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遊縉雲 | 古道連古村,幽然靜逸,陶然於世外...

2021-01-15 網易

2021-01-13 10:40:05 來源: 縉雲智慧旅遊

舉報

  縉雲的美麗鄉村

  各有各的特色

  各有各的故事

  旅遊君帶你化身「鄉村人」

  一起走進縉雲的美麗鄉村啦

  

  遊鄉村·陽弄古村古道

  線路走向:縉雲縣東渡鎮天馬村坑上自然村→皂坑嶺頭→刁蕭→橫樹塔→陽弄古村→兆岸村

  線路長度:13公裡

  線路用時:徒步時間7小時左右

  景觀指數:☆☆☆☆----5星最高

  強度指數:☆☆----5星最高

  難度指數:☆---5星最高

  適宜人群:15—70歲

  

  尋古道之秀,探古村之幽

  蜿蜒盤旋的古道、浩瀚綿延的竹海、泉水叮咚的山澗、炊煙嫋嫋的黃泥房、屹立千年的紅豆杉......從童年記憶裡出發,走進一個嚮往的縉雲秘境~

  

  相較於縉雲眾多「網紅」驢道,陽弄古村古道可謂無比低調,知曉的人不多,探訪的人更少。

  

  

  自東渡鎮天馬村坑上自然村起,循著古道示意牌往上處走,一路上青石臺階與山間小路交替,清澈見底的溪水用它的蜿蜒俊秀訴說著大自然的詩情畫意。

  

  山林間或許沒有多少珍貴稀有的樹種,但竹林和茶園真的是無處不在。緩緩的坡度,青翠的枝葉,讓江南的冬天也沒有那麼單調與蕭條,給予的幽靜之美醉人心魄。

  

  行走中,也會有長得毫無章法卻異常茂盛的枝葉將路「攔腰截斷」,還有各種不知名的山果密密匝匝,猝不及防就闖入眼帘......置身於這樣被歷史遺忘在角落的畫卷,走在鄉間田野,卻最是輕鬆自在。

  

  

  這裡還有栝蒼古道的支線——皂坑嶺古道,起點為縉雲縣坑上村,終點為蓮都區皂坑村,全長6.5公裡。在今天看起來這些微不足道的山路,原是連接蓮都、青田至縉雲的大通道。不時就能在這石子路上看到斷臂殘垣和倒塌的房子,那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客商如梭留下的濃重印記。

  

  

  古道靜默著,古道邊上的山村也是安靜的。零星的老房子,不規則地盤踞於半山腰中,多少年來一直隱藏著深刻神秘的美麗。一些古樹如同一把把大傘,不遠不近地傍著古村,無聲地訴說著時代的變遷。

  

  一路風景後,陽弄古村呈現在古道的盡頭。

  

  陽弄村海拔近600米,村舍依山而建,是有著典型浙南民居特色的黃牆黛瓦原始古村落,是戶外愛好者野外寫生、攝影的絕佳選擇。村子裡的黃土老房子分布在山坳平坦地帶錯落有致,土夯牆壁滿是歲月篆刻的痕跡,沉澱著過去的故事。置身其中,不免感嘆「時光靜好」。

  

  

  這裡不僅有原生態的氣息,更有歷史的韻味。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過著靜謐的農耕生活,始終堅持著內心最美好的守望:每到夜晚,星星燈火撩起家的溫暖;每至清晨,阡陌巷道上穿梭著忙碌的身影。正因為他們,村莊的一屋一瓦都變得鮮活起來。

  

  

  

  村子內還散生分布著18株千年南方紅豆杉古樹,周圍是成片茂密的竹林,隔絕了一切塵囂。若恰巧趕上一場雪後,山林銀裝素裹,古村淡雅如素,是如詩似畫的靜謐悠遠~

  

  

  

  

  走在卵石鋪就的小路上,靜靜享受時光的流淌:土雞土鴨或相互追逐打鬧,或獨自悠然覓食;小狗搖晃著尾巴,偶爾一聲溫柔的吠鳴;石頭縫裡、籬笆欄裡甚至屋頂瓦片上奮力生長出的野草野花,能給人帶去治癒的力量......踏入陽弄,或許你也會「不願離開」。

  

