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政黨之爭致國家機密不斷暴露 需革新網絡技術

2020-12-22 環球網

原標題:韓政黨之爭致國家機密不斷暴露 需革新網絡技術

中新網8月3日電 據韓媒報導,韓國政治圈圍繞國家情報機構購買義大利黑客軟體RCS一事展開的過度政治鬥爭,正導致國家機密不斷暴露。面對在野黨的猛烈攻勢,情報機構承認購買該軟體,並透露了軟體用途,在野黨甚至要求查看日誌文件(使用記錄)。

據報導,在此過程中,情報機關使用過200多次RCS來追蹤國外各種違法交易等事實浮出水面。據悉,7月27日,在國會情報委員會非公開會議上報告的內容經由在野黨議員之口洩露到了外部。

報導稱,如此公開國家情報機關的活動,與利敵行為別無兩樣。因為這樣做無疑會引起相關集團警覺,繼而更換通信設備,妨害情報搜集,增加情報當局搜集情報的難度,甚至會故意洩露相逆消息。稍有不慎就會帶來情報失敗的後果,給國家安全造成致命損失。

同時,這一做法也違反了韓國《國會法》(第54章2-2條)要求「國會情報委員與屬下公務員不能公開或洩露職務過程中得知的機密」的規定。

報導指出,必須找出洩露人員予以嚴懲,端正情報綱紀。之所以要嚴格保密,是因為情報機關知道什麼情況乃至不知道什麼情況,都可能成為有利於敵人的信息。因此,通過政治攻勢中接連洩露國家機密資料,實屬損壞國家安全的非理性行為。

報導稱,通過黑客技術搜集情報、監視敵情和防備網絡攻擊都屬於現代情報機構的基本活動。若想妥善應對恐怖分子以及犯罪集團的威脅,必須不斷對網絡技術進行革新。不能再因為政黨之爭,暴露情報機關的重要機密。

