。

    所謂「低價值付出」,就是我們以為自己付出了很多,對方卻不以為意,絲毫不覺得感激,這種付出就是低價值付出。隨意的付出、別人感受不到的付出、沒有否決權的付出,統統都是低價值付出。

    只有那種破例的付出、稀有的付出、雪中送炭的付出、無可替代的付出,才是高價值付出。基本上,你唯唯諾諾、逆來順受的付出都是低價值付出,因為你給人的感覺是你的付出是理所應當的,沒什麼好稀奇的;而有原則的人的付出都是高價值付出,因為別人本來就不敢指望你,你一旦出手,別人就賺到了。

    第三,提高核心競爭力

    職場新人永遠要記住一點,能決定你在職場走的是否長遠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本事,你的能力,你的核心競爭力。

    什麼其他的人脈、後臺、資源等,最多只能決定你走的快慢。而提升自己,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是王道,只要你有本事了,任何的問題都迎刃而解。剛工作的你可以這樣做:

    1,找到方向,持續努力

    一定要找到你努力的方向,比如你一直負責的是文案工作,就專攻文案、運營、策劃等相關的技能,不要一會兒又去學編程,一會兒又去做設計,不要瞎忙,否則無法形成有效積累。

    你可以利用業餘時間來學習,利用工作時間來實踐。業餘時間不要打遊戲和追劇,瞄著自己目標不斷努力,可以報輔導班,也可以自學,總之要持續進步,保持自己的增量成長,然後在工作中實踐你的學習成果,這樣肯定進步飛快。

    2,要有意識建立你的個人品牌

    在職場,你要有意識地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很多職場人不在意這點,以為只把工作完成了就行了。

    其實現在這個時代,個人IP、個人影響力,遠比你的能力更重要,很多人有專業感,但無品牌感,沒有建立「自品牌」,這樣長期下來,你的努力只是個笑話。

    但是,當你的名氣可以超越平臺獨立存在的時候,你就可以真正抵禦任何風險。哪怕平臺不行了,你也能活得很好。

    基礎的:你要有清晰的個人定位,明確你有什麼,你要什麼。

    進階的:你要在某項能力上遠遠超過同事,比他們好5倍甚至10倍。

    這個時候,你就具有了辨識度,具備了不可替代性。你是否做到了這一點,其實衡量標準很簡單,就是大家提到某類工作,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你。只要能達到這個效果,公司就離不開你了。


    END


    本文來源:公眾號@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作者懸崖上的貓。

    這裡是100萬職場人的逆襲驛站,運營者懸崖上的貓,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乾貨,讓你一路逆襲!

