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套人民幣收藏冊漲價8倍,停止流通之際到底是兌換還是收藏?
在第四套人民幣部分券別將停止流通之際第四套人民幣部分券別兌換工作將於5月1日啟動。
從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是為期一年的集中兌換期,此期間所有辦理人民幣現金業務的銀行網點都可為市民辦理兌換。集中兌換期結束後,由特殊現金業務承辦網點長年辦理兌換。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告,第四套人民幣的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2角紙幣和1角硬幣將於2018年5月1日起停止在市場上流通。第四套人民幣的1角、5角紙幣仍然繼續流通,可正常使用。
舊幣何去何從
「我家裡還有好幾張呢,100元、50元的都有,有人說退市了說不定作為藏品可以升值,所以是去兌換還是留在自己手上,我也想不好。」
一些城商行已在自己的網上銀行微店賣起了「第四套人民幣收藏冊」,售價為1380元/套,價格為其本身票面價值的8倍左右。對此,有銀行工作人員解釋稱:「銀行拿到的這些舊版人民幣是很早之前向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預訂的,僅作為收藏之用,並不用於流通。」
收藏界有一句老話:『金不如銀,銀不如銅,銅不如紙。』說的是紙幣的升值潛力大。到目前為止,中國人民銀行共發行過5套人民幣,其中第一套人民幣因為發行時間早、流通時間短,加上版本眾多,價值可達上千萬元,但收藏難度極大。至於第四套人民幣,個人認為升值潛力十分巨大。」
創下多個「第一」的第四套人民幣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第四套人民幣在中國人民幣發行歷史上創下了多個「第一」,
比如第一次使用領導人形象作鈔票正面主景和水印;
第一次使用多民族人像,第四套人民幣各個票面共印有14個民族人像,是所有已發行人民幣中印有少數民族人像最多的一套;
第一次印有盲文;第一次採用新型防偽材料等。
第四套人民幣是籌劃設計時間最長的一套,從1967年1月總行提出設計第四套人民幣的設想,到1985年5月定案,歷時18年。
該套人民幣除了在圖案和紋飾上作了精心設計外,在文字的採用及規範化、標準化上也作了認真調整。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相關負責人提示,市民特別是老年人一定要謹慎參與錢幣收藏,警惕不法分子以「特殊號碼」「錯版幣」「高價回購」「組織拍賣」「限量發行」「權威認證」等虛假信息為誘餌的錢幣收藏騙局,保護自身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