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店產業報告:2019年書店總量已超七萬家

2020-12-19 新京報

記者丨何安安

1月8日,2020中國書店大會暨「新時代杯」2019時代出版·中國書店年度致敬盛典在北京召開。這一活動自2017年始,今年已是第3屆。本屆大會以「書店重做與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現場發布了《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和《2019中國實體書店圖書報告》。

除此之外,中國書店大會現場還頒發了「年度書店之都」「年度最美書店」「年度主題書店」「年度鄉村書店」「年度社區書店」「年度書店品牌」等8項年度稱號。其中,深圳市榮獲2019「年度書店之都」的稱號。朵雲書院旗艦店、啡頁書咖·勒泰中心店、灃東阿房書城、黃岡遺愛湖書城、覔書店河源堅基店、模範書局+詩空間等榮獲「年度最美書店」稱號。樊登書店錦業時代店、湖南新華書店集團衡陽縣船山書城、建投書局·國貿店等榮獲年度主題書店稱號。倍閱、獨秀書房、幾何書店、韜智書店、漁書5大書店品牌榮獲「年度書店品牌」稱號。

1月8日下午,由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主辦、百道網承辦,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冠名贊助的2020中國書店大會暨「新時代杯」2019時代出版·中國書店年度致敬盛典在北京麗晶酒店召開。

在網際網路時代和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書店核心價值如何重構?活動現場,中宣部印刷發行局副局長董伊薇講到,中國書店大會討論了「書店重做與高質量發展」,空間重做、活動重做、品牌重做……大家的探討為實體書店可持續高質量發展開拓了思路、探索了路徑,為書店更好地肩負使命任務明確了方向、提供了方案。

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理事長艾立民則表示,「書店重做」是書店的整體功能、經營方式和業態整合上更加適應當前新零售和新消費帶來的變化。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長、百道網董事長程三國從十個維度提出「書店重做」路徑,價值、模式、供應鏈、選品、產品、電商、場景、數據、活動、設計。程三國發出預言,未來十年,中國將誕生世界上最大的品牌書店。

江寧商量書房。

據介紹,2019年實體書店業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圖書銷售網點同比增長了4 %。盤點2019年書店建設與發展情況,有以下幾個突出的特點:

一是受政策拉動影響校園書店,特別是高校書店成為建設的重點。鄉村書店和社區書店繼續蓬勃發展,為城鄉讀者打造了更多閱讀空間。

二是實體書店傳統賣場升級改造的力度不斷加大,湖北、安徽、雲南、江蘇、浙江、四川、湖南、新疆等省份國有新華書店都投入大量資金,實現了書店環境的改造和功能的提升。

三是大書城建設仍在繼續發展。深圳第六座書城龍華書城、新疆國際友誼書城、湖北黃岡遺愛湖書城等大型書城相繼落成投入使用,成為新的城市文化地標。據統計,目前我國5000平米以上的大書城已有135座,其中1萬平米以上書城35座。

大餘縣青龍鎮元龍村籍月山房農家書屋。

2019年中國應該是世界上書店總量最多的國家

在2020中國書店大會上,程三國現場發布了《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與去年相比,這一報告新增了中國書店網絡打卡排行榜和品牌書店(非新華)經營調查兩項。

2019年城市書店數量排行榜TOP20。

報告指出,源於近年來國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在全民閱讀活動的持續推動下,我國的書店數量在不斷增加,更為重要的是,實體書店的發展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一是內涵豐富,特色鮮明,風格各異的最美書店不斷驚豔亮相,成為新的城市文化地標;二是校園書店、社區書店和鄉村書店異軍突起,亮點紛呈,深受讀者喜愛;三是品牌書店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四是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應用,開啟了知識服務的新模式;五是書店業態多元多媒,供應鏈協同共享,智能化管理與服務加速,書店轉型升級,成效顯著。

2019年中國總共有多少家書店?程三國表示,中國網絡綜合書店打卡大數據顯示,中國實體書店數量超過70000家,美團點評上書店打開數據顯示,2019中國新開書店數量超過4000家。2019年中國關閉的書店有500多家,其中新華87家,民營129家。程三國認為,2019年每天有8219家餐廳倒閉,倒閉率91.6%,相比較於這一數據,過分放大書店閉店的聲音既不尊重數據,也不符合事實。

