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大網上舊書店「作業本」火了 十天賣出幾千冊書

2021-01-16 鳳凰江蘇

原標題:十天賣出幾千冊書 南林大網上舊書店「作業本」火了

導讀:「有了『作業本』,媽媽再也不用擔心買書錢了。」最近,可以在網站「作業本」購買舊書的消息通過朋友圈、微博在南林大學生中傳了開來。

許多大學生的課本用完後基本上還都是新的,直接丟棄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南林大學子瞄上了這塊創業空間,他們開發了一個名叫「作業本」的二手書網站。大學生們只需要像逛淘寶那樣點擊滑鼠,下單幾個小時後就會有專人將他們需要的舊書送到宿舍樓下。該網站從開學上線至今,共賣出了數千冊書,團隊日利潤超千元。

開學季「作業本」火爆南林

「有了『作業本』,媽媽再也不用擔心買書錢了。」最近,可以在網站「作業本」購買舊書的消息通過朋友圈、微博在南林大學生中傳了開來。

記者嘗試登錄該網站,發現這些舊書售價僅為新書的2到3折,該網站分類做的也不錯。記者輸入搜索關鍵字「機械」,很快就會捆綁彈出所有機械專業用的書籍資料。

每天利潤超千元

記者了解到,「作業本」二手書網上商城是由6個90後一起打造的。團隊核心成員尹申申告訴記者,每學期開學,許多不願意買新書的高校學子們都會通過各種方式求購舊教材,但在線下舊書店購買很不方便,而他們打造的購書網站方便了很多南林學子,收穫不少贊。

網站的建設也是由團隊獨立完成的,負責網站建設的嚴穎大三學期末,去逛了畢業生跳蚤市場,受此啟發想到可以打造一個網站供學子們交易二手商品。隨後,嚴穎用了兩個星期的時間將原有的一個網站改成了「作業本」,並找到另外五個志同道合的小夥伴。

網站建設好後,團隊成員大量回收林大的舊教材。開學季網站正式上線三天點擊量就破萬。據嚴穎介紹,在過去的十來天,他們已經賣出了數千冊的圖書,平均每天可以賺一千多元。

期待打造校園資料中心

「收購舊書很便宜,同時節約了資源,有很大發展空間。而且我們的網站還提供許多校內服務,包裹可以直接送到宿舍。」尹申申表示,團隊成員中包括他在內有四人今年臨近畢業,其中三個都決定畢業後不找工作,繼續維護這個網站。

團隊成員還表示,後期他們會建立一個知識體系圖譜,類似網易公開課那樣,將知識點整合起來,形成一個校園資料中心,為想學特長的學子們量身推薦他們需要的二手舊書。如果有可能,他們也希望將這種模式複製到南京同城高校。

