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多名中學生走進茂陵博物館開展研行研學活動
8月5日,延安市洛川縣的330名中學生在西安研行研學創始人付鵬飛的帶領下,走進鹹陽興平茂陵博物館,尋覓遠古記憶,體驗大漢文化,感受先輩們的傑出創造和漢代文化的歷史淵源。漢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脈,茂陵是承載漢文化的根基
-
延安洛川縣300多名中學生走進茂陵博物館開展研行研學活動
本報訊(通訊員 楊剛 王剛)8月5日,延安市洛川縣的330名中學生在西安研行研學創始人付鵬飛的帶領下,走進鹹陽興平茂陵博物館,尋覓遠古記憶,體驗大漢文化,感受先輩們的傑出創造和漢代文化的歷史淵源。漢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脈,茂陵是承載漢文化的根基。
-
榕城十八景:鼓山摩崖石刻 閩都千年碑林(組圖)
(原標題:榕城十八景:鼓山摩崖石刻 閩都千年碑林(組圖))
-
鑑賞|漢代畫像石與畫像磚:惟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
歷史學家翦伯贊說:「這些石刻畫像假如把它們有系統地搜集起來,幾乎可以成為一部繡像的漢代史。」「惟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漢畫像石集中分布於山東、豫南、陝北、四川等地,不同地區的畫像石在題材內容、雕刻技法、形式風格上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其中山東沂南北寨村畫像石墓的畫像布局合理,構圖嚴謹,圖像豐富,雕刻細膩,體現了漢代畫像石藝術的高度成就。
-
千年打卡勝地|月陂亭:石壁上的石刻家譜
月陂亭的「忠孝廉節」碑,是來自廟堂之高的銘言;而壽萱亭的「八十一個他字歌」碑,則是來自江湖之遠的民諺,異曲同工,遙相呼應。千百年來,它們靜靜地矗立在湘南的原野上,共同詮釋著上甘棠周氏悠遠厚重的家族文化。
-
「金裕星河丹堤杯」激揚「嶺東雄郡」 雄武氣魄主題徵文啟事
惠州「嶺東雄郡」威武的人文精神,經歷了1000年傳承弘揚,孕育出「敢為人先、開拓進取」的嶺東雄郡雄武氣魄。2020年既是惠州得名1000年,也是「嶺東雄郡掀巨浪,灣區時代看惠州」,惠州藉助「雙區驅動」時代風口,爭創國內一流城市的關鍵之年。為激揚千年惠州雄武氣魄,助力國內一流城市建設,惠州報業傳媒集團特舉辦「金裕星河丹堤杯」激揚「嶺東雄郡」雄武氣魄主題徵文活動。
-
漢武帝劉徹的一生,漢朝皇帝劉徹簡介
漢朝皇帝劉徹是漢朝的第五位皇帝,在位的時間有54年。漢朝皇帝劉徹的雄才偉略以及治國安邦的本領,讓當時的漢朝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漢朝皇帝劉徹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皇帝,那麼漢武帝劉徹的一生你了解多少呢?
-
赤城摩崖石刻——被封存的千年記憶
在漫長的歷史裡,赤城都被描述為偏遠之地,卻偏偏因為民族之間的爭鬥而聞名,但也恰恰是漫長的鬥爭歷程,豐富了這個地方的文化內涵。如果我們俯首這塊土地,去聆聽大地的聲音,除了已經遠去的鐵蹄與廝殺聲,仿佛還有江南塞北、滿腹經綸的過客所發出的聲聲感嘆。
-
茂陵,有很多興平人的記憶...