新華書店排行榜。

與此同時,程三國還現場披露了一組數據,2019年中國書店總量有70000多家,印度為21800家,美國是13968家,德國6000家,而這意味著2019年中國應該是世界上書店總量最多的國家。相比較中國的新開店數量,過去一年,美國只有99家新書店,小於樊登書店一年新開書店數量,英國只有15家,小於中信書店一年新開書店數量。此外,報告還顯示,2019年書店最多的五個城市分別為成都、南京、瀋陽、西安、重慶。

品牌書店(非新華)數據。

什麼是書店重做?為什麼我們需要討論重做?為什麼需要重做的是書店價值?書店重做後的新價值可能是什麼?報告中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回應。2019年,實體書店行業呈現兩個基本態勢,一是連鎖書店規模擴張繼續,二是不同規模書店普遍在業務上進行多元嘗試。而由此帶來的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是:規模增量到底在哪裡?《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引入「重做」概念,大膽提出一個未來書店核心價值的構想——消費者的「學習場」。

報告顯示,在整個圖書出版發行行業層面的整體趨勢是:閱讀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消費者購書總量持續增加,圖書出版和圖書零售均保持穩健增長,但圖書消費的增長,網上書店佔據大半,餘下的份額並不足以惠及整個實體書店行業。在此種背景之下,圖書零售渠道的變遷已經不可逆轉,而且即便同價有可能實現,受制於消費者往來實體書店的交通成本和時間成本,與網上書店相比,實體書店在為消費者提供購買便利上仍然具有天然的劣勢。因此,實體書店的大規模營收增長不能寄希望於一般圖書銷售總額的增長。

浙江餘杭新華書店蟲洞創意空間。

近年來,在生存壓力之下,多元業務已成為實體書店傳統圖書零售業務之外的探索,但迄今為止,這些圍繞在「書店 +」框架之下的探索,如疊加文創產品、藝術品等新的銷售品類,疊加餐飲、培訓、活動乃至住宿等服務,都尚未帶來規模增量,恐怕也很難帶來規模增量。因此,報告中特別提出了「學習場」的概念,也就是說,書店重做後的新價值是成為消費者的「學習場」——通過各種書與非書的內容,閱讀與非閱讀的形式,服務於讀者的終身學習。

首次發布中國實體書店市場數據報告

書店大會上還首次發布了中國實體書店市場數據報告,活動現場,中金易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濟順發布《2019中國實體書店圖書報告》,並分享了「數據重做」理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數據並非抽樣數據,而來自於對監控實體書店全面數據的採集。

市場熱點雲圖。

根據中金易雲監測5500多家實體書店和3400多家網絡書店的數據顯示,與上一年度相比,實體書店的銷售整體增長5.85%。線下零售和線上零售折扣差異明顯,線下零售折扣平均為91.39折,線上零售為63.79折,折扣差為27.60%,實體店動銷品種較網店多51.39%。

文教類是碼洋增長的主要來源。

《2019中國實體書店圖書報告》顯示,2019年書店銷售碼洋為253.26億元,其中實體書店為128.00億元,網絡書店為125.26億元,動銷品種159.03萬種,上市新書品種共計132564種。實體書店數據顯示,定價方面,除社科類之外,其餘類別定價全面上升;上市新書方面,數量上呈現出量降質升的趨勢,所有類別新書品種同比均下降,社科、經管、科技類帶動新品整體銷售上升。

文教、少兒、社科、文學四大類銷售碼洋佔73.23%。

朱濟順表示,總體來說,定價、文教類、團購業務、新開店四個因素拉動實體店銷售增長,生態賦能、數據賦能是書店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實體店動銷品種較網店多五成以上,實體書店是圖書行業多元化的保障,實體書店未來依然是圖書出版行業不可或缺的渠道;線下零售下降,線上線下零售折扣差明顯,希望繼續政策支持實體書店;新品量降質升,精品策略初見成效。

