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楠溪江,除了欣賞好山好水的風景之外,還可以選擇一個古村漫步其中,感受一下當地安逸的生活。當地的古村落都還保持著原生的狀態,區別熱門景點的商業化,這裡更接地氣,還可以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過幾天閒雲野鶴的日子,遠離城市的快節奏,辛苦了一年,去到小眾且靜謐的古鎮,也是時候放鬆心情,享受幾日該有的人生閒趣了。
楠溪江中的芙蓉古村,是在其各村落中歷史最悠久的,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巖頭鎮南面仙清公路西側,始建於唐朝末年。村裡有個很顯眼的景點,一眼望見有座古亭築在水面上,建於明代初期,位於村落的正中心。飛簷翹角,空透玲瓏,像是一朵盛開的芙蓉花,這一切的景色猶如美畫,如夢如幻,這個池子有個很有詩意的名字,人們喊它為「芙蓉池」。
古村的入口,是芙蓉車門,其為三開間、歇山式的兩層樓閣建築。建於元朝至正元年間。在古時候,凡經過此車門,文官要下轎,武官必須下馬,步行進入村內,以表示尊重。如今,門口掛滿了紅燈籠,一直延伸到入口。沿著鋪就的石路向前走去,一條小溪貫穿古村,流水聲不絕於耳,仿佛對著人們訴說著古村的歷史。
古村內白牆黛瓦明清式古建築坐落在溪流的兩岸,勾勒出明顯的江南領袖,卻淡了脂粉的氣息。走進古村,依舊是返璞歸真的景象,靜謐又淳樸,在滄桑的眉宇之間,透露出昔日的繁華,但幽幽長巷之中,透露出的是無法言語的悠揚古韻,房簷、柴門、青瓦、浮雕,時間為這座古村刻上了不滅的記憶。
村中有一書院,名為「芙蓉書院」。抬頭就看到了一個突兀的黃色的燈籠,戴一頂鬥笠,掛在石牆之上,像是告知遊客們此處值得一觀。芙蓉書院又被稱為「追遠書院」,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正規莊重,是封閉內院式的建築。排列著泮池、儀門、杏壇、明倫堂和講堂,南側是山長住宅和花園等。
古村按照「七星八鬥」的思想來規劃建設的,寓意為天上星與地上人是相對應的,星築臺、鬥鑿池以為象徵。鵝卵石是建村的主要材料,無論是村子四周的石牆,還是每條道路,都是用鵝卵石鋪就而成。明清古民居保留了30多處,就連陳姓宗祠就有18處。主要的宅院分別是陳氏大宗祠、將軍屋,這裡的每個宅子都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全村略呈現正方形,坐南朝東,整個村莊猶如一座小城堡。將軍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後為陳毓秀的故居。芙蓉書院,始建於清朝,後因大火焚燒,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後期重新修建的。陳氏大宗祠,是芙蓉古村建築中的精華之一。這裡的規劃不僅實用性極強,還隱喻了古村上可納天上星宿,下可保佑子孫人才輩出,如繁星璀璨的美好心願。
芙蓉古村中本無芙蓉,因為在西南山上有三座高崖,其色白裡透紅,猶如三朵含苞待放的芙蓉花,因此而得名。在即將結束的2020年,小夥伴們會不會擇幾天好天氣,去到人少景美的好地方,帶上一顆歡快的出遊之心,呼吸幾天新鮮空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