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商引航:好習慣培養:怎樣從小培養孩子遵守規矩和禮貌

2020-09-16 靈商引航教育


中國有句老話:「無規矩不成方圓」。今天講講怎樣培養自己的孩子遵守規矩和懂禮貌,不成為別人口中的熊孩子。

有個事例:

某部門聚餐,同事把他女兒帶上了。他女兒吃了幾口就開始滿場瘋跑,然後扔紙團玩。後來他們在火鍋裡面撈出來一團紙,大家也沒說什麼。好了重點來了。走在路上,突然另一個同事讓那小女孩叫我哥哥。然後他爸轉過頭看著我說,那你要叫她妹妹,你看她還沒你高。(因為我小時候患病,所以身高只有160)。他女兒開始瘋狂的笑。我道了別,過馬路,走了。

所以,熊孩子往往都會有一個教育不成功的家長。

我們社會中有各式各樣的規則和禮貌。走路要看紅綠燈,學生上課要遵守課堂紀律,生活工作要遵守法律,見到老弱病殘要講禮貌和尊重。這些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安身立命的法則。所以從小培養自己的孩子遵守規則講禮貌是極其重要的。那麼家長不僅要起榜樣的作用還要學會怎麼教育孩子。

怎樣培養講禮貌:

一、從簡單禮貌問候做起

在我小時候,周邊鄰裡和睦,在家裡早晨起床後孩子都會說聲:「爸爸媽媽早上好!」家長也會對孩子說:「寶貝早上好!」他每天上學出門時都會和家裡說再見,放學到家也會主動說:奶奶我回來了。在家我們每天都會對孩子說:「早上好,晚安,再見。」那麼時間長了孩子自然也就養成了這樣的習慣了。

不僅如此,還應該學會主動和身邊的人打招呼。應當教育孩子遇見隔壁的大伯伯應該主動說:大伯伯好。遇到路上的交警,近距離靠近時候也應該教孩子對交警叔叔問好,其實,有禮貌的孩子都是這樣從小時候,小細節一步一步培養出來的。如果孩子抗拒和害羞,那也別著急,先從身邊的人問好開始,一步步的養成習慣,然後再問候身邊的人。

二 、禮貌語言的習慣

在日常的生活中「請、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係」這些常用禮貌用語,家長要教會孩子使用,如說「對不起」時就應是真心表示道歉。請別人幫助時態度要誠懇:「麻煩你幫幫我好嗎?」而不可以說:「喂,你來給我……」別人幫你後,要說「謝謝」。要讓孩子真正從內心尊重他人。同時,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應當禮貌用語,在自己做飯時候,讓孩子拿個筷子之類的也應當說聲謝謝你,當自己做錯事時候,也應當對孩子真誠的道歉,自己如果仗著是大人的身份而逃避道歉,自己的孩子在長大時候也會有樣學樣的逃避責任。所以,孩子教育是一件很有耐心的系統工程,需要靜下心來,慢慢的帶著孩子。

三 、講文明懂禮貌是快樂的

有禮貌的孩子都會忍不住喜歡並且誇讚孩子。這樣孩子就能感受到自己變得講禮貌以後,大家對他的疼愛更多了,表揚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同時由於受到了表揚,他就會更快樂地把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堅持下去。所以當孩子有禮貌時候,別覺的是應該的,而是應當給與足夠的讚美和表揚,這樣孩子才會有動力,才會有堅持下去養成習慣的源泉。

四 、相互尊重,相互包容

對待孩子,我們還是應該抱著寬容、耐心、隨和的態度,要尊重孩子,平等的對待孩子。會做錯事的不只有孩子,我們家長也會,那當我們錯了是也要敢於給孩子承認錯誤,不然孩子會想為什麼大人錯了就可以不用承認錯誤,就可以不用道歉,這樣孩子的心理是很受傷很難過的,同時父母要尊重孩子,只有孩子感受到了被尊重,孩子才能學會尊重家長,甚至尊重身邊的人。記住: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並不止的是孩子之前,也有家長老師和孩子之間的平等。


