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下,未來的教育差距不只是「作業差距」了

2020-08-28 今託管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線下培訓活動受限,在線教育突然成為了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景,在線教育需求迅速增長。疫情期間,學校、線下教培機構暫停了線下教學培訓活動,所有教學需求轉向線上,提高了家長用戶對在線教育的接受程度,加速了在線教育的發展。


一直以來,在線教育最受關注的部分是上課部分,但是在線教育分為課程類、工具類、綜合類等。課程類就是平常我們關注的科目教學為主要模式,而工具類則有題庫、作業答題等類別


從分類上看,在線教育不只是改變了學生的上課模式,甚至改變了學生們的作業模式,從線下作業轉變為線上作業。有的家長覺得在線作業需要利用電子產品,容易影響孩子的視力健康,而在疫情後學生被迫進行在線作業,改變了不少家長對於在線作業的固有印象。



作業模式的改變能夠為教育方式帶來什麼變化?


在線作業模式帶來的變革


在線教育中,在線作業有別於在線課程、教學平臺等服務模式,屬於通過將布置作業、寫作業、批改作業等整合到線上,為教師和學生搭建橋梁,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工具型產品。


2017年12月,艾瑞諮詢發布了《2017年中國中小學在線作業用戶洞察報告》,分析了在線作業對教師、學生以及家長帶來的影響。對於在線作業平臺來說,基於大數據智能技術,起到了減輕教師工作負擔、縮短家長陪同作業時長、滿足教學差異需求、提升學習興趣與效率等多種作用。



節省作業時間
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動力


一起作業的數據報告顯示,2017年國內學生使用在線作業之前,做作業時間在2小時~3小時之間的佔比為15.4%,而使用了在線作業之後,這一區間佔比縮小至11.1%。在30分鐘以內完成作業的比例則從31.8%增加到46.7%。


此外,家長陪同孩子做作業的時間也得到了大幅度下降,耗時在30分鐘以內的用戶佔比從使用在線作業平臺之前的27.4%提升到了32.2%。這大大緩解了不少家長頭疼於需要長時間陪孩子做作業的問題。事實上,有超過70%的家長認為孩子做作業的時間應該在1小時以內。



更重要的是,通過線上作業包含的豐富題庫題型和基於大數據的個性化方案,教師們針對不同的學生自身的特點、興趣度和狀態,可以布置出不同的作業,做到了因材施教。


作業平臺具備了趣味化、情景化和個性化特點的功能,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動力。教育的意義,絕不不僅僅在於學生有個好成績,而是學生各項能力得到全面培養發展,包括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能力等等。而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在線作業平臺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後,能夠幫助學生抵達的成功彼岸。



減輕老師作業布置的負擔


在減輕了學生做作業壓力的同時,在線作業平臺也減少了教師布置、檢查作業的工作負擔,提升了教師對作業的完成滿意度。在布置作業量總體不變的情況下,有45.1%的教師群體認為使用在線作業平臺布置和檢查作業減少了自己30分鐘的工作時間,更有16%的教師認為節省了30分鐘到1個小時的時間。


以往的作業布置是需要學生手寫,如果學生在抄寫作業布置的過程中出現遺漏或者錯誤,就會為老師增加的負擔。但如果通過在線作業平臺,家長可以隨時查看孩子還有什麼作業需要完成,減輕老師負擔的同時也提高了孩子的作業效率。



可以說,數據或技術都只是手段,在線作業平臺最終要回歸到教育的最樸素理想——因材施教和有教無類。事實上,數據報告顯示,有70%的教師、90%的家長和95%的學生對在線作業平臺持積極態度,後者毋庸置疑正在成為網際網路+教育的典型案例。


作為國內強大的託育平臺,今託管APP中有一項作業管理功能,可以幫助老師更好地對學生作業進行管理,學生和家長也能及時看到反饋。詳情可戳→今託管APP功能課堂第二期:老師在線作業的「最佳搭檔」


「網際網路+教育」是大勢所趨


實際上相比沿襲了幾百年的紙質作業,在線作業的優點非常明顯,更多類型的交互方式可以充分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聽力、邏輯、抽象思維等能力,同時電子化的產品可以讓學生的結果得到更快更準確的反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這些是傳統紙質作業無法帶來的。


但是由於受到一些負面新聞的影響,仍然有相當大比例的家長、老師在學生教育問題上談「上網色變」、談「手機色變」,害怕孩子長時間用手機做作業毀了眼睛,害怕做了作業又偷偷跑去玩遊戲。



而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在網際網路時代,要求學校教學不使用電子設備、不利用網絡和APP,是不現實的,但是學校和家庭在學生利用網絡和手機APP學習時,要加以積極引導,培養孩子健康的作業習慣。


