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年度兒童類高分電影之佛羅裡達樂園,這是一部以兒童為主的電影,下面就跟隨小編來看一下這部電影的介紹以及網友的評價吧。
佛羅裡達樂園 The Florida Project
劇情簡介:
影片講述了一個早熟的六歲女孩Moonee和她的朋友們的故事,Moonee和她的年輕媽媽Halley住在奧蘭多一個廉價的社區汽車旅館裡,過著艱難的生活,在暑假裡,Moonee和她的朋友們展開了一系列冒險。
熱門短評:
這絕對是主競賽拿獎水平的啊!怎麼選到雙周還沒給獎!!!!!代表現實主義電影發展的最新境界,藏敘事藏得真是滴水不漏。想起《悲情城市》裡那句「小孩子不知道殘酷,一樣覺得好玩」。汽車旅館現實主義,結構性的貧困與最底層的生活,階級分析;生活流與幽默感。似乎又可以發個年度十佳了。
三星半。小孩不錯,部分情節還是太刻意了,威廉·達福的角色很暖。把這部和《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伯德小姐》、《三塊廣告牌》四部連著看,你會發現今年的北美頒獎季簡直就是一場涵蓋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的關於西方世界的大型presentation,痛苦的、難忘的、苦澀的、甜蜜的、悲傷的...一應俱全。
一牆之隔的迪士尼樂園既是個巨大的腫瘤持續輻射著周圍的貧民窟,又是貧民窟裡所有人生活與夢想的避風港。
最令人欣賞的是它永遠聚焦在人物的行動進行時上,沒有半句超越現實行動之外帶著文本意義的廢話,真誠坦白溫暖動人。遺憾的是剪輯節奏實在太差,始終處在一個調性、速率和轉換方式上,讓人看的疲憊。結尾母親大嘴的特寫和突然響起的配樂破壞了整體現實感,是失控的敗筆。
都是生活拆散親情,「媽咪」是熊孩子,這部是熊家長。和多蘭不同的是Sean Baker沒有任何MV空鏡頭,而是用生活細節把故事填得滿滿當當。明亮夢幻的顏色反襯出螺旋向下的命運,打光越溫暖,生活越悲慘。主演除威廉·達福外全部素人,原生性的表演讓人驚呆!主角小女孩是個天才吧...
史上最被高估的電影!所謂的邊緣人物不過是身體倍棒卻好吃懶做的。電影一再表現多麼底層多麼窮苦。但如果這也能稱之為貧困 請美國人民趕緊來我國首都的大雜院體驗體驗。
小孩子演得太好,一種有意的成人化表演(非貶義),最後果然被打動了。很抓心的小獨立片,結尾的風格變化略有不適,不過整體還是非常出色。包括與迪士尼樂園的對應,很有心思,威廉達福的角色好暖。
每次看到拍這種美國底層生活的電影我內心深處總有一種冷漠的態度:不作死就不會死 如果你自己都管不了那麼請花點錢買個安全套 避免賦予另外一個生命悲劇的人生。
像坐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一氣呵成。肖恩貝克連續兩部展現了驚人的演員調教能力,幾個新人天然去雕飾的演出一點都不遜佛州爛漫的色彩,相比之下威廉達福竟顯得像是一個拉人氣用的明星招牌。在他的電影裡,所有人都用盡一切享受當下,取悅自己愛的人,擁抱並不完美的生活,這難道還不夠動人嗎。
這部電影勝在悲劇內核的故事外,包裹的那層夢幻糖果的外衣。故事越悲劇,觀感越動人,那種童年的美好,血濃於水的親情,跟一個家庭多麼有錢沒有關係。導演很會拍孩子,而且兒童演員的表演非常的成熟且自然,孩子們的歡樂冒險和無憂無慮,賦予了這部電影極富感染力的年輕和活力。
想起《嘉年華》裡小米說因為這裡冬天都不冷,而《佛羅裡達樂園》裡的孩子年紀顯然小到不用在意自己的生存問題,因此他們把別人放的煙火當成自己的,把城裡度假偶遇的彩虹當作毫不在意的背景色,可現實裡的成年人依然在用貧富提醒這裡的頹廢。但願狂奔向成長遊樂園的途中沒有黑白,每一幢矮樓都是彩色。
即使小女孩演技很炸裂,但小孩滿嘴髒話還是讓人看得不舒服。順便一個從根子上毫無上進心混吃等死的人有什麼可值得歌頌的?生活是很殘酷,她也很關心她的女兒,可用的是混吃等死坑蒙拐騙的方式也值得你們說溫暖?