  滄桑古村韻猶在,斑駁古道歲月影。不妨偷得浮生半日閒,與這牧歌般的古村落一期一會,開啟一段慵懶的時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花樣漳州繽紛村遊
    近日,市文旅局推出以「花樣漳州 繽紛村遊」為主題的12條國慶鄉村精品旅遊線路,涵蓋古村、花海、水鄉等熱門旅遊打卡點。線路一:平和高寨村柚海——鍾騰村榜眼府——高峰谷——平和蕉路村繩武樓——福峙樓;線路二:田螺坑土樓群——裕昌樓——塔下村或南靖官洋村和貴樓——雲水謠古鎮——懷遠樓;線路三:薌城珠裡村(林語堂文化園、香蕉海、玉尊宮)——高新區荔枝海——七首巖;線路四:龍文湘橋村——閩南水鄉·九十九灣——福建海絲鐘錶博物館;線路五:鷺凱生態莊園——埭美古村
  • 探村麗水縉雲|黃碧古村,悠悠老街靜靜舊祠別樣美
    浙江麗水,縉雲,黃碧古村。又名碧川,在新碧街道2.3公裡處。相傳軒轅黃帝平定中原自北南來,前往仙都鑄鼎煉丹,曾駐蹕於此故名「黃蹕」,又因其地勢形似川字,雅稱碧川。據說明朝時,徐姓家族從仙居遷到縉雲碧川居住,他們也帶來了一種手工藝制陶業,從此也開啟了這個古村老街的一輪新商業繁榮。無論細雨纏綿,還是陽光明媚,老街上都能找到一段屬於自己的溫馨時光。深深的巷子,潺潺的溝渠,還是那有些顫巍的門板,都能沾染到一點碧川的風雅和柔情。
  • 出則逍遙,入則靜逸,木蘭山村好愜意
    進得祠堂,正牆之上巨大的「忍」字赫然入目,走近細看,忍什麼為什麼忍,條分縷析,相當於村民公約,也許就是這些忍、這些公約、這些克己復禮的薰陶和約束,使這座千年古村,長保寧靜祥和。黃陂是宋代理學大家程顥、程頤的故鄉,理學思想,深刻地影響著這一方水土,木蘭山村可見一斑。
  • 有人說這個古村是建築滿漢全席
    圖:吳夏璠 文:章文君上過央視春晚的「河南村」公元932年,原吳越國錢武肅王掌書記朱清源攜弟朱清淵為躲避戰亂而輾轉遷徙,從此,在麗水的縉雲,便多了一座叫「河陽」的千年古村。@央視春晚在河陽古村拍攝浙江日報 潘國光 攝02明清建築的滿漢全席 「別的地方是大餐,我們河陽是明清建築的滿漢全席!」河陽村民頗為驕傲。
  • 金璽莊園成功收購北京靜逸清採摘園
    日前,2014年6月金璽莊園成功收購了北京靜逸清採摘園,此次收購標誌著靜逸清採摘園正式成為金璽莊園的主要成員和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作為金璽莊園會員專屬採摘基地的北京靜逸清採摘園,其坐落在「中國西瓜之鄉」美麗富饒的京南重鎮——龐各莊。
  • 縉雲文旅驚豔蘇州!2020縉雲文旅(蘇州)推介會成功舉辦
    優美的山水風光、獨特的人文底蘊、精雕細琢的非遺產品......12月2日上午,由縉雲縣文廣旅體局主辦的「黃帝縉雲 人間仙都」2020縉雲文旅(蘇州)推介會在蘇州成功舉辦。此次推介會以大眾化、年輕化、新潮化的推廣形式,充分展示縉雲文旅的魅力。以可「聽」、可「見」、可「聞」的文旅推介和沉浸式趣味互動讓蘇州市民進一步感知縉雲、認識縉雲、愛上縉雲。
  • 縉雲十大美食排行榜!每一種都名聲遠揚,縉雲燒餅行銷全球
    有遠近聞名的仙都、河陽村、大洋山、大龍門等自然景點;有歷史悠久的祭祀黃帝的「黃帝祠宇」;有聞名世界的縉雲燒餅,土爽面,麻鴨,麻餈,敲肉羹,牛血湯,縉雲溪魚,米篩丸子,縉雲麵餃,南鄉饅頭等縉雲十大美食……縉雲十大美食排行榜No1、縉雲燒餅(李現同款的燒餅)
  • 溫州永嘉這個不為人知的古村裡,百年梨花悄然綻放
    永嘉各地的梨花前不久已經盛開,我縣攝影達人金肖武尋訪到一處百年梨花,仿若世外梨園。一起聽聽他帶來的故事。3月28日,我帶著一群攝影愛好者,走進楠溪江小源懸壁上的百年梨花——巽宅村高賢寺自然村。富有楠溪江特色的老屋靜佇在叢林之中,只見房前屋後梨花如雪,老人們在樹下閒聊,小貓安詳地坐在門檻上打盹,炊煙嫋嫋,雞犬相聞,一幅世外梨園的景象,大家被眼前的景色給震驚了。
  • 縉雲:省首張家用縫紉機"品字標浙江製造"證書落戶縉雲
    縉云:省首張家用縫紉機"品字標浙江製造"證書落戶縉雲 2020-07-20 15:13:26 來源:浙江在線-縉雲新聞網
  • 讓攝影記錄美景 讓世界記住縉雲
    在現場,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攝影家協會國際交流委員會主任潘朝陽表示,以前通過照片、攝影作品了解縉雲的好山、好水、好風光,希望這次來縉雲,能實地感受縉雲的風光風土人情。同時,他坦露了一個心願,「希望將來有機會、有時間,能在縉雲拍點照片,為縉雲留下一些好的作品。」縉雲,因攝影而溫暖,因攝影而感動。