與之呼應的是政府對教育信息化的態度。在2018年4月份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當中,數字校園建設、智慧教育創新、網絡學習覆蓋、數字資源普及成為反覆提及的關鍵詞。在未來,無論是校園還是校外教培機構,教育在線化、信息化、電子化趨勢已經不可逆轉。

相關焦點

  • 沈祖芸:什麼決定了未來教育的差距?
    我們來回答一個問題:什麼決定了未來教育的差距?你可能會說,這個問題還不簡單,當然是教師資源決定了教育的差距。所以,家長們才會砸鍋賣鐵買學區房,因為好學校就有好老師,好老師就是好的教育資源。今天,你如果還這麼看,就把資源想太窄了。
  • 邏輯,中國與歐洲教育的巨大差距
    對於這麼一個從來沒來過中國的德國農民來說,我說的雙十一銷售額517億人民幣,以及中國有503個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這種話題,他是顯然插不上話的。他也在我大量的引用數據和案例解釋下承認,如果不來中國市場,未來酒莊是很難有發展的。
  • 邏輯——中國與歐洲巨大的教育差距
    對於這麼一個從來沒來過中國的德國土豪來說,我說的雙十一銷售額517億人民幣,以及中國有503個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這種話題,他是顯然插不上話的。他也在我大量的引用數據和案例解釋下承認,如果不來中國市場,未來酒莊是很難有發展的。
  • 作業答題類在線教育推出真人版
    K12階段的在線教育今年競爭更加激烈。今年以來,一起作業網和猿題庫先後宣布獲得D輪融資。前不久,猿題庫召開移動教育大會,發布猿題庫教師版。目前,作業答題類的在線教育公司不斷在跑馬圈地,免費為學生提供更多服務。
  • 農村教育和城市差距越來越大,該如何縮短城鄉教育差距?
    只說真話的農民公眾號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正所謂一個民族的未來看教育,現如今我國的教育機制已經完善,九年義務教育讓所有人都能夠讀書寫字。但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我們要看到「寒門難出貴子」的社會現實。現如今農村和城市的教育資源差距很大,尤其是各大高校的農村學子比例更是少之又少。這是農民孩子的智商問題嗎?顯然不是,但事實上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完善,現如今城市和農村的教育差距越來越大,這就是兩個地區在教育上的資源問題和教育觀念問題。
  • 中國和歐洲教育的三個差距
    他也在我大量的引用數據和案例解釋下承認,如果不來中國市場,未來酒莊是很難有發展的。但是,在這段看似我強勢的對話結束之後,我卻從心底感到了一絲憤怒——為什麼一個從來沒來過亞洲的德國農民,為什麼一個20多歲的毛頭小夥子,為什麼一個連Manager 這個概念都沒弄清楚的德國土豪,可以如此順暢地和我對話2個小時,而我沒有一絲一毫地不想跟他聊下去的想法?答案是肯定的。
  • 燒錢「狂歡」後 作業幫讓在線教育回歸冷靜
    對於在線教育企業而言,暑期檔是可以和同行拉開差距的重要機會,也是一年中獲客的關鍵時期。巨頭們均在暑假進行了一輪「燒錢」行動。隨著暑期的結束,到了秀肌肉的時刻了。資本湧入下巨頭大打暑期卡位戰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上)中國在線教育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20上半年,在線教育融資數49起,同比下降40.96%,但在融資金額方面,2020上半年在線教育融資總金額達143.4億元,同比增長48.3%,為近五年同期最高,且已超2019全年128.1億元的融資總額。
  • VIPKID北美外教突破1.5萬 在線英語教育行業差距拉大
    VIPKID北美外教突破1.5萬 在線英語教育行業差距拉大 2017當前,北美外教作為各大在線少兒英語機構競相爭奪的寶貴資源,已成為衡量各家實力的重要指標,更是家長選擇在線少兒英語教育的首要條件,而VIPKID在北美外教上所呈現出的高速增長勢頭,也意味著國內在線英語教育行業差距的拉大。
  • 營收不足20億,與猿輔導差距越來越大,一起教育拿什麼搶先上市?
    ,線下教育發展受阻,而在線教育卻得到了快速發展。 從新東方離職後,劉暢在徐小平和王強的幫助下,於2011年創辦了一起教育科技。這比猿輔導和作業幫的成立時間還要早,後者分別於2012年和2013年成立。 一起教育和猿輔導、作業幫都是從作業場景起家,一起教育選擇從學校切入,作為老師備課和布置作業的工具,帶動學生使用,而猿輔導和作業幫選擇直接為學生提供服務。
  • 作業幫受邀參加新京報2020在線教育論壇,暢談未來教育新生態
    12月2日,由新京報舉辦的2020在線教育論壇在北京召開。此次論壇的主題為「融合創新 未來教育新生態」。作業幫作為國內最大的K12在線教育平臺受邀參會,作業幫執行總裁蘇靜與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北師大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執行主任餘勝泉、北京市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李奕、北京中學校長夏青等一眾嘉賓共同參與了議題探討。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在線教育因其突破時間、空間的特性,成為傳統課堂教學之外,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首要途徑。