2019年新開店銷售碼洋佔比8%,高於實體銷售增幅。

作者丨何安安

編輯丨徐悅東

校對丨翟永軍

相關焦點

  • 超過70000家實體書店,2019中國成為世界書店總量最多的國家
    2020中國書店大會暨「新時代杯」2019時代出版·中國書店年度致敬盛典近日在京舉辦,本屆大會的主題是「書店重做與高質量發展」。記者獲悉,2019年實體書店業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圖書銷售網點同比增長了4 %。
  • 2019年中國城市書店數量排行榜出爐:TOP20,江蘇佔了將近一半!
    近日2020中國書店大會在京舉行,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書店總量超過7萬家,2019年中國新開書店數量超過4000家,關閉的書店有500多家。目前我國5000平米以上的大書城有135座,其中1萬平米以上書城35座。
  • 深度解讀:中國實體書店發展20年
    1998年,福州路上的上海書城開業,風頭一時無兩——營業面積超一萬平方米、大手筆的七層零售空間,人山人海繞著大廈排隊。這裡承載著上海80/90後的回憶:開學前必定要來此採購一批教輔書、暑假的避暑聖地、盤腿坐在地上看一下午的書;逛完七層樓的上海書城還不夠,要把福州路上的外文書店、百新文具店、三聯書店都逛一圈,再心滿意足地回家。
  • 2020中國書店大會:實體書店數量猛漲 鄉村書店異軍突起
    2020中國書店大會近日在京舉行。會上發布的《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顯示,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以及實體書店轉型和渠道下沉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原本以城市為主陣地的實體書店將觸角伸向了鄉村,鄉村書店助力鄉村振興成為2019年實體書店發展的一個亮點。
  • 新開書店數量是關門書店的8倍,不被看好的實體書店怎麼就成了網紅?
    2020中國書店大會上發布的《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顯示,2019中國新開書店數量超過4000家,2019年中國關閉的書店有500多家,新開書店數量為關門書店數量的8倍。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長程三國對《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進行解讀時表示,2019在中國網絡綜合書店打卡大數據顯示,中國實體書店數量超過70000家,美團點評上書店打開數據顯示,2019中國新開書店數量超過4000家。2019 中國關閉的書店有500多家,其中新華87家,民營129家。
  • 禮士會客廳|書店與城市①中國實體書店行業的發展進程
    2019中國城市書店數量排行榜。數據來自《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2019-2020),中國書店大會百道新出版研究院編寫。受網際網路影響,運營壓力增大在民營書店發展的初期,線下實體書店是廣大公眾了解、購買書籍的唯一渠道,經營者普遍能獲得較為豐厚的利潤回報。然而隨著書店行業運營壓力越來越大,民營書店陷入「倒閉潮」。2007年到2009年,中國民營書店減少了1萬家,國有新華書店的發行網點亦減少了一千餘個。
  • 北京圖書訂貨會披露:國內實體書店總量與增量均列世界首位,業內...
    北京圖書訂貨會昨天開幕,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書店大會發布《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2019中國實體書店圖書報告》,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實體書店數量超七萬家,2019年國內關閉了500多家書店,但新開書店數量超4000家,書店總量與增加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 2019年中國城市書店數量排行榜 教育大省擁有全國半數的書店
    近日,2020中國書店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上發布了《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報告中列舉了2019年中國城市書店數量情況,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實體書店數量超過70000家,美團點評上則顯示了4000多家新開書店。就此,南方財富網根據相關數據,整理出以下信息。
  • 2019年全國書店淨增約3500家,實體書店為何「彎彎扁擔不斷」
    公開數據則顯示,書店的日子似乎沒有那麼「糟糕」。據《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新開書店數量超過4千家,關閉的書店則為500多家。相較於《中國餐飲報告2019》披露的,「2019年我國每天有8219家餐廳倒閉,已關閉餐廳平均壽命僅420天」,實體書店行業的數據並不難看。
  • 7萬家書店告急:許知遠連線淘寶第一主播薇婭,一夜籌集70萬
