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想賺錢,都想著一夜暴富,但實際上你發現,社會上到處都存在,很有能力的窮光蛋,而他們不成功,只差一些機會而已。
就像俗語裡說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有的時候,即使你能賺到錢了,你能守得住財富嗎,你真的知道怎麼花錢嗎。
所以阿文覺得,其實相比於賺錢來說,花錢其實更難,它需要你的智慧、德行,而不會花錢的人,根本守不住財富。
我還記得小米的雷軍,曾在一次演講上說過,「一個人如果一直很努力,他一定會有小成績的,但如果想賺大錢,還是得靠時運。」
其實雷軍的意思,就是賺錢靠的是機會,特別是那種時代給的機會。那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
比如說《三國演義》裡,如果不是董卓篡逆,天下諸侯打成一片,能有劉關張三兄弟的機會嗎,他們只是一些,織席販履的小商販而已。
正是時代給了他們機會,正所謂「時勢造英雄。」
再比如說,我們改革開放的時候,那個時代,到處都有機會,只要你有膽量,有這份豪氣,下去闖一闖,一般都能賺的盆滿缽滿。
甚至是你啥也不用幹,自己只要呆在城市裡,憑著拆遷手裡有了幾套房,可能現在你也成了大富翁了,這個就是機會。
就如國學老師曾仕強所說的,「機會來了,你連錢是怎麼到手的,可能也不清楚,稀裡糊塗的財富就自由了。」
以前我們在小學,曾學過一首詩,叫做《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一》,「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你啥也不用做,在地球上呆著,一天就能走八萬裡路,這就是時代的加速度。
所以真正的賺錢,靠的還是機會,機會來了,你擋也擋不住。
當然,賺錢可能看你的機遇 ,但能不能守住財富,還是靠你自己了,有沒有這份心量,這種智慧,能把財富持續的握在自己手裡。
以前我們公司有一個小夥伴,他剛剛出大學的時候,就跑去創業了,那時候剛好機遇好,所以第一個月就賺了40多萬。
他一下子就覺得,賺錢是不是太簡單了,我才出來就能賺這麼多,你再給我幾年,不說趕超馬爸爸,當個地方首富肯定沒問題啊。
當時他自己也飄了,居然打賞主播也用了10萬元,很快他的第一桶金,就被自己揮霍完了,而自己的公司,由於沒有持續的資金流,也宣布倒閉了。
接下來幾年,他也想過再去創業,但都在賠錢,最後無奈跑來上班了。
其實我覺得,他還是很可惜的,那麼快就賺到了第一桶金,沒有想辦法,讓錢去生錢,而想著揮霍了,沒有把握住機會,最後被打回了原型。
守財看你怎麼花錢
要想守住財富,你怎麼去花錢,那是至關重要的,你把賺來的錢,花在吃喝玩樂上,還是花在社會資源上;或者是存起來,這些都有不同的結局。
上海的青幫大佬杜月笙,曾經在黃金榮的換公館裡當雜役,有一次機緣巧合,他立了一個大功,黃金榮的老婆林桂生,就賞了他2000大洋。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
其實林桂生就想試探一下,這個後生是不是可用之輩,看一個人未來的發展,看他對於財富的應用就可以了。
杜月笙拿著錢,沒有想著揮霍,也沒有去存起來,而是設宴款待了,以前照顧過自己的朋友,對於一些貴人,也是買了許多的好禮相贈。
其實杜月笙的做法,就是把錢換成了社會資源,日後他的飛黃騰達,其實就靠著原先的,鐵桿兄弟支持。
這就是會花錢的人,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會知恩圖報,但你要相信,自己仗義疏財,大家肯定記住你的。
就像《水滸傳》裡的及時雨宋江一樣,為啥他上了梁山以後,大家都推舉他為頭領,因為底下人都知道,這個人肯拿錢出來分享,跟著他有肉吃。
所以一個人守住財富,還是得看你怎麼花錢。
花錢的動機還是看德行
一個人怎麼去花錢,其實背後看的,還是他的德行,那些心裡只有吃喝玩樂的人,自然也會揮霍財富。
古人說「厚德載物」,你沒有一定的德行,是承載不住財富的。
《易經》裡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你的德行,跟你的權利、財富不匹配的時候,肯定是有災禍的。
大家仔細看看,社會上那些突然間中六合彩,一夜之間暴富的人,這些人有將近8成的,會在5年以內,將財富揮霍一空,最後甚至還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所以一個人守住財富,最核心的還是看,自己的德行怎麼樣,是不是能承載得住功名利祿。
「賺錢靠機會,花錢靠智慧」:看懂這兩點,守財其實比賺錢更難。
股神巴菲特在問鼎世界首富後,仍然住在位於美國奧馬哈的房子裡,那套房子他已經住了59年了,正因為這種平常心,他才能守得住這份財富。
我是阿文,持續和你分享更多的人生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