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18-01-03 08:55:12
對,真的是躺著……
現在人們都熱衷於猜測,在不久的將來,有多少人類工作會被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替代。但直到現在,似乎誰都沒有提出什麼實質性的應對方案。
荷蘭一家高瞻遠矚的初創公司認為,人類應該善用身體創造財富……可別想歪了,不是你想的那樣。
位於荷蘭海牙的人類貶值研究所(INSTITUTE OF HUMAN OBSOLESCENCE, IoHO)成立於2015年,致力於通過一些藝術和研究項目探索人類如何將人體生物特質和數據生產活動變現。
時至今日,IoHO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項目和藝術裝置是一套緊身衣,這件衣服可以通過收集人體產生的過剩熱量,挖掘加密貨幣。對,你沒看錯。這件衣服的溫差發電器可以儲存人體熱能,再將其轉化為可以使用的電能。
這些電能可以用於挖掘加密貨幣。IoHO選擇挖掘有較高增值潛力的新造貨幣。37名工人在212個小時內共收集了127210毫瓦的電量,挖掘到16954個密碼貨幣。工人會拿到總收入的80%,其餘貨幣歸研究所所有。
IoHO創始人曼紐爾·貝爾特蘭說道:「在我看來,藝術可以解釋抽象的事物,也可以觸發某些事情發生。我想通過這個項目,給這個世界帶來某些思考,亦或是迸發出奇妙的火花。」
加密貨幣產品
IoHO還發起了另一項打破常規的藝術研究項目,即討論當前科技巨頭是如何在人類創造的數據中獲利的。
谷歌和Facebook這類公司利用我們創造的數據,賺得盆滿缽滿。IoHO設想了這樣一個世界:我們這些「數據創造者」也能有所收益。
IoHO認為,數據創造的財富,應該平均分配給每一個人。人們每次輕觸屏幕、滑動頁面、發布信息、點擊滑鼠和發送簡訊都揭露出某些與人類個性或行為有關的信息,進而創造出價值。
貝爾特蘭設想:「我們現在都是主動將這些信息免費交給谷歌和Facebook這樣的公司,為什麼我們不能從中獲利呢?」
因而,IoHO提出一個名為「數據基本收入」的分配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每個參與者都能獲得與其創造的數據等價的收入。相比於收集參與者創造的數據,該研究所收集的是在運動傳感器上、每一次舞動時、或者工作賺錢時,人們獨特的手指運動。
這些動作是如何轉化為金錢的,現在我們還不得而知。但幸運的是,藝術家們依舊執著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不斷問自己:那些自動的身體習慣是何時演化為舞蹈編排,進而成為一種勞動方式的?」我們也真切地希望,藝術家們能找到答案。
IoHO創始人曼紐爾·貝爾特蘭是一位藝術家、積極分子和研究員,他啟動了上述項目,讓人們去探究機器人和算法取代人類勞動力的未來景象。正如他所言:
我見過很多對未來抱以悲觀情緒的人。政治失控,我們卻沒有發言權,人生還被自己不甚了解的算法控制。我們不知道該與誰抗爭。或許藝術可以幫助我們設想未來,點燃戰爭之火。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