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時評:「家庭作業電子化」有利也有弊

2020-08-28 王營評教育

教育時評:「家庭作業電子化」有利也有弊

教育時評:「家庭作業電子化」有利也有弊

王營

近年來,學校老師通過網絡布置家庭作業的現象越來越多,比如通過微信群、QQ群布置作業,或者在客戶端上布置作業,各種名頭的作業客戶端佔據了家長的手機。對於這種「家庭作業電子化」的方式,有些家長表示認同,但更多的家長表示擔心甚至提出了異議。

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家庭電子作業越來越普遍。電子家庭作業內容較傳統作業更生動、活潑,在學生作業交流方面可以實現實時在線互動,以其資源豐富性、互動性從而受到教師們特別是青年教師的青睞。許多老師認為,在網際網路上布置作業,確實能明顯提高工作效率,減輕教師作業批改的負擔。同時,還有利於統計錯題率,便於教師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

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現都可能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隨著家庭電子作業的普及,其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應當引起教師和家長足夠的重視。

其一,要謹防學生對電子產品過度依賴。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不僅可以用來做作業,還可以用來玩遊戲或者瀏覽一些與作業無關的不良信息。有些孩子自制力差,除了用手機等電子產品做作業外,大部分時間用來玩遊戲和瀏覽不良信息,有的孩子甚至達到了「痴迷」的程度,不僅影響了學習,而且影響正常的生活和睡眠,損害了身體健康。因此,孩子在家中使用電子產品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教育,幫助學生分清哪些是不良信息,不能觸碰;家長也要加強監控,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進行限制,防止孩子成為「手機控」。

教育時評:「家庭作業電子化」有利也有弊

其二,要真發揮好作業的功能,防止學生抄襲網上現成答案。有教師反映,推行家庭電子作業後,不止一次發現學生交上來的作文看上去很精彩,但上網一搜,發現是抄襲的;還有不少學生遇到難題,都去百度上搜索答案。

教師布置作業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檢查當堂課或當天教學效果,根據學生作業中反饋的信息,及時查缺補漏,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而家庭電子作業,很多學生要回到家裡利用手機或電腦完成,缺乏教師和家長必要的監督,有些不自覺的學生可能會圖省事,上網下載或抄襲其他同學的現成答案。這樣一來,學生作業中反饋給教師的信息就是假的,從而失去了布置作業的意義,不利於教師改進教學,造成教學質量下降。

其三,要防止學生書寫能力的退化。毫無疑問,這種家庭電子作業,不利於孩子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但從目前情況看,高考、中考等大型考試仍然採用的是紙筆書寫的形式,如果平時不加強這方面的訓練,等學生將來走上考場,很容易產生書寫不熟練、不規範甚至提筆忘字的現象,從而影響考試的正常發揮。

教育時評:「家庭作業電子化」有利也有弊

書寫作為一種能力,要求學生既要寫得快,又要寫得好。使用家庭電子作業,學生僅僅使用滑鼠、鍵盤在電腦上完成作業,長此以往,必然導致書寫能力的退化,不利於學生將來的發展。

由此可見,家庭電子作業作為一種新生事物,還有許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教師不可為了圖省事把所有作業一股腦兒全部推送到網上,要精心選擇作業內容,該讓學生當堂或當天完成的作業,最好及時完成,防止學生抄襲;該讓學生書寫的作業比如作文,一定要讓學生認真書寫,不可上交電子稿。

