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李偉:新經濟正在對教育產生革命性影響

2020-12-14 藍鯨財經

藍鯨教育11月25日訊,今日,在GES 2019未來教育大會上,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研究員李偉對大會進行了致辭。

以下為內容整理:

中國歷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新中國成立70年來,教育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從1949年八成人口是文盲到今天不到5%,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3.6年以上,建成擁有51.9萬所學校、2.76億在校生、1670多萬專任教師的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億萬人民通過接受現代教育獲得了更廣泛、更充分的發展,為世界全民教育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同時,我們也看到,在教育供求矛盾尚未根本解決、教育普及尚未全面實現的情況下,以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經濟正在對教育自身產生著革命性的影響。十多年前,我在中國國資委分管信息化工作的時候就提出,這一輪信息化的影響是革命性的,其重大意義絕不亞於上世紀18世紀、19世紀的工業革命。最近,我帶領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調研組到南方,看了一些企業,對人工智慧的發展態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總的感覺是,人工智慧早已不是停留在書本上的理論設想,近幾年,可以說是緩緩而來、突兀而起。我在一家超大型房地產企業所屬轉軌研究開發人工智慧的公司調研,他們已經對幾乎覆蓋室內裝修所有工序的機器人研發出來了,不僅可以實現對人力的替代,而且效率也將大大提高。我想我們都要認真思考一個問題,未來社會對人才,勞動力知識、技能結構的需求正在發生著重大變化,教育的人才培養結構必須做出相應改變。

未來社會,也對教育的公平性和開放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收入不公影響人的一時,教育不公影響人的一生。但是,我們看到,收入的貧困往往伴隨著受教育機會的缺乏,由此導致的貧困代際傳遞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障礙。只有建設一個具有強大「包容性」的教育體系,發展公平有質量的教育,才能阻斷這一過程。而且,這個教育體系必須是開放的,未來社會日新月異,知識、信息、技術的更新大大加快,單純的學校教育、一次性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對每一個人來說,只有持續學習、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才能跟上社會的步伐。對此,教育必須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和組織方式,突破時空界限和教育對象的限制,真正為全社會創造一個人人、時時、處處可學的條件。總之,未來社會對教育體系改革的需求是迫切的,強烈的,具有時代性的,也可以說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不容迴避的重大課題。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長期關注未來教育和可持續發展相關議題。近些年來,我們重點在中國農村貧困地區開展了嬰幼兒營養改善、早期養育、學前教育、學生營養午餐、中等職業教育等方面的政策研究和社會實驗,產生了積極的社會效果,一些建議還推動形成了國家政策,也引起了有關國家政府、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發展面向未來的教育,解決共同的發展問題,需要各國政府、國際組織、智庫、企業和社會組織共同參與和合作,也需要加強交流互鑑、廣泛凝聚共識。在此,我們期待通過未來教育大會這個平臺,繼續推動相關領域的知識分享和交流合作,共同為推動教育和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相關焦點