怎樣培養遵守社會規則

在我執教期間,有一次帶著學生過馬路,只要走到十字路口遇到紅燈,我們都會停下來等候,因為生活在小縣城,人們對於交通規則遵守不是很好,所以經常有人闖紅燈和亂穿馬路,每次看到這種情況,學生都會問我:「譚老師,這些人為什麼可以不等紅燈,而我們要等紅燈呢?」。我沒有立馬給他解釋,而是反問他:「你覺的這樣闖紅燈走,對嗎?」

學生說:「不對。」,我問:為什麼不對?學生說:「如果前面來車,可能會撞死我。」我說:「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學生說:「我們應該遵守交通規則的。」接著,他又問:「可是有時候並沒有被撞到啊」。我說:「即使撞到你的機會很小,萬一撞到了,你說坐在車裡的人會去醫院還是你會去醫院?」,學生說:「肯定我去醫院啊「。」你想去醫院打針流血嗎?」「我不想去,很疼的,上次我媽帶我去打吊針都很疼」。「還有,別人闖紅燈是別人做錯事了,你是不是也要跟著學呢?」。「不能的,他們是他們,我是我,我要做正確的事」。「對的,不能因為很多人都在做錯的事情,你就跟著一起」。

所以,得教會孩子不能人云亦云,同樣,也讓孩子們意識到,規則是永遠存在的,不論什麼時候都要遵守,跟有沒有人,有沒有車,沒有關係。也讓孩子知道,學校有學校的紀律,不是老師在教師才遵守紀律,即便老師不在也要遵守班級紀律。老師布置的作業不是要檢查才去做,也不是家長監督才去做,而是要自覺的完成。我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不停的告誡學生,不要依賴別人的監管,要懂得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把遵守規則化成人生的自我素養。


怎樣培養孩子做人規則

不做壞事是底線!

我做教育行業已經快有十個年頭了,見過無數的孩子無數的家長,曾經帶的第一屆的學生已經結婚生子,當他們遇到教育問題時候,還會諮詢我這個當初的老師,每次和他們聊到關於孩子底線時候,都會說不能做壞事是基礎,其他的可以慢慢培養。

所以一開始,家長就得告訴孩子善惡,明辨善惡,並且以身作則。

小木是我第三屆帶過的一個孩子,爸爸是個涉毒人員,媽媽經常消失不見,小木是奶奶帶大的,奶奶有點小偷小摸,去超市時候也被抓過偷偷藏雞蛋在口袋裡被抓到(小木自己說的)。後來有一次在教室有個孩子新買的文具丟失了,我們調查監控,發現是小木拿的,我單獨找他,問他有沒有「借」同學東西卻沒告訴同學呀,他點點頭說,有的,我借了XX的文具,那個文具盒很漂亮,我奶奶肯定不給我買,我就自己去拿了。我怕同學不同意,就沒說給他。後來我私下裡,又聯繫XX和他的家長,說明小木家庭情況和原委,孩子的爸爸很通融,大方的說送給小木了,我說不用,當初說是借,那就得有借有還。所以,XX和小木當家長的面和解了,並且成了好朋友,之後的日子裡,好幾次看到小木很直接禮貌的向別借用東西,我也在班裡號召同學互幫互助。從那以後一直到他轉學,他的表現一直很好。

所以,家長的無心之舉或者不好行為很有可能給孩子心理埋下一顆種子,這個種子一開始在泥土裡不會被發現,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種子慢慢的長成了野草,再難除盡了。

所以家長要明辨善惡,自己以身作則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最近大火的電視劇《破冰行動》中,大毒梟的兒子也是製毒的,警察李維民培養的李飛也是警察,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應該有敬畏之心和謹慎之心,因為面前那是你的後代。

除此之外,那怎樣在孩子小時候就明辨善惡和禮貌懂事呢?在我小時候,外公家有個家訓,類似弟子規一樣的,上面寫滿了各種禮儀要求。很多家長會想,弟子規家訓啥的太落伍和腐朽了,沒有背誦的必要和意義,其實我想說,弟子規家訓之列的不少內容確實腐朽過時,但是背誦這些東西並不是要求我們照搬照抄,裡面優良品質,尊老愛幼的思想會深深的刻在孩子腦海中,至於腐朽過時的東西,會隨著孩子增長和周圍環境影響迅速淘汰,而美好的品質在我們的讚揚中保存下來。