相關焦點

  • 家庭作業電子化利弊難衡 家長糾結:怕監督不到位
    最近,市民韋女士比較鬧心,從開學到現在,孩子幾乎每天都嚷著要拿手機做作業,她認為雖然電子化作業比較方便,但如果家長監督不到位,孩子就會拿手機玩遊戲。記者採訪了解到,近年來不少教師通過網絡布置家庭作業,如通過QQ群、微信群布置作業,讓學生們在微信上還課;在APP上拍照做題,朗讀課文等等。「家庭作業電子化」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對此,記者採訪了南寧市部分學校教師和學生家長。
  • 學校作業流行上網 小學生作業「電子化」引爭議
    學校布置作業流行"上網" 不少家長表示增加了家庭負擔  小學生作業"電子化"引爭議  濟南家長杜鵬最近打算添置一臺印表機,原因是學校老師經常將孩子的家庭作業發到班級QQ群,要求家長下載列印後讓孩子完成。
  • 作業電子化在貴陽悄然興起,是利?是弊?家長、老師這麼說~
    每天放學回家,孩子就嚷著拿手機去做作業。雖然電子化的作業非常方便快捷,家長孩子都省力不少,但家長監督不到位,孩子就拿起手機玩兒遊戲。小編了解到,近年來學校老師通過網絡布置家庭作業的現象越來越多,比如通過QQ群、微信群布置作業,讓同學們在微信上還課,在APP上拍照做題,朗讀課文等等。
  • 教育時評:預防青少年近視需學校和家庭同時發力
    教育時評:預防青少年近視需學校和家庭同時發力教育時評:預防青少年近視需學校和家庭同時發力教育時評:預防青少年近視需學校和家庭同時發力近視率的上升的原因很多,包括課內外學業負擔過重、過度使用電子設備、戶外運動不足
  • 教育時評:「一刀切」的教育規章制度要不得
    教育時評:「一刀切」的教育規章制度要不得教育時評:「一刀切」的教育規章制度要不得王營新學期剛開始,某校規定:老師對學生的作業必須全批全改,有批閱痕跡,不允許作業本上的批改痕跡只是「閱」「已閱」字樣,或者僅僅是一個日期。
  • 自律是好事,劉璇軍事化育兒,究竟有利還是有弊?
    身為父母,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有的一套育兒模式,有的對待孩子像朋友一樣,以鼓勵為主,也有的非常嚴厲,總以長輩的姿勢教育孩子應該怎麼做?這麼嚴格的育兒標準,劉璇也引發了熱議,有網友表示,自律是好事,但沒必要這麼恐怖,小孩的天性都被她磨光了。以後回憶起童年的印象,估計只有媽媽的喋喋不休。
  • 初中作文素材:網絡有利也有弊
    網絡還可以跨國溝通,給遠方的親人發郵件,照片,更神的事無論你我有多遙遠,通過網絡我們就可以面對面的講話。這樣也有弊端,從而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懶惰了。不願動手寫書信了,使漢字文化流失了。所以我們要合理運用網絡。通過網絡我們可以不用去書店買書看書了。想看什麼直接在電腦上搜索。這樣是方便,可也有弊整天對著電腦對人的身體是很不好的,特別是眼睛。成年人還有控制力,可學生就不一樣了,有時玩遊戲會走火入魔。
  • 布置家庭作業需優化「方式」考慮「習慣」
    家庭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是鞏固和深化知識的必要環節。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教育觀念的轉變,「電子作業」成為部分學校、老師布置家庭作業的重要方式。「電子作業」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教育教學,給教師批改作業帶來了便利,但也存在不少問題。
  • 灑水車到底是有利還是有弊各位網友您怎麼說
    灑水車到底是有利還是有弊各位網友你怎麼說?我認為在炎熱的夏天,灑水車灑水可以起到消暑降溫的作用,給人一種神清涼爽的感覺。並且新聞也多有曝光過灑水車噴溼路人,滑倒和摔倒路人等,一系列負面影響,讓人們對灑水車有許多報怨!其實每座城市都在創建文明稱號,灑水車可以更好,更有利的,洗滌大地上的塵埃和汙漬,是不可缺少的環節。而在冬季,我建議灑水車應該根據天氣冷度,來調節時間和次數,甚至停止灑水。
  • 我和婆婆一起生活15年,有利也有弊
    有矛盾你是怎麼處理的?和婆婆一起住那麼多年,你是怎麼過來的?你不壓抑嗎?其實,我也很想一家四口生活在一起,簡簡單單,單純自然,有血濃於水的親情與牽掛,少掉很多家庭矛盾,也會減少很多家庭瑣事。我的公公9年前凌晨一點在我家突發腦溢血,在醫院搶救5天後離世,我婆婆的年齡越來越大,一個人單獨生活,我老公有千萬個不放心。
  • 教育時評: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質量,還需加大語文教學改革力度
    教育時評: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質量,還需加大語文教學改革力度教育時評: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質量,還需加大語文教學改革力度有鑑於此,中小學語文要走出課本、課堂的狹小天地,衝破應試訓練的藩籬,大力開闢語文第二課堂,引導學生廣泛進行課外閱讀。
