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晶圓可以生產多少晶片?

2021-01-09 澎湃新聞

近些日子,作為國內通訊和手機行業領軍企業的華為又遇到了新的大麻煩,在接下的數年甚至更長的日子裡,可能會面臨晶片斷供的危機。那問題是小小的一個手機晶片為什麼不能自主生產?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說白了,一個小小的手機晶片,論研發,華為有數以萬計的頂尖工程師去共同開發大腦,但是論最頂尖最前沿的生產技術,還真不是我們國家的晶片製造行為力所能及的。全球的晶片製造業基本被美國壟斷或直接或簡接的控制著,而製造晶片依靠的是EUV光刻機這種高頂端的機器。

高端光刻機被稱為「現代光學工業之花」,製造難度很大,全世界只有少數幾家公司能製造。目前,基本都在荷蘭,而且價格非常昂貴,動輒上億美金一臺,屬於行業壟斷產品。我們先不論壟斷的原則,先說說,一臺最先進的EUV光刻機一天能刻多少顆晶片?

每年,全球的手機的出貨量是以數十億部以上計算,那麼這麼尖端的光刻機可以同時刻多少顆晶片才能滿足全球手機的出貨需求量?以荷蘭阿斯麥公司為例,作為全球光刻機的龍頭企業,2019年一共才賣了26臺EUV光刻機,有一半是賣給了臺積電。

作為阿斯麥最大的客戶,臺積電在晶圓代工領域獨佔半壁江山,在先進工藝製程研發上也是業界領先。據臺積電官網公布的數據,2019年臺積電公司年產能超過1200萬片12寸晶圓產量。換算成每個月的話,月產量是100萬片左右。

這裡要注意下它是說多少萬片晶圓的產能,並沒有說多少顆晶片。

那圓晶又是什麼東西呢?

晶圓是指製作矽半導體積體電路所用的矽晶片,其原始材料是矽。高純度的多晶矽溶解後摻入矽晶體晶種,然後慢慢拉出,形成圓柱形的單晶矽。矽晶棒在經過研磨,拋光,切片後,形成矽晶圓片,也就是晶圓。矽晶圓是一種厚度大約在1mm(毫米)以下,呈圓形的矽薄片。目前國內晶圓生產線以8英寸和12 英寸為主。

在這個矽晶片上我們可以加工製作成各種電路元件結構,讓它成為有特定電性功能的IC產品,比如晶片之類的東西。而這種圓形薄片有很多尺寸,比如8英寸大小,12英寸大小,18英寸大小,甚至更大的。事實上晶片製程越小,晶圓的尺寸就越大。

目前14nm或以下製程的晶片,全部採用12寸的晶圓片來製造的,因為晶圓越大,襯底成本就越低。未來甚至會有18寸或更大的矽晶圓片出現。但從目前的數據來看,12英寸晶圓的出貨面積佔全部半導體矽片出貨面積的65%左右,8英寸的佔20%左右,其它的主要是更小尺寸的晶圓片了。那如果用12寸的晶圓來製作晶片,一塊能夠製作出多少塊晶片呢?

12英寸晶圓的表面積大約為70659平方毫米。晶片這邊呢,咱們就拿華為麒麟990 5G來舉例,它的晶片面積為113.31平方毫米(就這麼點地方集成了多達103億個電晶體),如果100%利用的話,可以生產出700塊晶片。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原因是因為晶片是方形的,晶圓是圓形的,一定會有邊角料留下,所以就不能簡單的用晶圓的面積除以晶片的面積。

晶圓上的晶片其實可以看作是圓形所能容納下的所有方形的集合。可以採用以下公式:

每個晶圓的晶片數=(晶圓的面積/晶片的面積)-(晶圓的周長/(2*晶片面積)的開方數)

晶圓的周長 = 圓周率π * 晶圓直徑

業界所謂的6寸,12寸還是18寸晶圓其實就是晶圓直徑的簡稱,只不過這個寸是估算值。實際上的晶圓直徑是分為150mm,300mm以及450mm這三種。所以最終計算出大概是在640塊左右,但考慮到良品率等問題,實際能生產的晶片大約在500-600塊左右。

所以一個月的產能是多少片12寸的圓晶時,就可以計算出一個月能生產多少晶片了。

上面說到臺積電每月的產能達到了100萬片晶圓,那就相當於每月可以提供5-6億部手機的晶片。那麼作為目前國內最大最先進的晶圓廠——中芯國際,它這邊的產能是怎麼樣的呢?

