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對教育的革命性影響

2020-12-14 中國社會科學網
人工智慧對教育的革命性影響

2019年05月31日 10:58 來源:《學習時報》 作者:郭紹青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習近平主席向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會致賀信指出,充分發揮人工智慧優勢,加快發展伴隨每個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個人的教育、適合每個人的教育、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從當前人工智慧在教育中應用現狀及未來發展的趨勢,可以清晰看到人工智慧對教育產生革命性影響的方向。

  人工智慧技術、大數據技術、虛擬實境技術等新興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正在推動人類社會轉型。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正式提出智慧社會的概念。智慧社會是機器智能與人類智慧融合的社會發展的高級社會形態,是人類社會的又一次系統性重構,將會構建人類真實世界與智能虛擬世界相互融合實現無縫銜接的混合世界新秩序。

  人工智慧在引發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並發的過程中,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思維與學習方式等產生結構性重組,智能製造、個性化定製等推動工業、醫療、交通、農業、金融等各個領域產生體系化革命。教育作為智慧社會的一個子系統同樣需要構建適應智慧社會發展的新體系,而智能教育是智慧教育的核心,是機器智能提供的教育服務形態。習近平主席向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會致賀信指出:充分發揮人工智慧優勢,加快發展伴隨每個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個人的教育、適合每個人的教育、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人工智慧對其他行業的變革作用已經開始顯現,但對教育的影響還處於萌芽期,從當前人工智慧在教育中應用現狀及未來發展的趨勢,可以清晰看到人工智慧對教育產生革命性影響的方向。

  學習環境智能化。大數據智能教育應用使數字教育資源在學習分析技術、知識圖譜、能力圖譜等為骨架進行關聯聚合,形成多學科交叉的立體網狀知識體系,數字教育資源的多形態實現功能聚合,並依託個性化引擎向學習者提供適應性學習資源環境。感知智能在教育中的應用正在推動虛擬科技館、虛擬博物館、虛擬實驗室等虛擬仿真學習資源環境與適應性學習資源環境進行融合,開始為學習者提供高沉浸性、臨境感與系統化的學習環境。強人工智慧將推動智能導學、智能夥伴、智能教師等各種智能代理角色出現,並融合到上述學習資源環境之中。學習環境走向智能化,學習者與學習環境的關係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學習者與實體機器人或智能虛擬教師、學伴的交互將成為學生進入虛擬世界的入口,它們將陪伴學生者成長的全過程,在具備深度學習能力的「數字大腦」的支持下,智能體將承擔學伴、教師等多重角色。學習者在智能教師、智能學伴的協助下開展泛在學習與個性化學習,獲得虛實結合的無縫學習體驗,智能學習環境將全面推動教育的公平化。

  人智教師協同化。在虛擬學習空間與真實學習空間開展教學成為教師的基本能力,教師角色發生顯著變化,在虛擬環境中組織、管理、幫助學生完成基本的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在真實環境中藉助學習者特徵、行為、質量等學習分析結果,為學習者提供精準服務,指導、組織、協助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知識向能力的遷移。人工智慧將推動智能學習引擎發展,能夠主動對學習者的學習特徵、能力水平、興趣趨向等數據採集與精準分析,理解學習者個性需求,為學習者提供智能個性化的學習服務。智能引擎與學習者的交互表現可以是智能學伴、智能導師等,能夠協助學習者完成各類複雜的工作或任務,當前的智能音箱、智能講解機器人等是其實體化的雛形。智能教師將承擔知識學習、簡單技能訓練等任務,而人類教師在實體學校與學生共同設計與開展探究學習、協作學習、項目學習、問題解決等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扮演學習的指導者、輔助者、設計者、調控者等多種角色,重點進行學生人際關係、情感教育、合作能力、創新能力、高級思維、倫理道德、智慧啟迪等培養活動,這恰恰是《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提出的「推行啟發式、探究式、參與式、合作式等教學方式」要求的具體實現。