相關焦點

  • 初一數學書十天賣出近五千本 老師:家長搶跑心態作祟
    錢報記者採訪發現,暑假前半個月,這樣的家長和學生成了杭城新華書店、博庫書城的主流人群。光是浙教版的《數學(7上)》,杭城新華書店十天內買掉了近5000本。  書店現場  數學科學書最熱賣  小貝媽在小學教材書架上仔細找了一遍,有點焦慮:「語文課本怎麼也買不到,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到貨?」這個書架前,正在奮力找下學期課本的家長有五六位,有的和小貝媽一樣一臉鬱悶,大熱天的趕來一趟,結果撲了個空。有一位運氣不錯,買到了想要的數學書。
  • 為大學周邊街區留下一家舊書店,可好?
    上海北區年銷量最大的舊書店,每年賣出五萬冊舊書 即使再有文化情懷,書店也是經營性場所,必須靠自己能在市場上站得住腳 位於上海市政肅路55號菜場二樓的復旦舊書店,滿足了懷舊的愛書人的一切美好回憶:吱吱嘎嘎響的樓梯、密密匝匝的舊書堆、嗡嗡作響的老式吊扇……也許正是因為這種純粹的原生態,讓這家老舊的書店在如今遍地裝修精緻的網紅書店中顯得格外的樸實和稀有。去年,隨著在小紅書上意外走紅,復旦舊書店火了一把。
  • 西安69歲老人愛看書開舊書店 藏書萬冊網上賣書
    每天早上7點多開門,當他打開兩扇門,堆積在房子裡的書,從地板壘起來到天花板,頗為壯觀。  對這個69歲的老人來說,生活時間的三分之一在收書,三分之一在賣書,另外三分之一在看書。  昨天,來書店買書的人不少,石福向沒時間招呼顧客,他坐在門口的小板凳上,自顧自的看書。
  • 呼和浩特第一家古舊書店 經營31年賣出古舊書40餘萬冊
    早晨不到9點,年近古稀的段存瑞早早便來到文苑書店,整理舊書、開門迎客。而就在4個小時前,他還在自家書房裡修整老舊線裝書。「一修補起線裝書連睡覺也忘了。」一旁的妻子埋怨道。 段存瑞是呼和浩特人,1986年創辦了文苑書店,2003年被內蒙古新聞出版局評選為內蒙古十大藏書家之一。作為呼和浩特第一家古舊書店,文苑書店店內藏書約為10多萬冊,其中不包括段存瑞的個人藏書。
  • 上海舊書店的堅守者:把最好的書留給尋尋覓覓後最美的遇見
    這些外觀充滿「網紅」元素的貨櫃被分為紙上王國站、二手書奇幻漂流站、動漫次元站、書籍保險庫、衍生潮玩站、手帳研習室等主題場館,這就是近期開業的《但是還有書籍》線下實體書店。  提起舊書店,給大多數人留下的印象是泛黃髮潮的書頁味道以及老舊書店的清倉甩賣場景,但這家二手書奇幻漂流站身處靜安大悅城商圈之中,一點也不顯得違和。
  • 臺灣最大網絡書店賣出40萬冊大陸書籍
    2009年一年,臺灣最大的網絡書店———博客來網絡書店,共計賣出40萬冊大陸簡體字書籍。  13日,博客來「簡體字館」館長楊曉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博客來網絡平臺去年總銷售金額超過30億元新臺幣,其中大陸簡體字書籍銷售增長了100%,在所有業務中表現十分「搶眼」。
  • 課本暢銷教輔遇冷 開學第一天西安街頭書店家長扎堆
    今天(9月1日),記者走訪北大街上幾家書店看到,不少家長行色匆匆來到店裡購買課本,店員們快速配貨發貨,收銀臺前排起了長隊。西安一書店的文具區域銷售的「開學套餐」。新華書店北大街教輔書店中,一位家長正在給孩子買課本。
  • ​​課本暢銷教輔遇冷 開學第一天西安街頭書店家長扎堆
    一位家長要購買課本,正在向書店店員諮詢。西部網訊(記者 凌旎)隨著中、小學的開學,西安街頭的書店也迎來了一波忙碌。新華書店北大街教輔書店中,一位家長正在給孩子買課本。「孩子轉學過來的,得自己買課本。書單上除了各科的課本外,我還要買幾本散文書。輔導書種類太多,回頭讓孩子自己選吧。」範先生說。該書店另外一側,一位家長正拿著幾種不同的地圖掛曆比對著。「掛在牆上的地圖、作業本,這些都是孩子給我安排的購買任務,上學要用的。」
  • 蔡鍔北路的古舊書店,讀書人的「淘書」聖地
    供圖/袁家嶺新華書店。「藏書界的圖書土匪」何光嶽常來「搶」書1993年到1998年,我在長沙新華書店下轄的長沙古舊書店工作,書店位於蔡鍔北路,古舊書店主營古籍和二手舊書。我們是坐商,主要是客戶送書到店,我們收購。有時得到舊書信息,我們也上門收購。
  • 8萬冊藏書何處去?上海66歲藏書家再開舊書店望會有緣人
    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花數百萬元聚書8萬冊瞿永發被稱為上海「最接地氣的藏書家」。在上海中心城區曾經最大的棚戶區虹鎮老街,他住了近60年。在2013年動遷以前,他家4層樓的老房子裡藏了6萬冊書,塞得滿滿當當,即使是一樓的廚房,除了必備的廚房用具,便是整堵牆那麼大的兩架子書。
