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似乎有種舊情懷,喜歡有年代感的事物,那些古老的壁畫,古老的建築、古老的村落……有人說:古村落就像一部耐人回味的老電影,村裡的每一條街巷、每一磚一瓦都在回放著精彩而獨立的故事,訴說著歷史的滄海變遷。是啊,古村讓人喜愛的原因大概也是如此吧,「遺世獨立」卻又靜靜融入時代中,不去爭奇鬥豔,不隨大波逐流,倒也不會顯得不合群,倒是讓人更想要來了解它。與它相處時,你會發現它的迷人之處,你會發現它的驚豔之處,你會發現它的與眾不同。
在溫州,有很多隱匿在秀美山水中的古村落,他們雖沒有江南水鄉小鎮那般柔美,卻也都是有著自己獨特的韻味。他們隨著時代前進,卻未被時代的節奏打亂步伐,安靜質樸,做自己。
芙蓉古村
芙蓉古村始於唐末,是楠溪江眾多古村落裡歷史最悠久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不過這座村落也是多災,從南宋至清卻經歷過數次劫難,村子幾成廢墟,又不斷重建,猶如那涅槃重生。芙蓉村的規劃也是挺獨特的,它是按照七「星「八」鬥」 的布局而建的,村內道路交匯點為「星」,村內水池為「鬥」。
據說,這七「星「八」鬥」還有個美好的寓意呢!寓意著村內的子孫後代人才輩出,能像漫天星鬥一樣多。走在村內感受到的都是滿滿文藝氣息,這裡不僅有儒商文化,更孕育出了多位文臣武將,如陳毓秀、陳巖松等。據記載,芙蓉村歷代考中進士、舉人的有34人,僅宋代時就有18人在京城做官,故有「十八金帶」之美譽。看著這裡古老的戲臺、斑駁的書院、飽經風霜的老房子,好像一副泛黃的畫卷,讓人忍不住去品讀,去回味。
蒼坡古村
蒼坡始於南宋淳熙五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楠溪江的耕讀文化在此尤為盛行。村內烏瓦白牆,看似沒什麼新鮮感,其實內藏乾坤呢!與芙蓉村不同,蒼坡全村的布局是很巧妙的,整個村子是周圍群山的中心,負陰抱陽,講究風水。
村內布局按照「文房四寶」的格局而建,從整體看村莊就像一張「紙」,而村內的兩個池塘為「硯」,村裡那條長街就為「筆」,長街旁的條石為「墨」,散發著書卷氣息的蒼坡是不是很奇特?
埭頭古村
埭頭古村始建於明朝憲宗成化年間。埭頭古村是依山而建的村落,它背依九螺山,面對梧山,四周風光秀麗。這裡有明代的神廟、清代的宗祠、清代和民國期間建的門臺、古屋,頗具特色。不得不說的是村內的門臺,在不同時期建造的,獨具特色,被列入省文物保護的門臺有8處!在這裡你能看見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風格,能看到時代的演變。
林坑古村
林坑古村始建於明朝。這裡既沒有深宅大院,也沒有名人故居,這裡的一切都是天然野趣,樸素真實的。走進林坑,便可領略小橋、流水、人家……簡簡單單,是一副不著修飾的懷舊景致。如果喜歡這般天然野趣,盡可以尋一處農家小院住上幾日,好好感受它。
那一幢幢滄桑斑駁的老宅子,
那躺在搖椅上曬太陽的老人,
那小路上悠閒散步的田園犬,
……
這般恬然靜美而又古樸自然的古村錯,滿滿都是古老的氣息,卻無法阻擋時光留下的美感,來這裡尋一段陳年舊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