  動態學習常態化。《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走班制、選課制等教學組織模式……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現規模化教育與個性化培養的有機結合」,其目的是打破建立在工業社會基礎上的同樣年齡、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學習同樣內容的傳統固化班級授課制。要實現因材施教、個性化發展的教育,首先要承認學生在能力水平、興趣愛好、個人願望、體質體能等方面的差異性,從而進行規模個性化的教育改革。大數據技術與人工智慧技術的融合發展,正在推動網際網路教育企業與體制內的教育機構進行在線教育服務供給。學生能夠在線選擇教師,以一對一或學習共同體的方式獲得在線智力資源服務,同一學習共同體中的學習者年齡沒有限制,他們可能來自不同的省區甚至不同的國家。智能學習系統能夠分析學習者的特徵,為學習者推送相應的學習資源。隨著網際網路企業提供豐富多樣的課程服務,有條件家庭的孩子通過網際網路企業將獲得更多的個性化教育機會,這將倒逼國家教育體制的改革,推動學校教育向網絡延伸,跨區域的虛擬班級、虛擬學校得到政府政策支持,以滿足差異性與個性化學習需求,使所有學生享受人工智慧推動的虛擬網絡教育帶來的利益。這些措施將全面推動網絡學習空間中以個性化發展為核心的動態學習組織的發展,並推動實體學校採用在同年級、不同年級之間,以學生發展水平與需要為前提的動態走班制度、課程選學制度,實體學校的走班制與網絡學習空間的動態學習組織進行全面的融合,最終構建系統支撐規模個性化學習需要的虛實融合的動態學習組織方式。

  素質評價精準化。當前以知識為核心的考試制度,是制約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因素。當沒有另外一種制度替代考試制度時,考試制度正在以一種評價方式承擔著社會認可的公平的人才選拔任務。隨著伴隨性智能數據採集方式的完善,利用大數據智能分析技術對學習者學習過程、學習行為、學習水平等進行分析,動態修正與表徵,建立學習者的動機、能力、愛好、水平、態度、體能、心智水平等要素構成的學習者精準畫像,具備大數據智能過程性評價的新制度將從根本上終結當前的考試制度,以學習者動態發展學業水平為基礎的適應性雙向匹配與選擇制度將被建立。

  人工智慧在教育中的全面滲透與應用將推動當前教育體制的解構、重組與再造,建立機器智能與人類(教師)智慧相融合指向學習者的高級思維發展、創新能力培養,啟迪學習者智慧的教育新生態。