相關焦點

  • 怎樣才能培養出懂規矩的孩子?3個方法輕鬆讓你教會孩子
    孩子從小不能不懂規矩,不能讓孩子為所欲為。這樣的孩子如果長大以後會變成一個不遵守規則的人,對於孩子的未來也有很大的影響。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長大後就懂了",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我們要從孩子小時候就要培養孩子懂規矩。那怎樣培養出懂規矩的孩子?
  •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注重儀表,培養有禮貌的好習慣?
    從小培養孩子的儀容儀表和禮貌,將來在為人處事上才能更勝一籌現在的孩子不缺吃穿,但有的時候往往是因為家庭太過寵愛,讓孩子不懂得禮貌,不注意自己的儀表。自由式教育能讓孩子獲得更多的發展和可能,但也從另一個方面有可能讓孩子因為太過放縱,而出現各種行為問題。
  • 遵守規則的孩子,不容易長偏,父母從小要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守規則和秩序的現象,最普遍的,像闖紅燈、不按順序排隊等。這是人們對規則的漠視。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不遵守規則,是內心深處不希望自己被外界回落這現實制約,希望一切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想怎樣就怎樣,就像自己很強大一樣,強大到似乎自己面前就沒有危險存在,可是當危險來臨時,卻已追悔莫及。
  • 從小培養孩子的習慣,有助於「自立」的養成,更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容易「為所欲為」,更不懂得判斷自己的言行是好是壞,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一個不遵守規則的人,對孩子的人際關係會有很大的影響。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立下規矩,並且時時遵守「先來後到」的規則,比如吃飯的時候,媽媽先到飯桌前就先吃,如果孩子總是不來,那就讓他嘗到沒有菜吃的後果;刷牙的時候誰先到洗手間就先刷牙……這樣慢慢地,幫助孩子形成「先來後到」的習慣。
  • 家長如何培養有禮貌的寶寶?這幾個方面,家長注意要做好
    歡迎關注樹屋的時光,樹屋的時光可以幫助你了解與孩子的溝通以及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的實際問題。本文篇約1200字,閱讀時長約3分鐘。一個有禮貌、有素質的人到哪裡都是受人歡迎的,而在寶寶的寶寶成長過程中,禮貌也是需要家長來培養的必不可少的素質之一。從小被教育要有禮貌的寶寶,長大之後也會比較知書達理,擁有受人歡迎的魅力。
  • 做有原則的父母,培養懂規矩的孩子
    ,不能成方圓」,有人認為,孩子需要從小培養「規矩意識」,沒有規矩,不講紀律,無疑會阻礙孩子成長、成才。從小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制定的規矩來約束他,孩子容易為所欲為,更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是好的還是壞的。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將會變成一個不遵守規則的人,對於孩子的人際關係也將有非常大的影響。
  • 決定孩子人生高度的10個習慣須從小培養
    習慣是人生的主宰,父母應當努力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教育其實是一種從早年就開始的習慣。好習慣需要一個長時間的過程才能培養出來,而且還要長期自律才能保持。而壞習慣是無須任何努力就能形成的,也許用不了二十一天就能形成,甚至一次偶然的經歷就有可能成為終身惡習。父母如果能從小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孩子必有機會在人生道路上大放異彩。
  •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經過幾年和孩子的早夕相處和陪伴,關於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我總結了幾條經驗,分享給大家,和大家一起學習探討,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定下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根據孩子各個年齡階段的特點,我們適當定一些規矩,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小事做起。
  •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經過幾年和娃的早夕相處和陪伴,關於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我總結了幾條經驗,分享給大家,和大家一起學習探討,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定下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根據孩子各個年齡階段的特點,我們適當定一些規矩,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小事做起。
  • 寶寶兩歲的時候,家長要幫助孩子立足規矩,養成好的習慣
