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寫的回憶文章《畢業20載,憶我的洛陽工學院》在校友圈中引起了較大的反響,「河南科技大學」公眾號、「河南日報洛陽新聞」公眾號相繼轉載了這篇文章。校友們紛紛留言表達了對母校的感恩,表達了對逝去青春歲月的不舍。為了回饋校友們的赤子之心,我再次創作這篇圖文並茂的文章,希望文中的25張圖片能舒緩大家對母校的相思之苦,希望文章能再次激起師兄師姐、學弟學妹們的情感共鳴。
■ 南院校門
以前覺得洛陽工學院的校門稍顯簡陋,現在倒覺得它有種質樸的美。洛工的校門很神聖啊,騎自行車到此必須下車,闖關而過是要被處罰的。而今校門右側沒了「洛陽工學院」的碑刻,掛上了「河南科技大學」的牌匾。
■ 南院主教學樓
洛陽工學院的南院的這棟主教學樓應該算洛工的門面吧。這不,它就被印到了學校的明信片上,而且做了整套明信片的封面圖。這棟樓與正對著南院校門,中間有一段50米的廣場過道,過道中央是花圃,每年四五月牡丹花開的季節非常漂亮。從南院到北院,我喜歡穿主教學樓而過。在這棟樓裡,我們上過《機械製圖》課。
■ 信箱所在地
信箱所在地就在南院校門(出校門方向)的左側。洛陽市澗西區西苑路39號,郵政編碼471039,這個通信地址相信大家沒忘吧?60後、70後的校友還是以書信交流為主。當年我們班負責信箱的同學每天上午下午各開一次信箱,一拿一摞信,誰的信多,顯得誰牛!當年你的信多嗎?
■ 南院林蔭道
南院校門右側(出校門方向)的林蔭道不長,卻很美。夏天,樹蔭灑落一地清涼;秋天,紅葉裝點滿園喜慶。林蔭道的盡頭是籃球場,男生能打一手好球,這也是能迷住女生的。
■ 南院圖書館
洛陽工學院的圖書館不算氣派,也不算漂亮。但它在我心中的分量很重,我的人文功底就是這裡打下的。我在圖書館看了多少書,沒法確計了。圖書館二樓的借閱室不讓學生入內找書,要借書的話,自己報上書名書號,讓管理員幫你找。管理員憑書的編號找比較方便。我借書多、來得勤,圖書分類的編碼規則我基本記下了,什麼類型的書,編碼張嘴就能說出,用不著翻那些小卡片。
■ 南院八角樓
八角樓也是我的聖地,它與圖書館一起成就了我的學業。準備考研的那一年多時間裡,我是先在圖書館學習,圖書館閉館後再轉戰八角樓。洛陽工學院很照顧學生,八角樓晚上都開放到12點,暑假期間也照常開放。畢業後每次回母校,我都會在八角樓與圖書館前駐足良久。
■ 南院操場
洛陽工學院的操場還是不錯的,主要是環形跑道不錯。美中不足的是足球場沒有鋪草坪,當年操場上足球翻滾的時候,那可是塵土飛揚啊!再看現在的照片,情況改觀了,操場應該已鋪上草坪了。
■ 南院開水房
學校每學期都會給學生發一疊開水票,票成條狀,每條大概四張票(記不確切了),票面標註金額5分錢。擰上開水瓶打開水時要帶上一張開水票,水房門口有一塑料桶,盛了半桶水,開水票扔桶裡就行。
■ 南院男生宿舍
男生宿舍門口原來有五個圓形的小牌牌,寫著「大學生之家」。左側是報欄,午飯和晚飯的時候,我喜歡端著飯盆邊吃邊看報。最喜歡的報紙是《中國青年報》。校門右側是傳達室,在宿舍安裝211電話前,電話只能打到傳達室,傳達室的大爺接通電話後,就會拿著大喇叭在樓下喊,「526,袁國輝,長途。」
那時宿舍的電壓真的不穩啊,有些同學在宿舍用電爐子煮麵條,或用熱得快燒開水,電一會就會跳閘。一跳閘整個宿舍樓黑成一片。再就是水壓也不行,我住在五樓,基本上就沒在五樓水房用上過自來水,早上洗漱都要從五樓跑到一樓。
■ 南院自行車棚
自行車棚在操場一角與男生宿舍中間,自行車如果存放在棚裡,每月需付費2元。就這2元大家也捨不得花啊,寧可「愛車」日曬雨淋,也要省下這2元錢。95級的老鄉鄧念斌畢業時曾送給我一輛自行車,我騎了幾個月,車鑰匙丟了,我懶得管它,車不知被誰賣破爛了。
■ 南院女生宿舍
對女生宿舍樓我真沒什麼印象,因為大學沒談女朋友,女生宿舍的大門在哪,我還是畢業11年後重回母校才看到的。女生宿舍大門口有兩行字「女生公寓,男士止步」。
南院的女生宿舍樓與男生宿舍樓斜對著,荷爾蒙躁動的男生會架起望遠鏡偷窺女生宿舍。估計女生也知道這事,有間女生宿舍就在窗子上貼上了「無恥」兩字。
■ 北院①號樓
當年工商學院和材料系在北院,一棟①號樓分成兩半,左邊是工商學院,右邊是材料系。我們班的教室在320,這是個大教室,兩個會計班共用。大一還要上晚自習,晚自習都在班級教室裡進行。專業課都是小班課,幾乎都在①號樓本班教室上課。因為上課最多,自覺與①號樓感情最深。
■ 北院階梯教室
工商學院的大課主要在北院的階梯教室上。上大課,全憑自覺,坐後面的打瞌睡,坐中間的看小說,真正好學的坐前三排。
25張圖片的故事講完了,這些故事有您的回憶嗎?如果您喜歡本文,請記得將它轉發給您的同學和您認識的校友,請記得將我的祝福轉達給他們。親愛的同學們,親愛的校友們,無論我們身處何地,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標籤,我們都是洛工(河科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