  • 「靜逸助學」愛心人士千裡迢迢到麻江縣河壩學校開展愛心捐助活動
    在黔東南州融媒體中心記者的牽線搭橋下,麻江縣河壩小幼連貫九年制學校得到了魏修平先生組織的「靜逸助學」捐助。1月7日,寒風凜冽,天空中飄著星星點點雪花,魏修平先生及「靜逸助學」的愛心人士千裡迢迢從廣東為該校210名學生送去了冬季校服、被褥、沐浴露、益智玩具等學習生活物品,價值5萬餘元。  捐贈儀式上,艾文英校長代表全校師生向愛心人士表示真摯的感謝!她說,「靜逸助學」這一善舉喚起了更多愛心人士關注民族地區孩子的未來。相信同學們會把關愛化作發奮學習、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的強大精神動力。
  • 縉雲姓氏之丁氏
    1997年3月,現已故的縉雲文史界前輩,當時的縣誌辦主任金兆法先生,在他主編的第一輪《縉雲縣誌》出版後不久,利用修編縣誌時收集借閱到的宗譜,結合趙章格先生提供的六十多個姓氏大部分資料2014年5月份,縉雲縣圖書館和縉雲無雙譜牒編纂服務部,聯合決定於7月份在縉雲博物館舉辦全縣宗譜大展覽。期間,對《縉雲姓氏志》做了部分掃描,並整理成展牌,後來因為電腦的損壞,這批掃描版沒有留下來。
  • 縉雲姓氏之張氏
    據縣內各《張氏宗譜》所載,縉雲張氏源出姬姓,以清河為郡望。清河郡,漢高帝置,相當於今河北清河至山東臨清一帶。張,在縉雲讀jia.縉雲張氏主要有凝碧張,東山張,漕頭張,隔前陳張,硳淤坑張,「五坑」張,石臼坑、潘餘張七支。一、凝碧張氏其宗譜分前張和後張  後張(張,在這裡作分派讀時為dva)本支張氏系唐代張九齡後人。
  • 班徽釋義【靜逸軒班的故事4】
    靜逸軒班的故事精選寫給我即將見面的家長們【靜逸軒班的故事1】寫給我的家人們【靜逸軒班的故事
  • 8月26號,縉雲招工信息 | 獨家
    照片是老闆娘本人,誠心招聘,姐妹,你不約一下嗎,電話13205888825(聯繫我時,請說是在縉雲微招聘看到的) 10.新碧,浙江鑫佳塑業,招注塑工3名,倉庫管理員1名,工資3000-5000,地址縉雲新碧工業園區,電話15706812870,短號382870(聯繫我時,請說是在縉雲微招聘看到的) 21.
  • 扶貧協作「縉雲模式」花開四川南江
    立足「南江所需,縉雲所能」,架起產業扶貧之橋,走特色產業扶貧協作之路。在助推南江本地茶葉、黃羊、金銀花等主導產業基礎上,縉雲縣引入其特色優勢產業,因地制宜嫁接茭白、楊梅、縉雲燒餅、金絲皇菊、雷竹等特色優勢產業,聚焦產業扶貧主線,培育南江新的經濟增長點,掛圖作戰,實效明顯。2018年6月,通過先試種後推廣,經過43小時長途運輸的縉雲茭苗終於落地南江。
  • 臺灣宜蘭羅東開出首家縉雲燒餅店
    縉雲新聞網訊 「我的燒餅店11月3日開張,10天了,生意挺不錯的……」昨天,縉雲籍臺胞劉思敏在微信裡說:「當地的好多家電視臺來宣傳,縉雲燒餅很有名氣了。」  劉思敏的燒餅店靠近羅東鎮的夜市,「主要做夜市生意,下午三點開始,最晚晚上九點半結束,每天做15—20斤(臺灣600克一斤)麵粉的燒餅,七、八點鐘就賣完了。」
  • 【村遊】渝北新增兩張鄉村旅遊「名片」,快來看看在哪裡!
    【村遊】渝北新增兩張鄉村旅遊「名片」,快來看看在哪裡!
  • 浙江台州深山裡神秘的古村,至今沒通公路,村裡掛滿了驢友戰旗
    而如今,村裡卻不乏熱鬧,因為台州當地人的一篇介紹推文,讓這座世外桃源展現於外面的花花世界,從此古村落聲名鵲起,眾多徒步驢友紛至沓來,老人們也發展起了農家樂,當遇見驢友們登上古村,一切顯得其樂融融。從山腳下徒步上山,大部分路段都是不規則的石鋪小徑,基本上都是叢林中穿越,可能關照驢友集中登山,一路上景色倒是一般,沒有過多的留戀,而集中力量登上古村後,眼前景象豁然開朗,仿佛進入一片世外仙境,獨特的火山熔巖石柱高達數百米,巖體裸露,奇譎萬千,梯田層疊,在陽光的沐浴下,梯田的水紋波光凌凌,美不勝收。
  • 黃河古村五星級民宿,相約西紙坊,住詩意民宿,享世外田園漫時光
    西紙坊·黃河古村民宿西紙坊·黃河古村民宿位於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裡則街道西紙坊村。與城市裡的高樓大廈不同,這裡的每座院子都是充滿生命力的所在。"一進門,整個人都放鬆了,安靜了,仿佛只剩下了心跳聲,融合在這鳥語花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