相關焦點

  •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李偉:新經濟正在對教育產生革命性影響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教育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從1949年八成人口是文盲到今天不到5%,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3.6年以上,建成擁有51.9萬所學校、2.76億在校生、1670多萬專任教師的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億萬人民通過接受現代教育獲得了更廣泛、更充分的發展,為世界全民教育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 全國政協人資環委主任李偉:新經濟正對教育產生革命性影響
    11月25日,在GES 2019未來教育大會上,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李偉表示,未來社會對教育的公平性和開放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收入不公影響人的一時,教育不公影響人的一生。」
  • 五子登科APP:人工智慧和未來教育
    知識在當今社會變得越來越重要,人工智慧對社會各個行業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作為知識之母的「教育」將因人工智慧而發生巨大變化。五子登科的智能教育app以人工智慧和虛擬實境的未來教育為基礎,整個智能課程體系與國民教育信息化進程密切相關。人工智慧的應用將如何改變未來的教育模式,這是教育界不可避免的問題。許立佳認為,科學技術是影響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工智慧將對教育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 2017未來教育大會:人工智慧將變革中國教育
    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將如何改變教育?這是當下社會熱烈討論的話題。對此,教育部副部長杜佔元在近日召開的2017未來教育大會上表示,人工智慧將對教育產生革命性影響,將為教育界與產業界更加廣泛的跨界合作提供發展空間。
  • 人工智慧來了,教育當未雨綢繆
    2017年,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人工智慧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對教育領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有哪些實踐?發展人工智慧,教育應該有哪些作為?人工智慧對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會產生哪些衝擊?怎樣應對這些挑戰?為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本報今起推出「人工智慧與教育」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 人工智慧教育對傳統教育的影響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現在的教育也在發生著變化。在線教育通常是指基於網絡的學習方式,代表人類教育未來發展方向。早在20世紀80年代,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就前瞻性提出大成智慧教育思想,認為未來教育必將是「人機結合、人網結合、以人為主」,旨在培養「集大成、得智慧」的新人類教育。
  • 人工智慧與教育丨教育領域人工智慧的應用現狀、影響與挑戰——基於OECD《教育中的可信賴人工智慧:前景與挑戰》報告的解讀與分析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於2020年4月發布了《教育中的可信賴人工智慧:前景與挑戰》報告,詳細闡述了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與發展。從現狀看,人工智慧在課堂教學、學校管理及教育系統三個層面發揮了巨大價值。從影響看,人工智慧推動了正規教育系統進一步變革知識與技能。從前景看,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快速發展給各國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帶來了新的問題與挑戰。
  • 人工智慧時代將至 教育該如何應變?
    原標題:人工智慧時代將至 教育該如何應變?未來學習是新型環島式而非傳統學校孤島式,家庭、網絡、社區、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體育館……處處都可以是學校。30年後的教育會怎樣?人工智慧時代,我們學什麼,在哪學,跟誰學?
  • 人工智慧時代將至教育該如何應變?
    30年後的教育會怎樣?人工智慧時代,我們學什麼,在哪學,跟誰學?  這些問題,既關乎未來,也照進現實。12月12日,2020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其中一個環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的未來」旗艦行動計劃中國專題諮詢會。
  • 網際網路+教育論壇:5G+人工智慧時代下的教育變革
    ,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發展,推動面向信息社會的教育理念更新模式變革、體系重構,「網際網路+」教育是網際網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必將推動教育系統發生根本性革命性變革。在「網際網路+」方興未艾之時,我們又迎來了人工智慧時代。新一代人工智慧在全球範圍內蓬勃興起,特別是5G技術的大規模商用,將成為推進人工智慧跨越式發展的動力,引領新一輪技術革命的發展潮流。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新材料、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生物製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技術研發和轉化。
  • 人工智慧的創新發展與社會影響
    如何認識人工智慧的社會影響,也有「天使派」和「魔鬼派」之分。「天使派」認為,人工智慧領域的科技創新和成果應用取得重大突破,有望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對社會、經濟、軍事等領域將產生變革性影響,在製造、交通、教育、醫療、服務等方面可以造福人類;「魔鬼派」認為,人工智慧是人類的重大威脅,比核武器還危險,有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 五子登科APP將帶來怎樣的革命性教育改變
    五子登科APP將帶來怎樣的革命性教育改變2020.08.09五子登科AI+VR教育技術將帶來怎樣的革命性教育改變,2020年是線上教育元年,受疫情影響百分之九十以上學生,選擇在網際網路聽課,同時60萬老師也選擇了網際網路授課,網際網路對教學已經成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贏鼎教育:最賺錢人工智慧教育獨角獸誕生
    8月1日消息,人工智慧教育公司贏鼎教育(證券代碼:833173)近日公布的2018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05億元,同比增長3383%;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200萬元。在人工智慧教育公司普遍還在燒錢尋找盈利模式的今天,贏鼎教育是如何在這個領域異軍突起,成為最賺錢人工智慧教育公司的呢?
  • 人工智慧與教育深度融合需破倫理屏障
    「人工智慧緩緩而來,突兀而起。」 這是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李偉對人工智慧帶來改變的深刻體會。 以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經濟正在對教育自身產生著革命性的影響。
  • 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該如何應變?
    30年後的教育會怎樣?人工智慧時代,我們學什麼,在哪學,跟誰學?這些問題,既關乎未來,也照進現實。12月12日,2020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其中一個環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的未來」旗艦行動計劃中國專題諮詢會。
  • 人工智慧與智慧教室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它具有三個理論和四個特徵,即1、思維理論:智能的核心是思維,思維規律和思維方法的研究可以揭示智能的本質。
  • 人工智慧如何影響新一輪教育變革?這4個方面,值得關注!
    人工智慧技術正在向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延伸,教育行業顯然不可能置之度外。人工智慧必然深刻影響新一輪教育變革。201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報告《教育中的人工智慧:可持續發展的挑戰與機遇》提出:「人工智慧技術能夠支持和包容無處不在的學習訪問,有助於確保提供公平和包容性的教育機會,促進個性化學習,並提升學習成果。」可見,人工智慧進入教育並將深刻影響教育已經成為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
  • 教育人工智慧倫理問題與倫理原則探討
    一些簡單的、重複性的勞動將由人工智慧承擔,人類則將從事一些富有創造性、挑戰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工作,例如:人工智慧系統的設計與開發、人工智慧哲學問題和社會問題的研究等。他們將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真正實現人性的解放。因此,未來的就業市場格局將面臨根本性的轉變,社會對人才的能力和素養也會提出更多新的要求,這將對人才培養的質量標準和規格帶來革命性的影響。2.
  • 人工智慧究竟會給教育帶來些什麼?
    作者安東尼・塞爾登(Anthony Seldon),是英國白金漢大學副校長,國際積極教育聯盟主席,英國首相榮譽顧問;並因其在教育和現代政治、歷史的突出貢獻,被授予爵士榮譽稱號。因此,他能夠從一個非常開闊的視野來研究和思考教育的演化、問題及未來。閱讀此書引發了一系列的思考與感悟:通過研究教育的演化歷史,我們應該如何謹慎樂觀地看待人工智慧對教育的影響?
  • 人工智慧何以改變教育
    「人工智慧與教育學術沙龍」在京舉行,圖靈獎獲得者、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約翰·霍普克羅夫特(John E·Hopcroft)作了題為《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的主旨報告。機器學習是人工智慧領域的一個研究方向,霍普克羅夫特教授介紹了機器學習在人工智慧中的應用原理、意義和實踐,並就人工智慧對教育的影響做了深入解析。「智能時代」真的要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