相關焦點

  • 網絡攝像頭的技術之爭
    網絡攝像頭的技術之爭   雖然全景攝像頭視野很好,但它並不普及,一般只用在為數不多的大型貨車或中型商務車上。網絡攝像頭的技術之爭  很多做傳統行業安防出身的公司會選用這種產品形態,比如宅客君之前採訪過的居e安、WeCool、LifeSmart等。居e安的產品負責人表示,「選用雲臺,是因為它可以(通過轉動)做到360度的畫面監控,對安防而言,無死角是第一要務。」基於此,轉動操作帶來的體驗不佳則在可以容忍的範圍內。  他也看好全景形態的攝像頭,但無奈成本太高。
  • 不斷革新技術 霞浦紫菜養殖規模和產量均居全省首位
    通過育苗和養殖技術不斷革新,霞浦紫菜產業發展步伐加快,養殖規模和產量均居全省首位,成為當地海洋經濟的支柱產業 技術迭代,育好苗興紫菜 東南網6月2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李巧鴻) >端午節前夕,記者來到「中國紫菜之鄉」霞浦,只見紫菜育苗場正搶抓時機,加緊育苗。
  • 央視揭秘間諜出賣國家機密獲死刑背後
    國家保密信息遭洩露,多人被判刑!  近日,央視曝光了一起間諜出賣國家機密被判死刑的案件。案件主犯黃宇曾在某涉密科研單位工作。由於黃宇能力平平,工作態度不端正,業績始終靠後,被單位解職。為洩憤,黃宇將自己工作中複製下來的涉密內容,主動出賣給境外間諜機關。
  • 絕密、機密、秘密,國家秘密的等級原來出自這裡
    二、國家秘密的密級國家秘密的密級分為絕密、機密、秘密三級。絕密級國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國家秘密,洩露會使國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別嚴重的損害;機密級國家秘密是重要的國家秘密,洩露會使國家安全和利益遭受嚴重的損害;秘密級國家秘密是一般的國家秘密,洩露會使國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損害。
  • 比機密更可怕的是洩密
    從工藝方面來講,孔雀石綠是化學產品,具有高毒、高殘留及「三致」(致畸、致癌、致突變)作用。鑑於此,許多國家均將孔雀石綠列為水產養殖禁用藥物。但長期以來,漁民都用它來預防魚的水黴病、鰓黴病、小瓜蟲病等。尤其在運輸過程中和存放池內,也常使用孔雀石綠。因為他能延長儲放活魚的存活時間,還能使死亡後的水產品顏色鮮亮,而且消費者很難從外表分辨。這已經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公眾已經不再陌生。
  • 量子信息行業專題報告:布局量子信息,開啟未來信息技術之爭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1、從近期科技領域 3 大事件看量子信息對國家網絡安全的重要意義1.1.購買該公司加密機的國家包括了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印度、巴基斯坦、伊拉克、巴西、阿根廷、埃及、敘利亞、利比亞、義大利、希臘、土耳其、西班牙、日本、韓國等 120 多個國家。這些國家往往在購買到加密機後,首先做的就是將其應用在國家機密情報的傳輸方面。由於美德兩國掌握著這些加密機的快速解碼方法,便一直獲取著這些國家的軍事政治機密情報。
  • 國家公派他出國留學,報效祖國,他卻出賣國家機密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有的人為了個人的利益出賣國家安全的利益,來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晚晴時期,殷汝耕當年就是朝廷公派給他出國留學,他的成績也是非常優秀,朝廷本想讓殷汝耕留學回到朝廷,為朝廷效力,但是殷汝耕並沒有把清朝放在第一位,而是把當時選擇投靠於日本,當起了賣國賊,最終在新中國成立前,也得到相應的懲罰。
  • 她是超級學霸,可也是清華的恥辱,因一己私利暴露國家機密!
    然而可惜的是,總有一些人是例外,他們為了一己私利,甚至可以背叛國家,不僅讓自己背負上罵名,同時還讓母校蒙羞。比如16歲考上北京大學的「神童」胡士泰,就曾出賣祖國讓中國鋼企損失7000億元人民幣,最終被我國司法機關判處了10年有期徒刑,並處罰人民幣100萬元。
  • 涉密單位前員工向境外間諜售15萬份國家機密,被判死刑
    今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發布實施後的第二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近日,國家安全機關披露了一些典型案例,善良的廣州市民驚奇地發現,原來身邊就有間諜的身影。在其中一個案例中,曾在涉密單位任職的一個年輕人,為了報復單位將其解職,在10年裡向境外間諜機關出售了15萬餘份涉及軍用密碼機的機密。
  • 商業機密「侵權之爭」持續,格蘭仕再「亮」新證駁新寶
    家電「江湖」紛爭持續,格蘭仕與新寶股份及其關聯企業的商業機密「侵權之爭」引業界關注。  據廣州日報報導,在事件公開的當晚,新寶股份在官網發表聲明,表示新寶股份從未生產、銷售過磁控管,並認為新寶股份不存在侵權行為。
  • 5G 智能技術革新,生活可以如此簡單!
    5G 智能技術革新,生活可以如此簡單! 2020/12/7 15:56:50 來源:之家網站
  • 華順信安鄭政:未來網絡空間測繪技術或將成為網絡安全的基礎技術
    如今,網絡安全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Facebook的隱私洩露事件,一經報導,便引起軒然大波。保護網絡安全就是保護國家安全,保護網絡安全刻不容緩。但是,到底如何才能保護網絡安全?在「你攻我守」的現狀下,如何才能讓攻擊無所遁形?
  • 當代中國名案:趙鳳琴洩露國家機密、流氓案
    1982 年11月至1983年7月,吉林省計委技術引進處幹部趙鳳琴在接待日本東海林清和義大利沙羅兩名外商期間,受色情和金錢的引誘,喪失國格與人格,多次與這兩名外商亂搞兩性關係。1982年12月,趙借去大連出差之機,擅自乘飛機去北京與日商鬼混,並將我公安工作機密向日商洩露。
  • 面對不斷升級的信息技術,網絡安全應如何應對?
    傳統的IT環境如果想要保障絕對的安全,萬不得已的時候還可以只用區域網,或者乾脆不聯網去部署應用,但使用了雲計算,就等於將數據,應用全部都暴露在公網上,隨著雲計算的發展,針對於雲計算的新型網絡攻擊方式也必將層出不窮,這種種的問題,就是在雲計算帶來機遇的同時也隨之而來的挑戰。那麼將如何應對?
  • 從拉鋸戰轉向強弱之爭
    從2000年起,國內聖象、升達、大自然、肯帝亞、新象、正泰、德爾、菲林格爾、宏耐等一批木地板製造商,全部採用國內外先進的生產技術,並不斷加緊研發創新,終於迅速打造出自身品牌。並開始在國內各大城市攻城掠地。而此際地磚行業憑藉工程採購的巨大市場份額優勢,對剛剛切入室內裝修市場的木地板幾乎視而不見。 從拉鋸戰轉向孰強孰弱之爭 地板or地磚?
  • 我在海底撈所看到的「國家二級機密」
    沒想到,態度一向溫和的服務員小哥面色嚴肅,義正言辭地拒絕了他:同志,不是我不幫你,這變臉可是國家二級機密,哪能隨便洩露呢?此言一出,嚇得大加一身汗,洩露國家機密可是觸犯刑法的!他趕緊腳底抹油,溜了。但是回去一細想,不對啊,要真是國家二級機密,這個變臉小哥是怎麼學來的?難道海底撈背後有什麼不可告人的交易?真相是這樣的:變臉的確曾是國家機密,注意「曾」。
  • 1967年廣州機場,一美國人帶2隻老鼠離境,原子彈機密險些被盜走
    1964年10月16日,我國自行研發製造的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爆炸成功,中國成了第5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在引起國際關注的同時,我們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也相應提高了不少。當時我們國家沒有先進的化工設備,為了繼續研究核技術,只得花重金向國外購買。
  • 細思極恐,做兼職拍照可能洩露國家機密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對我國情報滲透活動也更加活躍。他們以我國黨政軍機關、軍工企業和科研院所等核心涉密崗位人員為目標,通過感情拉攏、誘蝕腐化、金錢收買、提供幫助等多種手段,千方百計進行拉攏策反,搜集我國核心機密情報,對我國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11月1日是《反間諜法》頒布實施六周年。
  • 網發地圖可洩露國家機密 公開軍事禁區等可獲刑
    但是在帶給大家方便之餘,一些網友在網際網路地圖上的標註也導致了一些國家機密信息被洩露。從去年3月至今年3月,國家測繪局等多家部門對全國地理信息市場進行了專項整治,網絡洩密成為整治的重點。  2010年4月,深圳市規劃土地監察支隊根據群眾舉報,發現一個名為「月光論壇」的網站存在大量地理信息涉密的行為。
  • 涉密單位解職員工出售機密15萬餘份被判死刑
    近日,國家安全機關披露了一些典型案例,善良的廣州市民驚奇地發現,原來身邊就有間諜的身影。在其中一個案例中,曾在涉密單位任職的一個年輕人,為了報復單位將其解職,在10年裡向境外間諜機關出售了15萬餘份涉及軍用密碼機的機密。他還將黑手伸向親友,將妻子、姐夫、同事都拉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