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是一名白領,最近總是感覺胃脹,正好單位組織體檢,在她檢查時,劉麗被醫生問道最近時候有懷孕的計劃,如果沒有,可以做一下幽門螺旋桿菌篩查。
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告訴劉麗,她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讓劉麗感到驚訝的是,當她跟同一個辦公室的同事聊起這次體檢時,發現大家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小麗心想,幽門螺旋桿菌這麼厲害嗎?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讓小麗驚呼的幽門螺旋桿菌,是全球聞名的「細菌明星」。
30年前,科學家還不承認幽門螺桿菌的存在;
30年後,幽門螺桿菌讓全球44億感染者中招,向全世界宣布自己的威力。
數據顯示,我國是世界上感染幽門桿菌人數最多的國家,感染率約60%,將近8億人。而且,由於地域的特殊性,感染率也不同。其中,西藏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數最多,佔84%。廣東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數最少,佔42%。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幽門螺桿菌的那些事兒。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病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是目前所知的,唯一可以在胃裡生存的微生物種類。
在1983年,幽門螺桿菌首次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檢組織中被成功分離出來。2017年10月27日,幽門螺桿菌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一類致癌物」。
5種表現,是幽門螺旋桿菌來了
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以為胃部是無菌的,直到幽門螺旋桿菌發現。1998年日本學者Watanabe的研究為HP感染誘發胃癌提供了強力證據,證實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非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癌」這一病變過程的元兇。
幽門螺桿菌是人類胃中可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也是公認的胃病界「當家花旦」,眾多胃腸道疾病有都與它離不開干係。
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消化道進行傳播,因此幽門螺桿菌的唯一傳染源就是人類。只要是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其糞便、嘔吐物、唾液中均可帶有不同量的細菌。
感染幽門螺桿菌之後,患者會表現出一下症狀。
1.口臭
胃液中存活的幽門螺桿菌,會通過胃食管反流,滯留在口腔中,使口腔發出腐爛的惡臭味。
2.噁心、嘔吐
幽門螺桿菌會導致胃酸過度分泌,引起反酸、噁心、嘔吐等不適感覺。
3.腹脹
幽門螺桿菌在胃裡分泌的毒素會侵蝕胃黏膜,導致胃痛,具體表現為上腹部疼痛。
4.消化不良
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前期,很多人會出現脹腹、大便不成形、排便不規律等消化不良的症狀。由於這些症狀很常見,因此特別容易被忽視。
5.日漸消瘦
感染幽門螺桿菌後,人體受消化系統影響導致食欲不振,日漸消瘦,部分患者還會伴有貧血的症狀。
如何進行藥物治療
使用抗菌素殺滅病菌是根除幽門螺桿菌的重要方法。幽門螺桿菌治療方案中一般至少包括兩種抗生素,它會使腸道菌群發生迅速改變,在根除以後,也可在短期內恢復菌群的多樣性。
目前,國內關於HP根除的治療方案有「鉍劑四聯(PPI+鉍劑+2種抗生素)」。這是一種重要的經驗性根除Hp治療方案,一般有10-14天療程,如果延長至14天療程,可以有效根除率。根據地區差異,有些地方採用10天療程,也是可以有90%的根除率。
大多數患者在1-2周的治療後,幽門螺桿菌都會被除盡。
除了西藥,中藥在治療幽門螺桿菌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中醫對於幽門螺桿菌的輔助治療,首先就是強健脾胃。比如:用黃芪、黨參等具有補脾祛溼作用的中藥煲湯、泡水喝,或者用黃連、黃芩、蒲公英等中藥驅風散寒,抑制幽門螺桿菌。
在我國,HP感染率居高不下,這一數值在青年患者中尤為明顯,大部分感染者都會演變成胃癌患者。所以,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以改善胃黏膜的炎症,防止胃萎縮等疾病,將胃癌風險阻斷在前期,對胃癌預防有積極意義。
你做過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嗎?
參考資料:
[1]久殺不滅的幽門螺桿菌有了新剋星.科技日報 .2019-12-09
[2]消化之旅歷險記 幽門螺桿菌.央視網.2019-05-1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