    這個時候就是培養寶寶性格、習慣、規矩的關鍵時期,父母錯過以後再教育便有些困難。當孩子2歲的時候,會出現許多不良行為,很多時候是他們缺乏規矩意識造成。比如孩子兩歲左右,會開始說不,總是喜歡拒絕父母的想法。做些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還有意見。
  • 從現在開始,做有原則的父母,培養懂規矩的孩子
    「萬物莫不有規矩」「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有人認為,孩子需要從小培養「規矩意識」,沒有規矩,不講紀律,無疑會阻礙孩子成長、成才。但也有很多家長擔心,對孩子約束太多、限制太多,會讓孩子變得畏首畏尾,不利於他們的身心發展。
  • 從小培養好習慣,是孩子將來自律的關鍵
    不論是小學、初中、高中,都有相當一部分孩子,管不住自己,迷戀網絡和手機遊戲,學習上很被動。家長們埋怨孩子不自覺,苦口婆心給孩子講道理、施壓,要不就是哄著孩子好好學習,給他買這買那,然而收效甚微。大多數家長覺得是孩子的問題,就是他不想學習。
  • 榜樣是培養孩子有禮貌的鑰匙
    一個孩子有禮有節,彬彬有禮,是一種教育成功的標誌,我們的教育就是要讓孩子品行優良,心地純正,德才兼備的社會人。那麼,怎樣更好地建構孩子有禮貌的思想意識和行為禮儀的文化系統?本文為此而簡析之。第一把鑰匙:培養孩子具有禮貌品行的是榜樣。
  • 一個家庭教養的薰陶,培養孩子從小做事得體,禮貌待人!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晚上好,最近親子超級樂園比較忙碌,但是為了能夠讓小夥伴們及時地了解現在的小孩子日常生活中教育問題,累點也沒關係噠!所以最近都會比較晚才能給小夥伴們更新文章,大家別介意哈!而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親子超級樂園覺得家長們更應該給孩子做個好榜樣,給孩子一個積極向上的家庭學習氛圍,從小培養孩子做事得體,禮貌待人。那麼,肯定有部分小夥伴們會問要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有教養,看起來就像文質彬彬的小紳士和小淑女呢?因為喲,一個小孩子如果沒有禮貌的話,看起來大大咧咧會讓人感覺很討厭。
  •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是怎麼才能教會孩子遵守規矩呢?
    家長是決定的因素,家長對培養孩子的人生觀念是孩子成功的重要基礎,成功的人都是從小養成了堅定的信念,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做父母的要讓孩子將來有大格局,那就要從小時候就養成能夠遵守信言,做事有規律的良好習慣
  • 「你請」「請進」「再見,歡迎下次再來」怎樣培養孩子懂禮貌呢?
    父母可以讓孩子真的照一照鏡子,進而引申到「照鏡子只能照出人的外表,而人的人文化修養、道德品質則通過人的一言一行反映出來」。這時再出示培根的話,更有助於孩子對這句話的理解。培養孩子講文明懂禮貌就是要使他們學會親切、和氣、文雅、謙遜地說話和做事;正確有禮貌地稱呼人,熱情地打招呼;熱情地招呼客人;會確切的運用禮貌語言;能有禮貌的處理生活中的一些事,等等。
  • 孩子沒有規矩不懂禮貌,多半是父母的溺愛,2招給他們立規矩
    我們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要從小抓起孩子的各種習慣,培養孩子的優良品質,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孩子見人不打招呼,隨意亂翻別人的東西,這都是一種非常沒有規矩沒有禮貌的行為。一些家長也曾想過很多辦法想著讓孩子做出改變,但始終找不到很好的解決方式,孩子的這種壞習慣始終沒有改變,這就讓家長感到束手無措。規矩是非常重要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一定要讓孩子懂得規矩。
  • 【育兒經分享】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由此可見,在孩子的幼年時期讓孩子養成一些好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家葉聖陶指出:「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成功的教育是從習慣養成開始的,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培養起孩子的好習慣呢?筆者在此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 從小教孩子定下五個規矩,培養優秀品質,孩子更容易成為成功的人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小教給孩子定下規矩,可以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讓孩子學會如何與人交往以及如何保護自己。如果父母沒有教導孩子守規矩,那麼他長大了就容易變成一個不守規矩、為所欲為的人,有可能會做出無法彌補的錯事。從小教給孩子的,不是才藝,不是語言力,而是影響他一輩子的品格。
  • 如何培養孩子講禮貌的好習慣?
    其實,所謂的「情商高」也是建立在孩子懂禮貌的基礎上的。有些家長認為,現代社會是一個自由的社會,懂不懂文明禮儀沒關係,只要學習好,有真本事就可以了;有些家長則認為,孩子現在還小,天真無邪,長大後就會懂得文明禮儀的。其實這都是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