  • 深度:從線上教育看孩子家庭的貧富差距
    疫情期間,課堂學習被迫轉為在線學習,其實通過攝像頭的背後,可以看到孩子家庭之間新的貧富差距。我們必須認識到,不是每個家庭都有穩定的網絡、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自信打開攝像頭、不是每個家庭都有錢額外給孩子準備一臺專門學習的手機。
  • 在線教育的問題,都在這場疫情下暴露了
    原題目《為什麼說疫情讓中國人的教育變得更焦慮?》 過去兩周,周軼君和她身邊的家長們被迫體驗了「在線教育」,最後發現先崩潰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她總結為:「父母都要瘋了。」 班級群裡,家長們頻繁遇到技術問題,有時候登陸不了,有時候帳號不對,又或者找不到作業上傳的入口,遲交作業系統會自動關閉,於家長而言,這是完全陌生的體驗。
  • 猿輔導VS作業幫,誰是在線教育第一獨角獸?
    猿輔導公共事務副總裁任子歆在接受北京衛視的採訪中表示:未來,猿輔導會在素質教育方面做更多探索。作業幫的策略則偏向「深耕細作」。通過優化改版「作業幫」的方式深耕自有用戶流量池,在作業幫APP的基礎上,深耕作業幫直播課和作業幫口算兩大產品。主打一站式學習服務,構建用戶的學習閉環。
  • 各國小學課表對比:教育的差距到底在哪?孩子們的差距又有多大?
    對比下我們的成長環境和現在孩子們的成長環境,不管是能接收的信息還是教育資源,差的真不是一點半點。   這是時代緯度的變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們無從改變,也不用擔憂。家長們真正應該擔心的是「經度」上的差距。
  • 100億,兩個最貴的暑假,與在線教育的拐點
    這一數據顯然存在理想與現實間的差別,有著不達預期的危險。就此,多家平臺隨後做出反應。作業幫最先做出回應,當天,作業幫對外公布其2020年暑期成績單:暑期付費課學員總人次780萬,同比增長超過390%。此外,作業幫暑期正價班學員就讀人次超過171萬,同比增長超過350%。
  • 力避在線教育產生新的「教育鴻溝」
    近日,一份來自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大型調查顯示,我國東、中、西部在線教育發展存在明顯差距,網絡卡頓或掉線、學生家庭缺少必要設備、教師缺乏信息化能力,是西部地區學校明顯存在的「軟肋」。這無疑將使該地區的孩子們在獲取和享用教育資源上受到制約,從而使我們打算通過在線教育縮小地區間教育質量差距的願望更難實現。
  • 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如何「不掉線」?
    一位在線教育企業負責人說,很多老師不習慣邊直播邊看聊天區等形式。從實際運行看,一些地區線上教學和預期存在差距。  部分地區在網絡教學上也存在著誤區。比如,一些地方出現了照搬線下課表或一張課表「一刀切」的現象,要求所有老師進行錄播,或將線下教學簡單照搬到線上。  當前,各地正加大網絡運行協調力度,根據當地網絡情況、服務能力、學生分布等有針對性指導「錯峰」登錄上網。
  • 美國分化:城鄉與族裔差距拉大,教育不平等埋下社會撕裂種子
    巨大的經濟損失背後,則是城鄉之間經濟差距拉大、不同種族間貧富差距拉大、不同收入人群之間教育差距拉大的冷酷現實,疫情帶給美國社會的種種裂痕,將在未來產生深遠影響。 儘管美國種族不平等舉世皆知,但今年的特殊情況是,疫情進一步加劇了美國種族間的貧富差距。各類統計普遍顯示,疫情期間,受教育程度高的白人群體是最不容易失去工作的人群,而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早已擺脫了疫情帶來的經濟打擊;然而,有色人種、低收入人群、女性和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工人等弱勢群體,卻在疫情中遭受重創,至今仍未緩過勁來。
  • 從一起作業網看在線教育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在線教育投融數量已超過了60起。    據iMedia Research的數據,未來幾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將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速,到2015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超過1600億元。    業內將2013年稱作「中國在線教育元年」。我們姑且不去討論這個提法是否妥帖,但它至少反映了資本的選擇。
  • 在線教育2020:崩潰、理性與瘋狂|猿輔導|作業幫|在線教育|融資|...
    今年3月猿輔導融資10億美元,6月作業幫獲投7.5億美元,9月掌門教育融資超4億美元,10月猿輔導再次獲投22億美元......僅猿輔導、作業幫和掌門教育等三家頭部機構合計吸金超過4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4.3億元),佔到過去11個月在線教育行業融資總額的73.27%,而這還不包括好未來11月從二級市場募資的15億美元。此外,大量的資金也湧入在線數理思維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