根據中芯國際公開數據顯示,在2020年第二季度,月產能合計48萬片晶圓左右。所以,可以看出中芯國際與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而且最先進的技術還存在很大的代差,中芯國際目前只能生產14nm晶片,而最新的N+1工藝的晶片將於2020年年底量產。N+1工藝可以比肩臺積電的7nm晶片。但因為其在性能和規格上和臺積電規定的標準7nm晶片還有所差距,更何況臺積電早已將最將的晶片生產工藝升級到了5nm,甚至在2022年可以達到3nm的水平。

前文所提華為的困境,其實歸根結蒂還是晶片的生產受制於人的結果,長期依賴進口而無法自主生產高端晶片,也將成為我國手機市場甚至是高端儀器無法自主研發生產的痛處。但是,中國科技發展並不會因為外界的打壓而停滯不前,只會是越來越快,需要一代人甚至兩代的科研工作者靜下心來,用人力、時間和大量的資金去堆積出來。俯首耕耘,自主研發,才不會在將來繼續抬頭望人項背。

參考來源:網易科技 騰訊科技

原標題:《一塊晶圓可以生產多少晶片?》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7nm、5nm晶片用12寸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
    為什麼7nm、5nm晶片用12寸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晶片的生產最重要的就是晶圓,晶圓就是矽半導體電路的矽晶片,高純度的多晶矽經過多重的工藝製作之後就會變成晶圓片,而我國的晶圓生產線多半都是以8英寸和12英寸為主的。那麼你們知道為什麼7nm以及5nm的晶片要用12寸的晶圓?還有一塊晶圓到底可以生產出多少的晶片呢?
  • 為什麼7nm、5nm的晶片用12寸的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
    但從目前的數據來看,12英寸晶圓的出貨面積佔全部半導體矽片出貨面積的65左右。8英寸的佔20%左右,其它的主要是更小尺寸的晶圓片了。另外從實際來看,14nm以下的晶片,像7nm、5nm的晶片全是用12英寸的晶圓製作的,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晶圓和晶片的關係_一個晶片有多少晶圓
    打開APP 晶圓和晶片的關係_一個晶片有多少晶圓 發表於 2017-12-07 16:10:01   晶圓和晶片的關係   晶片是由N多個半導體器件組成 半導體一般有 二極體 三極體 場效應管 小功率電阻 電感 電容等等。
  • 12寸晶圓價格變化趨勢_12寸晶圓能產多少晶片
    12寸晶圓價格變化趨勢分析   2016年半導體產業原材料多有上漲,存儲、晶片兩個大宗因為需求拔高而出現大面積缺貨。2017年生產鏈晶圓廠庫存處於低位水平,各大廠商紛紛補充庫存水位。
  • 一片晶圓到底可以切割出多少晶片?(附30強晶圓代工廠)
    一片晶圓到底可以切割出多少晶片?(附30強晶圓代工廠) 佚名 發表於 2016-06-02 02:39:00   一片晶圓到底可以切割出多少的晶片數目?
  • 晶片到底有多難生產,一臺7納米光刻機日產量是多少?看完後驚呆
    晶片作為現在的熱詞一直是人們討論的話題。那麼一塊小小的晶片為什麼許多國家都生產不出來呢?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晶片的「背後秘密」。目前最先進的晶片是七納米晶片,它只能由荷蘭阿斯麥公司生產的七納米光刻機生產,但是阿斯麥公司的七納米光刻機非常珍貴,很難購買。日前,就有媒體報導過,中興國際在幾年就向荷蘭阿斯麥公司支付了1.2億美元的天價購買了一臺EUV光刻機,但迫於美國的阻撓與國際社會的壓力,荷蘭一直沒有給阿斯麥公司出口批准,所以該光刻機遲遲沒有發貨。
  • 電晶體是怎麼生產出來的_晶片上電晶體怎麼種植
    電晶體是怎麼生產出來的_晶片上電晶體怎麼種植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14 10:22:32   電晶體是怎麼生產出來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
  • MicroLED 走向 12 寸晶圓!法國近日宣布成功生產
    MicroLED 晶片有望在 12 寸矽晶圓上生產。法國新創公司 Aledia 近日宣布,與法國研究單位 CEA-Leti 成功在 12 寸矽晶圓上生產 MicroLED 晶片;如此一來,可望提供更好的成本效益,且更容易與採用先進位程的電子產品(Electronics)整合。
  • 快充晶片缺貨、全球汽車晶片斷供……8英寸晶圓到底怎麼了
    然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重創了半導體產業,8英寸晶圓廠產能收縮的同時,更多廠商投身到12英寸晶圓生產線建設,以至於2015年時,全球8英寸晶圓僅剩178條生產線。通過「半導體小羅羅」這篇科普文章,大家可以大致明白8英寸晶圓的前世今生以及為何會出現供需緊缺的問題。