在迪士尼的時候,經理告訴說每個美國家庭在這裡要平均消費8000美金,這註定了是有錢人的煙火。電影很自然不矯揉造作,孩子們的表演讓人刮目相看。不過大家都說像《美國甜心》,我倒更覺得像《南國野獸》。因為在迪士尼工作過半年,結尾超喜歡,要是早一天看就是我的年度十佳了。
這些年以美國生活底層的兒童與青少年為題獨立片不少。弗羅裡達可能不到最後一刻並不了解故事走向,但其實敘事線索在生活的日常中已隱約浮現。女主竟然是instagram上找來的,幾個小孩子的半即興表演也很搶鏡。一開始就對直升機很感興趣,最後Q&A上導演果然也說是為了寫實最後意外變成了片中的元素之一。
不要悲天憫人,不要屈尊俯就,不要溫情泛濫,不要控訴批判。只要把鏡頭以仰視的角度冷靜不語地照向現實就好。成人世界的一切,在孩子看來都是似懂非懂的胡言亂語。濃豔色彩的鏡頭裡,現實生活映照著蠻荒生長的童年#結尾一幕神來之筆,精彩。
熊孩子和熊媽媽的夏天。小女孩和媽媽真是坑蒙拐騙偷樣樣行,真是有什麼樣的媽就什麼樣的娃。不得不說小朋友們太會演了,看的人恨的牙痒痒的但是又感嘆能這樣純真自由還真難得。
永遠在迪士尼樂園之外,拉閘,騙錢,燒房子;小演員太有靈氣,仿佛追著彩虹奔跑的天使,不理睬生活的殘酷。2.肖恩·貝克著實有迷人的才華,在拋灑童話螢光粉之餘,也不忘適時祭出銳利的現實。3.臺詞:你知道我為什麼喜歡這棵樹嗎?因為它摔倒在地上,卻從未停止生長。4.攝影太有原生態氣息。
這片子攝影太好太好了。小孩子眼中的世界五彩繽紛,從來不會意識到自己在貧窮線掙扎。我這麼討厭小孩子的人能看倆小時熊孩子跑來跑去搞破壞還感同身受,拍攝技巧驚為天人。威廉達福完美。
從《房間》裡小男主的精湛演技到本片中小女主的成熟表演,還希望奧斯卡的老頭兒們拎拎清楚,取消對於影帝影后獎項的年齡限制,我相信梅姨也會很樂意把影后頒給這個小精靈的。 P.S.媽咪的表情和說話腔調是跟託米·韋素學的吧!
十佳今年最喜歡的一部兒童電影是R級,迪斯尼樂園旁廉租屋的低端人口,但沒有控訴而是記錄,以歡迎光臨奇幻城堡的姿態進入他們的生活,自由肆意生長的極品母女和各色人等傷害越多才顯得更真實和有力量,在暴露有缺陷的人格環境裡從手機進階膠片的貝克用達福的正暖和色彩背景努力尋求生存的那些美。
肖恩·貝克最大的特點就是善於使用自然/人造景觀的豐富色彩,尤其是大面積粉色表現力極強。與去年美國甜心對底層生活情況的展現有相似之處,但側重不同。小孩的調度/臺詞一定超級難搞,但整體呈現卻行雲流水,可見導演相當有力。缺點是中段太碎,稍有失控跡象。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結尾看哭。小女主表演完勝今年所有女演員!天真童趣糖衣下,包裹著成人世界骯髒苦澀的芯子。奇幻城堡、未來家園、橙子世界、禮品屋、扭扭冰淇淋…紫色、藍色、綠色…彩虹盡頭有金子、樹木雖倒仍不老、仙鶴也來湊熱鬧,生日快樂!Jancey,這裡有美麗的煙花,這裡是屬於我們的迪士尼。
《奇蹟男孩》在一種看似多元、實為俯瞰的理想視角下推崇的模範教育,遠不如本片真正借孩童視角呈現的「不良」教育打動我。底層生活的艱難就像一座被孤立的冰山,對孩子的保護甚至無法贏得任何融化的希望。但至少站在那探頭的一角上,他們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在冰山融化之前,別讓他們從那摔下。
之前很喜歡肖恩·貝克的《橘色》,這次的糖果色也很喜歡,他打造了一座鄰近迪斯尼樂園的《佛羅裡達樂園》,說白了就是個包裝亮麗的貧民窟,以兒童的視角展現了社會底層的喜怒哀樂,小女主角的表演好亮眼,那場哭戲特別動人,結尾妙哉,兩個小女孩攜手奔向心之所向的夢幻城堡,看得我全程淚奔的節奏!
以上就是這部影片的介紹以及部分網友對這部影片的部分評論,歡迎評論拍磚,小編會繼續努力為大家呈現更加精彩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