相關焦點

  • 讓職場新人多幹活,究竟是辦公室潛規則,還是暗藏機會?
    小白們進入職場之後,最大的困惑之一就在於:我應不應該多幹活?一個今年剛剛開始人生頭一份工作的小白告訴我,「家裡長輩讓我勤快點,眼裡裝著活兒;網絡文又告訴我要找有價值的事情做,別天天給老員工打雜。可是我才入職3個月,經理讓我給他準備資料,這事我覺得沒啥價值,難道要拒絕嗎?」
  • 為什麼職場小白經常被欺負?擺脫新人底層思維很重要!
    實際上,這是一種典型的新人思維,大多數職場小白都會出現同樣的情況,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首先是因為初來乍到形成了討好式的思維。每一個進入新環境,都會面對一群新的人,想要與這些陌生人搞好關係,在心理上就會不自覺產生一種討好型的思維。
  • 職場新人,如何快速站穩你的腳步?4個策略,輕鬆搞定
    第一,不要把同事當朋友職場中有一個潛規則:跟你的同事相處要保持距離,只談工作不要交心。這可能是不少職場新人會犯的錯誤,很多職場新人思維還停留在學生思維,剛進公司跟一些同事接觸後,就天真無邪的對待同事,經常把自己的心聲和真心話全盤託出。
  • 職場潛規則:做好這三個職場細節,能讓你更受同事的歡迎
    在職場上,人們經常有人教你如何變得受歡迎。比如有人說要善於交際,有人說要討好上級同事,還有人說要會看領導臉色。真的只有這樣嗎?以下工作細節也是一定要學會的,如果你能舉一反三,把類似的細節放在適當的位置,你也能成為職場上受歡迎的人。
  • 混職場的你有幾把「刷子」?被忽略的6條職場潛規則,早知早受益
    其實思來想去,是不是發現混職場也是有潛規則的,那些不為大多數人知的職場潛規則,往往可能就是決定你職場混得好不好的關鍵因素,今天就告訴大家6條容易被大家忽略的職場潛規則。往往職場的成功人士表面看起來有時候並沒有那麼厲害,甚至有許多的缺點讓你有一種可以超越他的感覺,但是在為人處事方面他又做得比較圓滑,讓人抓不到把柄,職場不是說光為了讓你多展現自己,適當的時候,你要暴露一些缺點,讓人卸下對你的防備。
  • 職場避雷:3種職場謊言,阻礙你晉升之路!
    不懂點職場潛規則,在職場上只會一個勁兒摔跟頭。但是,看似中肯合理的「潛規則」,盲目聽信,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謠言止於智者。真正智慧的職場人,一入江湖,謹慎言行,遠離職場謊言。Deadline過了,在職場上是絕對不接受的。而每次都卡著deadline提交的,在上級心裡最多也只是「及格」,不是「優秀」。既然做了工作,又想著漲薪、升職、希望更受重用,你只達及格線就可以?
  • 職場經驗:經驗豐富的職場達人給職場新人幾個忠告,看後長見識!
    職場新人顧名思義就是第一次進入職場的新人,對於職場上存在的一些潛規則或規則都一無所知,這也是職場新人在步入職場後總會出現「領導不喜歡、與同事沒法相處等」各種問題。那職場新人應該注意哪些呢?知情意心理有幸邀請到職場達人下面就為大家分享一些給職場新人的忠告。
  • 職場遭遇潛規則:事多錢少,升職加薪還沒份,該怎麼辦?
    其實他是遭遇了職場的潛規則,主要是這幾個方面:潛規則一:老實人會多幹活阿邱工作能力強,性格好,比較容易說話,工作本本分分,任勞任怨,屬於職場上的「老黃牛」。老黃牛的定位就是少吃多做,還不求高額回報,吃點草就可以了。
  • 4招教你輕鬆應對職場潛規則,簡單實用!
    都在說職場潛規則,你是如何看待職場潛規則的?2. 為什麼會有潛規則,可以完全脫離職場潛規則嗎?【閒聊】潛規則,是大家潛移默化形成的一套不成文的習慣、或規定。一個環境有一個環境的規則,就像遊戲。新來者要慢慢地去適應,才能在這個環境下過得順風順水,所以想完全脫離這些潛規則,是不大可能的。
  • 這8條職場潛規則,你真懂了麼?
    這裡所說的江湖也可以說是職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指的就是那些大家心知肚明、但卻不能說出口的職場「潛規則」。正是這些職場潛規則,雖然控制不了我們的思想,但卻能左右職場人的行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講的或許就是這種無奈吧。職場潛規則,是長期形成的一種文化,在短期無法改變。但是有的人能在職場混得好,而有人在職場的路越走越窄,究其原因就是不懂職場的規則!