  • 線上成功了落地做實體,網上二手書店多抓魚怎樣抓住年輕人的心
    倉儲庫房搖身變敞亮書店都說實體書店難做,二手書店更難做,但偏偏有人不僅做成了,還做得風生水起。這就是多抓魚。多抓魚最初並不是一家實體店,而是一家網上二手書店。用戶只需通過掃碼賣掉家裡的閒置書,換來的錢再買別人賣掉的書。短短兩年多的經營,如今的多抓魚已經積聚了300多萬用戶,每天賣出2萬本二手書,頗受年輕人的追捧。線上的生意做得如火如荼,多抓魚為什麼開始做實體店了呢?
  • 家長們暑期忙著買下學期課本,杭城各大書店缺貨挺嚴重
    杭州慶春路購書中心,教材書架上很多書都缺貨。   錢報記者採訪發現,暑假前半個月,這樣的家長和學生成了杭城新華書店、博庫書城的主流人群。光是浙教版的《數學(7上)》,杭城新華書店十天內買掉了近5000本。   書店現場   數學科學書最熱賣   小貝媽在小學教材書架上仔細找了一遍,有點焦慮:「語文課本怎麼也買不到,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到貨?」
  • 北京中小學開學這家書店火了 教材市場今年有什麼不同?
    2018年2月28日訊,「給孩子買練習冊,沒想到這麼複雜。」昨天下午,老王下班比兒子放學還早。根據孩子的要求,開學了,有幾個本子、幾本練習冊還需要買。出了地鐵,老王一路奔東,「兒子讓我快點,說去晚了就沒了。」不料想,沒帶著孩子來,老王成了書店裡最蒙圈的人。
  • 北京一些書店提供包書皮的樣書 樣書穿「衣」 讀者點讚
    路豔霞攝本報記者 路豔霞在北京的一些書店,不少讀者都注意到一樁新鮮事兒,每一本樣書都穿上了書衣,包上了書皮。幾十元一本的圖書和幾千元的手機享受同等「貼膜待遇」,讓人頗感新鮮。包書皮這一古老的護書形式,在「網際網路+」時代重新復活了。
  • 面積不到15平米,一周只賣1本書,卻成了日本最火的書店!
    只用了半年就開始盈利,成了日本最火的書店!沒有書架,沒有座位,沒有讀者,甚至沒有書,這樣一家形同陋室的「假書店」,到底憑什麼會火得一塌糊塗?店長森岡督行做了十年獨立書店。在這之前,他在神保町著名的一誠堂書店工作了八年。八年後,他用所有的積蓄開了一家舊書店,這是他的第一家書店。
  • 新華書店習水分公司:確保教材「課前到書、人手一冊」
    為落實好中小學校延期開學情況下的課本發行工作,遵義市新華書店有限公司習水縣分公司克服交通運輸困難、無大型貨運車輛等重重困難,確保全縣各中小學校教材「課前到書,人手一冊」。2月14日,經習水縣委宣傳部和教育局同意後,新華書店習水縣分公司啟動「抗疫情、保民生,課前到書、人手一冊」的教科書配送行動,率先在遵義市各縣(市、區)開始發放教材。
  • 臺中十一月很文學 誠品書店一邊推舊拍一邊辦特賣
    臺中十一月很文學 誠品書店一邊推舊拍一邊辦特賣 2017年11月17日 10:2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誠品書店年度舊書拍賣會11月16日至12月3日於臺中登場,15萬件好書好物1折起。
  • 探訪東京「一室一冊」書店
    他們覺得自己該讀書了,於是走進書店,面對類目繁雜的圖書,卻不知如何下手。  另一方面,每天有很多新作家出現,大量新書上市,品質良莠不齊。讀者經歷內心鬥爭,千挑萬選後買回家的可能是一本爛書。  【一周推一書 一書一世界】  從那時起,「一本書書店」的概念不時閃現在森岡的腦海中。
  • 今年暑假最難買的書是這本,有家長連跑三次書店沒買到
    最鬱悶的一位爸爸,連跑三次書店都沒買到,快要絕望了。簡單地說,今年暑假最難買的書,就是新課本!上周日,記者去博庫書城轉了一圈。從進門開始,每走幾步就能遇到拿著教材的家長和孩子,平均每人2到3本。書店人氣最高的區域,非教材區莫屬,因為不時有家長來諮詢,收銀員索性將教材上冊的存貨量繪成表格,並貼在收銀臺上,方便家長查看。
  • 實體書店不一定那麼難 網上書店不一定那麼容易
    如同當初上海的季風書園關張一樣,每一家實體書店撐不下去的最後一天,往往是其「迴光返照」、最為高光的時刻,不少讀者恍然大悟一般想起好像身邊是有這麼家書店存在,不約而同地衝到店門口拍照留念,頗有幾分黑色幽默意味。同樣,你要是指責現在的人不看書、不買書,也不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