  • 全國政協人資環委主任李偉:新經濟正對教育產生革命性影響
    11月25日,在GES 2019未來教育大會上,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李偉表示,未來社會對教育的公平性和開放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收入不公影響人的一時,教育不公影響人的一生。」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未來教育具有五大特徵
    藍鯨教育12月3日訊,今日在GES 2018未來教育大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李偉發表演講,並對未來教育做出預判。李偉認為,面對全球發展的共同挑戰,應該著眼長遠,從長期發展的需要出發,思考和探索未來教育的發展道路。而在他看來,面向未來的教育,應當具有以下特徵:未來的教育,應該更加開放和包容。人類社會正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 湖南省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許雲昭在湘潭調研
    湖南省原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教育基金會理事長許雲昭調研湘潭市教育發展基金會工作。   紅網湘潭4月7日訊(通訊員 李紅蕾 陳柯霖)4月7日上午,湖南省原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教育基金會理事長許雲昭在湘潭市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胡衛兵一行的陪同下來到湘潭市教育發展基金會指導工作。湘潭市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劉清林、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肖克儉,湘潭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陳利文,黨委委員、副局長曾豔玲,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房高等出席並參加了此次會議。
  •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理事長任啟亮:竭誠為海外僑胞開展華文教育提供...
    中新社北京8月1日電 題: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理事長任啟亮:竭誠為海外僑胞開展華文教育提供支持中新社記者 冉文娟「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對海外開展華文教育帶來挑戰,但我相信海外僑胞對中華文化的喜愛、對學習中文的需求不會減少
  •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理事長任啟亮:竭誠為海外僑胞開展華文教育提供支持
    中新社北京8月1日電 題: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理事長任啟亮:竭誠為海外僑胞開展華文教育提供支持中新社記者 冉文娟「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對海外開展華文教育帶來挑戰,但我相信海外僑胞對中華文化的喜愛、對學習中文的需求不會減少。未來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將克服困難、創新發展思路,竭誠為海外僑胞開展華文教育提供支持,做好服務。」
  • ...事業加快發展——劉文新會見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王戰和一行
    原創 黔西南日報 中國黔西南攜手推動民族地區體育事業加快發展劉文新會見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王戰和一行
  • 央行原行長助理楊子強當選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
    &nbsp&nbsp&nbsp&nbsp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9日訊 據央行網站消息,4月17日,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換屆大會暨第七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人民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易綱,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名譽理事長吳曉靈出席會議並講話。
  • 中國大學教育基金會發展報告:413家大學教育基金會淨資產翻一番
    我國大學教育基金會應自覺地將自身發展融入『雙一流』建設進程,依託學校資源、立足國情實現創新驅動,更好地服務於『雙一流』建設。」近日,《中國大學教育基金會發展報告(2018)》在中國人民大學發布,該校副校長、基金會秘書長杜鵬表示,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教育基金會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如何實現創新與可持續發展是高校及其教育基金會必須直面的問題。
  • 上海復旦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新一屆理事會選舉產生
    12月10日,上海復旦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會(以下簡稱基金會)在光華樓舉行換屆會議暨第四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出席並講話,校黨委副書記、基金會理事長許徵,第四屆理事會理事,第四屆監事會監事,基金會秘書長、副秘書長,法律顧問等出席會議。
  • 人工智慧與教育深度融合需破倫理屏障
    這是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李偉對人工智慧帶來改變的深刻體會。 以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經濟正在對教育自身產生著革命性的影響。「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和組織方式,變革教育體系,適應未來教育和可持續發展,」這樣的共識在2019GES未來教育大會上,體現得非常明顯。
  • 「贏未來:職業教育發展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李偉,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盧邁、秘書長方晉,加拿大駐華大使鮑達民,荷蘭駐華大使賀偉民,馬來西亞教育部秘書長拿督默罕默德•噶扎裡•阿巴斯等來自全球學術界、政界、商界等300多位嘉賓匯聚一堂,就面向未來的職業教育、人力資本結構調整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未來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等重要問題展開深度對話與交流
  • 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成立
    本報北京3月30日電(記者謝湘 實習生楊揚)經國務院批准,由教育部、財政部共同支持發起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今天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成立大會。    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是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是我國第一個國家層面的教育基金機構。
  •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支持農村防疫
    中新網2月28日電 (夏賓)2月下旬本應是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下稱「基金會」)最忙的時候。往年此時,基金會前臺臨近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舉行的電子顯示屏已經亮起,為論壇順利召開做最後衝刺。但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而發生變化。
  • 人工智慧對教育的革命性影響
    人工智慧對教育的革命性影響 2019年05月31日 10:58 來源:《學習時報》 作者:郭紹青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理事長王萍出席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研討會並...
    6月18日,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研討會暨科技素養提升計劃啟動儀式在京舉辦。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理事長王萍作為主辦單位之一的領導發表致辭。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理事長王萍致辭以下為致辭全文:尊敬的顧秀蓮副委員長、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
  • 基金會中心網換屆 何道峰出任理事長
    中國扶貧基金會執行會長何道峰在大會上發言2013年8月29日,基金會透明暨基金會中心網成立三周年大會在雲南昆明海埂賓館舉行。三周年大會參會人員很多,有兩百多人,但身份卻並不複雜:作為東道主,雲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宣宇才、雲南省民政廳副廳長李國材出席;少數的專家和媒體;三五十家雲南當地NGO;剩餘絕大部分均來自全國各地的基金會。基金會中心網總裁程剛解釋:「每年一度的透明度大會只是形式,主要想加強基金會組織之間的聯繫、溝通,引導政策制定、倡導行業自律。」「自律、變革、發展」是此次大會的主題。
  • 濰坊醫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成立
    學校教育發展基金會的成立,為學校與社會各界合作交流搭建起了紐帶和橋梁,對用活用好校友資源、有效引入社會資金助力學校教育事業發展意義重大。史曉明代表山東海王醫藥集團對濰坊醫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成立表示祝賀。他指出,山東海王集團將以教育發展基金會為依託,在專項資金、人才應用、產學研結合等多方面提供支持,深化合作。同時也爭取利用好學校在醫學研究、藥物研發、組織工程再造等方面的優勢,探索產業合作,實現雙贏,共同為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助力!
  • 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瑪麗助學計劃啟動
    (2007-09-06 09:59:38)  [張中原]: 下面允許我介紹參加今天啟動儀式的嘉賓,原教育部常務副部長、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張保慶先生,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理事長楊立女士,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王紀新先生,教育部中小學德育工作辦公室主任、基礎教育司副司長高洪先生,大楓紙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家元先生,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張義康先生
  • 盧德之受聘我校客座教授和基金會名譽理事長
    盧德之教授為我校學生作「資本與共享」創業勵志報告  7月1日上午,華民慈善基金會理事長、華民現代慈善研究院院長、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盧德之受聘我校客座教授和基金會名譽理事長。孫其信校長為盧德之頒發聘書,對他支持學校教育事業的愛心善舉表示衷心感謝,希望盧教授能夠持續指導和引領我校人文社會學科和基金會公益事業的創新發展。  儀式上,教育發展基金會、就業中心、人文學院負責人分別向教授一行介紹了學校基金會發展情況、華民慈善基金會捐贈我校大學生就業扶助項目實施情況、人文社會學科發展情況。儀式後,盧德之教授為學生做了《資本與共享》創業勵志報告。
  • 「贏未來:職業教育發展國際研討會」 在京召開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李偉,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盧邁、秘書長方晉,加拿大駐華大使鮑達民,荷蘭駐華大使賀偉民,馬來西亞教育部秘書長、拿督默罕默德·噶扎裡·阿巴斯等來自全球學術界、政界、商界等300多位嘉賓匯聚一堂,就面向未來的職業教育、人力資本結構調整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