茂陵有我很多的記憶... 第一次去茂陵,大概八九歲左右,我媽讓我和同學去北馬村農場灌醋,我和村上的小波,一人騎一輛自行車,拿上醋壺,一溜煙的飛奔而去,只記得當時個子小,騎自行車坐不到車座上,掏著騎,灌好醋後,我們商量去茂陵玩。
-
西安旅遊景點詳細攻略,親子遊度假首選,暢遊千年古都
假如你想帶孩子去探索歷史,見證千年古都的魅力,那西安一定是你不能錯過的目的地。十三朝古都西安,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每一寸土地都充滿歷史氣息,探尋歷史,還原大唐長安風華。如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昔日的長安城究竟有什麼魅力!為什麼說它是親子遊的最佳目的地?請相信本文將為您解答。鐘鼓樓西安鐘鼓樓:晨鐘暮鼓,不只是晨昏,更是西安千百年的悠悠歷史。
-
破解武夷山石刻文字之謎
圖一:武夷山「五曲幼溪津」摩崖石刻每轉過一道灣,巖壁上都鐫有南宋理學家朱熹七言排律《九曲棹歌》中的詩句。一壁陶醉於優美的自然風光,一壁咀嚼品味著朱子的詩句,我仿佛成了神仙中人。漂臨五曲,但見岸邊巨巖上有一行摩崖石刻:「五曲幼溪津」。據兼作導遊的筏工介紹,「幼溪」是明代兵部侍郎陳省的號。陳省罷官後隱居於此,為泛舟便利,自闢了一個渡口名曰幼溪津。
-
漢朝留下的這四句話,挺起了中華民族千年不倒的「脊梁」
再到解放之後,為了搞出原子彈,挺直腰杆子,一批批功成名就的科學家,遠離繁華,捨棄個人幸福,深入荒無人煙的大漠。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多麼奇怪的民族,他們為何如此悍不畏死,如此無所顧忌,如此吃苦耐勞? 所以我們會看到,當蔣經國與史達林交涉外蒙古問題時,史達林會說到:只要你們中國能夠統一,比任何國家的進步都要快。
-
異國發現漢字石刻,「勒石燕然」證據重見天日,國人看後一聲嘆息
兩千年前的漢朝,匈奴民族也同樣厲害,不僅戰鬥力爆棚,還非常難纏。漢朝可沒有像明朝那樣採取守勢,它是中國歷史上最有進取心的王朝之一。"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口號雖然響亮,而且漢朝皇帝不是光說不練。似乎是它耐不住千年的寂寞,也似乎是老天不想再將它掩藏, 1990年,《封燕然山銘》終於對朝思暮想的國人們露出了它的本來面目。這年秋天,兩位蒙古牧民在蒙古國杭愛山南麓避雨時發現了一片摩崖石刻。他們並不知道這是什麼,也不知道上面刻寫的是什麼。
-
大足石刻三大「鎮館之寶」齊聚金沙遺址
8月16日,由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主辦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覽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幕,展覽通過90餘件(套)展品,集中呈現大足石刻獨特的美學內涵、精湛的雕刻工藝以及先進的文保成果。
-
石窟寺及石刻之二:北莊子漢墓石刻——漢字由秦篆向漢隸的演變
漢字是華夏文明之母,漢字產生書法,書法衍生國畫。歷朝歷代用漢字寫下數不盡的詩詞曲賦、經史子集。古代中國是個「文言分離」的國家,文言文準確地說是先秦時期的格式。受「敬天法祖」思想的影響,後來者總覺得文章還是先前者的好。唐朝大文豪發起「新古文運動」,提倡「師先秦的古」。
-
一文打盡西安元旦旅遊景點,親子遊度假攻略,暢遊千年古都
如果你想帶孩子去探尋歷史,見證千年古都的魅力,那西安一定是你不應該錯過的一個目的地。西安,十三朝古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每一寸土地都充滿歷史感,探尋歷史,還原大唐風華長安盛景,舍他其誰?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昔日長安城到底有啥魅力吧!為什麼說它是親子遊的最佳目的地之一?相信這篇文章會給你答案的。
-
都說漢朝強大,當年究竟有多強?漢朝外交官:別動,動就滅了你們
千年之後我們已無法親眼看到,只能從史料中窺見一二。或許我們能從這幾句歷史上最霸氣的話語中,能夠感受到強漢那種君臨天下的自信。漢朝疆域1、"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句話出自漢朝驃騎將軍霍去病,因其因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在漢武帝徵伐匈奴戰爭中橫行北方,無人能擋,並打通河西走廊。
-
於會文代表:將「大足石刻」編入國家統一發行教材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摩崖造像的總稱,始建於初唐,鼎盛於兩宋,共5萬餘尊造像,代表了公元9至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大足石刻是繼敦煌莫高窟之後第二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石窟。青少年通過歷史教科書,對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大足石刻在世界石窟中的地位和價值大多數人卻並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