    直播背後,是在風雨中飄搖的7萬家書店。六位主播都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大部分實體書店關門停業,營收驟降為零,眼下是各家創立以來最難的時候。一個多月前,江西南昌營業28年的青苑書店在公眾號發出了行業裡的第一封求助信:《請不要讓我凍斃於風雪》,表示在如此兇猛的疫情下,斷崖式下降的營收讓民營書店幾乎毫無招架之力。2月下旬,單向空間、先鋒書店也相繼在公眾號發文,刷爆了朋友圈。
  • 2020中國書店大會|書店老闆們都在關注哪些書店
    2019年,中國的實體書店數量超過了70000家;這一年關閉了500多家書店,但新開的書店超過了4000家。1月8日,以「書店重做與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0中國書店大會在北京舉行。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長、百道網董事長程三國在會上發布了《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盤點2019年的書店業,公布2019中國城市書店數量排行榜、網絡打卡書店數量排行榜等,並闡釋了何為「書店重做」。
  • 蔦屋中國,準備「收編」千家單體書店
    根據《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2019年中國實體書店數量超過70000家。其中,品牌書店(非新華)數量TOP10合計僅1500多家,絕大多數為非連鎖、「單體」書店。   2019年,上海、成都、杭州GDP總量在全國城市中分列第1、第7、第9名,均超1.5萬億元。上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615元,全國最高;杭州達66068元,全國省會城市NO.1。
  • 疫情籠罩下的實體書店呼聲——超千家實體書店問卷調查分析報告
    與上篇分析報告《疫情之下,實體書店生存艱難—2020年春節實體書店緊急調查分析報告》發布時相比,新增了約700份問卷。根據此前計劃,需對所有問卷調查進行重新回顧分析,並出具新的分析報告。1、覆蓋範圍中國大陸的所有省、直轄市及自治區均有實體書店參與了此次調查。
  • 獨立書店,像Hermès、Prada、LV一樣活著
    2月5日,中國實體書聯盟書萌曾經做過一個書店現狀調查,發現85.84%的書店關店後沒有任何收入來源,如果疫情繼續,77.62%的書店堅持不到三個月,73.94%的書店認為即使恢復營業,收入也到不了之前的一半。但其實,獨立書店的生存窘境一直深藏在國內圖書零售業的產業中。
  • 疫情籠罩下的實體書店呼聲:超千家實體書店問卷調查分析報告-虎嗅網
    與上篇分析報告《疫情之下,實體書店生存艱難—2020年春節實體書店緊急調查分析報告》發布時相比,新增了約700份問卷。根據此前計劃,需對所有問卷調查進行重新回顧分析,並出具新的分析報告。1. 覆蓋範圍中國大陸的所有省、直轄市及自治區均有實體書店參與了此次調查。
  • 誠品再見,實體書店還好嗎?
    江蘇實體書店數量居全國前列  《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顯示,江蘇省城市書店數量位居全國前列。2019年城市書店數量排名前20的城市中,有9個來自江蘇,分別是南京、南通、蘇州、無錫、淮安、徐州、常州、揚州及鹽城,這9個城市的實體書店數量均超過1000家。其中,南京、南通和蘇州的書店數量超過2000家。  在書店運營上,江蘇實體書店注重挖掘自身特色,已漸成品牌效應。  2015年,蘇州誠品書店開門營業,吸引諸多文藝青年前往蘇州工業園區打卡。
  • 誠品書店發布閱讀報告
    書店方面指,經營者對圖書行業的理想並非實體書店永續之道;如何在碎片化時間裡讓讀者進行完整的閱讀,值得業者思考。圖為誠品書店總經理李介修(左五)、副總經理林婉如(左一)與書店2017年合作出版社負責人合影。中新社記者楊程晨攝  2016年起,誠品根據其位於臺灣、香港、蘇州三地的實體書店數據發布綜合性閱讀報告。
  • 中國書店的藏書排名,意料之中,驚喜之外!
    根據有關記者報導:分析一組跟城市書店有關的數據,在差不多一個多月之前,2018年的亞洲書店論壇會期間,相關的媒體進行報導之時推出的。小編本人是比較喜歡圖書的,而且對書店還有花店也是比較喜愛的,針對中國城市書店數量的一些排行,我們是不難看出中國的一線城市的藏書量是比較多的。
  • 書店只是書店——由深圳誠品停業所想到的
    深圳誠品生活書店。(IC photo/圖)2020年7月3日,誠品生活深圳店正式發出停業公告,證實了一早的傳言,宣布誠品生活深圳店將於今年年底結束營業。消息一出,網上傳來一片文化人的哀悼。有微博大V感嘆「千萬豪宅容不下一座書店,挺諷刺的,浮躁的小漁村」,「現實與功利,依然是這座城市的主流價值觀」。
  • 杭州風雨書店: 冷不丁 二手書店把自己捯飭成了「網紅」
    但不容忽視的是,稍加留意,我們仍能聽到很多關於舊書店或舊書市場的消息—— 2019年度北京年度特色書店評選結果中,除24小時書店、主題書店外,不少經營古舊書的書店也得以入選; AGORA阿果拉書店、牡蠣書店、存在書店……在杭州、重慶、邯鄲,二手書店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愛去「打卡」的地方; 截至今年6月,「孔夫子舊書網」擁有舊貨(書)店1.7萬家,在售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