  • 晶圓晶片等缺貨風波愈演愈烈,何時罷休?
    同日,覆銅板廠商建滔再次發布漲價通知,這已經是半年以來該公司第三次發布漲價通知,該公司在通知中指出,「鑑於覆銅板所有原材料,包括原銅、玻璃布、環氧樹脂等價格一路上升,導致公司覆銅板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公司將從即日起,對所有材料銷售價格調整。」
  • 一顆晶片的實際成本是多少?
    要聞 一顆晶片的實際成本是多少?集成電路產業的特色是贏者通吃,像Intel這樣的巨頭,巔峰時期的利潤可以高達60%。那麼,相對應動輒幾百、上千元的CPU,它的實際成本到底是多少呢?晶片的硬體成本構成晶片的成本包括晶片的硬體成本和晶片的設計成本。
  • 晶圓代工是什麼
    打開APP 晶圓代工是什麼 姚遠香 發表於 2019-03-29 15:32:27   現在的CPU和GPU等等的晶片什麼的都是從晶圓片上切出來的,一大片晶圓可以切成很多的晶片越靠近圓中心的理論上質量越好質量較差的就做成型號較低的 。
  • 8寸晶圓按片賣,不被看好的國產成熟晶片工藝,反而供不應求了?
    眾所周知,製造晶片的原材料是晶圓,也就是砂子變成矽,再加工成矽片後的產品。 而隨著晶片工藝的不斷提升,晶圓的尺寸與工藝是反比,也就是工藝越先進,晶圓的尺寸越大,因為越大的晶圓,製造成晶片時,利用率越高,成本越下降。
  • 什麼是石墨烯晶圓?性能提高十倍以上,晶片行業或將不需要光刻機
    而這個新材料就是目前在各個領域都非常熱門的石墨烯,作者認為中國的有關科研人員已經開始嘗試通過這樣一個性能優異的新材料來製造全新的石墨烯晶片,一旦實驗成功的話,不僅僅可以改變無法突破光刻機技術的窘境,還可以直接改變目前晶片行業的整體格局,可以說是彎道超車。
  • 探秘英特爾大連工廠:原來生產一塊SSD需要這麼久
    生產一塊SSD到底需要多長時間?作為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商品,為什麼SSD的價格也會受供貨量影響,出現震蕩?漲價後,SSD廠商是否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產能?前不久,DOIT在英特爾大連工廠解了SSD生產過程中的一些秘密,也看到了英特爾存儲業務的當下與未來。生產一塊SSD需要多久?
  • 詳解晶片的設計生產流程
    大家都是電子行業的人,對晶片,對各種封裝都了解不少,但是你知道一個晶片是怎樣設計出來的麼?你又知道設計出來的晶片是怎麼生產出來的麼?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有大概的了解。在 IC 生產流程中,IC 多由專業 IC 設計公司進行規劃、設計,像是聯發科、高通、Intel 等知名大廠,都自行設計各自的 IC 晶片,提供不同規格、效能的晶片給下遊廠商選擇。因為 IC 是由各廠自行設計,所以 IC 設計十分仰賴工程師的技術,工程師的素質影響著一間企業的價值。然而,工程師們在設計一顆 IC 晶片時,究竟有那些步驟?設計流程可以簡單分成如下。
  • 晶片的成本如何計算一顆晶片的實際成本到底是多少?
    晶片的成本如何計算一顆晶片的實際成本到底是多少?那麼,相對應動輒幾百、上千元的CPU,它的實際成本到底是多少呢? 1. 晶片的硬體成本構成 晶片的成本包括晶片的硬體成本和晶片的設計成本。 用公式表達為: 晶片硬體成本=(晶片成本+測試成本+封裝成本+掩膜成本)/ 最終成品率 對上述名稱做一個簡單的解釋,方便普通群眾理解,懂行的可以跳過。 從二氧化矽到市場上出售的晶片,要經過製取工業矽、製取電子矽、再進行切割打磨製取晶圓。晶圓是製造晶片的原材料,晶片成本可以理解為每一片晶片所用的材料(矽片)的成本。
  • 創辦大陸首家晶片代工廠,唯一12寸晶圓廠
    有兩大典型事例可以說明,第一是他創辦了中國大陸首家晶片代工企業,它就是中芯國際。第二是他創辦了中國大陸唯一一家12寸晶圓廠,它就是上海新昇。先說中芯國際,在2000年張汝京創辦的世大被臺積電收購後,本來財務自由的他完全可以退休了,但他覺得有責任提升大陸的半導體水平,於是帶著太太孩子來到了中國大陸,並邀請了很多他在德州儀器TI、臺灣工作時的同來來大陸創業,最後創辦了中芯國際。
  • 晶圓漲、封測漲、晶片漲、材料漲…漲價的野火燒到哪了?
    :晶圓漲、材料漲、PCB板漲、封測漲、晶片漲,不止國外IC漲,國產晶片也開始緊缺且暫時無解。 聯發科自己掏錢買設備給代工廠生產,晶圓廠產能非常緊張,臺積電和中芯國際也不斷調高資本開支預算;此外,由於產能越來越緊張,很多小型IC設計公司到處求產能而不得,即使是加價也拿不到,因此還上演過一些很是讓人心酸的悲情場面。
  • 杭州:中欣晶圓12英寸月產能達3萬片,百億元富芯半導體模擬晶片項目...
    集微網消息,近日,杭州中欣晶圓、富芯半導體模擬晶片項目等傳來了新進展。據杭州網報導,杭州中欣晶圓總經理郭建嶽表示,現已擁有12英寸實現3萬片月產能,這打破了國外公司對半導體矽晶圓市場長期壟斷的局面,緩解我國半導體大晶圓供應不足的短板。