  • 中外合作辦學很任何事情一樣有利也有弊,我們的利弊得失如何呢?
    中外合作辦學主要是指海外教育機構同國內教育機構在國內合作舉辦的以國內學生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機構;中外合作辦學也是我國對外開放的一部分,任何事都是對立統一的,有利必然也有弊,海外辦學機構在帶來先進教育理念、提供便捷留學出路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會帶來一些突出問題。
  • 老師讓家長檢查作業對嗎?這位小學校長要求:不要家長輔導作業
    不僅僅是因為她的勇氣可嘉,更因為她的有理有據,真誠實在。「為了培養孩子學習獨立自主性和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同時為了減輕家長負擔,老師們達成共識,只需要家長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不需要家長輔導作業。」深以為然!
  • 初中生請家教好不好 初中生請家教的利與弊盤點
    下面盤點一下初中生請家教的利與弊,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一、初中生請家教的利與弊之七大好處  1.可及時補上欠缺的知識。  目前,中小學生的學習負擔均較重。新知識多,作業量大。對於孩子來說,難免有一些消化不了的東西。
  • 現在線上教育的利與弊,自己的個人看法
    個人認為學生通過線上學習有利也有弊。一,學生線上學習有利的方面1.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線上學習內容一般比較豐富,通過生動形象的圖文、音頻、視頻等有利於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獲取教育資源,即使所上學校不太好,也可以在網上可以聽到名師的課程,補自己的不好的學科。在線學習,有許多的好處,但是也存在許多的弊端,如:1.無法真正的深入有深度學習。
  • 延遲開學後,網絡教學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山東省教育廳今日也對停課不停學做了相關的解釋,小學生每次教學活動持續時間原則上15-20分鐘,每日組織學生的線上學習時間小學生不超過80分鐘,小學一二年級不安排書面作業,其他年級作業時間不超過1小時。3、有部分學生上交的作業胡亂寫,根本就是文不對題,為了應付老師上交了,你說老師看到生氣不?還有部分同學的改錯,用別人的照片發給老師,你說老師教了你大半年了,你寫什麼字她能不知道?有的同學更絕,上交的作業直接就是某網站的截圖,怎麼考試的時候也可以上網搜答案啊?
  • 家長參與孩子作業 利多還是弊多?
    「請家長籤『已閱』」、「請家長配合老師把作業做好。」這些都是老師發給家長的簡訊中常用語。  很多家長表示,自從孩子入學以後,整個家庭生活方式發生變化,自己就徹底放棄晚間的活動,一下班就歸家,天天陪著孩子寫作業。
  • 教育時評:「重獎尖子生」的做法有待商榷
    教育時評:「重獎尖子生」的做法有待商榷王營(特約評論員)2020-09-04 14:19近日,高考錄取通知書已經陸續發放到考生手中,各地也對成績優秀的學子實施不同的獎勵辦法和形式。(8月30日 新華網)筆者還聽說,某地區今年有2名學生分別被清華、北大錄取,政府不僅要給學生發放幾十萬元的獎金,還要重獎2名學生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並對學校校長進行記功表彰。對高考成績優異者進行表彰獎勵,本無可厚非,體現了政府對教育的關心和重視,但如果只出重金獎勵拔尖者,只見鮮花不見綠葉,這樣的導向恐怕並不是很好,此種做法有待商榷。
  • 在線教育下,未來的教育差距不只是「作業差距」了
    在布置作業量總體不變的情況下,有45.1%的教師群體認為使用在線作業平臺布置和檢查作業減少了自己30分鐘的工作時間,更有16%的教師認為節省了30分鐘到1個小時的時間。事實上,數據報告顯示,有70%的教師、90%的家長和95%的學生對在線作業平臺持積極態度,後者毋庸置疑正在成為網際網路+教育的典型案例。
  • 小學生用APP做作業是大勢所趨還是弊大於利?
    記者就此調查了省會12所學校,其中7所學校未接觸或嘗試過手機APP做作業,另5所學校使用程度不一,大多是用來留英語和數學作業,並嚴格控制作業量。在智慧型手機高度普及的今天,讓小學生使用APP做作業是大勢所趨,還是弊大於利?  □本報記者 苗靜 李兵  每天用APP做作業,一年級孩子視力下降  李女士的孩子上一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