  • 封面夜讀|初入職場,你應該知道的幾件事!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文章是:《初入職場,你應該知道的幾件事!》表妹上個月剛領畢業證,就拿了重慶一家國企的offer,在同齡人中她算是比較優秀的了。我向她表示祝賀,沒想到她卻苦愁著臉,告訴我:「沒那麼好!我有個朋友的姐姐在裡面工作,說的潛規則特別多,大家很喜歡孤立新人,我看我的好日子到頭了。」我一聽,這都哪跟哪呀?
  • 潛規則在職場中有多重要?
    我們每一個身處職場的人,都不可避免接觸到各種潛規則。在畢業生步入社會時,也常常會被教誨要如何如何做,才能在職場中吃得開。以致於很多人將精力過多和投入到潛規則中,而忽略了最應該投入精力的專業能力。對於老闆而言,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即便在公司中他們有時候會更偏袒一些擅長玩潛規劃的員工。
  • 禮貌、勤快、懂規矩是職場新人應該懂的基本道理
    對職場新人不能要求苛刻。經驗需要歷久彌新,新人需要成長環境,每一個人成長都是需要過程。職場新人,顧名思義就是入職不久的人,那他以前是沒有工作的。那麼受家庭薰陶和學校教育的一些優良傳統基因就很重要了!一、禮貌在職場中,有很多細節都需要和人打交道,包括同事、領導,做到有禮貌會給人良好的印象,對於新人的加分甚至提職升幹都要重要意義。比方說以下一些場景:1、打飯排隊時有人加塞怎麼辦?要麼你微微笑一笑,要麼略微點點頭,或者眨眨眼,對方加進來心裡肯定感覺你不錯。
  • 細數職場新人需遠離的20個壞習慣,你有嗎?職場新人:有這麼多嗎
    對於職場新人來說,知道有哪些壞習慣,然後在職場中有意識的去摒棄這些壞習慣,更有利於自己的職業發展。8.不願意承擔責任、不主動承認錯誤在工作的過程中,誰也不敢說永遠不犯錯,有些職場新人因為害怕犯錯,就不願意承擔更困難的工作,因而也難以獲得進步和成長,總是在舒適圈內打轉。
  • 給職場新人的5個建議
    在給出建議之前,先來解決一個問題:「職場新人」該如何定義? 我本人自畢業到現在也不過六年,嚴格來說,還算是職場新人的一份子,相比很多在職場中打拼了十幾年、幾十年的人,在很多方面我還是差了很多。 那麼,怎樣的人才算是職場新人呢?
  • 剛畢業進入職場,職場中該注意的潛規則有哪些?
    @職場小菜鳥這位職場新人你好,很高興為你解惑。首先,我覺得你這種未雨綢繆的思想很不錯,在進入職場之前了解職場潛規則,雖說不能從職場菜鳥一躍成為職場大神,但至少避免了職場踩雷。職場不同於學校的單純,步入職場意味著步入成年人的世界。
  • 職場新人,師傅不好好傳幫帶,該怎麼辦?
    剛上班時,有人對你進行過工作上的傳幫帶嗎,效果又怎麼樣呢?2. 作為職場新人,你是希望有人在工作上對你傳幫帶呢,還是不希望呢?【閒聊】因為是職場新人,顧及於環境的陌生,肯定會希望能有個職場前輩在工作上對自己傳幫帶一下的,但如果傳幫帶的人不給力,又該怎麼辦呢?
  • 老實幹活的人要辭職,為什麼領導卻不挽留?過來人給你道破玄機
    待了五年的公司,老實幹活的人要辭職,為什麼領導卻不挽留?過來人給你道破玄機。 公司把帳算得很明白:漲工資留住老員工,還不如花同等價錢招一個同樣有能力的新人,雖然會有短暫的業務交接上的麻煩,但新人年輕有潛力,還能避免統一提高工資。
  • 剛進入職場的新人,就應該從雜事做起嗎?
    特別是剛畢業進入職場的年輕人,更是經常被分配打雜的事情,比如整理文檔,列印文件,收發快遞,甚至是端茶倒水的工作。有的職場新人便不樂意了:我到這裡是做有技術含量的工作的,怎麼能幹這種沒有水平的工作呢?所以有的職場新人就不高興了,安排的工作可能都不認真去做。這種做法,究竟是對還是錯?其實,初入職場,打雜也是有學問的。
  • 職場新人應該學習什麼,如何提升自身能力,教你如何做事?
    在我看來:好多職場新人都遇到過這些問題:做事能力在工作上不知道的體現在哪些環節上,在做事上遇到了一些錯誤,但是自己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更不知道遇到一些事情應該去怎麼處理解決。現在很多職場的新人,不太重視做事的重要性。覺得就是平時的工作,沒什麼可說的,也沒有什麼技巧。其實不是這樣的,凡事都是要講究邏輯的,這關乎著你的職場發展以及在職場上的生存,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會做事,人際關係處理好,更能得到別人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