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說,世界上最不可靠的,就是關係。昨晚我小爺爺路過,進來家裡和我座談。開口就是要考公務員,賺錢沒用,要有權。
又說我畢業後,就走銀行這條路,有個表叔認識的朋友,好像是廣州某支行的行長,也姓黃,年收入三四百萬,字輩比我小,畢業後可以跟他走。
不得不感慨表叔人脈資源廣,我現在在銀行實習,都是表叔幫的忙,所以,關係到底可不可靠?
《陳二狗的妖孽人生》提到,這個世界,能救自己,能成就自己的,也只有自己而已。既然目標是財務自由,那麼賺錢,你也得靠自己。
要賺錢,首先得認識自己。
智商不等於財商,所以有太多高學歷的打工仔。但哪怕打過多少錯誤的工,你只要認清並做好,產品與客流量,就穩賺不賠。
其次,要充分利用自己。
同時做好引流款,信任款,利潤款產品,才算把自己利用充分。
最後,要充分提升自己。
要賺大錢,你得精通心理學,哲學,歷史,社科,經濟,營銷等領域,內外兼修,把那些死磕一門專業的線性思維單細胞大學牲,甩幾百條街。
就像巴菲特的好朋友,查理芒格在《窮查理寶典》裡提到的,要讓自己變得多元化,像神經細胞的結構,發散思維,這就更需要,多維度多學科的學習,才能讓自己變得更神通廣大。以後有機會,我再推薦改天逆命必讀書籍。
讓自己掌握的技能,是別人無法替代的,這樣你的價值才值千百萬。
《你以為你是你 其實你不是你》提到,網絡人格存在五種心理疾病,自負,自戀,邪惡,幼稚,衝動。
你當過噴子槓精顯得自負,你曬過炫耀的照片顯得自戀,你發過消極的言論顯得邪惡,你捐過某愛心籌顯得幼稚,你買過高價低質大品牌顯得衝動。
如何認清產品?
夏七夕在《後來我們都哭了》寫到,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愛情,獨一無二,其實只是重演相同的故事。產品也同樣,老闆覺得自己的產品獨一無二,其實在眾多同行堆裡,也平淡無奇。
產品有兩類,一類是供應給下遊產業,供貨給甲方。二類是直接供貨到消費者。
如何認清客流量?
從免費到付費玩法,用星星之火,造就燎原之勢。剛開始你除了時間一無所有,所以從免費的引流手法開始玩。到後來你有點技術,資金,資源,就可以開始玩付費推廣。
李嘉誠說,即使本來只要一百的實力,就能把事情辦妥,但我也要用盡兩百的力氣,而不是隨
艾迪說,免費的才是最貴的,為了尋找免費的資源,你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看起來不花錢,但你其實損失的時間是最貴的。人活著就憑的是時間,別人花一個月,才能免費獲得的遊戲皮膚,你用一天時間就獲取了,剩下的29天,又能去做其他更有價值的事情,高效又霸道。
付費玩法看似要錢,但你投入五萬塊推廣費用,收回二十萬利潤,投產比高到,可以掩蓋推廣成本,就像是沒花錢一樣。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